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
如果有人问,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你怎么在工作中践行初心?怎么在事业中担当使命?你会怎么回答?
中铁电气化人以60年坚守初心、60年砥砺奋进、60年铸就辉煌,回答了这一时代之问。
一代又一代电气化人,以“为祖国铁路插上腾飞的翅膀”为己任,栉风沐雨、南征北战,改革创新、攻坚克难,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战歌,树立起一座又一座历史丰碑。他们的初心交融在电气化发展的光辉岁月里,使命镌刻在交通强国的伟大征程上,在祖国广袤大地上风驰电掣的“复兴号”承载着他们的初心和使命。
有一份答卷叫“忠诚”。他参加工作32年,坚守“农民工也要学知识、懂技术”的信念,刻苦学习、勇于创新,从一名普通农民工成长为“国家技能大师”。有一年,由于企业任务不足,他被单位放了长假,回到陕西岐山老家。他牵挂着钟爱的铁路电气化事业,决心写一本书。妻子埋怨他:“你都被单位辞退了,还写哪门子书?书能当饭吃?”他嘿嘿一笑说:“我在电气化干了快20年了,积累了一点施工小窍门,写出来可以帮助新工友尽快掌握接触网施工技术,企业发展了,总有一天能派上用场。”幸运的是,息工待岗半年以后,单位揽到了新工程,他被单位又召了回来。从此,他随队转战迁曹线、京沪高铁、京福客专、石济客专、商合杭客专等十几条国家重点铁路工程,为企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党和国家也给了他很高的荣誉。他就是全国劳模、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巨晓林。
有一份答卷叫“实干”。他“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他35年没有离开过施工一线,没有离开过轨道吊车驾驶岗位。他辗转数万里,立起接触网电杆数万根,从未发生过一次事故。在安装列车上当吊车司机是铁路电气化最难干的工种之一。吊装作业往往在运营的铁路线上进行,吊车要在低速行进的安列上不停地辗转腾挪,一根电杆十几米长、4吨多重,要求在一两分钟内吊装到位立起来,稍不注意就有车滚人翻的危险。有一次,当作业即将结束时,他听到“嘣”的一声,钢丝绳挂住了平板车,不仅抽不出钢丝绳,反而把放好的电杆都带了起来。这时,正好有一人在杆下收拾工具,面对险情,在场的人都惊呆了。只见他急中生智,迅速用手臂打回操纵杆,避免了一场人身伤亡事故。事后,那个小伙子含泪说:“是老师傅救了我一条命!”他就是巨晓林的师傅、“火车头奖章”获得者、全国铁路劳模——戴春荣。
有一份答卷叫“创新”。他“创新永无止境,奋斗必有担当”。他参加工作37年,一直奋战在铁路电气化机械战线,累计改进施工工艺和施工机具数十项。1996年,武广线电气化施工遇到“拦路虎”,人工落锚常常出现张力不稳、线条扭曲的问题,严重影响施工效率和质量。他提出用机械落锚代替人工落锚的施工方法,研制成功机械落锚装置,使得每个锚段的施工作业时间从原来的60分鐘压缩到35分钟,不仅消除了质量通病,还节省人工费、材料费上千元。2007年,他研发的恒张力放线装置完全可以与价值1600余万元的进口普拉赛放线车相媲美,实现了中铁电气化局大型机械自主研发的重大突破。他就是中铁电气化局优秀科技工作者、机械装备公司的带头人、创新工匠——任增堂。
有一份答卷叫“奉献”。他“修车想着用车人,精修细检不松劲”。有一次,修理厂车间需要吊起液压装置,他让小郭去库房拿四根钢丝绳。小郭双手拎起四根又沉又重的钢丝绳,费力地往车间走。忽然,背后传来急促的跑步声,小郭的左手突然变得轻松了。回头一看,只见他顺势提起钢丝绳,一口气走到吊装位置。之后,他关切地说:“以后拿不动的不要逞强,可以少拿几根多跑几趟,一定要注意安全。”他对厂里所有的职工都是这样关心、爱护。而他自己却常常摽在车间里,与工人们一起苦、一起累。他牵头组建创新创效工作站,聚拢一批能工巧匠,开展创新创效工作,将年大修能力提高到了25辆,节约车辆大修费1500多万元。他与其他厂领导班子守初心、担使命,培养和锻造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坚、特别能奉献的机械修理“特战队”。他就是“火车头”奖章获得者、修理厂厂长——李剑锋。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正是有了戴春荣、巨晓林、任增堂、李剑锋等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和所有电气化人不忘初心的接续奋斗,才有了我国高铁领跑世界的巨大成就。
(作者单位:中铁电气化局集团
机械装备公司修理厂)
如果有人问,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你怎么在工作中践行初心?怎么在事业中担当使命?你会怎么回答?
中铁电气化人以60年坚守初心、60年砥砺奋进、60年铸就辉煌,回答了这一时代之问。
一代又一代电气化人,以“为祖国铁路插上腾飞的翅膀”为己任,栉风沐雨、南征北战,改革创新、攻坚克难,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战歌,树立起一座又一座历史丰碑。他们的初心交融在电气化发展的光辉岁月里,使命镌刻在交通强国的伟大征程上,在祖国广袤大地上风驰电掣的“复兴号”承载着他们的初心和使命。
有一份答卷叫“忠诚”。他参加工作32年,坚守“农民工也要学知识、懂技术”的信念,刻苦学习、勇于创新,从一名普通农民工成长为“国家技能大师”。有一年,由于企业任务不足,他被单位放了长假,回到陕西岐山老家。他牵挂着钟爱的铁路电气化事业,决心写一本书。妻子埋怨他:“你都被单位辞退了,还写哪门子书?书能当饭吃?”他嘿嘿一笑说:“我在电气化干了快20年了,积累了一点施工小窍门,写出来可以帮助新工友尽快掌握接触网施工技术,企业发展了,总有一天能派上用场。”幸运的是,息工待岗半年以后,单位揽到了新工程,他被单位又召了回来。从此,他随队转战迁曹线、京沪高铁、京福客专、石济客专、商合杭客专等十几条国家重点铁路工程,为企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党和国家也给了他很高的荣誉。他就是全国劳模、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巨晓林。
有一份答卷叫“实干”。他“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他35年没有离开过施工一线,没有离开过轨道吊车驾驶岗位。他辗转数万里,立起接触网电杆数万根,从未发生过一次事故。在安装列车上当吊车司机是铁路电气化最难干的工种之一。吊装作业往往在运营的铁路线上进行,吊车要在低速行进的安列上不停地辗转腾挪,一根电杆十几米长、4吨多重,要求在一两分钟内吊装到位立起来,稍不注意就有车滚人翻的危险。有一次,当作业即将结束时,他听到“嘣”的一声,钢丝绳挂住了平板车,不仅抽不出钢丝绳,反而把放好的电杆都带了起来。这时,正好有一人在杆下收拾工具,面对险情,在场的人都惊呆了。只见他急中生智,迅速用手臂打回操纵杆,避免了一场人身伤亡事故。事后,那个小伙子含泪说:“是老师傅救了我一条命!”他就是巨晓林的师傅、“火车头奖章”获得者、全国铁路劳模——戴春荣。
有一份答卷叫“创新”。他“创新永无止境,奋斗必有担当”。他参加工作37年,一直奋战在铁路电气化机械战线,累计改进施工工艺和施工机具数十项。1996年,武广线电气化施工遇到“拦路虎”,人工落锚常常出现张力不稳、线条扭曲的问题,严重影响施工效率和质量。他提出用机械落锚代替人工落锚的施工方法,研制成功机械落锚装置,使得每个锚段的施工作业时间从原来的60分鐘压缩到35分钟,不仅消除了质量通病,还节省人工费、材料费上千元。2007年,他研发的恒张力放线装置完全可以与价值1600余万元的进口普拉赛放线车相媲美,实现了中铁电气化局大型机械自主研发的重大突破。他就是中铁电气化局优秀科技工作者、机械装备公司的带头人、创新工匠——任增堂。
有一份答卷叫“奉献”。他“修车想着用车人,精修细检不松劲”。有一次,修理厂车间需要吊起液压装置,他让小郭去库房拿四根钢丝绳。小郭双手拎起四根又沉又重的钢丝绳,费力地往车间走。忽然,背后传来急促的跑步声,小郭的左手突然变得轻松了。回头一看,只见他顺势提起钢丝绳,一口气走到吊装位置。之后,他关切地说:“以后拿不动的不要逞强,可以少拿几根多跑几趟,一定要注意安全。”他对厂里所有的职工都是这样关心、爱护。而他自己却常常摽在车间里,与工人们一起苦、一起累。他牵头组建创新创效工作站,聚拢一批能工巧匠,开展创新创效工作,将年大修能力提高到了25辆,节约车辆大修费1500多万元。他与其他厂领导班子守初心、担使命,培养和锻造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坚、特别能奉献的机械修理“特战队”。他就是“火车头”奖章获得者、修理厂厂长——李剑锋。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正是有了戴春荣、巨晓林、任增堂、李剑锋等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和所有电气化人不忘初心的接续奋斗,才有了我国高铁领跑世界的巨大成就。
(作者单位:中铁电气化局集团
机械装备公司修理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