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热工自动控制的可靠性分析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olbax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市场需求与经济技术的日益提高,火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有所突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形势下,为了有效提高管理和生产的效率,现代火电厂大型发电机组普遍采用热工自动化装置。所以本文从可靠性角度,来分析火电厂自动控制技术应用现状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以进一步提高火电厂自动化的可靠性。
  关键词:火电厂;热工自动控制系统;可靠性;DCS系统
  中图分类号: TK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火电厂热工自动化,简单来讲,它指的是火电厂热力生产过程中采取的安全、经济、高效的自动化技术。热工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开发、应用,也进一步扩大机组的容量,不断提高热工自动控制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扩大热工监控范围,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热工自动控制系统的构成
  当前,火电厂热工自动控制系统朝着一体化、透明化、智能化、调整化等趋势发展。所谓热工自动控制系统,它包括引风控制、送风控制、再热蒸汽温度、过热蒸汽温度、汽包水位、锅炉燃料、机炉协调控制等多个调节系统,也是现代火电厂的控制中枢。热工自动控制系统的顺利运行,机械设备的可靠、安全是必备的首要条件,其次是技术保障。所以,了解热工自动控制系统的构成要件,才能对系统相关设备特点及运行环境展开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才能更好地做到故障的预防,及时处理和解决,使热工自动化控制系统维持安全运行状态。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四点:(1)DCS控制系统。两台机组的DCS之间的数据总线会通过公用系统(如燃油泵房、空压机房等)联接到公用网络;公用系统的监控,还可通过对公用网络设置独立的操作员站或通过单元机组操作员站实现;当DCS出现通信故障时,可通过后备的控制手段进行处理,自动完成停机、停炉的控制操作。(2)辅助系统,主要是用以实现无人值班的一种运行模式,通常情况下采用“编程器、盗抢机和人机接口”三者结合的方式实现。(3)数字视频网络系统。主要用途是对全火电厂实现各个生产程序以及生产场的直观监视,如通过该系统监视无人值班区域、危险程序的操作场合以及重要设备的运转状态等重点场合及设备;最后通过通信接口实现与厂级管理信息系统的连接,实现综合管理全厂信息。(4)实时监控系统,该系统还细分为厂级管理信息系统和厂级实时监控系统两种类型;同时,它与单元机组的分散、辅助等控制系统相结合,共同完成数据的通信功能。
  2 优化火电厂热工自动控制的可靠性措施
  提高火电厂热工自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是适应电力行业体制改革所需,也是当前竞价上网所需,更是电网商业化运营必不可少的工作环节。具体可采取如下几个优化措施:
  2.1优化单元机组监控的智能化
  火电厂热工控制理论,至今历时长达50年以上,经历了形成于上世纪40年代的经典控制理论、形成于上世纪 60 年代的现代控制理论以及目前形成于上世纪 90 年代的智能控制理论。第一个理论,很适用于单输入和单输出系统,至今依然被普遍使用,其局限在于系统所有信息无法被全部包括在传递函数描述内。第二个理论,优点在于可很好的描述多变量,局限在于必做预先知道对被控对象或过程的数学模型。第三个理论,即智能控制理是一种创新的控制方法,它提供了运用高度发展计算机技术的控制庐江,极大满足了大规模复杂系统控制的需要,计算机技术是其重要技术组成部分。对于火电厂热工自动控制系统,随着机组大容量的不断应用,单元机组DCS也被广泛应用,但DCS监控的智能程度还不能满足火电厂可靠性的进一步扩大发展需求。
  2.2 进一步优化过程控制软件
  火电厂采用分散控制系统 DCS后,汽轮机和锅炉的控制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对单元机组的控制方面,还依然存在采用传统的控制方式,如在控制盘台装设大量的模拟仪表光字牌和开关按钮,这一做法造成控制室内、汽轮机以及锅炉的DCS控制非常不协调,极大影响了火电厂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在将DCS纳入电气控制中,其范围主要用于发电机系统和主厂房内的厂用电系统;如为了监视不停电电源系统、支流系统和保安电源系统,可在这三个系统中纳入 DCS系统。尤其在发电机励磁系统、还要重点考虑将DCS纳入厂用电快速切换、厂用电自动准同期待方面。国际上已广泛将DCS纳入电气控制,并推广应用。在我国,也有通过将DCS纳入某个局部故障,实践表明可有效降低故障对整个系统的影响,再加上各种软硬件技术的应用不断成熟,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所以当前的热工自动控制系统逐渐以DCS为主流。不过,DCS也有所缺陷,如上文提及的智能化水平,还有它不能实现上位机系统对现场仪表的信息要求,随后促使FCS控制技术产生。在当前电力行业竞争日趋严峻的当代,火电厂将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安装高度方便、通用性强、经济效益好、安全性能高的专用软件。
  2.3 单元机组应集中配置
  热工自动控制系统中,通过对参数进行测量、信息处理、控制、报警和保护等一系列过程,是通过自动化仪表和自动控制装置实现自动化程序来完成。可以说,热工自动化程序控制,有效保障了热工设备的安全性,极大改善了劳动条件,也大幅度提高机组经济性。热工自动控制系统,通常由一台单元机组或两台机组合用;其中,电子室可由若干个不同的小型电子设备构成。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电能的需求日益提高,集控室的规模不断扩大,也逐渐出现了能够集合全厂单元机组的大型控制室,而且数量仅为一个,这促使单元机组的电子设备进一步朝着集中配置的趋势发展。我国也出现了一些火电厂,用一個控制室集中监控一期工程的四台机组。
  3 结语
  综上所述,火电厂热工自动控制系统是一项系统化工程,其各个工作环节紧密联系,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整个系统的可靠性运行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所以,要有安全隐患意识,在生产中制定相关管理制度,重视记录与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技术人员,应认真攻关技术,及时优化系统性能,从而整体上保证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稳定性,促使火电厂热工自动化控制不断得到改进。
  参考文献
  [1] 滕绍祥.热工计量自动检定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1(04)
  [2] 车朝瑞.浅谈大型火电厂的热工自动化水平[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12)
  [3] 王毛,李树坤.热工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动向及前景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15)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市政工程管理的现状出发,就如何提高市政工程的管理水平给出了一些建议。然后简述了市政工程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市政工程;管理;思考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市政工程管理的现状  1.1市场规范化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  市政工程的建设单位多为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委托)的单位(部门),有些单位由于自身的
摘要:9029型绞吸式挖泥船在疏浚排距2.5km~4.0km、揚程10m左右、土质以砂岩及泥岩为主的软岩的施工条件下,开挖难度大,排出泥浆浓度仅为3~6%。且该工况下,常规开挖方法的管线磨损情况严重,不经济。本文以巴基斯坦卡拉奇深水港疏浚工程为例,研究通过降低管道内流速以减少管线磨损的优化方法,并对其经济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管线、降低流速、减小磨损、经济性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摘要:随着电力工业的快速稳定的发展,关于输电线路设计的新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目前输电工程技术人员如何有效的利用新技术、新材料用以提高输电工程建设的效率和效益,需要解决的关键性技术难题。然而,输电线路重要组成部分的输电塔基础是为了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同时在电网的投资建设中占有比较大的比重,其关键性是显而易见的。线路安全可靠、耐久地运行取决定作用的杆塔基础,其作用是为了保证杆塔在各种外力因素的下能够不倾
目的 了解中国锡盟牧区蒙古族人群6个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 D3S1358、D13S317、D5S818、 D6S1043、D2S1772、D7S3048的遗传多态性分布并与汉族群体作对照,获得相应多态位点的群体遗传学数据.方法采用多重PCR扩增技术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286名蒙古族个体进行调查. 结果 6个基因座D3S1358、D13S317、D5S818、 D6S1043、D2S1772
摘要:根据现代校园防雷现状,参照建筑和防雷的相关标准,结合最新的防雷技术研究成果,从防直击雷、弱电线路及电子设备等方面,提出了现代校园防雷技术方案。本文将以祁门县为例,深入探讨如何应对现代校园防雷安全工作。    关键词:校园防雷;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S76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 言:  雷电的本质是在积雨云发展阶段,云层之间、云地之间、云与空气之间的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
摘 要:浅析朔里矿业煤系伴生高岭土地质和资源状况、支护设备选型,以及安全经济性分析。  关键词:高岭土开采;支护方式;安全经济性  中图分类号:TG315.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煤系高岭土,在朔里矿业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当前只作为副产品开采。主要采用炮采工艺,液压支柱配合铰接顶梁支护,自行组织生产。这种方式的开采工艺,生产效率较低,劳动强度较大,安全系数较低,资源也浪费严重。因此,对其
摘要:传统意义上的建筑抗浮设计,其主要针对的是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以及工程内容繁琐的情况下,一般情况下存在两种矛盾:首先是被动的适应,无法对水位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灵活有效地处理;其次便是容易对周围环境以及建筑造成一系列负面的影响。笔者主要针对一种新型的排水减压抗浮相关的技术进行简单的分析以及介绍,希望可供同行在相同领域问题研究的过程中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排水减压 地下工程 维护 抗浮 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