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对高师钢琴教学之启示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STWANG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琴在中国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课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教学实践中,钢琴可以成为学生认知、提高自身艺术技巧的媒介。教师可通过演奏一些包含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特征的作品,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国钢琴作品发展史、创作风格、调性、色彩及演奏手法,从而将美育思想贯穿于音乐教育,培养出优秀的本土化、具有美学思维的高水平音乐人才。其中,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中的“心”(主体性)与“悟”(直觉思维)在高师钢琴教学中应用较多,尤为重要。
  一、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与高师钢琴教学
  钢琴是一种西方乐器,其传入中国较晚。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人走出国门接受和学习西方文化,钢琴便在这个时期被引入中国。从赵元任先生创作的《和平进行曲》、贺绿汀先生的《牧童短笛》,再到如今涌现出的大量含有中国文化元素的钢琴作品,中国钢琴音乐在一个世纪的创作、演奏和教学中不断推陈出新,成为世界钢琴音乐中独树一帜、艺术成就较高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题在实际研究中发现,高师钢琴教学中涉猎的中国钢琴作品,无论是创作、教学、演奏,还是鉴赏等各个环节,均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存在着密切的关联,甚至许多西方钢琴作品也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有一定的联系。彭吉象先生在《中国艺术学》一书中提及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大致包括“道”“气”“心”“舞”“悟”“和”六大类,基本概括了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中的精神性、生命性、主体性、乐舞精神、直觉思维和辩证思维。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生因为自身对传统艺术精神的了解较少,教学中经常出现“炫技派”“空壳派”,他们对作品的理解达不到应有的程度,也无法理解作品中蕴含的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妙处。所以,研究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在高师钢琴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综合素质。现如今,各大音乐学院及高校的教学和钢琴比赛都鼓励和要求演奏者演奏中国钢琴作品,同时也增加了对中国音乐作品的学习和演奏课程,这有助于学生掌握各个时期中国重要的钢琴作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由此形成多维度的艺术思维,拓展对艺术表现的认知空间,提升艺术综合素质。
  其二,高校是大学生的聚集地,其担负着传承与创新民族音乐的重任。高师的钢琴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传统艺术,可使学生理解中国钢琴作品中蕴含的深厚的民族文化,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和创作中秉承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中国民族文化。因此,高师中国钢琴作品教学在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学生把握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也显得尤为重要。
  此外,通过综合研习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及中国钢琴作品,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可以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进行宣扬和创新性应用,丰富教学内容,将美育与音乐教育结合起来,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下文主要针对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心”(主体性)与“悟”(直觉思维),分析其对高师钢琴教学之启示。
  二、“心”:高师钢琴教学中的主体
  彭吉象先生在《中国艺术学》中提到,“心”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主体,强调审美主客体的交融、情感与意象的结合,以及对艺术家品格的要求。中国传统艺术中,“心”的要求随处可见,现代高师钢琴教学可从中获得一些启示。
  首先,音樂的审美主体非常重要,最完美的呈现就是在艺术表现中主体与客体之间能较好地交流与互动,并在最终的审美表达中达到主体和客体、情感和意象的交融。比如演奏贺绿汀创作的《牧童短笛》时,一个好的钢琴演奏者不仅要体会到创作者(主体)赋予作品的那种闲适、悠长、富有意蕴的音乐意境,同时还应当在表达时将这种情感带到演奏的实际表达上来,熟知作品中呼应对答式的二声部复调旋律和流畅的旋律线条,根据作品的不同情绪处理好音符的停连、强弱关系,构建起一个有别于西方美学意象的、安静祥和却又不失热情的中国式田园音画意象,将演奏者和作品的主客体关系融为一体,最终把情感和意象合二为一,呈现出最好的艺术表达效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将这些理念传授给学生,强调主体性对于演奏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多元化的主体审美思维,使其形成自己的演奏风格,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在高师钢琴教学活动中,“心”也对受传者在钢琴演奏上的“品格”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一直尤为看重从艺者的人品和艺品,自古就有“文如其人”“字如其人”等说法,郭若虚在其《图画见闻志》中有言,“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教师在教学里需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性格、演奏风格、兴趣爱好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艺术道德观念、文化责任感、民族荣誉感,寻找最为适宜的钢琴学习方式,在演奏中秉持“穷其艺术真理”,引导其探寻艺术中的真、善、美,以真正使他们的思想在教学中得到提高,成为一个德艺双馨的钢琴艺术工作者。
  三、“悟”:高师钢琴教学中的直觉思维
  张岱年先生曾在《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一书中提出:“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方式,以重和谐、重整体、重直觉、重关系、重实用为特色。”“重直觉”在中国艺术的不断演变中,正如彭吉象先生在《艺术学概论》中所言,“逐渐形成了以‘悟’为核心的感性直觉的审美思维方式”,这种直觉思维在高师钢琴教学中通常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悟”追求的是一种没有束缚、无欲无求、心无杂念的艺术表现境界。高师钢琴在教学活动中无论是教学理念的灌输,还是钢琴演奏的示范,都应遵循艺术的本真规律、本真情感,不能以功利为教学目的、以炫技为教学过程、以敷衍为教学态度,应当带领学生理解钢琴作品的主题、情感、文化背景及应当采用的艺术技法,引导他们摒弃杂念,去认真感知和解读作品。这种作品的感悟、直觉思维不仅可以应用在对中国钢琴作品的研习中,同样也适用于演奏西方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甚至即兴性较强的爵士钢琴作品、现代探索性的实验音乐。我们需要用“悟”的方式方法去寻找艺术表达的自由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拓展艺术的表现空间,为教学和演奏提供更多的可能。
  不过,需注意的是,本文强调这种看似非理性的直觉思维,并不代表着否定深思熟虑、否定间接思维,否定理性。因为以“悟”为代表的这种直觉思维,是建立在教师或学生拥有着深厚的基础、丰富的经验和对作品有基本把握的前提之上。如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一书中所言,“只从他们由修养的工夫所到达的人生境界去看,则他们所用的工夫,乃是一个伟大艺术家的修养工夫;它们由工夫所达到的人生境界,本无心于艺术,却不期然而然地会归于今日之所谓艺术精神之上。”强调自身艺术修为的重要性,也强调积累的必然性。
  四、余论与反思
  当前,中国的钢琴教育者要以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本土化的钢琴教学与演奏为己任,秉承教学相长、理论引领实践、实践反馈理论的精神,努力使中国钢琴音乐演奏和教学乃至整个钢琴艺术事业得到蓬勃发展。钢琴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传播专业知识,更要传承民族文化,尤其是民族文化背后蕴含的精神秉性。尤其要提出的是,高师钢琴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要从事基础音乐教育工作,他们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等会直接影响我们国家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因此,加强民族艺术精神与民族文化学习是当务之急,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的高师钢琴教学需要与哲学、美学、文学等相关学科建立联系,在教学实践中着重锻炼学生多元化的艺术思维,培养一批具有多维度思考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由此来传承与宣扬中国传统民族文化。要提出的是,本课题主要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中的“心”与“悟”等方面进行阐述,简要论证高师钢琴教学中培养文化思维、美育思维的重要性,但因为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本研究仍属于管中窥豹,并非仅以此文数言便能完全阐释。相关研究还需要教师、学生及研究学者在长期的实践中共同探索,促使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真正在教学活动中得以活态应用,方能收获更多综合性价值。
  (四川文理学院音乐与演艺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文理学院2016年度校级科研项目“中国钢琴作品教学在认知与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6KR005Y)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人类社会进步的进程是一个不断探索生存意义的过程,所以每个人都会追问自己的人生价值、人生真相和人生目的。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应该有不同的答案。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探索了人生真相与目的,他认为人生的真相不是什么高远深邃、摸不着的东西,而是具体的人生;至于人生的目的,那就是“生”。  读了冯友兰的《一种人生观》,笔者感触颇深,原来“生”就是人生的目的啊!  当初决定读这本书并不是因为作者是冯友兰,
期刊
新时期以来,由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引发的生态问题日益严重,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了极大破坏,引起了少数民族作家的关注。20世纪80年代初,土家族作家李传锋创作了一系列的动物小说,鄂西山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及其个人的成长经历为他创作动物小说提供了绝佳的素材。小说凸显了生态意识和生态责任,为少数民族作家抒写以生态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提供了较好的创作经验。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西方
期刊
理查德·利罕说:“现代主义文学提供了两种都市现实:由艺术家构成的城市和由人群构成的城市。在第一种情况下,都市形象体现为艺术家的内在感觉和印象;在第二种情况中,人群作为一个整体有了自己的特性和都市的含义。”可以说,现代文学很大一部分就是都市文学、心理文学。本文试图由爱伦·坡的小说出发,分析波德莱尔颓废的诗歌(城市之花)与柯南·道尔推崇的逻辑理性小说(城市之光)的渊源关系,指出在城市中,同样是受爱伦·
期刊
本文以《传习录》的阅读为基础,试图对阳明的“心”“物”“理”“知”等概念做出界定和梳理。并通过对这些概念的梳理,阐述笔者对阳明学中“心即理”“心外无物”“致良知”等理论的理解。基于此,笔者认为,阳明所说的“心”实际上是指道德至善本体,是一个“本心”。  一、心即理  《传习录》中第一次提到“心”与“理”的关系的是徐爱所录的一段问答。  爱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与先生之
期刊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著名的俄国作家,鲁迅曾这样评价他:“他把小说中的那男男女女,放在万难忍受的境遇里,来试炼他们,不但剥去了表面的洁白,拷问出藏在底下的罪恶,而且还要拷问出藏在罪恶之下的真正的洁白来”。如果说“批判”是文学的本质,则陀思妥耶夫斯基将“批判”上升到了艺术的层面。陀氏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清晰地刻画了“批判”的轨迹——对自我的审问。  本文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背景进行简要介绍,以此为基础,从
期刊
台湾作家陈映真曾一度否认自己的创作带有现代主义特质,并在1966年之后大力倡导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但《我的弟弟康雄》《唐倩的喜剧》两部小说集却带有浓郁的现代主义色彩,故陈映真的创作经历了从现代主义到现实主义的转向,只是在台湾社会、创作指导理念,以及文学立场的共同作用下,他主观割裂了自身的创作与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关系。  陈映真在《我的文学创作与思想》一文中将自己的小说创作完全纳入“现实主义”范畴,
期刊
芥川龙之介一生前后期的创作风格截然不同:从历史题材创作转向私小说式的诗性创作,但其怀疑主义倾向是一以贯之的。从二元出发剖析问题是芥川创作的一大特征。在他一生创作的147篇小说中,体现其二元冲突最具代表的莫过于基督教文学(即切支丹物)。笔者以芥川龙之介的切支丹物为中心,探得其怀疑主义倾向的根源在于二律背反。芥川终生的创作对于理性有所批判,但批判理性并非他的目的,他让理性严守其分际,为信仰留出地盘,以
期刊
宋朝诗人黄庭坚,江西诗派代表人物,虽以书法闻名于世,但其诗风诗作在当时也是于继承中自成一派;清朝著名诗人黄仲则,自称为黄庭坚之后人,虽在仕途上一路坎坷,英年早逝,但在诗歌创作上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虽然二人生活在相隔数百年的不同时空中,但这并不影响二人在诗法诗风上有共通之处,本文就是通过分析二黄的人生经历,以及诗歌创作风格,寻找二者的相通之处,以证明唐朝后,诗歌虽发展缓慢,但仍不乏有识之士怀揣理想抱
期刊
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和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利在各自的小说《简·爱》和《绿山墙的安妮》中分别塑造了两位极为典型的孤女形象——简·爱与安妮。两位女性诞生于不同的作家笔下,生长于不同的时代和生活环境,但两位叛逆的主人公有着相似的经历和遭遇,在追寻爱、友谊的历程中两位寄人篱下的孤女逐渐成长为独立的女性,实现了自我的价值。因此,本文把简·爱和安妮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重新解读二
期刊
时至今日,浪漫精神仍以其独特的魅力享誉世界。从中国古代的魏晋风度,到德国早期的浪漫主义,无不闪耀着浪漫精神的灿烂光辉。本文以从起源到本质的思路通过对二者进行比较,层层推进,发现二者具有共同的分裂—诗化走向,但在灵性追寻上却又分道扬镳,并进一步探寻浪漫精神的现代意义。  随着人类历史画卷的展开,从茫然无知的崇拜之流到浩浩荡荡的征服之旅,人与自然的矛盾自其诞生之始就从未停止过翻腾。人为了确证自身的存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