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护理干预对尿结石的认知和预防性治疗行为的影响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xueyan1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 讨】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尿结石认知和预防性治疗行为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09年5月—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确诊为尿路结石的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采用干预性护理及宣教,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手段进行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排石效果极易对于该病的认知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临床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中共有35例(88.7%)患者治疗有效,对照组患者中共计有27(66.7%)例患者治疗有效,实验组患者所取得的排石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患者预防性治疗行为的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中共计有26例患者执行了有效的预防性措施,对照组中共计有30例患者执行了有效的预防性措施,实验组患者预防性措施的执行率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尿路结石的治疗过程中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认知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尿路结石;护理干预;治疗依从性;预防性治疗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1958-01
  [discussion]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urinary stone cognitive and preventive treatment behavior.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09 May to 2012 September were randomly selected diagnosed with urinary tract stones in 80 patients, all patie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ed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propaganda, the control group with routine nursing methods of nursing, the stone removing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easy for cognition of the disease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re were 35 (88.7%) patients with effective treatment,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27 (66.7%)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ve Paishi effec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0.05); statistics on the preventive treat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havior of patients,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26 patients carried out effective preventive measures, the control group were 30 patients carried out effective preventive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execution rate of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much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urinary calculi,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patients, and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for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 of compliance and cognition, which has very import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
  尿路結石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泌尿系统疾病,其发病机理主要为当患者体内的草酸、尿酸、钙质及胱氨酸等物质出现异常代谢时,尿液出现过度饱和,从而导致尿液中析出晶体,抑晶物质分泌严重不足[1],此时若患者出现梗阻、尿路感染及存在核基质等不良状态,极可能发生尿路结石。近年来,尿结石患病率逐年升高,与此同时,在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进行治疗后,患者的结石复发率、残石生长率及结石残留率居高不下,且研究显示冲击波疗法会对患者的肾脏功能造成一定损害[2]。因此,对于尿路结石预防性治疗极为重要。本次研究随机选取本院2009年5月—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确诊为尿路结石的患者80例,对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说明护理干预对于尿路结石疾病治疗及预后的重要意义。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09年5月—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确诊为尿路结石的患者80例,男性55例,女性25例,患者年龄分布为18—67岁,其中包括19例肾结石,61例輸尿管结石。所有患者均符合排石条件。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结石尺寸及部位等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实验结果不造成影响。
  1.2 治疗方法 采用常规基础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静脉注射的方法,给予患者硫酸镁、维生素K1及山莨菪碱等,对于存在尿路感染症状的患者需给予抗生素进行治疗,肾绞痛剧烈的患者给予肌内注射阿托品。
  1.3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操作进行护理,向患者简单介绍疾病,叮嘱患者平时注意饮水及活动,并按时用药。实验组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①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将疾病知识向患者科学宣教,对尿路结石的形成原因及注意事项重点讲解,同时强调关于尿路结石的预防性治疗的关键性并对具体方法进行叙述,建议通过小手册或宣传彩页等进行辅助讲解。②对患者的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进行了解,对其中存在的可能造成尿路结石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帮助患者更正错误的饮食观念,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③尿路结石患者的日常饮食应尽量遵循“低草酸、低嘌呤、高枸橼酸盐”的原则,日常饮食应注意多食用枸缘酸钾钠含量丰富的水果,同时,减少动物内脏、茶叶、菠菜、土豆及肉类等食物的摄入。平时应注意多饮水,从而使尿液稀释,降低结石再生的几率同时促进小体积结石自行排出,另一方面可以对尿路进行冲洗以降低感染的可能性。还应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跳跃、体位变换等引石活动,以促进结石的排出。
  1.4 疗效评价标准 有效:3个月治疗结束后,患者静脉尿路造影及B超检查结果显示结石全部排出体外或残余结石直径小于4mm。无效:治疗结束后,检查结果显示患者体内仍存在有大量结石或残留结石直径在4mm以上。患者对于尿路结石疾病的认知性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评价,同时通过治疗后询问患者日常的生活饮食习惯,以对患者是够进行预防性措施进行评估。
  1.5 统计学标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X2对计数资料进行比较检验,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中共有35例(88.7%)患者治疗有效,对照组患者中共计有27(66.7%)例患者治疗有效,实验组患者所取得的排石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患者预防性治疗行为的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中共计有26例患者执行了有效的预防性措施,对照组中共计有30例患者执行了有效的预防性措施,实验组患者预防性措施的执行率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尿路结石的形成原因很多,其中主要原因为患者体内酸碱度不平衡,尿液浓度过高,从而致使晶体析出,在一定条件的刺激下,如尿路感染等,就会引发尿路结石。目前临床上治疗尿路结石疾病主要通过体外碎石,然后将结石取出或促进患者身体自行排石,但是由于并未对致病原因进行彻底性根治,因此尿路结石的复发率抑制居高不下。
  预防性措施主要通过对患者进行教育以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进而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科学合理的饮食活动,以充分降低疾病复发的可能性,具有很强的操作性[3]。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排石情况远优于对照组患者充分说明了护理干预在尿路结石的治疗方面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在尿路结石的治疗过程中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认知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新德, 陈岳兵, 许力为, 等. 影响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疗效的因素分析[ J] .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05, 26 ( 5) : 321 - 322.
  [2] 刘哲. 枸橼酸氢钾钠治疗泌尿系混合性结石的疗效分析(附44 例报告) [ J] .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5, 20( 12 ) : 745- 746.
  [3] 孙西钊, 郭宏骞. 尿结石的代谢评估与预防性治疗[ J].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4, 19 ( 6) : 321 - 324.
其他文献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1988-02  修复体的龈下边缘可能导致牙周组织的炎症反应,其严重程度与牙体预备具有高度相关性。许多学者认为固定修复体的边缘应位于龈上或平龈,因为龈上边缘最符合生理要求[1]。制备龈下边缘,要求预备深度为龈下至少0.5-1.0mm,常常不可避免地会损伤沟内上皮及其下方结缔组织,造成出血。如何才能在这种不利于组织保健的设计时尽可能保持周围组织的健康,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710-01  门诊是医院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的前线,是医院的窗口,门诊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体现在医院的总体医疗水平。新疆昌吉州人民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2013年门诊量突破58万人次,日门诊量约3000人,为了更好服务于病人,满足患者的身体、心理、社会的需要,给我们门诊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护理工作者不断提高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心理
【摘 要】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后所采取的终止妊娠的补救措施,但它不能作为常规的节育方法。是大多数育龄期女性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人工流产具有一定的并发症及不良后果,作为妇产科医生,如何防治人工流产的并发症及不良后果尤为重要。因此,人工流产手术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人工流产;并发症;处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1994-02  人工流
【摘 要】目的: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特点及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统计分析从我院收集的20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结果: 202例药品不良反应中,静脉给药引起的153例(75.74%);与抗感染药物有关的154例(76.23%),抗肿瘤药22例(10.89%);药品不良反应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的96例(47.52%),较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有7例(3.47%)。结论: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