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学校内学术氛围建设的思考

来源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ferhip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们的心目中学术氛围建设似乎只是高校才可以提的问题,而中小学提出学术氛围建设问题未免有些过高和不实际。现实情况是怎样的呢?在目前国内知名的中小学校里,学校内部的学术氛围却是相当浓厚的,不仅有一批专家型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方面的学术骨干和教学领头人,而且教师们的学术研究积极性普遍很高,并且取得了公认的研究成果和较高的教育质量。于是在国内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学习名校追赶名校的热潮。由此看来,在中小学提出学术氛围建设问题不但不是过高而且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学校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是学校发展的两大车轮,没有前轮的支撑和后轮的推进摩托车就没法前进,学校的发展也是如此。如果把硬件建设比作摩托车的前轮,那么软件建设就是摩托车的后轮,而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则为后轮提供持续不断的前进动力。硬件建设得再好,没有一支意识超前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学校的发展也会失去动力。因此建设一支意识超前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
  建设一支意识超前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虽然可以从政治思想、敬业精神等多个层面考量,然而若从教师的工作特点和心理特点来考虑,加强学校内部的学术氛围建设是一个极为重要和关键的层面。让教师感到欣慰的是什么?从管理角度说来不外乎两点,一是教师的劳动和成果得到认可与尊重;二是教师的教学成绩与研究成果得到应有的奖赏和鼓励。如果教师在这些方面得不到心理上的慰藉,那么就教师的工作特点和心理特点来说在其他方面寻求慰藉是很自然的。在眼下信息社会和市场经济大潮中某些教师炒股入迷的现象就是明证。因此加强学校内部的学术氛围建设,把教师的智力与注意力引导到钻研教育教学业务和学术研究上来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从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要求来看,现代化的教育亟需一大批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而加强学校内部的学术氛围建设是培养和造就研究型、专家型教师的切实可行而有效的途径。
  那么怎样加强学校内部的学术氛围建设,营建良好的学术氛围呢?
  
  一、 正确认识加强学校内部的学术氛围建设的意义
  
  加强学校内部的学术氛围建设不仅仅是为了把教师的智力与注意力引导到钻研教育教学业务和学术研究上来,使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水平,从而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实力和水平,进而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长期加强学校内部的学术氛围建设来逐步增强学校的文化底蕴,只有文化底蕴丰厚的学校才能称得上有实力的学校。而加强学校内部的学术氛围建设是增强学校的文化底蕴的极为重要的方面和途径。因此,加强学校内部的学术氛围建设不仅是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的需要,也是增强学校内部实力的需要。
  从教育现代化的大目标来看,学校需要不断增强内部实力来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而实现学校的教育现代化。就这个意义上说,加强学校内部的学术氛围建设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和其他行业一样,学校也面临着竞争与挑战。在学校与学校间的竞争中,内部实力强的学校胜出是不争的事实,而内部实力薄弱的学校在竞争中举步维艰。因此加强学校内部的学术氛围建设是学校在竞争中胜出与生存的需要。
  教风、学风、校风是学校综合实力的一种反映,在这“三风”中,教风是关键因素。良好而严谨的教风对学风促进和改善乃至良好校风的形成都是特别关键和非常重要的。加强学校内部的学术氛围建设对良好教风的形成具有直接的改善和促进作用。因此加强学校内部的学术氛围建设是促进良好教风学风校风的形成,树立良好社会形象,赢得良好社会声誉的需要。
  
  二、 正确认识中小学校学术的含义
  
  中小学校的学术与高等院校所说的学术是不同的,虽然说起来都称之为学术但研究的侧重点和方向是不一样的。如果把高等院校的学术视为拓荒者的学问,那么中小学校的学术就是种田人的技术。人们常把教师比作辛勤耕耘的园丁,作为园丁必须研究掌握乃至精通栽培的技术。一般说来,中小学校的学术是以学校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的以教材、教法、教学内容及方式、德育方式方法、班级管理方式方法、教育教学及管理的模式等为内容的研究与探索。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持续的研究与探索,逐步形成符合学校自身特点的系统的稳定的一些方法模式,从而逐步建构起学校自身的特色。
  
  三、 必须真正重视和正确对待学校内部的学术氛围建设
  
  诚如前述,学校内部的学术氛围建设关系到师资队伍的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学校实力的增强,关系到教育质量的提高,关系到教风学风校风的形成,关系到学校文化底蕴的积淀,关系到学校的社会形象和声誉,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因此必须引起真正而足够的重视,避免那种说起来重视做起来轻视实际上忽视的现象,认真正确地对待学校内部的学术氛围建设。那种“研而不教,教而不研”现象应当终结,那种研究基础教育的人并不直接从事基础教育,而直接从事基础教育的人却很少进行基础教育研究的现象应当得到彻底改变。这需要从学校内部的学术氛围建设抓起,真正重视和正确对待学校内部的学术氛围建设。不仅校长要真正重视,基层教育行政部门也要真正重视起来,共同打造面向教育现代化的新型学校。
  正确对待学校内部的学术氛围建设不仅是一个策略上的问题,也是一个观念上的问题,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观念。如何评价学校的教育质量,如何评价教师的教学成绩,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哪里,这些问题恐怕没有人不清楚,然而真正实行起来是怎样的呢?
  教育质量就是升学率,教学成绩还是升学率。持这种观念的人的理由是“没有升学率的学校不是好学校,没有升学率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孰不知升学率是在教师的机智而有效的劳动下取得的成果之一,在他们的眼里升学率是学校的一切,是教师的全部。在一些学校里升学率高的教师可获得奖励上万,而在教育科研成果上的奖励了了甚至没有,这种让教师对教研寒心的做法不能不说是教育上的近视行为。这种教育上的近视行为与简单化对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乃至教育现代化是极为有害的,长期下去会把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学校教育引向歧途。
  
  四、 正确引导、积极鼓励和大力张扬是营建良好校内学术氛围的有效方法
  
  引导鼓励与纪律制度的约束是组织管理工作的三要素。学校的组织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学校内部的学术氛围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也离不开这三个要素,需要正确引导、积极鼓励,不仅要让广大教师认识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须进行教育教学方面的研究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还要真心实意地支持教师开展学校内部的学术研究,帮助教师解决研究工作的具体实际问题。虽然对教师的研究成果给予肯定和相应的奖励是对教师的鼓励,但是对教师工作的肯定和支持是最直接最好的鼓励。纪律制度的约束只对人的外在行为有限制和规范的作用,而对人的内在思维作用甚小。然而教师对教育教学方面的研究依赖于自身的主观积极性,依赖于自身的思维活动和智力劳动,因此仅靠纪律制度的约束来营建良好校内学术氛围的办法是不奏效的。对教师的研究成果和教学成绩进行大力宣传张扬是激励教师的有效方法,把对教师的支持奖励与对教师的宣传张扬结合起来,让那些取得研究成果和教学成绩的教师有名利双收的成就感,对教师的激励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为这种方法比较适合教师的心理特点和工作特点,所以正确引导、积极鼓励和大力张扬是营建良好校内学术氛围的有效方法。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内部的学术氛围建设问题将会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重视,走教学与研究结合之路将会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把广大教师动员起来,让他们积极投入到教学与研究上来并坚持下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会形成,学校的发展目标就会得以实现,学校的教育现代化目标就为期不远了。
  (责任编辑付一静)
其他文献
根据UCP600的规定,受其约束的所有信用证都被视为不可撤销信用证。通过对 UCP600第10条a/b/c/d/e/f条款的逐条解读,并结合国际贸易实践中信用证撤销的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得出的结
【正】 转眼间2004年过去了,2040年来了。我现在是推销员,专门推销房屋。“欢迎光临!请问您想买哪种房屋?”“我们想买一栋别墅,最好像度假屋那种!”客人说,“有没有已经装修
文章运用了若干个课堂实例,详细地阐述了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体态语言、实物教具、表演体会、游戏竞赛、英文歌曲、电化教学等多种手段来创设情境,并讲究教学方法,
近年来,我国教育理论界对美国基础教育领域的教育问责制进行了评介,大都得出正面的结论,如“让社会各方共同关注学校教育,从而让学校以更低的成本培养出更合格的学生,为社会的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建议我国积极借鉴国外教育问责制的经验,推进我国教育质量的提高。本文对此提出不同意见。    一、美国教育问责制主要关注什么    教育问责制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时代变迁的产物,也是美国教育发展矛盾的结
汉语拼音是一年级学生学习汉字,说好普通话的重要基础。情境图作为学习拼音的重要载体,正确认识情境图的地位,有效利用情境图,充分发挥情境图的作用,能更好地提高拼音教学的
基于化学学科等级评价的高考模式,以"研读测试说明"、"比较教材内容"、"剖析测试真题"及"分层定位目标"为精减依据,以"图片化"、"网络化"、"表格化"及"案例化"为整合方法,通过知识点精减与整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识字,增加学生的识字量是夯实基本功,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前提。然而,汉字被公认为世界最难学习的语言,究其原因,不仅在于汉字变化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标志的一系列新思想。这些新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建设创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