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石油工业设备管理是石油工业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设备管理理论和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构建石油工业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是提高石油工业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同时,构建先进的石油工业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是有效解决部分石油工业企业存在的基础数据缺乏,不完善和信息不共享等问题的重要手段,是规范石油工业企业流程的有力措施。
[关键词] 设备管理 J2EE 编码
1、引言
设备管理是对设备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管理,包括选择设备、正确使用设备、维护修理设备以及更新改造设备全过程的管理工作。设备管理的目的就是获得最佳的设备投资利益。设备管理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事后维修阶段、预防性定期修理阶段和综合管理阶段。
目前,石油工业的设备管理基本上还处于人工管理的阶段,数据重复处理,数据来源不一致,形成多流型数据交换模式,虽然自行开发了一些设备软件,但这些软件只能用于在某一部门或某一领域内独立运转,缺乏统一规划,各信息系统之间没有统一接口,数据不能共享,形成了众多的信息孤岛,无法进行综合分析,严重的影响了决策者决策的准确性,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还使得设备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无法得到有效的管理,增加了企业的成本,降低了企业的总体效益[1]。
2、设备管理信息系统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有两种类型,即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和静态管理信息系统。动态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对设备的信息进行实时的处理,静态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基于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对设备的故障和事故进行处理。目前在石油工业部门中使用的是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其特点是:
(1)对工业中各种设备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实时的采集,并作出相应的判断;
(2)先进科学的管理流程,确保企业人力资源和设备都能得到最大的利用效率;
(3)强大的设备台帐管理功能,将企业所有设备集中管理,方便对设备台帐及相应技术资料的查询,可灵活定义某些特殊设备的特殊属性;
(4)工单管理采用先进的工作流设计思想,由计划、事故、故障以及缺陷情况自动形成检维修任务,然后由任务经过审批后形成工单,然后下达工单,执行工单,最后对工单进行记录及验收;
(5)有设备试车,设备变动,设备润滑,设备定期点检,设备事故,设备故障,设备维修等业务发生时,系统会自动将发生的设备,发生的日期和发生的内容记录下来,供用户随时查询,当相应业务修改或删除时,该记录也会相应修改和删除;
(6)将数据自动导入EXCEL中,用户可以灵活设定数据报表的打印格式,并可以指定EXCEL模板,使数据打印更加灵活和方便。对于各种数据表格,用户都可以进行多条件查询;
(7)系统独立性与开放性的统一,该软件即能够作为一个独立的设备管理软件,同时也能与ERP(企业资源规划)充分共享数据信息形成一个开放的系统。
从石油工业部门的需求进行分析,可以将石油工业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分成如下几个模块:
3、关键技术分析
3.1设备编码
设备编码的目的在于建立设备的标识,以满足设备识别和管理需要。只要按某一规则确定的设备编码能够唯一地标识任何设备,则这个规则就可以作为设备编码规则,据此确定的编码就作为设备编码。一般的编码规则是:标志码+识别号,标志码用于标示具有共同特征的设备的集合,识别号则是该集合下的排序号。采用上述方式,通过定义标志码规则,确定设备集合的特征及其编码的对应关系,可将设备资产分类、归属或使用分(子)公司、设备系统、安装或放置的地理区域等设备特征属性纳入设备编码,满足可读性要求;通过识别号可保证设备编码的唯一性。从建设设备管理信息系统过程中设备编码的应用而言,至少应满足以下几个要求:
1、唯一性:任何一台设备必须能够且只能够对应一个编码,即设备编码必须是唯一的;设备的基本信息、系统属性、运行标准、维护标准、维修工艺、运行参数记录、设备缺陷记录、维修记录、工单历史等各类动、静态信息能够通过设备编码相关联,便于查询和管理。
2、可读性:尽管设备编码具有唯一性就能满足识别要求,但从实际管理需要出发,设备编码应作为显式信息具备一定的可读性。如:设备编码中应能体现设备所属系统,通过查询设备编码中系统属性特征段可以检索出同一系统中全部设备,进而通过查询与设备编码相关联的各类设备信息,可以检索出该系统中此类信息的集合,便于进行统计和分析。
3、稳定性:设备编码作为设备的识别标志必须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如果一台设备的编码经常需要进行重编,则不但增加了编码的工作量,占用了更多的资源,而且会影响到对其历史信息的识别;如果大量设备编码需要重编,则可能造成体系的混乱。
3.2设计方法
软件系统常用的开发方法有结构化方法、原型方法、面向对象方法等。以前现有的设备管理系统多采用结构化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结构化方法的最大缺点是不能容纳增量型设计,难以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系统的修改和扩充困难,开发周期长。本文总体设计所用的是原型法和面向对的设计方法[1]。
3.3架构模式
系统的架构模式有两种,一个是B/S,另外一个是C/S。
(1)B/S结构(Browser/Server结构)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它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形成所谓三层3-tier结构。这样就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户的总体成本。
以目前的技术看,局域网建立B/S结构的网络应用,并通过Internet/Intranet模式下数据库应用,相对易于把握、成本也是较低的。它是一次性到位的开发,能实现不同的人员,从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接入方式(比如LAN,WAN,Internet/Intranet等)访问和操作共同的数据库;它能有效地保护数据平台和管理访问权限,服务器数据库也很安全 。
(2)在网络连接模式中,除对等网外,还有另一种形式的网络,即客户机/服务器网,Client/Server。在客户机/服务器网络中,服务器是网络的核心,而客户机是网络的基础,客户机依靠服务器获得所需要的网络资源,而服务器为客户机提供网络必须的资源。
C/S结构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客户端PC的处理能力,很多工作可以在客户端处理后再提交给服务器。对应的优点就是客户端响应速度快。
4、总结
论文从设备管理的有关理论及设计过程中应用到得关键技术等方面综合进行了论述。希望能进一步的规范石油工业部门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
参 考 文 献
[1]秦玉龙.石油工业设备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电子科技大学,2009
[2]徐温厚,查志文.工业企业设备管理[M].国防工业出版社.1987
[关键词] 设备管理 J2EE 编码
1、引言
设备管理是对设备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管理,包括选择设备、正确使用设备、维护修理设备以及更新改造设备全过程的管理工作。设备管理的目的就是获得最佳的设备投资利益。设备管理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事后维修阶段、预防性定期修理阶段和综合管理阶段。
目前,石油工业的设备管理基本上还处于人工管理的阶段,数据重复处理,数据来源不一致,形成多流型数据交换模式,虽然自行开发了一些设备软件,但这些软件只能用于在某一部门或某一领域内独立运转,缺乏统一规划,各信息系统之间没有统一接口,数据不能共享,形成了众多的信息孤岛,无法进行综合分析,严重的影响了决策者决策的准确性,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还使得设备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无法得到有效的管理,增加了企业的成本,降低了企业的总体效益[1]。
2、设备管理信息系统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有两种类型,即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和静态管理信息系统。动态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对设备的信息进行实时的处理,静态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基于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对设备的故障和事故进行处理。目前在石油工业部门中使用的是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其特点是:
(1)对工业中各种设备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实时的采集,并作出相应的判断;
(2)先进科学的管理流程,确保企业人力资源和设备都能得到最大的利用效率;
(3)强大的设备台帐管理功能,将企业所有设备集中管理,方便对设备台帐及相应技术资料的查询,可灵活定义某些特殊设备的特殊属性;
(4)工单管理采用先进的工作流设计思想,由计划、事故、故障以及缺陷情况自动形成检维修任务,然后由任务经过审批后形成工单,然后下达工单,执行工单,最后对工单进行记录及验收;
(5)有设备试车,设备变动,设备润滑,设备定期点检,设备事故,设备故障,设备维修等业务发生时,系统会自动将发生的设备,发生的日期和发生的内容记录下来,供用户随时查询,当相应业务修改或删除时,该记录也会相应修改和删除;
(6)将数据自动导入EXCEL中,用户可以灵活设定数据报表的打印格式,并可以指定EXCEL模板,使数据打印更加灵活和方便。对于各种数据表格,用户都可以进行多条件查询;
(7)系统独立性与开放性的统一,该软件即能够作为一个独立的设备管理软件,同时也能与ERP(企业资源规划)充分共享数据信息形成一个开放的系统。
从石油工业部门的需求进行分析,可以将石油工业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分成如下几个模块:
3、关键技术分析
3.1设备编码
设备编码的目的在于建立设备的标识,以满足设备识别和管理需要。只要按某一规则确定的设备编码能够唯一地标识任何设备,则这个规则就可以作为设备编码规则,据此确定的编码就作为设备编码。一般的编码规则是:标志码+识别号,标志码用于标示具有共同特征的设备的集合,识别号则是该集合下的排序号。采用上述方式,通过定义标志码规则,确定设备集合的特征及其编码的对应关系,可将设备资产分类、归属或使用分(子)公司、设备系统、安装或放置的地理区域等设备特征属性纳入设备编码,满足可读性要求;通过识别号可保证设备编码的唯一性。从建设设备管理信息系统过程中设备编码的应用而言,至少应满足以下几个要求:
1、唯一性:任何一台设备必须能够且只能够对应一个编码,即设备编码必须是唯一的;设备的基本信息、系统属性、运行标准、维护标准、维修工艺、运行参数记录、设备缺陷记录、维修记录、工单历史等各类动、静态信息能够通过设备编码相关联,便于查询和管理。
2、可读性:尽管设备编码具有唯一性就能满足识别要求,但从实际管理需要出发,设备编码应作为显式信息具备一定的可读性。如:设备编码中应能体现设备所属系统,通过查询设备编码中系统属性特征段可以检索出同一系统中全部设备,进而通过查询与设备编码相关联的各类设备信息,可以检索出该系统中此类信息的集合,便于进行统计和分析。
3、稳定性:设备编码作为设备的识别标志必须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如果一台设备的编码经常需要进行重编,则不但增加了编码的工作量,占用了更多的资源,而且会影响到对其历史信息的识别;如果大量设备编码需要重编,则可能造成体系的混乱。
3.2设计方法
软件系统常用的开发方法有结构化方法、原型方法、面向对象方法等。以前现有的设备管理系统多采用结构化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结构化方法的最大缺点是不能容纳增量型设计,难以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系统的修改和扩充困难,开发周期长。本文总体设计所用的是原型法和面向对的设计方法[1]。
3.3架构模式
系统的架构模式有两种,一个是B/S,另外一个是C/S。
(1)B/S结构(Browser/Server结构)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它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形成所谓三层3-tier结构。这样就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户的总体成本。
以目前的技术看,局域网建立B/S结构的网络应用,并通过Internet/Intranet模式下数据库应用,相对易于把握、成本也是较低的。它是一次性到位的开发,能实现不同的人员,从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接入方式(比如LAN,WAN,Internet/Intranet等)访问和操作共同的数据库;它能有效地保护数据平台和管理访问权限,服务器数据库也很安全 。
(2)在网络连接模式中,除对等网外,还有另一种形式的网络,即客户机/服务器网,Client/Server。在客户机/服务器网络中,服务器是网络的核心,而客户机是网络的基础,客户机依靠服务器获得所需要的网络资源,而服务器为客户机提供网络必须的资源。
C/S结构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客户端PC的处理能力,很多工作可以在客户端处理后再提交给服务器。对应的优点就是客户端响应速度快。
4、总结
论文从设备管理的有关理论及设计过程中应用到得关键技术等方面综合进行了论述。希望能进一步的规范石油工业部门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
参 考 文 献
[1]秦玉龙.石油工业设备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电子科技大学,2009
[2]徐温厚,查志文.工业企业设备管理[M].国防工业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