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无名却有实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666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同提起龙井茶人们就会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西湖”二字、提起安溪就会想到铁观音一样,提起宁德红茶,人们会第一时间在脑海里闪现出坦洋工夫、白琳工夫。人们反应之所以会如此迅速,因为它们都是历史名茶,是茶中的“大腕儿”,而且在茶市上,一经走俏,就有众多商家追捧。名副其实的茶品固然令人称道,但华而不实的所谓的“名茶”就不敢恭维了,它们还远不如一些名不见经传却有着名茶特质的茶来得“踏实”,就比如这款我前不久在朋友的茶庄里喝到的、至今还无名的红茶。
  周末早上,闲来无事。本想到外面去走走,可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游兴就逃得无影无踪了。手机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就在我正准备拿起一本杂志翻看时,它“喃铃铃”地唱了起来。电话那头传来娟姐那略带些沙哑的声音:“傅姐新淘了一款红茶,你有没有兴趣来尝尝?”这通电话来得真及时,正中下怀,我二话不说,就带着嘴过去了。
  到了店里,傅姐她们已经在“严阵以待”了,刚烫洗过的杯具水淋淋地摆在茶盘上,一旁电磁炉上的随手泡还在“咝咝”地冒着热气。坐定以后,傅姐拿着样茶盘在一旁的纸箱中取了一泡茶。它似乎与普通的工夫红茶别无二致,但又很难辨别出它的确切品种。至少来说它更接近于某种茶。略微弯曲却紧结的条索,细的如丝,宽的如带,有着乌黑油亮的色泽,有些茶条的顶部或中段处还镶嵌着金黄的茸毫。看起来色彩颇为分明,就像是在金色的颜料桶中轻轻蘸过一般。“它细细长长的,有点像发菜的放大版,又有点像古时候美女弯弯的秀眉,总之它的嫩度是蛮高的。”傅姐形容道。
  她将茶倒进一个盖杯中,冲进热水,把面前的几个茶瓯又重新淋洗了一遍。虽为洗茶,但它“与生俱来”的那种甜香却从泼溅流溢的茶水中弥散到空气中。牵惹着蠢蠢欲动的味蕾。等到出汤的时候,甜香变得更浓郁,它附着在杯盖上,让嗅觉神经可以充分地调动起来。如果盛在透明的公道杯中。它呈现的是鲜亮的金黄,颇近于食用植物油的颜色,但质感却远比植物油来得明澈。傅姐像品葡萄酒一样地把公道杯轻轻摇晃了几下,茶汤在白炽灯下荡漾着浮动的光点,打着转晃晃悠悠地从杯嘴流进品茗杯中。此时此刻,我感到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惬然:在这样一个阴郁的天气里,四周包围着柔和的灯光,手上进行着舒缓的节奏,眼中欣赏着可人的色调,还有这即将端起的香茶,如此这般。心里早已是灿烂千阳。
  “唔,这茶闻起来就是蜜甜蜜甜的,喝起来更是绵甜,但不是腻味的甜感。”我嗫了一口茶,称赞说。“不错,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香甜。不过,你只说对了一半。”傅姐神秘地说。“它喝进嘴里时,是没有一丁点涩感的,很滑润细柔,如冰遇火一样一下子就化开了。你再试一口看看。”我又吸了一口,闭上眼来体验。“茶在舌尖上时,觉得在柔润中似乎透着一股沁凉,这气息就仿佛走进一片茂密的大森林。”我一边喝着,一边说着感受。“这回完全对了!我第一次喝到它的时候,也有同感。喝在嘴里是冰冰的、甜甜的,口感很舒服,像薄荷一样的清口!”傅姐像觅到了知音—般,显得有些兴奋。
  反复冲泡了5道以后,香气虽有减淡,但甜感还保持在不用深嗅就能觉察到的水平,而且滋味仍适口,非但内涵不减,而且还变得清甜。“看来,这款茶绝非泛泛之辈。”我暗忖。我向傅姐询问它的产地,谁知傅姐却只字不提,那模样颇有一番“英雄莫问出处”的味道。在我的一再要求下。她才吐出几个字:“这茶来自宁德天山。”“它用的鲜叶都是采自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高山茶园。所以你才会感觉像走进森林一样。你送它个名字吧。”她接着说。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回味着刚才喝的茶和她刚说的话,陷入了沉思。
  我捏捏干茶和叶底,又嗅嗅杯盖和杯底,看看汤色,又咂咂茶汤,在几件茶具间轮换着。一时半会儿,我还真无法给它起个好听又好叫的名字,因为它既是平凡的又是不平凡的。平凡的是,它在芸芸众“茶”中毫不起眼。而且和红得发紫的“同门”——金骏眉、正山小种和显达的“同乡”——坦洋工夫、白琳工夫相比。它更是个无名小卒;不平凡的是它内敛的“个性”。能将优异的品质敛藏在“貌不惊人”的外表之下和虚无缥缈的浮名之外。所以。我认为它还是无名有实的好,尽管傅姐最终还是会给它安上—个名字。
其他文献
“茶席设计与茶会举办”是茶文化发展到第二个阶段时,大家会想要追求的目标。茶席设计是讲究喝茶的环境,茶会举办是茶文化的应用。  这里所说的“茶席”是泛指“喝茶的环境”,或说是“品茗空间”。还可细分为“泡茶席”、“茶室”、“茶屋”与“茶庭”。泡茶席仅就泡茶、喝茶、奉茶的直接空间而言,通常就是一张桌子或地上一块席位。若家里没有足够的地方,在客厅的一角摆设一张桌子,就可布置成一处泡茶席;如果条件许可,腾出
期刊
今天我们心目中“茶园”的概念,与18世纪很多西方人对茶园的理解完全不一样。昔日时髦人儿八卦、调情、显摆的园中茶会,电影、绘画中常有描绘,这样的茶园,同我们今天习惯的采摘茶叶的茶园之印象是全然不同的。  公元1700年,伦敦有500家咖啡馆,那会儿喝茶还没有专门的公共场所,后来托马斯·唐宇买了一家咖啡馆并开始卖些高品质的散茶,自此茶店才慢慢发展起来,18世纪中,茶当仁不让地成为英国社会的社交生活要素
期刊
当今的市场上到处充斥着文化的声音,咖啡文化、酒文化、茶文化等等,文化营销成了近年来业内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为什么要与文化搭上边呢?无数的案例证明,我们之前的4P策略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面对产品同质化、价格战愈演愈烈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通过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来吸引消费者,并形成消费者的忠诚度。那么,什么是品牌?论其本质,就是我们所讲的文化。没有文化做支撑,品牌
期刊
茶友们聚在一起,聊得最多的一定是茶,譬如发现哪家小茶庄的主人收藏有好茶,又或是在哪里蹭到好茶喝等等,淘得好茶便是茶友们最乐此不疲的事情,因为小茶庄里的好茶大有可能是店老板的私人珍藏并不轻易示人,能让店老板心悦诚服翻找箱底拿出好茶与之分享说明此人资深老练,应是茶中高手。  究竟如何淘得好茶,自话题抛出之后我们“三人行”栏目收到众多茶友的观点和心得,所以本期我们邀请来不同茶龄、不同喜好、不同职业的茶友
期刊
六堡茶,是马来西亚很多华人家庭习以为常的生活茶和祭拜祖先神明的拜神茶。自十八世纪以来,马来西亚大多华人祖辈从中国迁居到南洋一带时,都会把家乡的习俗携至当地,喝茶习惯就如此潜移默化地形成。  马来西亚锡矿业顶峰年代(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之前),锡矿场是六堡茶最大需求量之地,因为矿工们相信喝六堡茶有去湿、暖胃、消暑、解毒、除疾等功效。曾经,马来西亚每年进口六堡茶量达350吨,大部分被矿工们消耗掉,小部分去
期刊
相信,在大多数人眼中,负有“奇秀甲东南”之盛名的武夷山,奇峰峭拔,秀水潆洄,是一处绝佳的寻幽览胜之她。然而,在一些对茶情有独钟的茶人眼中,除了瑰丽多姿的风景可以流连,厚重悠远的历史可以追忆,还有那回味无穷的“岩韵”可以品味。  武夷岩茶,生于烂石,汲取了丹山的峻奇、碧水的秀美,赋予了它清奇的骨格与软润的花香,而“三坑两涧”(慧苑坑、牛栏坑、倒水坑、流香涧和悟源涧)便是它“岩骨花香”特质的最佳代表,
期刊
久居上海,能遇到一个安静的品茶地已是满心欢喜,更何况能找个园子喝茶,更是能令我欣喜若狂奔走相告,年前一个冬日的下午,朋友约我在桂林公馆喝茶,这个上海滩顶级会员制会所,坐落在漕宝路桂林公园正园中,解放前系上海滩传奇大亨黄金荣私家花园别墅,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在桂林公馆品茶。可以感知四季的更迭,历史的变迁,抚触到那些久远的历史故事。  推开丈二铜铸大门一进去就像走进了时空隧道,全然没了
期刊
春日最叫人心动的是什么?是和煦的阳光还是温暖的气候?应该是那缤纷满目的色彩无论是五彩斑斓的花朵,还是碧海蓝天的清澈,总是因为有一抹清新的绿色让它们更加可爱可亲。既然如此,这个春天,让我们把色彩搬上餐桌,留住一季的清新。    绿茶番茄饮    材料:绿茶2.0~2.5克,番茄50~150克。  制法:番茄洗净,用开水烫后去皮、捣碎,和绿茶混合置于杯中,加入开水和少许食盐调味即成。  本汤可作菜肴食
期刊
很喜欢“沉水扶香”这句诗,有一种森森细细的美,闲雅中有几许矜持,几许期待,很适宜近来心境。诗句间仿佛也散发着沉水的气息,在茶室里低回萦绕。  这几年似乎香文化很活跃,涌现出了许多采香人、贩香人和烧香人。这是件好事情,说明大家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也要向高雅文化靠拢了。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在目前生活条件下,烧香几乎等于烧钱,这些人忽视了中国当前的物质环境和人文背景,实在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
期刊
时至今日,经过一代代茶道大师的传承,世世代代茶人的研习、了悟,日本茶道丰厚的内涵已经无可比拟,但却仍然偏重在茶之外。如果没有茶道具,日本茶道也就无从演绎。如果说,在中国茶事中,意蕴深长的茶器或独具匠心的茶席是对好茶相得益彰的陪衬,那么对日本茶道而言。茶道具则是最为重要的一个主题,甚至成为举办一场茶会的目的,而非只是简单的用具。    搭配茶具——内在“和”之美    如同在家招待客人之前,主人都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