初中作文教学之我见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sir84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文是历年中考语文最亮丽的一道风景,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占分比例最大,含金量最高,作文的得失决定着中考语文的成绩。纵观语文教学,作文教学虽然有许多模式,但仍呈现不景气的局面,不少学生不爱写作,有的敷衍成篇甚至抄袭范文,导致语文教师常常困惑于作文教学已无计可施,困惑于自己不能让学生大面积提高作文成绩。作者就此提出了自己的指导意见。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作文写作 指导意见
  重视作文教学训练,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无法忽视的教学环节。在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逐渐摸索了一些作文教学的方法,与大家共同探讨,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世上无难事,作文也是如此。世上哪一个作家、诗人都不是一开始就成为作家、诗人的。为了调动学生兴趣,教师要给学生以写的自由与自我表现的机会,还要运用评价激励机制,多肯定,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愉悦。通过办手抄报,编印本班学生优秀习作选,在班上张贴学生的好文章,指导、鼓励学生向报刊投稿等形式,让学生获得较多的发表自己文章的机会,满足其发表欲,这些也不失为一种激发作文兴趣的有效方法。我不断用名人成功的经验激励学生,对学生作文的长处及时给予肯定,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大部分学生怕写作文,尤其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更甚,由于中学作文与小学作相差很大,此时,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很多学生就会在写作上栽跟头,从而一蹶不振。为此,我们必须充分肯定他们,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并加以赞美,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有的同学从小到大从未得到过老师的赞扬,更是受宠若惊,自卑感渐渐就消除了,内心深处的写作欲望便蠢蠢欲动,就会渴望下次写作的到来。并且还会大胆地向你诉说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尽管语言可能会很生硬,但是这并不重要,关键是他们已经找回了写作的自信,这比任何优美的词语、新颖的构思都重要。
  二、模仿美文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使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内驱力,要让学生喜欢写作,乐于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呢?首先,让学生大胆放心地模仿课本语言和构思。因为中学语文课文都是选自名家名篇,无论是在遣词造句、修辞手法、标点符号的运用上,还是在思想内涵、题材选取、谋篇布局、过渡衔接上无不独具匠心,都很值得学生去模仿学习。模仿对初中学生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坏事,中学语文作文与小学语文作文之间跨度很大,字数篇章都加大了要求,学生刚上中学,无法适应,心理上很容易产生失落感、恐惧感,一篇600字的作文,结果写了300字便咬笔头,守“笔”待毙。此刻,你就得马上让学生模仿课文写作,千万不能说他们没有创意,抄袭课文。关键是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他们认为只要自己认真阅读课文,加进一些自己的语言,改变、调整构思,自己的文章也可以如此优美、酣畅。老师此时要大度一些,对他们的行动大加表扬与赞赏,使他们产生成就感,让他们尝到甜头。其次,教师在课堂中,必须把学课文与学写作相结合。帮助学生克服这种认为模仿别人文章、句子就是抄袭的心理,鼓励他们去临摹。写作文也是一样,课文就是最好的例子。每节课都要让学生有意无意练习临摹一些语句和语段,这样下来,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很快就能得到提升,语言自然而然就生动、流畅了。
  三、精設文题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甚为重要,有了兴趣才会入迷,入迷才会顿生灵感,有了创作灵感才能写出好文章。语文老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努力实现由“要我写”向“我要写”的转变。教师在具体的写作训练中,精心设计作文题目,让学生感到兴趣盎然。只要贴近学生实际,标新立异,就能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作文题目命得怎样,关系到写作训练的成败,因此题目一定要出得贴近学生生活,最能体现学生生活,否则他们会觉得无话可说、无情可诉。只有命出符合学生口味的题目来,激发他们的兴趣,训练才能达到一定强度或熟练程度,取得效果。写作更是一种创新,必须在反复实践中体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只有多写,写起文章才能得心应手。
  四、讲究批改语言
  批改作文时,教师切忌一看学生的名字就断然打分,更不应该看到较差的作文就火冒三丈,或是不屑一顾,草草批改,否定一切。这是对学生的无情打击,会使学生一蹶不振。我们应该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批阅学生的作文,从中寻找闪光点,使学生的心灵在教师的赏识中得到舒展,让他们变得更优秀、更自信。因此,在批改时切不可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否则会使学生心生反感,甚至影响其写作的积极性。教师要有耐心,用伯乐的眼光看待学生,对于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都要给予肯定,提高对他们的期望值,把作文分数尽量往高处挪一点,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鼓励学生把下一次的作文写好,于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们在习作评改教学实践中要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让全体学生参与评价别人、评价自己和被别人评价的活动,使每一位学生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如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全班同学、组内同学或同桌听,请同学打分或评级,并谈谈为什么得分又为什么扣分,在班内举行作文展览,让学生阅读自己的文章,欣赏他人的文章,等等。这样,学生通过自我诊断、共赏互评,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学习了别人的长处,写作能力自然得到了提升。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渠道,是教师实施新课改的重要场所,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新课标的精神,成了语文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
新闻是不停地在路上寻找美丽的故事。如今,“新闻故事化”已越来越多地运用在新闻采写中。所谓新闻故事化,就是记者在新闻采写中发掘新闻事实中的故事因素,以讲故事的形式表现新闻事实,使新闻报道充满人情味和亲和力。    新闻故事化让新闻充满魅力    优秀的新闻作品必然是一个好听的故事。2009年春节过后,《郑州日报》开辟“牛年新春见闻录”专栏,陆续推出一组稿件:《黄帝故里农民新年过出新滋味》、《徐徐和谐
课程改革,呼唤现代的教育理念和创新的教育方式。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正迎面袭来,教师要跟上课改步伐,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激活学生长期以来被压抑的创新思维,真正培养出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学生。因此,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应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一、开拓探索空间,引导学生思考与创造。  课堂教学是学生创造力培养的主渠道、主阵地,要发扬教学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自能作文,不待老师修改。”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在二十年来的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进行了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下面谈谈具体做法。  一、激发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前提,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动力,是开发学生智力的金钥匙,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动力。因此,为了激发学
一位专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的老师最能讲,中国的学生最能考。”这句话高度涵盖了我国先前教育形式的弊端,这种教育形式下培养出的学生是“高分低能”的,是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将越来越难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新课标无疑带来了教育改革的春天,《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它确立了师生的新型关系
摘 要: 为了在口语交际交际训练中加强有效的双向互动,教师应为口语交际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运用生生、师生、群体互动等丰富的训练方式;并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互动,从而提高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 口语交际 有效互动 教学方法  随着世界逐步走向国际化、全球化,未来社会对人的需要向善于与别人交往互动型转变。因此,为了适应未来
摘 要: 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每一位语文工作者都应引导学生以不拘一格的形式表达不拘一格的思想,让每一个学生都快乐起来,写出自己的、自然的作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培养写作能力的前提。学生是具有生命和独立意义的个体,有与生俱来的探索愿望,有对自然、社会的浓厚兴趣,这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原动力。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才能使他们喜爱作文,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 高效课堂 写
【摘要】新媒体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更多的新媒体广告设计人才,教会他们如何利用设计元素设计出既紧扣主题,又能吸引眼球的广告。由此,视频艺术特效作为新媒体广告中常见的设计元素,学生应当熟练掌握,是该专业教学的重点。同时,利用这种设计元素,还能起到优化教学质量的作用。但现代该专业教学还没有将视频艺术特效的作用完全发挥,因此,本文将分析该专业教学中视频艺术特效的应用,阐述其基本概念、在教学中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重点强调了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的确,就小学生
摘 要: 本文通过调查了解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以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教学面临的一些实际困境为例,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寻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保证和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 高等教育大众化 硕士研究生教育 数学学科 反思对策  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研究,如果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则可以将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分为“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