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德育渗透的重要性、思想品德的渗透、职业素养的渗透、行业素养的渗透及渗透教育的考核与评价几方面探讨了如何将德育内容渗透进高职课程教学内容中。
关键词:德育教育;渗透;高职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09-2109-02
Study on Infused Instruc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 Contents of Vocational Courses
MIAO Xing-hua, HU li-sheng
(Taizhou Polytechnic Institute, Taizhou 225300, China)
Abstract: The importance of infused instruc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fused instruction of moral character, professionalism and industry literacy, and evalu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moral education; infused instruction; Vocational Courses
进入21世纪,中央确定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任务,新形势下对高职院校培养跨世纪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立人”,也就是教学生如何做人;而要真正做人,其最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要加强道德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准。
1 在高职课程教学内容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高等职业院校不能只成为就业训练所,而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德育教育净化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丰富的情感,高尚的情操。因此,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既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在课程教学内容中渗透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寓德育于各种教学之中,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人才的客观需要。其次,学生从课程教学中获取的知识如果不能同自身的思想素质、职业素养、行业素养等非知识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专业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转化为能力,更不能转化为生产力。德育恰恰有责任、有能力担负起这个职能,将德育渗透进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将一切健康的非智力因素同学生的专业知识融为一体,学生才能综合成为真正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再次,高职教学内容中渗透德育,让学生在课堂、实验、实训和实习演练中养成良好的行為习惯和道德操守,引导学生从职业的角度了解社会,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增强学生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高职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德育渗透的最佳载体,是对学生德育渗透的重要渠道,也是高职院校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在高职课程教学内容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思想品德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学生要想学好专业知识,就必须要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和认真的学习态度。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使他们自觉地把个人学习与国家的前途、社会主义事业联系起来。通过专业课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渗透,既能使学生学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智力和能力,又能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这种“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教育方式,比单纯地讲大道理等教育方式自然、和谐,较少产生逆反心理。
以《网页编程》课程为例,该课程是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专业技术课程,也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重点建设核心课程。该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以一个贯穿项目“网上书店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作为载体,设计了会员管理、图书管理、后台管理和购物管理等4个学习情境。
在设计“会员管理”学习情境时,将尊重、诚实、认同、发言权、鼓励等品德融入会员注册页面设计、会员登录页面的设计等课程内容的教学中。要求同学们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不要随意抄袭他人的设计和创意,这样别人也才会尊重你的劳动成果;坦诚地对待同学在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或缺陷,不因要讨好对方而隐瞒自己的观点;认同同学取得的成绩和做出的贡献,不因此心生嫉妒而故意陷害同学;倾听同学的观点,给同学发言和陈述的机会,而不是只顾自己侃侃而谈;同学之间应该经常相互鼓励,特别是在设计遇到瓶颈或者程序调试进行不下去的时候,而不是任其半途而废。
当然,思想品德的培养是多方面的,还可以从课堂的细节上体现。如,在机房上完课时提醒学生及时关闭电脑,提倡节约;离开教室时提醒学生将自己周围的个人卫生整理好;适当的时候提醒学生关闭空调风扇扥设备;课前课后帮教师整理讲台等等。
3 在高职课程教学内容中渗透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指人们从事一定岗位工作所需要的个体能力,它是由知识、技能、心理、道德等诸多要素所组成,它也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的一种综合体现,并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综合发挥作用。职业素养培养的重点与难点是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中与职业发展相关的部分,如职业道德、职业习惯、合作意识、敬业精神等。
以《网页编程》课程为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分组完成任务的形式完成课程内容的教学,为学生创造团队合作的环境。每个小组任务的完成即是一次团队合作的过程,整个团队需要对每个任务进行分工、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实施具体子任务等。分组时,要充分考虑人员搭配、强弱结合,便于任务的实施;分组完成后,各组根据任务进行分工,分工难免会有差异,此时需要大家相互协调,最终确定分工;分工完成后,各组在制定实施计划时,也难免会有分歧,此时需要大家共同探讨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有人会遇到难题,此时需要团队互相帮助,通力合作攻克难题,才不会影响小组的进度。通过每个任务的完成,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和监督下,解决了一系列团队工作时将会面临的实际问题。
在培养学生具有团队精神外,还要向学生渗透爱岗敬业的精神。爱岗与敬业有着紧密的联系。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敬业,基本意思是恪尽职守,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敬重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并引以为自豪,二是深入钻研探讨,力求精益求精。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既爱岗又敬业。比如,在《网页编程》课程导入时,可以展示一些优秀的网站、列举一些优秀的网页程序员的先进事迹,激发学生的岗位自豪感。而在具体完成某个任务时,如设计一个包剪锤的网页小游戏:可以先实现一个纯文字的两人参与的只能玩一次的游戏;在此基础上再实现带图片的两人参与的只能玩一次的游戏;接着再实现带图片的两人参与的可以玩多次的游戏;还可以再实现多人参与的可以玩多次的包剪锤的游戏等。通过教师一步步地引导,学生逐渐掌握如何从简单到复杂,如何让自己设计出来的程序逐步完善并追求完美。
4 在高职课程教学内容中渗透行业素养
行业素养是对学生就职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它培养的重点与难点是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中与行业发展相关的部分,如社会责任感、开拓发展的创新能力、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
社会责任感是文明社会公民最基本的素质,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核心素质,是学生毕业后进入就职的行业的基本素质。企业需要有责任心的员工,社会需要有责任心的公民,家庭需要有责任心的成员。以分组完成“会员管理”学习情境为例。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设计注册页面、校验注册信息、设计数据库、注册信息写入数据库、设计登录页面等5个子任务来完成该学习情境的学习。分组时,组内员工分工明确,每个人完成各自的子任务,个人完成子任务的情况不仅决定自己的进度和成绩,还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小组的进度和成绩,每个成员都要对小组最后的进度和成绩负责。在整个任务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还要积极引导,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责任完成好自己的任务。通过反复地训练,逐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尽管信息的表达、传输方式很多,但人与人的交际、沟通最主要还是通过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方式。“不妨看看咱们的社会主义社会,在工作中、在交际中、说话的切需超过过去时代何止十倍百倍,谁的说话能力差,不仅是他个人的吃亏,往往间接又会造成社会的损失”(叶圣陶语)。在《网页编程》课程的教学中,每次课都会安排学生汇报上一次课教学任务完成的情况,由学生自己组织语言讲解设计思路、设计理念、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创新点在哪里等等。通过这些汇报,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可以通过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培养思维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则主要通过撰写各种文档来实现。在《网页编程》整个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围绕“网上书店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不同的设计阶段需要提交不同的文档,每个文档都要求学生自己查阅资料、组织内容。
5 渗透教育的考核与评价
将德育内容渗透进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在课程的考核与评价中体现,要精心设计考核与评价环节,将德育内容的考核作为课程内容考核的有機组成部分。比如,在课程标准中要明确规定德育内容在课程考核中所占的比重,精心设计评价标准,让学生参与评分,学生的自评、互评和教师的评价相结合等。
考核应遵循以下原则:(1)全程性。从课程的第一次课开始一直到课程最后一次课结束,从每一次课的开始到每一次课的结束,有始有终。(2)公开性。在课程第一次课就公开考核办法,让每个学生都做到心中有数。(3)重能力性。考核的目的不是为了让某些人不及格,而是考查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是否掌握从事某岗位应具备的能力。
6 总结
总之,将德育内容渗透进课程教学内容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的思想、人品和知识,会在教学与教育活动中对学生产生示范作用,这种示范作用表现在要求教师要用自己崇高的思想、良好的品德、渊博的知识以及真善美的行为去影响学生,做学生的表率。教师要注重在思想品德、学识才能、文明礼貌等各方面自觉地做学生的表率,这样才能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教育。同时,还要注意让学生接纳教师,进而接受教师的教育和观点行为。
参考文献:
[1] 陈海燕.大学生德育社会化发展向度及建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 2009,18(6):153-157.
[2] 温琦.谈如何在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67-68.
[3] 张爱梅.论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中德育功能的渗透[J].教育与职业,2010(32):78-79.
关键词:德育教育;渗透;高职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09-2109-02
Study on Infused Instruc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 Contents of Vocational Courses
MIAO Xing-hua, HU li-sheng
(Taizhou Polytechnic Institute, Taizhou 225300, China)
Abstract: The importance of infused instruc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fused instruction of moral character, professionalism and industry literacy, and evalu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moral education; infused instruction; Vocational Courses
进入21世纪,中央确定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任务,新形势下对高职院校培养跨世纪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立人”,也就是教学生如何做人;而要真正做人,其最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要加强道德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准。
1 在高职课程教学内容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高等职业院校不能只成为就业训练所,而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德育教育净化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丰富的情感,高尚的情操。因此,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既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在课程教学内容中渗透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寓德育于各种教学之中,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人才的客观需要。其次,学生从课程教学中获取的知识如果不能同自身的思想素质、职业素养、行业素养等非知识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专业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转化为能力,更不能转化为生产力。德育恰恰有责任、有能力担负起这个职能,将德育渗透进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将一切健康的非智力因素同学生的专业知识融为一体,学生才能综合成为真正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再次,高职教学内容中渗透德育,让学生在课堂、实验、实训和实习演练中养成良好的行為习惯和道德操守,引导学生从职业的角度了解社会,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增强学生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高职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德育渗透的最佳载体,是对学生德育渗透的重要渠道,也是高职院校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在高职课程教学内容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思想品德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学生要想学好专业知识,就必须要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和认真的学习态度。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使他们自觉地把个人学习与国家的前途、社会主义事业联系起来。通过专业课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渗透,既能使学生学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智力和能力,又能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这种“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教育方式,比单纯地讲大道理等教育方式自然、和谐,较少产生逆反心理。
以《网页编程》课程为例,该课程是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专业技术课程,也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重点建设核心课程。该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以一个贯穿项目“网上书店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作为载体,设计了会员管理、图书管理、后台管理和购物管理等4个学习情境。
在设计“会员管理”学习情境时,将尊重、诚实、认同、发言权、鼓励等品德融入会员注册页面设计、会员登录页面的设计等课程内容的教学中。要求同学们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不要随意抄袭他人的设计和创意,这样别人也才会尊重你的劳动成果;坦诚地对待同学在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或缺陷,不因要讨好对方而隐瞒自己的观点;认同同学取得的成绩和做出的贡献,不因此心生嫉妒而故意陷害同学;倾听同学的观点,给同学发言和陈述的机会,而不是只顾自己侃侃而谈;同学之间应该经常相互鼓励,特别是在设计遇到瓶颈或者程序调试进行不下去的时候,而不是任其半途而废。
当然,思想品德的培养是多方面的,还可以从课堂的细节上体现。如,在机房上完课时提醒学生及时关闭电脑,提倡节约;离开教室时提醒学生将自己周围的个人卫生整理好;适当的时候提醒学生关闭空调风扇扥设备;课前课后帮教师整理讲台等等。
3 在高职课程教学内容中渗透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指人们从事一定岗位工作所需要的个体能力,它是由知识、技能、心理、道德等诸多要素所组成,它也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的一种综合体现,并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综合发挥作用。职业素养培养的重点与难点是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中与职业发展相关的部分,如职业道德、职业习惯、合作意识、敬业精神等。
以《网页编程》课程为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分组完成任务的形式完成课程内容的教学,为学生创造团队合作的环境。每个小组任务的完成即是一次团队合作的过程,整个团队需要对每个任务进行分工、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实施具体子任务等。分组时,要充分考虑人员搭配、强弱结合,便于任务的实施;分组完成后,各组根据任务进行分工,分工难免会有差异,此时需要大家相互协调,最终确定分工;分工完成后,各组在制定实施计划时,也难免会有分歧,此时需要大家共同探讨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有人会遇到难题,此时需要团队互相帮助,通力合作攻克难题,才不会影响小组的进度。通过每个任务的完成,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和监督下,解决了一系列团队工作时将会面临的实际问题。
在培养学生具有团队精神外,还要向学生渗透爱岗敬业的精神。爱岗与敬业有着紧密的联系。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敬业,基本意思是恪尽职守,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敬重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并引以为自豪,二是深入钻研探讨,力求精益求精。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既爱岗又敬业。比如,在《网页编程》课程导入时,可以展示一些优秀的网站、列举一些优秀的网页程序员的先进事迹,激发学生的岗位自豪感。而在具体完成某个任务时,如设计一个包剪锤的网页小游戏:可以先实现一个纯文字的两人参与的只能玩一次的游戏;在此基础上再实现带图片的两人参与的只能玩一次的游戏;接着再实现带图片的两人参与的可以玩多次的游戏;还可以再实现多人参与的可以玩多次的包剪锤的游戏等。通过教师一步步地引导,学生逐渐掌握如何从简单到复杂,如何让自己设计出来的程序逐步完善并追求完美。
4 在高职课程教学内容中渗透行业素养
行业素养是对学生就职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它培养的重点与难点是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中与行业发展相关的部分,如社会责任感、开拓发展的创新能力、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
社会责任感是文明社会公民最基本的素质,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核心素质,是学生毕业后进入就职的行业的基本素质。企业需要有责任心的员工,社会需要有责任心的公民,家庭需要有责任心的成员。以分组完成“会员管理”学习情境为例。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设计注册页面、校验注册信息、设计数据库、注册信息写入数据库、设计登录页面等5个子任务来完成该学习情境的学习。分组时,组内员工分工明确,每个人完成各自的子任务,个人完成子任务的情况不仅决定自己的进度和成绩,还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小组的进度和成绩,每个成员都要对小组最后的进度和成绩负责。在整个任务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还要积极引导,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责任完成好自己的任务。通过反复地训练,逐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尽管信息的表达、传输方式很多,但人与人的交际、沟通最主要还是通过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方式。“不妨看看咱们的社会主义社会,在工作中、在交际中、说话的切需超过过去时代何止十倍百倍,谁的说话能力差,不仅是他个人的吃亏,往往间接又会造成社会的损失”(叶圣陶语)。在《网页编程》课程的教学中,每次课都会安排学生汇报上一次课教学任务完成的情况,由学生自己组织语言讲解设计思路、设计理念、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创新点在哪里等等。通过这些汇报,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可以通过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培养思维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则主要通过撰写各种文档来实现。在《网页编程》整个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围绕“网上书店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不同的设计阶段需要提交不同的文档,每个文档都要求学生自己查阅资料、组织内容。
5 渗透教育的考核与评价
将德育内容渗透进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在课程的考核与评价中体现,要精心设计考核与评价环节,将德育内容的考核作为课程内容考核的有機组成部分。比如,在课程标准中要明确规定德育内容在课程考核中所占的比重,精心设计评价标准,让学生参与评分,学生的自评、互评和教师的评价相结合等。
考核应遵循以下原则:(1)全程性。从课程的第一次课开始一直到课程最后一次课结束,从每一次课的开始到每一次课的结束,有始有终。(2)公开性。在课程第一次课就公开考核办法,让每个学生都做到心中有数。(3)重能力性。考核的目的不是为了让某些人不及格,而是考查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是否掌握从事某岗位应具备的能力。
6 总结
总之,将德育内容渗透进课程教学内容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的思想、人品和知识,会在教学与教育活动中对学生产生示范作用,这种示范作用表现在要求教师要用自己崇高的思想、良好的品德、渊博的知识以及真善美的行为去影响学生,做学生的表率。教师要注重在思想品德、学识才能、文明礼貌等各方面自觉地做学生的表率,这样才能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教育。同时,还要注意让学生接纳教师,进而接受教师的教育和观点行为。
参考文献:
[1] 陈海燕.大学生德育社会化发展向度及建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 2009,18(6):153-157.
[2] 温琦.谈如何在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67-68.
[3] 张爱梅.论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中德育功能的渗透[J].教育与职业,2010(32):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