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自古有“教育之本、学习之母”之誉。尤其在现代社会形势下,一个人如果缺乏相应的阅读意识和阅读能力,就很难获得大的发展。在学校教育中,如果缺乏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无论是工具性教学还是人文性教育,都会变得“苍白无力”“寸步难行”或者“行之不远”。从本质上来说,阅读既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渐进式过程,又是一种吸纳与体验、内化与迁移的过程,它始终离不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何把阅读变为“悦读”,让这一“有意义”的事情变得“有意思”起来,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并为之探究的重大课题。文章作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就“快乐阅读”策略构建方面,试提出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快乐阅读”;善教乐学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10-15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06-0052-02
一、引言
“万丈高楼平地起,人生聪明阅读始。”这一句形象生动的话,表明阅读对人的成长和发展来说,不仅作用很大而且影响深远。“教妇初来,教儿婴孩。”小学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开始。在启蒙教育阶段,“开启快乐阅读,助推儿童成长”是每位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一项重大课题。根据心智发育的规律,儿童虽然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强,但对“情趣”元素具有难以摆脱的依赖性。正因为如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类途径和方式,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情趣阅读教学活动,把小学生逐步引向乐学的良性发展之路。在历经一段时期的探究和反思后,笔者初步总结了一些并不成熟的心得体会,现从如下几点予以简要呈现:
二、以激发情趣为由,善于营造语文“悦读”的良好环境
“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如果缺乏了情感,教育是不成功的,至少算不上是完美的教育行为。”尤其对小学生群体来说,情感因素对他们的学习活动影响很大。有鉴于此,我们要始终把“激发学习情趣”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位置,努力攫取不容忽视且无可替代的“情绪智力”效益。以《大自然的声音》为例,笔者在课堂导入环节,没有直接进入讲读程序,而是首先借助課件,演绎了多种不同的大自然声音,如“呼呼作响”的刮风声、“淅淅沥沥”的下雨声、“叽叽喳喳”的鸟鸣声、“呼噜呼噜”的动物声等,让小学生辨识是什么季节的风和雨,是哪一种鸟发出的声音,是哪种动物在何种情况下发出的声音。这一个做法不仅集中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活跃了教学氛围,而且有效激发了学生对阅读的期待。在笔者的进一步引导下,水到渠成地开启了新课的教学活动。如果没有铺垫,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三、以情境创设为由,善于开展语文“悦读”的体验活动
“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小学生群体以形象思维为主,对语言文字的体悟能力尚欠火候,如果教师长期沿袭“用普通话套讲八股文”的阅读教学模式,如何能达到“快乐阅读”的教学目的和效果呢?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调动各类优质资源,努力创设与之相应的情境,以此引领小学生进入良好的阅读体验境地,从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珍珠鸟》为例,为了让学生切实感悟珍珠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感情变化过程,笔者在课堂教学环节,点名让某位女生讲述自家收养“小宠物”的境遇。由于是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她讲得既生动又动情。
这种生活情境的即时引入,让作者“不惊动”“故意不管”“不动神色”“慢慢放纵”的心理和行为,因语言描写而变得具体形象起来。有了这种铺垫和渲染,语文阅读难道还不快乐吗?
四、以“鱼渔兼授”为由,善于培养语文“悦读”的意识能力
客观地说,不是小学生不肯或不愿阅读,而是他们不懂如何阅读。如果他们成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能,就会逐步进入语文“悦读”的良性循环,反之亦然。正因为如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本着“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指导思想,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鱼渔兼授”活动,从根本上解决“阅读难、难阅读”的问题。一是强化对字、词、句的理解训练和学用结合。如“藕断丝连”,先以多媒体显示实景画面,再引出其比喻义,接着让学生练说几段话。二是善于抓住重要句式和修辞手法,如总起句、过渡句、中心句和总结句等,先对其阅读解析,再逐步消化和学会运用。三是无论在哪个阅读环节,都要引导小学生把自己的困惑说出来,并采取“学生先探究、师生再合作”的方法加以解决,逐步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能力。四引导学生揣摩文意和作者思想,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熟能生巧的意识和能力。
五、以学用结合为由,善于构筑语文“悦读”的优质平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校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学以致用”,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学用”意识和“结合”能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的呢?
以《桂花雨》为例,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抓住文末“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的桂花”这句话,来设置如下问题:前文作者明明说了“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可为什么又这样说呢?你又是怎么理解这种“矛盾”现象的?以此要求小学生联系实际认知和生活经验,把自己的阅读体悟“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学生根据亲身经历或听他人说的事例,纷纷写下了二三百字不等的短小习作。尽管学生的语文水平参差不齐,甚至个别学生在理解上发生了偏差,但是他们能够快速地写出来,总体上还是令人欣慰的。
六、以赏识评价为由,善于促进语文“悦读”的个性发展
对学生及其学习情况作出即时有效的评价,不仅是课程活动体系中的有机组成,还是衡量和反馈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措施,更是促进学生自主性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有效手段。其功能不在于“甄别和选拔”,而在于进一步地“激励、唤醒和鼓舞”。有鉴于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赏识”为主,积极开展激励性教学评价活动,为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快乐阅读”;善教乐学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10-15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06-0052-02
一、引言
“万丈高楼平地起,人生聪明阅读始。”这一句形象生动的话,表明阅读对人的成长和发展来说,不仅作用很大而且影响深远。“教妇初来,教儿婴孩。”小学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开始。在启蒙教育阶段,“开启快乐阅读,助推儿童成长”是每位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一项重大课题。根据心智发育的规律,儿童虽然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强,但对“情趣”元素具有难以摆脱的依赖性。正因为如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类途径和方式,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情趣阅读教学活动,把小学生逐步引向乐学的良性发展之路。在历经一段时期的探究和反思后,笔者初步总结了一些并不成熟的心得体会,现从如下几点予以简要呈现:
二、以激发情趣为由,善于营造语文“悦读”的良好环境
“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如果缺乏了情感,教育是不成功的,至少算不上是完美的教育行为。”尤其对小学生群体来说,情感因素对他们的学习活动影响很大。有鉴于此,我们要始终把“激发学习情趣”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位置,努力攫取不容忽视且无可替代的“情绪智力”效益。以《大自然的声音》为例,笔者在课堂导入环节,没有直接进入讲读程序,而是首先借助課件,演绎了多种不同的大自然声音,如“呼呼作响”的刮风声、“淅淅沥沥”的下雨声、“叽叽喳喳”的鸟鸣声、“呼噜呼噜”的动物声等,让小学生辨识是什么季节的风和雨,是哪一种鸟发出的声音,是哪种动物在何种情况下发出的声音。这一个做法不仅集中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活跃了教学氛围,而且有效激发了学生对阅读的期待。在笔者的进一步引导下,水到渠成地开启了新课的教学活动。如果没有铺垫,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三、以情境创设为由,善于开展语文“悦读”的体验活动
“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小学生群体以形象思维为主,对语言文字的体悟能力尚欠火候,如果教师长期沿袭“用普通话套讲八股文”的阅读教学模式,如何能达到“快乐阅读”的教学目的和效果呢?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调动各类优质资源,努力创设与之相应的情境,以此引领小学生进入良好的阅读体验境地,从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珍珠鸟》为例,为了让学生切实感悟珍珠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感情变化过程,笔者在课堂教学环节,点名让某位女生讲述自家收养“小宠物”的境遇。由于是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她讲得既生动又动情。
这种生活情境的即时引入,让作者“不惊动”“故意不管”“不动神色”“慢慢放纵”的心理和行为,因语言描写而变得具体形象起来。有了这种铺垫和渲染,语文阅读难道还不快乐吗?
四、以“鱼渔兼授”为由,善于培养语文“悦读”的意识能力
客观地说,不是小学生不肯或不愿阅读,而是他们不懂如何阅读。如果他们成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能,就会逐步进入语文“悦读”的良性循环,反之亦然。正因为如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本着“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指导思想,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鱼渔兼授”活动,从根本上解决“阅读难、难阅读”的问题。一是强化对字、词、句的理解训练和学用结合。如“藕断丝连”,先以多媒体显示实景画面,再引出其比喻义,接着让学生练说几段话。二是善于抓住重要句式和修辞手法,如总起句、过渡句、中心句和总结句等,先对其阅读解析,再逐步消化和学会运用。三是无论在哪个阅读环节,都要引导小学生把自己的困惑说出来,并采取“学生先探究、师生再合作”的方法加以解决,逐步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能力。四引导学生揣摩文意和作者思想,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熟能生巧的意识和能力。
五、以学用结合为由,善于构筑语文“悦读”的优质平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校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学以致用”,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学用”意识和“结合”能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的呢?
以《桂花雨》为例,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抓住文末“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的桂花”这句话,来设置如下问题:前文作者明明说了“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可为什么又这样说呢?你又是怎么理解这种“矛盾”现象的?以此要求小学生联系实际认知和生活经验,把自己的阅读体悟“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学生根据亲身经历或听他人说的事例,纷纷写下了二三百字不等的短小习作。尽管学生的语文水平参差不齐,甚至个别学生在理解上发生了偏差,但是他们能够快速地写出来,总体上还是令人欣慰的。
六、以赏识评价为由,善于促进语文“悦读”的个性发展
对学生及其学习情况作出即时有效的评价,不仅是课程活动体系中的有机组成,还是衡量和反馈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措施,更是促进学生自主性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有效手段。其功能不在于“甄别和选拔”,而在于进一步地“激励、唤醒和鼓舞”。有鉴于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赏识”为主,积极开展激励性教学评价活动,为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