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推进与深入开展,教育者的教育教学观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课改形式下,师生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成为课堂的辅助者。为了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就需要教育者要尊重学生的个体生命,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因此,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足够的表现机会,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面对日益发展与变化的社会形势,面对来自新世纪的挑战,适应知识更新频率的要求,一个人要想有所发展,仅仅靠在学校学的那些知识已远远不够,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教会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可以说,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当代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今天的教正是为了明天的不教”。确实如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项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教育任务。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教育的任务必然要从让学生学到知识,转变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课的自主性学习能力涉及到许多方面,教师要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组织学生,幫助学生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达到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无穷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是促使学生自主、自觉、自我学习的动力,是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关键。培养课前预习习惯,可以帮助学生更高效、更主动的学习课文内容,提高课堂学习兴趣与效率。教师可根据课堂内容布置具体的有针对性的预习习题,让学生独立的解决,并在课堂上共同探讨。例如在学《荒岛余生》时,首先我让学生预习生字词、相关的文学背景及所选自的名著《鲁滨孙漂流记》、文章内容以及主题思想。当然,并不是每篇课文都要像上面所列举的那样面面俱到,这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文、不同的学生有所选择。
二、探究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使用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才能使学生真正具有独立自主的能力,也是培养学生语文自主性学习能力的重点。在上述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我在自读课文学习中,注意教给学生自主性学习方法,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积累、运用语言。首先,学会理解、鉴赏语言。理解、鉴赏语言主要是对妙词、美句、好段的理解与赏析。例如《观舞记》中的美句,我指导学生从内容(语句内容)、修辞(修辞手法)、情感(作者情感)、作用(结构作用)四个方面去分析,学生掌握了方法只需要对号入座即可。其次,学会摘录,积累词句。理解并会鉴赏语言才能有意识、有目的去积累摘录,这几个环节是相互链接、缺一不可的。在学生的预习作业中我就明确要求学生每篇文章摘抄美句不少于三句。摘抄下来后,指导学生通过读、背等方式积累。
三、提高语言的表达技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教育说到底就是语言的教育。运用语言是语言学习的最高层次。学生在课文学习中,积累了优美的词句,最终目的是运用到生活中去,即“学为己用”。仿写练习就是非常简单、有效的方法,这在大多数课文中都可以尝试进行。例如《山中访友》中,作者与山林中的自然景物对话,语言优美、饱含丰富的想象力。我就把校园中的景物拍下来,放到课件中,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与其对话,写成片段作文。除此之外,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也是不可或缺的。课前读篇短文就是一个省时又效果不错的方法。当然,内容则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
四、利用辅助的文本信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材中辅助信息可以给学生很多有益的提示。这里的信息主要指:单元提示、阅读提示、课后习题、课下注解等。“单元提示”是对一个单元的整体“俯瞰”。“阅读提示”是文章的导读,它或揭示文章主题、或指导重点内容、或引领进行情感体验。这些内容对于学生自学课文是有相当大的帮助的,可以这么说阅读提示读懂了、会用了,课文就学好了一半。所以上新课前我会有意提起单元的内容,考察学生对其熟练程度。“课后习题”是对“阅读提示”的扩充与落实,它通过具体的题目使“阅读提示”提示的重点在文章中体现出来。当然它也更兼顾三个维度的学习,其中既有内容的理解,又有语言的赏析,还有情感的体验,而且题目设计也是逐层深入的。这些都大大扩充了“阅读提示”所涵盖的内容。因此从“课后习题”入手来学习课文是一个比较快捷的方法;“课下注解”则是学习课文的突破口,比如对课题的解读。综上所述,充分利用课本中提供的信息,对于自学课文是大有帮助的。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回给学生,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可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有利于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开发。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全面发展的需要。中学语文教学只有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面对日益发展与变化的社会形势,面对来自新世纪的挑战,适应知识更新频率的要求,一个人要想有所发展,仅仅靠在学校学的那些知识已远远不够,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教会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可以说,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当代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今天的教正是为了明天的不教”。确实如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项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教育任务。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教育的任务必然要从让学生学到知识,转变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课的自主性学习能力涉及到许多方面,教师要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组织学生,幫助学生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达到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无穷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是促使学生自主、自觉、自我学习的动力,是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关键。培养课前预习习惯,可以帮助学生更高效、更主动的学习课文内容,提高课堂学习兴趣与效率。教师可根据课堂内容布置具体的有针对性的预习习题,让学生独立的解决,并在课堂上共同探讨。例如在学《荒岛余生》时,首先我让学生预习生字词、相关的文学背景及所选自的名著《鲁滨孙漂流记》、文章内容以及主题思想。当然,并不是每篇课文都要像上面所列举的那样面面俱到,这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文、不同的学生有所选择。
二、探究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使用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才能使学生真正具有独立自主的能力,也是培养学生语文自主性学习能力的重点。在上述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我在自读课文学习中,注意教给学生自主性学习方法,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积累、运用语言。首先,学会理解、鉴赏语言。理解、鉴赏语言主要是对妙词、美句、好段的理解与赏析。例如《观舞记》中的美句,我指导学生从内容(语句内容)、修辞(修辞手法)、情感(作者情感)、作用(结构作用)四个方面去分析,学生掌握了方法只需要对号入座即可。其次,学会摘录,积累词句。理解并会鉴赏语言才能有意识、有目的去积累摘录,这几个环节是相互链接、缺一不可的。在学生的预习作业中我就明确要求学生每篇文章摘抄美句不少于三句。摘抄下来后,指导学生通过读、背等方式积累。
三、提高语言的表达技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教育说到底就是语言的教育。运用语言是语言学习的最高层次。学生在课文学习中,积累了优美的词句,最终目的是运用到生活中去,即“学为己用”。仿写练习就是非常简单、有效的方法,这在大多数课文中都可以尝试进行。例如《山中访友》中,作者与山林中的自然景物对话,语言优美、饱含丰富的想象力。我就把校园中的景物拍下来,放到课件中,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与其对话,写成片段作文。除此之外,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也是不可或缺的。课前读篇短文就是一个省时又效果不错的方法。当然,内容则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
四、利用辅助的文本信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材中辅助信息可以给学生很多有益的提示。这里的信息主要指:单元提示、阅读提示、课后习题、课下注解等。“单元提示”是对一个单元的整体“俯瞰”。“阅读提示”是文章的导读,它或揭示文章主题、或指导重点内容、或引领进行情感体验。这些内容对于学生自学课文是有相当大的帮助的,可以这么说阅读提示读懂了、会用了,课文就学好了一半。所以上新课前我会有意提起单元的内容,考察学生对其熟练程度。“课后习题”是对“阅读提示”的扩充与落实,它通过具体的题目使“阅读提示”提示的重点在文章中体现出来。当然它也更兼顾三个维度的学习,其中既有内容的理解,又有语言的赏析,还有情感的体验,而且题目设计也是逐层深入的。这些都大大扩充了“阅读提示”所涵盖的内容。因此从“课后习题”入手来学习课文是一个比较快捷的方法;“课下注解”则是学习课文的突破口,比如对课题的解读。综上所述,充分利用课本中提供的信息,对于自学课文是大有帮助的。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回给学生,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可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有利于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开发。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全面发展的需要。中学语文教学只有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