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最近发布的2009年《经济蓝皮书》预计,2008年年底将有100万高校毕业生不能就业,2009年又将有近611万大学生面临就业。而以北京为代表的大城市周边的“高知贫民村”也日渐受到媒体的关注,一个庞大的“毕业即失业”群体逐渐浮出水面。
面对这种现象,时至今日,仍然有人把大学生就业难简单地归咎于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
事实上,当时的高校扩招势在必然。直到1997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才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80%左右的水平。这种规模不仅与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速度不相适应,也无法充分地利用当时中国大学的教育资源。而当时高校扩招的缘由还不仅限于此。
但改革往往伴随着阵痛。随着高校的扩招,新问题也层出不穷。比如教育质量的降低、师质力量不足、后勤服务难以到位、社会教育力量发展不足、学生就业压力增大等。但需要认识到的是,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改革不到位的问题,而不是改革方向的问题。
正是因为有了高校的扩招,更多的人有了上学机会,使知识改变他们的命运得以可能。从国家层面考虑,未来新增劳动力水平和结构也将得到有效改善,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转变才有了基础。
若因当下大学生就业困难,而来责备高校扩招,则未免显得有些颟顸。要知道,倘若没有高校扩招,时下难以就业的大学生,同样难以就业。所不同的,他们既无工作也无知识。
一个有知识的群体,是一个有力量的群体。一个有知识的群体,并不必然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社会发展至今,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思想不应该还有存在的角落。在得到公正合理的对待时,一个有知识的群体,只会促进社会的进步而不是倒退。即便作为管理的对象,一个有知识的群体,客观上也能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很难想象,一个缺少博弈与挑战的社会如何演进。
因此,如何杜绝这一有知识的群体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短期来看,是要解决他们就业难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一方面也需要降低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事实上,更多的就业岗位依赖经济的发展,作为政府工作的中心,无需多言。但基于经济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加上时下的全球性经济危机,这方面可能已无太多奢望的空间。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努力也有目共睹。而大学生自身的就业期望,也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好坏会有所调整。
显然,这两方面都很重要,却未必是关键所在。教育作为一项投资,既然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那么总要收回成本,而且对一些低收入甚至为读大学欠下外债的家庭来说,也只有收回成本,才能使生活回归正常轨道。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主要还是由国家提供,则教育这种投资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有着国家的背书。一旦血本无归,民众认为政府要为此买单也合乎情理。
因此,长远来看,只有加大教育投入,减少受教育成本,才能减小民众的不平。而另一方面,创造一个自由、公正的环境,让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就有向上的机会则尤为重要。一个有希望、不绝望的群体,很难说是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面对这种现象,时至今日,仍然有人把大学生就业难简单地归咎于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
事实上,当时的高校扩招势在必然。直到1997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才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80%左右的水平。这种规模不仅与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速度不相适应,也无法充分地利用当时中国大学的教育资源。而当时高校扩招的缘由还不仅限于此。
但改革往往伴随着阵痛。随着高校的扩招,新问题也层出不穷。比如教育质量的降低、师质力量不足、后勤服务难以到位、社会教育力量发展不足、学生就业压力增大等。但需要认识到的是,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改革不到位的问题,而不是改革方向的问题。
正是因为有了高校的扩招,更多的人有了上学机会,使知识改变他们的命运得以可能。从国家层面考虑,未来新增劳动力水平和结构也将得到有效改善,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转变才有了基础。
若因当下大学生就业困难,而来责备高校扩招,则未免显得有些颟顸。要知道,倘若没有高校扩招,时下难以就业的大学生,同样难以就业。所不同的,他们既无工作也无知识。
一个有知识的群体,是一个有力量的群体。一个有知识的群体,并不必然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社会发展至今,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思想不应该还有存在的角落。在得到公正合理的对待时,一个有知识的群体,只会促进社会的进步而不是倒退。即便作为管理的对象,一个有知识的群体,客观上也能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很难想象,一个缺少博弈与挑战的社会如何演进。
因此,如何杜绝这一有知识的群体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短期来看,是要解决他们就业难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一方面也需要降低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事实上,更多的就业岗位依赖经济的发展,作为政府工作的中心,无需多言。但基于经济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加上时下的全球性经济危机,这方面可能已无太多奢望的空间。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努力也有目共睹。而大学生自身的就业期望,也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好坏会有所调整。
显然,这两方面都很重要,却未必是关键所在。教育作为一项投资,既然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那么总要收回成本,而且对一些低收入甚至为读大学欠下外债的家庭来说,也只有收回成本,才能使生活回归正常轨道。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主要还是由国家提供,则教育这种投资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有着国家的背书。一旦血本无归,民众认为政府要为此买单也合乎情理。
因此,长远来看,只有加大教育投入,减少受教育成本,才能减小民众的不平。而另一方面,创造一个自由、公正的环境,让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就有向上的机会则尤为重要。一个有希望、不绝望的群体,很难说是社会的不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