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之乐何处寻学生做主教师引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_j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是课堂的真正主人,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将课堂还给学生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实施新课标,进行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把课堂还给学生,是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自己的一些方法。
  
  一、引发学生猜想,开发数学技能
  
  —个谜语摆在你的面前,你的头脑马上会动起来,这就是猜的魔力。问题是—个连续的过程,如果你把问题的条件或结论摆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猜它的结论或条件,自然就启动了学生思维。留有余地是设计问题的策略,波浪式前进、螺旋形上升则是问题设计的形态。不要一步到位,而是步步为营、环环相扣,犹如曲径通幽、柳暗花明,引人人胜。开放题的设计,是引发学生猜想的好题型,没有唯一答案,避免人云亦云。经常让学生猜一猜,会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且养成学生动脑思考的习惯。
  开发数学智能,还在于建立数学思想。没有思想,则近乎于木偶。“重技巧、轻思想”是中学生学习的又一共性。学生中出现的一些解题技巧,或来自于课外读物,或来自于少部分优生的发现与创造。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在对学生赞赏之后,应紧接着分析其使用的条件,对其中常规、常用的应加以推广,但对部分特殊化的,则应向学生指出,这种巧解或“灵感”是知识和方法熟练到一定程度后的一种思维的“火花”闪现,具有很强的偶然性。我们不应刻意追求巧解,而应把重点放在“通性通法”上,并将这种熟练程度再上升到一种近乎于“自动化”的程度,就形成了一种高于技巧的技能。
  
  二、了解学生心理,采取相应对策
  
  把课堂还给学生,在日常的教学中,确实是一门硬功夫。学生相对于老师来说还是个孩子,他们年纪小,心智还没有成熟,还不能很好地明白知识对他们日后的作用是什么。因此,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自觉追求知识的欲望不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布置的任务,学生有时候不能很好的完成。而对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学生往往更加不好好做,甚至置若罔闻,根本不会预习。针对这样的状况。第二天上课时,教师只好重复旧的教学方法,落人了低效教学模式的窠臼。有的学生因长期受到传统的教学法,对新课改的课堂教学不习惯,不适应。有的学生爱面子、胆子小,在老师鼓励发散思维过程中,不敢辩论,不敢发言,不敢交流,不敢实践,致使课堂冷冷清清即是冷场,这使老师只好回到传统的教学法,自导、自演,独讲独释。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作为一名课改的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生理、心理,针对他们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对策,方能达到预定的课改的目的。
  
  三、让学生动起来,使课堂动起来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课堂教学不仅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更要顺其天性。课堂上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赋予学生以主人的地位,为学生创设一个自我展示、自我超越的空间与平台,这应该是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
  可是,有的老师为了创设一个所谓安静的课堂、严谨的课堂,对学生好动的行为不加评判、毫不留情地加以制止和批评。课堂上总是听到:“身体坐正,手放平。”就连学生相互讨论的时候,还不时的训斥:“老师要你摆你就摆,不要你摆就别乱动。”试想,课堂上不管老师神情多么严肃,难道学生真的能乖乖的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认真听讲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学生在课堂上要动起来,动的欲望已被激活,看到明显不理解的地方,一定会听不下去的,这样他怎么能不去问别人呢?这样“一心二用”的学生不管你老师在课堂上“表演”得多么精彩,他都无心理会无心关注的。所以,课堂上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要创造机会让学生操作,要让学生带着思考操作,使数学知识在学生的操作中被领悟、被理解、被消化。所以,课堂上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动”的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去创造一个动态而又多彩的数学课堂。
  
  四、课堂引入实践,组织教学活动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探究”是一笔宝贵的教学资源,在教學中我尽可能啦给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自觉地将教学过程处理成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操作、实践的过程,让他们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并从中获取新知,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
  教学中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学科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基础性和应用性,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提出的复杂的问题,可以当作一次课外活动组织学生课后完成,但一定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充分的探索和交流,并提供一定的帮助。对于学生们提出的问题也要进行适当的引导,用合作的态度和他们一起解决,同时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挥。
  课堂时间是属于学生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大胆把时间还给学生。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做到及时引发学生猜想,开发学生数学技能,充分了解学生心理,采取相应对策,鼓励学生动起来,从而使课堂动起来;在课堂上引入数学实践,组织教学活动。当然,以上见解仅仅属于我的初步见解,有关数学教学方面的改革还在继续,而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也在不断学习,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努力,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自己成为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
其他文献
著名美国数学家哈莫斯曾经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亚里士多德也曾精辟地指出:“思维从问题开始。”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效的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动引导思路,掌握思维的策略和方法,从而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创设问题情境的关键是
我们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以图为题材,进行“看、想、说、写”四步训练。通过设置一幅幅生动丰富的画面,让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观其图、辨其意、动其思、言其说、写其文,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具体做法是:    一、科学引入,指导“看”    小学生词汇贫乏,不会选材,不会谋篇。在教学看图作文时,从看图人手,让学生带着“图的含义是什么”的疑问进入图的情境。再教给学生
在实施《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有关阅读教学新理念改革过程中,笔者以为,初中的阅读教学,必须寻找相应的阅读教学策略。所谓阅读策略是读者用来理解各种文章的有意识的可灵活调整的认识活动计划;教学策略是指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对学习要求的意识,掌握和运用恰当的策略来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阅读教学策略则是强调策略的灵活性和主动性,主张读者享受整个阅读过程,并在理解出现困难时及时作出反
2008年河南省思想品德中招试题B卷(以下简称“本试卷”)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发挥了正确的导向作用,选材鲜活,图文并茂,综合性强,开放性强,难易适度,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地方特色浓郁,从形式到内容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受到了广大考生和老师的好评。    一、把握时代脉搏,关注重大主题    时代性是思想品德学科的一大特点,也是中招考试的活力所在。本试卷在知识考查、时事考查和能力考查方面,都紧跟时
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科学而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模式直接决定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和职业能力的提高。按照传统教学模式,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分开,一方面造成理论学习时,由于学生基础薄弱,空间想象力差,实际操作经验少,对汽车发动机的零部件结构、原理等方面缺乏最基本的感性认识,学起来非常困难,且收效不大。另一方面实训时间的相对独立
【热点材料】  2011年7月19日,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庆祝大会在拉萨市布达拉宫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向西藏自治区赠送由胡锦涛总书记题写的“祝贺西藏和平解放六十周年”贺匾,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强调,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社会制度实现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各民族团结不断巩固,这片古老而神奇
原因类题是各地思品中考中常见的主观性试题,也是学生非常头疼的一种题型。许多学生因为不会深入分析,没有进行过相关逻辑思维训练,因而害怕该类型的试题。遇到原因类题时,不知道该怎么做;或者死记硬背模式化答案,遇到一个新问题不知道该怎么分析;或者对问题有朦胧的认识,但是思路不清晰,得不了高分。对于初中生来说,这些都是常见的现象。那么,如何走出这种困境呢?这就需要对原因类题进行系统分析研究。  一、原因类题
【摘 要】通过对动画电影《千年女优》的解读,再一次将影片细节中所透露出来的作者今敏对理想的一往无前的追求呈现在读者面前,以及他对动画的单纯的大爱。作为动画中的经典作品、动画教学必提的范例,应该将每个镜头都反复琢磨学习,由于篇幅原因,我挑选了影片中千代子的爱和立花原也的爱两条关系线,以及幽灵所象征的爱与恨的意义,作为永远被追求的爱的化身的画家和关键线索“钥匙”四个方面加以叙述。借以缅怀今敏先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第Ⅰ卷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2013年5月,中国游客在埃及古神庙涂鸦“到此一游”的事件引发了世人对保护古老文明的反思。埃及文明诞生于 ( )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黄河流域  2.右图是中古欧洲社会时期的教皇为皇帝加冕图。此图反映的历史现象说明 (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介绍美术课堂中的实例,探讨了游戏在课堂中的产生、运用形式以及如何掌控。  【关键词】美术新课程标准 游戏的运用形式 游戏的掌控    游戏是启发心智与兴趣,达到身心愉悦的最佳方式。因此,在教学活动中经常组织游戏,寓教于乐,乐中求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对如何有效地在美术课堂中开展游戏活动有了几许体会。  1.游戏与儿童的关系  小鸟在学会捕食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