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卡(Thang-ga)也叫唐嘎、唐喀,是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
唐卡内容繁多,既有多姿多态的佛像,也有反映藏族历史和民族风情的画面。西藏唐卡构图严谨,均衡,丰满,多变,画法主要有工笔重彩与白描为主。唐卡的绘制极为复杂,用料极其考究,颜料全为天然矿植物原料,色泽艳丽,经久不褪,具有浓郁的雪域风格,历来被视为珍宝,在藏地任何一座寺庙、佛堂、僧舍乃至信徒的家中,都供有唐卡。
唐卡是随身携带的庙宇
如果连壁画也算上,西藏的绘画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当时西藏已经有人类居住)。但是唐卡的出现,则要推延到7世纪,松藏干布建立吐蕃王朝开始。松藏干布统一西藏之后,通过与尼泊尔尺尊公主和汉朝文成公主联姻,巩固自己的帝国。两位公主将佛教带入西藏,随之兴建起大昭寺、小昭寺等宫殿建筑。《大昭寺目录》一书记载:“法王(松藏干布)用自己的鼻血绘画了一幅白拉姆女神像,后来蔡巴万户长时期果竹西活佛在塑白拉姆女神塑像时,作为核心藏在神像腹内。”这是目前所见关于唐卡最早的记载。由此可以肯定,唐卡是在松藏干布时期兴起的一种新的绘画艺术。
不过还有另一种说法,唐卡源于吐蕃时的文告和僧人讲经说法时随处悬挂的布画,历史长达1400多年。也有人深信早在更为久远的象雄古国便已出现。
经专家学者的考证,唐卡的形式与游牧部族的生活经历有关。藏民在辽阔而荒凉的高原上逐水草而居,裹成一卷的唐卡成为随身携带的庙宇。毕竟,唐卡比塑像更轻,也不同于壁画,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把唐卡系挂在帐篷里,哪怕是一根树枝上,就能成为一种象征,让藏民们祈祷、礼拜、观想,或保佑去世的亲人。最小的唐卡仅有巴掌般大小,画在纸上、布上或羊皮上;而大的唐卡可达几十甚至上百平方米,每年择吉日而向广大信众示现,当其缓缓展开后,竟能遮住整整一面山坡!青海塔尔寺就有如此巨幅的唐卡,每年都会在山坡上缓缓展开,当地人称“晒大佛”。
藏族文化的“百科全书”
唐卡的题材包罗万象,有宗教画、传记画、历史画、反映生活习俗的风俗画,也有反映天文历算和藏医藏药、人体解剖图的科学画等等。它们具有通俗性、趣味性、知识性、宗教性、工艺性等特点,故被人们誉为藏族文化的“百科全书”。
唐卡按照质地和制作方法分主要有绘画唐卡和织绣唐卡两大类。绘画唐卡是用颜料在画布(棉布面、绢面和纸面)上直接绘制,又可分为:彩唐、金唐、黑唐、朱红唐、描金唐等。所采用的颜料多为天然矿物质研磨而成,色彩明丽,千年不褪色。织绣唐卡以丝绢绸缎为材料,用刺绣、缂丝、织绣等工艺制作,可分为:刺绣、织锦、堆绣、堆绫、缂丝等品种。有的还在五彩缤纷的花纹上用珠玉宝石镶嵌其间,显得格外华丽精美。
唐卡中最常见的是宗教画——佛像,一般中心位置是主要人物,从画面上角开始,围绕着中心人物,按顺时针方向,与中心人物有关的人物、活动场所或故事布满一周。每轴唐卡画一般描绘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画面的景物随故事情节的需要而变化,不受历史、时间、空间的限制。画面人物不受远近透视关系的影响,安排得生动活泼,把整个画面统一在一个大的基调上,使构图很完整。有的唐卡面积可达几十甚至上百平方米,构图很完整,十分壮观。由于这些工匠们的画风质朴,色调协调,造型生动,内容多以佛像和经变故事为主,所以深受各个藏传佛教寺庙的欢迎,纷纷请去为佛堂等处作画装饰。
唐卡有什么作用
唐卡有弘法布道的用途。对于大部分普通信众而言,艰深的佛教思想和理论并不是那么容易理解,于是绘画图案就成为了重要的解说工具,西藏特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就成为了传教最好的途径。
藏族人民一直到7世纪才有自己的文字,文盲率也一直偏高,所以对他们来说,唐卡就是图像版的教科书。跟壁画相比,唐卡具有显而易见的方便随身携带的优点。由于藏民族有四处游牧的生活习惯,居处时常变动,所以唐卡这种可以移动的神像就随之产生。
唐卡还有修行观想的用途。在藏传佛教中,对着唐卡中的主尊进行观看、冥想、礼拜,是非常重要的修行密法。例如曼荼罗,就是这种密宗修行法的精华。此外,对绘制唐卡的画师,以及捐资聘请画师的施主来说,这也是一种非凡的功德。画师和施主本身就是修行者。
伟大画师绘画的唐卡有宗教力量
精美、复杂的唐卡是由画师们一笔一笔画出来的,一般都要半年,甚至经年才能画成。但是这些作者的名字却很少留下,除非他本身即是深受崇敬的佛学大师,例如阿底峡、宗喀巴、萨迦班智达贡嘎坚赞等。此外,也有一些非常著名的画师,如前藏的洛扎丹增洛布,后藏的曲银嘉措、绒巴索朗结布、江央旺布等,在西藏绘画史上留下了名字。
藏传艺术中,无论是绘画或是雕刻,作者一般都不署名。因为对于他们而言,制作的过程就是一种修行。一个传统的画师,除了本身的兴趣与天分外,还必须有虔诚的宗教信仰,受过正统而严格的宗教训练。除了绘画的专业技法外,还需要背诵经书,熟记各种经典中的教义、仪轨、图像及度量。所以唐卡制作者通常也是“画僧”,具备专业画师与宗教修行者的双重身份。
信徒们相信,一个伟大的画师所绘画的唐卡是具有极大加持力的,所以,一个唐卡画师,对于画中主题的构图、形象、比例、颜色等都不能随意创造,而必须严格遵守图像与度量的规定去作画。这正是唐卡艺术的限制所在,它的形式并不自由。正因为它限制了艺术家个人主观创造性的发挥,所以有一些人认为唐卡的画师不能算作是艺术家,而只能看作是画匠。这种评价无疑是不公平的。
如何欣赏唐卡?
美丽的唐卡,究竟我们应该怎样去欣赏它呢?
首先,唐卡有其特殊、相对比较固定的构图规则,就是结构。从结构出发,就能够理清唐卡的层次,便于欣赏唐卡。
一幅唐卡,一般可以区分为中央的本尊、上方的空界和下方的地界三部分。本尊是信徒所供养的对象,一般由上师选择指定。空界一般是佛、菩萨所在,所以也叫做圣界。地界一般为空行、护法或僧侣所在,所以也叫做凡界。但是圣、凡并没有严格的准则,例如有时候认为自己的祖师已经解脱成佛,就可以绘入圣界,而圣界的佛、菩萨如果太多安排不下,也可以放入凡界。此外还有其他特殊的结构,如:五坛会聚、方格式等。
其次,唐卡是对抽象的佛教义理的具象化,通过图像符号来表达主题,每一种图像符号都有其特殊的意义。了解这些图像符号的象征意义,就对理解、欣赏唐卡至关重要。这些符号语言,有其严密的规定,有一定的规则可循。这些规定主要表现在佛像的服饰、面相、肤色、手印、坐姿、持物、座骑等方面。
唐卡画师热希布简介:
唐卡画师希热布自幼学习唐卡绘画艺术,熟练掌握藏区唐卡绘画曼唐、钦在、噶玛噶赤三大流派绘画技艺。在学习创作绘画作品过程中,不断吸收年画绘画技艺和西方透视绘画技巧,创作了《十世班禅》、《寂天菩萨》、《大威德金刚》、《妙音天女》、《野牦牛》等一系列优秀作品,受到了六世贡唐仓大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茗山长老以及佛教泰斗星云大师的一致称赞和认可。希热布大师自幼出家,在藏传佛教众多的高僧大德身边系统学习了佛教五明知识中隶属于工巧明的唐卡绘画。在近四十年的僧侣生涯中数十次闭关,不断观想佛菩萨,创作绘画作品,将佛教的智慧和慈悲融入到作品当中,并通过他们传递给世人。他的作品被被收录到世界吉尼斯记录,同时被人民大会堂入选收藏,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唐卡内容繁多,既有多姿多态的佛像,也有反映藏族历史和民族风情的画面。西藏唐卡构图严谨,均衡,丰满,多变,画法主要有工笔重彩与白描为主。唐卡的绘制极为复杂,用料极其考究,颜料全为天然矿植物原料,色泽艳丽,经久不褪,具有浓郁的雪域风格,历来被视为珍宝,在藏地任何一座寺庙、佛堂、僧舍乃至信徒的家中,都供有唐卡。
唐卡是随身携带的庙宇
如果连壁画也算上,西藏的绘画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当时西藏已经有人类居住)。但是唐卡的出现,则要推延到7世纪,松藏干布建立吐蕃王朝开始。松藏干布统一西藏之后,通过与尼泊尔尺尊公主和汉朝文成公主联姻,巩固自己的帝国。两位公主将佛教带入西藏,随之兴建起大昭寺、小昭寺等宫殿建筑。《大昭寺目录》一书记载:“法王(松藏干布)用自己的鼻血绘画了一幅白拉姆女神像,后来蔡巴万户长时期果竹西活佛在塑白拉姆女神塑像时,作为核心藏在神像腹内。”这是目前所见关于唐卡最早的记载。由此可以肯定,唐卡是在松藏干布时期兴起的一种新的绘画艺术。
不过还有另一种说法,唐卡源于吐蕃时的文告和僧人讲经说法时随处悬挂的布画,历史长达1400多年。也有人深信早在更为久远的象雄古国便已出现。
经专家学者的考证,唐卡的形式与游牧部族的生活经历有关。藏民在辽阔而荒凉的高原上逐水草而居,裹成一卷的唐卡成为随身携带的庙宇。毕竟,唐卡比塑像更轻,也不同于壁画,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把唐卡系挂在帐篷里,哪怕是一根树枝上,就能成为一种象征,让藏民们祈祷、礼拜、观想,或保佑去世的亲人。最小的唐卡仅有巴掌般大小,画在纸上、布上或羊皮上;而大的唐卡可达几十甚至上百平方米,每年择吉日而向广大信众示现,当其缓缓展开后,竟能遮住整整一面山坡!青海塔尔寺就有如此巨幅的唐卡,每年都会在山坡上缓缓展开,当地人称“晒大佛”。
藏族文化的“百科全书”
唐卡的题材包罗万象,有宗教画、传记画、历史画、反映生活习俗的风俗画,也有反映天文历算和藏医藏药、人体解剖图的科学画等等。它们具有通俗性、趣味性、知识性、宗教性、工艺性等特点,故被人们誉为藏族文化的“百科全书”。
唐卡按照质地和制作方法分主要有绘画唐卡和织绣唐卡两大类。绘画唐卡是用颜料在画布(棉布面、绢面和纸面)上直接绘制,又可分为:彩唐、金唐、黑唐、朱红唐、描金唐等。所采用的颜料多为天然矿物质研磨而成,色彩明丽,千年不褪色。织绣唐卡以丝绢绸缎为材料,用刺绣、缂丝、织绣等工艺制作,可分为:刺绣、织锦、堆绣、堆绫、缂丝等品种。有的还在五彩缤纷的花纹上用珠玉宝石镶嵌其间,显得格外华丽精美。
唐卡中最常见的是宗教画——佛像,一般中心位置是主要人物,从画面上角开始,围绕着中心人物,按顺时针方向,与中心人物有关的人物、活动场所或故事布满一周。每轴唐卡画一般描绘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画面的景物随故事情节的需要而变化,不受历史、时间、空间的限制。画面人物不受远近透视关系的影响,安排得生动活泼,把整个画面统一在一个大的基调上,使构图很完整。有的唐卡面积可达几十甚至上百平方米,构图很完整,十分壮观。由于这些工匠们的画风质朴,色调协调,造型生动,内容多以佛像和经变故事为主,所以深受各个藏传佛教寺庙的欢迎,纷纷请去为佛堂等处作画装饰。
唐卡有什么作用
唐卡有弘法布道的用途。对于大部分普通信众而言,艰深的佛教思想和理论并不是那么容易理解,于是绘画图案就成为了重要的解说工具,西藏特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就成为了传教最好的途径。
藏族人民一直到7世纪才有自己的文字,文盲率也一直偏高,所以对他们来说,唐卡就是图像版的教科书。跟壁画相比,唐卡具有显而易见的方便随身携带的优点。由于藏民族有四处游牧的生活习惯,居处时常变动,所以唐卡这种可以移动的神像就随之产生。
唐卡还有修行观想的用途。在藏传佛教中,对着唐卡中的主尊进行观看、冥想、礼拜,是非常重要的修行密法。例如曼荼罗,就是这种密宗修行法的精华。此外,对绘制唐卡的画师,以及捐资聘请画师的施主来说,这也是一种非凡的功德。画师和施主本身就是修行者。
伟大画师绘画的唐卡有宗教力量
精美、复杂的唐卡是由画师们一笔一笔画出来的,一般都要半年,甚至经年才能画成。但是这些作者的名字却很少留下,除非他本身即是深受崇敬的佛学大师,例如阿底峡、宗喀巴、萨迦班智达贡嘎坚赞等。此外,也有一些非常著名的画师,如前藏的洛扎丹增洛布,后藏的曲银嘉措、绒巴索朗结布、江央旺布等,在西藏绘画史上留下了名字。
藏传艺术中,无论是绘画或是雕刻,作者一般都不署名。因为对于他们而言,制作的过程就是一种修行。一个传统的画师,除了本身的兴趣与天分外,还必须有虔诚的宗教信仰,受过正统而严格的宗教训练。除了绘画的专业技法外,还需要背诵经书,熟记各种经典中的教义、仪轨、图像及度量。所以唐卡制作者通常也是“画僧”,具备专业画师与宗教修行者的双重身份。
信徒们相信,一个伟大的画师所绘画的唐卡是具有极大加持力的,所以,一个唐卡画师,对于画中主题的构图、形象、比例、颜色等都不能随意创造,而必须严格遵守图像与度量的规定去作画。这正是唐卡艺术的限制所在,它的形式并不自由。正因为它限制了艺术家个人主观创造性的发挥,所以有一些人认为唐卡的画师不能算作是艺术家,而只能看作是画匠。这种评价无疑是不公平的。
如何欣赏唐卡?
美丽的唐卡,究竟我们应该怎样去欣赏它呢?
首先,唐卡有其特殊、相对比较固定的构图规则,就是结构。从结构出发,就能够理清唐卡的层次,便于欣赏唐卡。
一幅唐卡,一般可以区分为中央的本尊、上方的空界和下方的地界三部分。本尊是信徒所供养的对象,一般由上师选择指定。空界一般是佛、菩萨所在,所以也叫做圣界。地界一般为空行、护法或僧侣所在,所以也叫做凡界。但是圣、凡并没有严格的准则,例如有时候认为自己的祖师已经解脱成佛,就可以绘入圣界,而圣界的佛、菩萨如果太多安排不下,也可以放入凡界。此外还有其他特殊的结构,如:五坛会聚、方格式等。
其次,唐卡是对抽象的佛教义理的具象化,通过图像符号来表达主题,每一种图像符号都有其特殊的意义。了解这些图像符号的象征意义,就对理解、欣赏唐卡至关重要。这些符号语言,有其严密的规定,有一定的规则可循。这些规定主要表现在佛像的服饰、面相、肤色、手印、坐姿、持物、座骑等方面。
唐卡画师热希布简介:
唐卡画师希热布自幼学习唐卡绘画艺术,熟练掌握藏区唐卡绘画曼唐、钦在、噶玛噶赤三大流派绘画技艺。在学习创作绘画作品过程中,不断吸收年画绘画技艺和西方透视绘画技巧,创作了《十世班禅》、《寂天菩萨》、《大威德金刚》、《妙音天女》、《野牦牛》等一系列优秀作品,受到了六世贡唐仓大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茗山长老以及佛教泰斗星云大师的一致称赞和认可。希热布大师自幼出家,在藏传佛教众多的高僧大德身边系统学习了佛教五明知识中隶属于工巧明的唐卡绘画。在近四十年的僧侣生涯中数十次闭关,不断观想佛菩萨,创作绘画作品,将佛教的智慧和慈悲融入到作品当中,并通过他们传递给世人。他的作品被被收录到世界吉尼斯记录,同时被人民大会堂入选收藏,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