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柞蚕(A.proylei)研究初报

来源 :辽宁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w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柞蚕种质资源是发展蚕业生产和开展育种研究的物质基础,因而种质资源的收集、引进等研究工作倍受育种工作者的重视.为了获得新的柞蚕种质资源,进一步丰富我国柞蚕品种资源库,为柞蚕育种提供新的育种材料,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于1998年1月从印度引进印度柞蚕(A. proylei)种茧2000粒.通过4年8代的饲育观察及相关试验调查与研究,对该种已有初步认识,现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以一车间基础方案设计优化实例为背景,介绍了端阻力临界值在该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本文试图在全球文化语境中观察文学批评话语的新近走向,探索它们对批评实践可能产生的影响.
随着人们对GMP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和现代技术的发展,企业对产品质量的重视,对产品生产过程控制的要求日趋严格。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上海恒谊制药设备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专业生产瓶
上博简《民之父母》篇所论“五至”的内容,与令本《礼记·孔子闲居》及《孔子家语·论礼》基本相同而略有不同:相同之处在于二者所论皆为文艺发生论问题,而不同在于《孔
从高宗龙朔初到玄宗开元末的近百年时间里,唐代诗学围绕实现“文体有力”这一课题,经过了从重视声病偶对到探求诗歌体势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不但与近体形式的确立相伴随,而且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