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发展与改革,对高中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与要求,开始积极探索提高学生知识、技能等能力之余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道路,保证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物理是一门以观察与实验为主的科目,是对自然现象进行详细观察、反复探索、深入思考后得出的结果与理论,与我们的生活、学习、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是人类探索自然、挖掘自然的重要辅助工具。因此,教师在开展高中物理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物理学习的应用性与实践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完成传统应试教育到新型素质教育的成功转型。
【关键词】高中物理 学生素养 教学培养
【基金项目】本论文是莆田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立项课题成果,课题名称:核心素养导向下中学物理有效教学探究(编号:PTJYKT18076)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125-01
在传统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与教师都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在开展课堂教学时通常采用模板化、固定化的方式完成教学内容的灌输,使学生丧失了自我认知与意识,从而产生应试思维。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教师必须积极探索与改变当前教学方式,在保证学生物理水平得到提升同时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与综合素养,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探索、思考问题,不但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对学生自主能力与智力发展都有着极大的帮助。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素养一直是广大教师所苦恼的问题,本文结合我多年教学经验,对此进行了以下几点探讨。
一、关注学生心理特征,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开展教学活动
高中学生已经具有很强的自主意识,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时一定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人想法,用符合当代高中生理念的方式完成授课,才能达到高效、高质的课堂教学目标。物理作为一门对学生思维能力与逻辑能力要求比较高的科目,学生若是缺乏钻研的动力与信心,很容易跟不上教师教学进度,逐渐产生对物理的畏惧、厌恶心理,陷入偏科的不良学习习惯中。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物理的自信心,教师应该主动关注、了解学生,充分掌握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和学生构架起沟通的桥梁,引入学生所感兴趣的事物开展教学工作,制定合理的教学方式。
这样能有效减缓学生对物理的畏惧与厌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自发的投入到物理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探究当中,不但能有效提高活跃课堂氛围,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还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学习习惯,主动发现物理、探索物理、学习物理,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二、利用微课辅助教学,减缓课堂教学压力
在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由于经济与科技不发达,在授课过程中通常是教师利用粉笔画出相应的图形,学生在讲台下对照知识点一一记忆,这种方式不但浪费课堂时间,对图形的准确、难度也有着一定的限制,从而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随着时代的不断發展,我国的经济与科技得到了飞速的进步,各种高科技教学辅助工具开始走入高中课堂,并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巨大助力,微课作为一种利用多媒体集视觉、听觉为一体的新型、快捷教学方式,能帮助教师更好的展示物理过程,让学生产生代入感,从而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强化对物理过程的认知,微课的快捷性有效节约了课程时间,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整理物理知识框架,达到减轻教师教学压力,激发学生物理潜能的教学目的。
例如,我在教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这一课时,为了深化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认知,我利用多媒体工具先播放了一段小车匀速前进的动画,让学生产生代入感后又播放了一段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动画,根据这个基础再提出相应的问题与思考:匀变速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是什么?匀变速运动速度与位移的关系是什么?匀变速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什么?这种形象生动的画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意识与能力,强化学生的物理思想。
三、利用生活化事例导入课堂内容,丰富课堂形式
物理是一门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科目,然而在传统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过于追寻对学生的考试知识与技能提升,忽略了对学生的物理应用技能训练,让学生的物理能力得不到应用与实践的机会,导致学生缺乏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缺少在生活中发现物理、探究物理、学习物理的眼睛。由此可见,为了转化学生物理学习思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时可以使用生活化的事例来导入课堂内容教学,将抽象、枯燥的物理知识用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表达出来,不但能让学生更好、更快的进入到学习状态,还能有效活跃课堂氛围、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不再将物理学习看作枯燥无趣的死记硬背,而是可以在自己日常生活中探索、发现,养成学生独立思考与探索的学习习惯。
四、强化物理实验过程,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实验是物理教学环节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教学活动之一,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现实化、实践化,用直白的感官冲击与实验过程来代替平白化的书面教学,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物理、认知物理、探究物理。
在开展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进行演示性物理实验来完成概念的导入与规律的形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模仿材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探索能力。同时,教师可以拓展物理教学,给与学生自己动手、小组合作的物理实验机会,让学生在自我的感知、小组成员的互相帮助、互相改正、互相进步中积极参与,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合作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一课时,有《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一实验,由于实验过程的限制,一人很难完成整个实验的布置、操作、记录、得出结论的所有环节,为了缓解学生实验压力、提高实验效率,我让学生自行组成临时物理实验小组进行实验活动,并一同完成实验报告。这种合作式实验教学方式让学生深入探究物理实验的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逐步学会用理性、科学的眼光看待问题,培养学生养成物理学科学习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结语
总而言之,学生物理素养的提升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课堂的理论知识传授中,更应该体现在学生打心底热爱物理学科、在生活中应用物理知识、在学习中开展物理实验,充分保留学生个人特点基础上让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实验、用眼观察、用心体会,促进学生养成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良好行为习惯,提高学生智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于星兰.五年制学生物理素养影响因素调查及培养研究[J].新校园旬刊,2017(7):192-192.
[2]受升虎.农村中学生物理素养缺失的成因及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1):169-169.
【关键词】高中物理 学生素养 教学培养
【基金项目】本论文是莆田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立项课题成果,课题名称:核心素养导向下中学物理有效教学探究(编号:PTJYKT18076)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125-01
在传统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与教师都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在开展课堂教学时通常采用模板化、固定化的方式完成教学内容的灌输,使学生丧失了自我认知与意识,从而产生应试思维。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教师必须积极探索与改变当前教学方式,在保证学生物理水平得到提升同时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与综合素养,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探索、思考问题,不但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对学生自主能力与智力发展都有着极大的帮助。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素养一直是广大教师所苦恼的问题,本文结合我多年教学经验,对此进行了以下几点探讨。
一、关注学生心理特征,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开展教学活动
高中学生已经具有很强的自主意识,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时一定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人想法,用符合当代高中生理念的方式完成授课,才能达到高效、高质的课堂教学目标。物理作为一门对学生思维能力与逻辑能力要求比较高的科目,学生若是缺乏钻研的动力与信心,很容易跟不上教师教学进度,逐渐产生对物理的畏惧、厌恶心理,陷入偏科的不良学习习惯中。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物理的自信心,教师应该主动关注、了解学生,充分掌握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和学生构架起沟通的桥梁,引入学生所感兴趣的事物开展教学工作,制定合理的教学方式。
这样能有效减缓学生对物理的畏惧与厌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自发的投入到物理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探究当中,不但能有效提高活跃课堂氛围,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还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学习习惯,主动发现物理、探索物理、学习物理,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二、利用微课辅助教学,减缓课堂教学压力
在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由于经济与科技不发达,在授课过程中通常是教师利用粉笔画出相应的图形,学生在讲台下对照知识点一一记忆,这种方式不但浪费课堂时间,对图形的准确、难度也有着一定的限制,从而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随着时代的不断發展,我国的经济与科技得到了飞速的进步,各种高科技教学辅助工具开始走入高中课堂,并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巨大助力,微课作为一种利用多媒体集视觉、听觉为一体的新型、快捷教学方式,能帮助教师更好的展示物理过程,让学生产生代入感,从而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强化对物理过程的认知,微课的快捷性有效节约了课程时间,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整理物理知识框架,达到减轻教师教学压力,激发学生物理潜能的教学目的。
例如,我在教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这一课时,为了深化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认知,我利用多媒体工具先播放了一段小车匀速前进的动画,让学生产生代入感后又播放了一段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动画,根据这个基础再提出相应的问题与思考:匀变速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是什么?匀变速运动速度与位移的关系是什么?匀变速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什么?这种形象生动的画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意识与能力,强化学生的物理思想。
三、利用生活化事例导入课堂内容,丰富课堂形式
物理是一门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科目,然而在传统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过于追寻对学生的考试知识与技能提升,忽略了对学生的物理应用技能训练,让学生的物理能力得不到应用与实践的机会,导致学生缺乏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缺少在生活中发现物理、探究物理、学习物理的眼睛。由此可见,为了转化学生物理学习思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时可以使用生活化的事例来导入课堂内容教学,将抽象、枯燥的物理知识用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表达出来,不但能让学生更好、更快的进入到学习状态,还能有效活跃课堂氛围、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不再将物理学习看作枯燥无趣的死记硬背,而是可以在自己日常生活中探索、发现,养成学生独立思考与探索的学习习惯。
四、强化物理实验过程,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实验是物理教学环节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教学活动之一,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现实化、实践化,用直白的感官冲击与实验过程来代替平白化的书面教学,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物理、认知物理、探究物理。
在开展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进行演示性物理实验来完成概念的导入与规律的形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模仿材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探索能力。同时,教师可以拓展物理教学,给与学生自己动手、小组合作的物理实验机会,让学生在自我的感知、小组成员的互相帮助、互相改正、互相进步中积极参与,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合作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一课时,有《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一实验,由于实验过程的限制,一人很难完成整个实验的布置、操作、记录、得出结论的所有环节,为了缓解学生实验压力、提高实验效率,我让学生自行组成临时物理实验小组进行实验活动,并一同完成实验报告。这种合作式实验教学方式让学生深入探究物理实验的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逐步学会用理性、科学的眼光看待问题,培养学生养成物理学科学习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结语
总而言之,学生物理素养的提升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课堂的理论知识传授中,更应该体现在学生打心底热爱物理学科、在生活中应用物理知识、在学习中开展物理实验,充分保留学生个人特点基础上让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实验、用眼观察、用心体会,促进学生养成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良好行为习惯,提高学生智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于星兰.五年制学生物理素养影响因素调查及培养研究[J].新校园旬刊,2017(7):192-192.
[2]受升虎.农村中学生物理素养缺失的成因及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1):169-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