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大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内容。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需要我们从多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切入点。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石。解决城乡统筹问题,教育涉及人的发展,包括观念的更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以及由此带动的生产力其他要素的发展,对于根本改变农村的经济社会面貌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1.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重大意义
在城乡统筹发展中,教育是城乡统筹的文化基础和智力基础,它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1 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智力前提。实现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区域统筹发展的智力支持,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全面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理念支持、和谐的文化素养调和。教育是培养公民和谐理念的手段,是传播和谐文化的渠道,在现代社会,教育再不是少数人的专利,也不是精英教育模式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时代。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公民的一项重要人权。统筹城乡教育的公平发展,是保护农村公民基本人权的宪法要求,是农村公民发展的智力前提和条件。统筹城乡教育公平发展,使城乡公民有一个公平的发展前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要条件。
1.2 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是促进就业,缓解城乡就业矛盾的前提。我国的和谐社会构建,关键是要解决城乡的劳动力充分就业问题,缓解农村劳动力过剩的矛盾。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剩余量很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困难很多,其中最大的困难是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低,劳动素质差,不适应城市就业结构的转化,不符合城市生产力水平的要求。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只能是造成大量从事体力劳动的农民工,并且使农民工问题越来越突出。农民工问题的关键还是一个教育问题,是城乡教育水平差异造成的城乡劳动力素质差异引起的问题。因此,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是缓解城乡劳动力矛盾、促进城乡劳动力充分就业,构建和谐城乡的关键问题。
1.3 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是培养和谐社会建设主体的需要。整合城乡教育资源,公平合理分配与利用城乡教育资源,为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提供了基础。同时,和谐社会建设需要有知识、有文化、懂技术的大量人才,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要变成人力资源大国,还需要对农村人口进行教育开发。只有实现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使农村教育有充分的发展水平,才能培养合格的城乡和谐社会建设人才。
2.城乡教育统筹发展应该处理的问题
城乡教育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统筹城乡教育的发展会面临很多问题,但主要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各项问题:
2.1 城乡统筹与城乡特色问题。城乡统筹教育发展就是要把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通盘考虑,规范和协调发展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这要求我们对我国不平衡的城乡教育进行资源整合,在教育经费投入,城乡教育布局,城乡教育发展战略等诸多方面协调发展,使两者在结构上更加合理,在发展上相对平衡。但是,统筹发展并不是统一发展,更不是同一发展。我国城乡教育各有其特点、任务、客观情况和历史传统,是两种各具特色的教育,不可能完全统一化或同化。因此,在统筹城乡教育的发展中,要尊重两者的特色,要注意保持和发展两者的特色,如果一味地为了统筹而统一化甚至同一化,这样会破坏城乡教育的发展规律,阻碍我国教育的良性发展。
2.2 城乡统筹与城乡差距问题。我国的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是客观存在的,这是几千年形成的历史问题。当然,我们应该尽量推进城乡教育的共同发展,使城乡教育比翼齐飞。但是,城市教育的基础设施、教学质量、教学理念等的优越和先进是客观存在的,农村教育的相对落后也是有目共睹的,再加上我国城乡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中,两者还必然较长期存在差距。因此,在统筹两者的发展过程中,要尽量推进城乡教育的平衡发展,特别是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教育的发展水平。同时,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又要承认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适当差异,不能片面追求一致,否则,会造成挖肉补疮的尴尬局面,会减慢城市教育或拖累城市教育的发展,使两者的统筹得不偿失。
2.3 城乡教育公平与均衡问题。城乡教育的统筹主要是解决城乡教育的公平问题。我国城乡教育的公平问题存在是由来已久并且比较严重,也倍受社会的关注。有些农村教育条件太差,教育问题非常突出,严重限制了农村孩子的求学和发展,也影响了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统筹城乡教育的发展,就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村教育,实现地区教育公平和城乡教育的公平发展。但是,公平并不是均等,我们不能过分追求城乡教育的公平和把公平绝对化,把公平等同于均衡或均等,这种片面追求平衡发展的做法,既不利于教育在市场经济中的发展,也不利于城乡教育的统筹,势必损害我国城市教育的发展,也影响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
3.如何统筹城乡教育
加强农村教育,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应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借鉴各方先进经验,结合实际,我认为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要强化各级政府统筹力度,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统筹教育规划、教育经费、师资队伍,将经费投入、优惠政策更多地向农村倾斜;着力提升农村学校的经费保障水平、办学条件、教师素质、教育质量、办学品位,努力实现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的均衡化,让广大农村孩子都能“读好书”。其主要措施如下:
第一,健全机制,努力增加教育投入
建议政府进一步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投入体制,依法做到财政对教育拨款“三个增长”、“两个提高”。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教师培训、教育装备、新课程改革、发展幼儿教育、发展职业教育等。进一步改善教师办公条件,提高教师福利待遇。
第二,政策引导,加强农村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农村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就在于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农村教师队伍。政府要完善城镇优秀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制度,提高待遇,鼓励骨干教师到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支教,增强支教教师的光荣敢与责任感。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控制进城教师的数量,做到教师的合理有序流通,稳定农村教师队伍,逐步缩小学校之间教师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差距。二要努力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确保农村教师收入不低于甚至高于城镇教师,用政策来“稳人心、暖人心、留人心”。三要在素质提升工程的基础上,加强农村骨干教师培训,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三,完善布局调整、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根据城市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要因地制宜,建并结合,中小学、幼儿园联动,不断优化城乡学校网点布局,推进学校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继续加大对不适应教育教学需要的教学点撤并力度,加强对人数少的中心学校的扶持,使这类学校重现生机与竞争力。
第四,强化内涵建设,提升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抓教育教学质量需要全心全意、持之以恒,要把他作为学校中心工作长抓不懈,从而提高教育质量,让所有的农村孩子都能“读好书”。一要切实实施城乡学校结对互助工程,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二要充分发挥名师的作用。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带动全体教师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的提高。三要加快农村小学建设工程。采取有力措施,改善条件,配强校长,加强管理,争创示范,培育特色,着力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全面教育质量。四要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充分利用“校校通”优势,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总之,统筹城乡教育,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就是为了让更多孩子能够接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使教育改变更多人的命运,实现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首要途径,使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更加有效的发挥,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
1.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重大意义
在城乡统筹发展中,教育是城乡统筹的文化基础和智力基础,它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1 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智力前提。实现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区域统筹发展的智力支持,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全面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理念支持、和谐的文化素养调和。教育是培养公民和谐理念的手段,是传播和谐文化的渠道,在现代社会,教育再不是少数人的专利,也不是精英教育模式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时代。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公民的一项重要人权。统筹城乡教育的公平发展,是保护农村公民基本人权的宪法要求,是农村公民发展的智力前提和条件。统筹城乡教育公平发展,使城乡公民有一个公平的发展前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要条件。
1.2 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是促进就业,缓解城乡就业矛盾的前提。我国的和谐社会构建,关键是要解决城乡的劳动力充分就业问题,缓解农村劳动力过剩的矛盾。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剩余量很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困难很多,其中最大的困难是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低,劳动素质差,不适应城市就业结构的转化,不符合城市生产力水平的要求。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只能是造成大量从事体力劳动的农民工,并且使农民工问题越来越突出。农民工问题的关键还是一个教育问题,是城乡教育水平差异造成的城乡劳动力素质差异引起的问题。因此,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是缓解城乡劳动力矛盾、促进城乡劳动力充分就业,构建和谐城乡的关键问题。
1.3 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是培养和谐社会建设主体的需要。整合城乡教育资源,公平合理分配与利用城乡教育资源,为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提供了基础。同时,和谐社会建设需要有知识、有文化、懂技术的大量人才,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要变成人力资源大国,还需要对农村人口进行教育开发。只有实现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使农村教育有充分的发展水平,才能培养合格的城乡和谐社会建设人才。
2.城乡教育统筹发展应该处理的问题
城乡教育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统筹城乡教育的发展会面临很多问题,但主要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各项问题:
2.1 城乡统筹与城乡特色问题。城乡统筹教育发展就是要把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通盘考虑,规范和协调发展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这要求我们对我国不平衡的城乡教育进行资源整合,在教育经费投入,城乡教育布局,城乡教育发展战略等诸多方面协调发展,使两者在结构上更加合理,在发展上相对平衡。但是,统筹发展并不是统一发展,更不是同一发展。我国城乡教育各有其特点、任务、客观情况和历史传统,是两种各具特色的教育,不可能完全统一化或同化。因此,在统筹城乡教育的发展中,要尊重两者的特色,要注意保持和发展两者的特色,如果一味地为了统筹而统一化甚至同一化,这样会破坏城乡教育的发展规律,阻碍我国教育的良性发展。
2.2 城乡统筹与城乡差距问题。我国的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是客观存在的,这是几千年形成的历史问题。当然,我们应该尽量推进城乡教育的共同发展,使城乡教育比翼齐飞。但是,城市教育的基础设施、教学质量、教学理念等的优越和先进是客观存在的,农村教育的相对落后也是有目共睹的,再加上我国城乡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中,两者还必然较长期存在差距。因此,在统筹两者的发展过程中,要尽量推进城乡教育的平衡发展,特别是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教育的发展水平。同时,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又要承认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适当差异,不能片面追求一致,否则,会造成挖肉补疮的尴尬局面,会减慢城市教育或拖累城市教育的发展,使两者的统筹得不偿失。
2.3 城乡教育公平与均衡问题。城乡教育的统筹主要是解决城乡教育的公平问题。我国城乡教育的公平问题存在是由来已久并且比较严重,也倍受社会的关注。有些农村教育条件太差,教育问题非常突出,严重限制了农村孩子的求学和发展,也影响了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统筹城乡教育的发展,就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村教育,实现地区教育公平和城乡教育的公平发展。但是,公平并不是均等,我们不能过分追求城乡教育的公平和把公平绝对化,把公平等同于均衡或均等,这种片面追求平衡发展的做法,既不利于教育在市场经济中的发展,也不利于城乡教育的统筹,势必损害我国城市教育的发展,也影响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
3.如何统筹城乡教育
加强农村教育,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应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借鉴各方先进经验,结合实际,我认为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要强化各级政府统筹力度,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统筹教育规划、教育经费、师资队伍,将经费投入、优惠政策更多地向农村倾斜;着力提升农村学校的经费保障水平、办学条件、教师素质、教育质量、办学品位,努力实现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的均衡化,让广大农村孩子都能“读好书”。其主要措施如下:
第一,健全机制,努力增加教育投入
建议政府进一步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投入体制,依法做到财政对教育拨款“三个增长”、“两个提高”。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教师培训、教育装备、新课程改革、发展幼儿教育、发展职业教育等。进一步改善教师办公条件,提高教师福利待遇。
第二,政策引导,加强农村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农村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就在于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农村教师队伍。政府要完善城镇优秀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制度,提高待遇,鼓励骨干教师到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支教,增强支教教师的光荣敢与责任感。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控制进城教师的数量,做到教师的合理有序流通,稳定农村教师队伍,逐步缩小学校之间教师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差距。二要努力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确保农村教师收入不低于甚至高于城镇教师,用政策来“稳人心、暖人心、留人心”。三要在素质提升工程的基础上,加强农村骨干教师培训,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三,完善布局调整、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根据城市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要因地制宜,建并结合,中小学、幼儿园联动,不断优化城乡学校网点布局,推进学校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继续加大对不适应教育教学需要的教学点撤并力度,加强对人数少的中心学校的扶持,使这类学校重现生机与竞争力。
第四,强化内涵建设,提升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抓教育教学质量需要全心全意、持之以恒,要把他作为学校中心工作长抓不懈,从而提高教育质量,让所有的农村孩子都能“读好书”。一要切实实施城乡学校结对互助工程,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二要充分发挥名师的作用。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带动全体教师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的提高。三要加快农村小学建设工程。采取有力措施,改善条件,配强校长,加强管理,争创示范,培育特色,着力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全面教育质量。四要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充分利用“校校通”优势,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总之,统筹城乡教育,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就是为了让更多孩子能够接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使教育改变更多人的命运,实现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首要途径,使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更加有效的发挥,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