鼾歌

来源 :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cac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亲的鼾歌,对我这个年过五十的儿子来说,仍然是一支催眠曲。
  在我的记忆里,她的鼾声是一支生活的晴雨表。那个年月,我从晋阳劳改队回来,和母亲、儿子躺在那张吱呀吱呀作响的旧床板上,她没有打过鼾。她睡得很轻,面对着我侧身躺着,仿佛一夜连身也不翻一下;惟恐把床弄出声响,惊醒我这个远方游子的睡梦。夜间,我偶然醒来,常常看见母亲在睁着眼睛望着我,她可能是凝视我眼角上又加深了的鱼尾纹吧!
  “妈妈,您怎么还没睡?”
  “我都睡了一觉了。”她总是千篇一律地回答。
  我把身子翻转过去,把脊背甩给了她。当我再次醒来,像向日葵寻找阳光那样,在月光下扭头打量母亲多皱纹的脸庞时,她还在睁着酸涩的眼睛。
  “妈妈,您……”
  “我刚刚睡醒。”她不承认她没有睡觉。
  我心里清楚,在我背向她的时候,母亲那双枯干无神的眼睛,或许在凝视儿子黑发中间钻出来的白发,一根、两根……
  我真无法计数,一个历经苦难的普通中国女性,她体躯内究竟蕴藏着多少力量。年轻时,爸爸被国民党追捕,肺病复发而悲愤地离去。她带着年仅四岁的我,开始了女人最不幸的生活。我没有看见过她的眼泪,却听到过她在我耳畔唱的摇篮曲:
  狼来了,
  虎来了,
  马猴背着鼓来了!
  风摇晃着冀东平原上的小屋,树梢像童话中的怪老人,发出尖厉而又显得十分悠远的声响。我在这古老的童谣中闭合了眼帘,到童年的梦境中去遨游:
  骑竹马。
  摘野花。
  放鞭炮。
  过家家。
  ……
  她呢!我的妈妈!也许只有我在梦中憩睡的时刻,她才守着火炭早已熄灭的冷火盆独自神伤吧?!
  我不曾忘记,在那滴水成冰的严冬,母亲怕我钻冷被窝,总是把我的被褥先搬到炕头上;她怕被窝儿热度不够,久久地坐在我铺好的棉被上,直到焐热了被窝为止。我年幼,不理解母亲那颗痴心,死活不睡热炕头;她只好把被窝又搬回到炕的那一边去,催我趁热躺下。炎阳似火的夏季,母亲怕我和小伙伴们到河里去玩水时淹死,不断吓唬过我:河里可有水鬼,专拉住小孩的腿不放。除此之外,她还发明了检查我是否下河去游泳了的土办法。她用指甲在我赤裸着的脊梁上滑一下,如果在我黧黑的皮肉上划出明显的白道道,就要抓起扫炕用的扫帚疙瘩——但是那扫帚疙瘩从没落到过我的身上。
  我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下河洗澡,摔跤“打仗”……干的都是一件件让母亲忧心的事情:和小伙伴们在墙头上追逐,掉下来摔死了过去;和小伙伴们玩“攻城”游戏,石头砸伤了我的左眉骨,再往下移上一寸,我就变成了独眼少年。为了给“野马”拴上笼头,更为了让我上学求知,当我十几岁时,一辆带布篷的马车,连夜把我送到了唐山——我生平第一次坐上了火车,从唐山来到了北平。母亲像影子一样跟随我来了,为了交付学费,她卖掉了婚嫁时的首饰,在内务部街,二中斜对过的一家富户当洗衣做饭的保姆。当我穿着戴有二中领章的干净制服,坐在课堂上学习的时候,同学们不知道我的母亲,此时此刻正汗流浃背地为太太小姐们洗脏衣裳呢!母亲也想像不到,她靠汗水供养的儿子,并不是个好学生——他辜负了母亲的含辛茹苦,因为在代数课上常常偷看小说,考试分得过“鸡蛋”。在学校布告栏上,寥寥几个因一门理科考试不及格而留级的学生中,他就是其中的一个。我不是为苦命的妈妈解忧,而是增加她额头上的皱纹。回首少年时光,这是儿子对母亲最严酷的打击!
  她没有为此垂泪,也没有过多地谴责我,只是感叹父亲去世太早,她把明明是儿子的过失,又背在自己的肩上:“怨我没有文化,大字识不了几升;你爸爸当年考北洋工学院考了个第一,如果他还活在人间的话,你……”啊!妈妈,当我今天回忆起这些话时,我的眼圈立刻潮湿了——我给你苦涩的心田里,又增加了多少辛酸呵!
  可是母亲一如既往,洗衣、做饭、刷碟、扫地……两只幼小就缠足了的脚,支撑着苦难的重压,在命运的回肠小路上,默默地走着她无尽的长途。星期六的晚上,我照例离开二中宿舍,和她在一起度过周末,母子俩挤在厨房间的一个小床上安息。记得那时,她从不打鼾,我还在幽暗的灯光下看小说,她就睡着了。母亲呼吸匀称,面孔恬淡安祥,似乎她不知道人生的酸甜苦辣,也没意识到她心灵上的沉重负荷……
  母亲!这就是母亲的一幅肖像。她心里有的只是自我牺牲,而没有任何索取。北京解放那年,那家阔佬带着家眷去了台湾。母亲和我从北京来到通县(当时我叔叔在通县教书),怎奈婶婶不能容纳我母亲立足,在一个飘着零星小雪的冬晨,她独自返回冀东故里去了。
  十六岁的我,送母亲到十字街头。在这离别的一瞬间,我第一次感到母亲的可贵,第一次意识到她的重量。我惜别地拉着她的衣袖说:
  “妈妈!您……”
  “甭为我耽心。”她用手抚去飘落在我头上的雪花,“你要好好用功,像你爸爸那样。”
  “嗯。”我低垂下头来。
  “快回去吧!你们该上第一堂课了!”
  “不,我再送您一程!”我仰起头来。
  她用手掌抹去我眼窝上的泪痕,又系上我的棉袄领扣,叮咛我说:“逢年过节,回村里去看看妈就行了。妈生平相信一句话,没有淌不过去的河。你放心吧!”
  我固执地要送她到公共汽车站。
  她执意地要我马上回到学校课堂。
  我服从了。但我三步一回头,两步一张望,直到母亲的身影,湮没在茫茫的雾幕之中,我才突然像失掉了什么最珍贵的东西一样,返身向公共汽车站疯了似的追去。
  车,开了。轮子下扬起一道雪尘。
  从这天起,我好像一下子变得成熟了。像幼雏脱掉了待食的嫩黄嘴圈,像小鸟长出丰满的羽毛——我提前迈进了青年人的门坎。当时,我经常做着一个十分类似的梦,不是我背着母亲过河,就是梦见我背着她爬山过岭;更奇怪的是,我有时还梦见我变成了姥姥家那匹白骡子,驮着母亲在乡间的古道上往前走。一句话——我内心萌生了对母亲的强烈内疚。   新中国的春阳给予了我温暖。我逐渐理解到母亲所承受的痛苦,不是她一个人的痛苦,而是旧社会年轻丧夫的妇女命运的一个缩影。儿时,我听我姨姨们告诉我,我母亲在姐妹中排行第三,是姐妹中最漂亮的;脾气么!外柔内刚。我这时似乎充分认识了母亲的韧性;她为了抚养我,舍弃了她所有的一切。我发奋地读书,我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当我在1950年秋天,背着行囊离开古老的通州城,到北京师范学校去报到后马上给她寄了一封信。第一个寒假,我就迫不及待地回故乡去探望母亲。
  踏过儿时嬉闹的村南小河的渡石,穿过儿时摇头晃脑背诵过“人、手、口、刀、牛、羊”的大庙改成的学堂,在石墙围起的一个院落东厢房里,我看见了阔别了两年多的母亲,和儿时差点把我变成“独眼少年”的小伙伴们。
  在母亲那间屋子,人声喧沸:
  “哎呀!丫头(我的乳名)回来了!”
  “变成‘洋’学生啦!”
  “在北京见到过毛主席吗?”
  “多在老家住几天吧!你妈想你想坏了!”
  母亲只是微微笑着,仿佛我回访故土给她带来了什么荣誉似的。我仔细凝视着我的母亲,她比前两年显得更健壮了些。故乡的风,故乡的水,抚去她眼角上的细碎皱纹,洗净了她寄人篱下为炊时脸上的烟灰。尽管她也曾是地主家庭中的一员,乡亲们深知她丧夫后在家庭中的地位,更感叹她的命运坎坷,因而给她定了个中农成分。乡亲们又看她孑然一身,生活充满了艰辛,要她加入了变工的互助组。母亲做一手好针线活,在互助组内她为组员拆拆补补,乡亲为她种那四亩山坡地。
  更深,油灯亮着豆粒大的火苗,我和母亲躺在滚烫的热炕上,说着母子连心的话儿:
  “妈妈,我让您受苦了。”这句早该说的话,说得太晚了。
  “没有又留级吧?”显然,我留了一级的事情,给她心灵上留下伤疤。
  “不但没有留级,我还在报纸上开始发表文章了呢!”我从草黄色的破旧背包里,拿出来刊登我处女作的《新民报》和《光明日报》,递给了她。
  至今我都记得母亲当时的激动神色。她把油灯挑得亮了一些,从炕上半翘起身子,神往地凝视着那密密麻麻的铅字。
  “妈妈!您把报纸拿倒了。”
  她笑了。
  在我的记忆中,这是我第一次看见她欣慰的微笑。这笑容不是保姆应酬主人的微笑,也不是为了使儿子高兴强作出来的微笑,而是从她心底漾起的笑波,浮上了母亲的嘴角眉梢。
  她是带着微笑睡去的。不知为什么,我心里却充满了酸楚之感——我第一次把童贞的泪水,献给了我苦命的妈妈。特别是在静夜里,我听见她轻轻的鼾声,我无声地哭了。可是当我第二天早晨,问妈妈为什么打鼾时,她回答我说:“我打鼾不是由于劳累,而是因为心安了!”
  从师范学校毕业之后,我被调到《北京日报》当了记者、编辑。第一件事,就是把母亲从故乡接进北京。果真像她说得那样,由于心神安定,她几乎夜夜都发出微微的鼾声。久而久之,我也养成了一种心理上的条件反射,似乎只有听到母亲的鼾声,我才能睡得更踏实,连梦境仿佛也随着她的鼾歌而变得更为绚丽。
  只可惜好景不长。1957年后我再难以听到她的鼾声了。我和我爱人踏上了风雪凄迷的漫漫驿路,家里只剩下她和我那个刚刚落生的儿子。她的苦难重新开始,像孑然一身抚养我那时一样,抚养她的孙子。“文革”期间,我偶然得以从劳改队回来探亲,母亲再也不打鼾了,她像哺乳幼雏的一只老鸟,警觉地环顾着四周;即使是夜里,她也好像彻夜地睁着眼睛。
  挂上牌子去串巷扫街。
  拐着两只缠足小脚去挖防空洞。
  她苍老了。白发披头,衣衫褴褛。但她用心血抚养的第二代——却是衣衫整洁品学兼优的挺拔少年。
  “妈妈。”在夜深人静时,我安慰她说,“我怕您……怕您……支撑不住,突然……”
  “没有淌不过去的河。”她还是这样回答。
  “您把我拉址大了,又拉址孙子……”
  “只要你在井下(当时我在山西一个劳改矿山挖煤)能平平安安,家里的事你就不用操心了。”
  母亲确实坚强得出奇。有时我要替她去扫街,她总是从我手里抢过扫帚,亲自去干扫街的活儿。她的腰弓得很低很低,侧面看去就像一个大大的?号。那样子像是在叩问大地,这个岁月哪一天才能结束?!这污迹斑斑曲折的路,哪儿才是它的尽头?!
  1979年的元月6日,我终于回到了北京。如同鬼使神差一般,她从那一天起又开始打鼾了。我住在上铺上,静听着母亲在下铺打的鼾歌,内心翻江倒海,继而为之泪落。后来,我们从十平方米的小屋搬到了团结湖,我常常和母亲同室而眠,静听她像摇篮曲一样的鼾歌。
  说起来,也真令人费解,我怕听别人的鼾声,却非常爱听母亲的鼾歌。八二年我去石家庄开会,同室的刘绍棠鼾声大作,半夜我逃到流沙河的房子里去逃避鼾声;哪知流沙河打鼾的本事也很高明,我只好逃到另一间屋去睡觉。我一夜三迁,彻夜未能成眠。
  只有母亲的鼾声,对我是安眠剂。尽管她的鼾声,和别人没有任何差别,但我听起来却别有韵味;她的鼾声既是儿歌,也是一首迎接黎明的晨曲。她似乎在用饱经沧桑人的鼾歌,赞美着这个来之不易的太平盛世……
  (摘自《中华百年经典散文》)
其他文献
身为华裔的她非常喜爱电视播音事业,她的最大梦想就是做著名主持人、电视主播。2008年7月,她在美国一所广播学院毕业后,信心满满的她连续奔波了一个多月却屡屡碰壁。因为招聘单位往往有种族歧视。一看她是华裔,有的婉拒有的直接回绝。  执著的她偏不信这个邪。又连续四处奔波了半个月,在2008年8月20日这天,终于成功应聘到俄州达顿市一家地方电视台工作。她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平时工作非常勤奋、卖力。她
期刊
他的生命里似乎只有父亲,好几次哭着问,为什么其他同学都是爹娘一起去开家长会的。父亲闷声吐尽烟圈,擦了一把他的小脸,说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  父亲的脾气很不好,从田埂回来就抽烟,抽完了才做饭,睡前还要喝两杯烧刀子。他最厌恶那股子烟酒味,这时总会改叫老子。父亲听烦了,就骂人。他顶嘴,父亲就打人。爷俩间的沟壑也就筑起来了。  他也莫名其妙成了时间的刽子手,一周翘4天课,不是泡在镇上的网吧,就是和
期刊
如果你满怀豪情地对某人说,我要成为怎样怎样的一个人!而那人嗤之以鼻地回答你:嘁,你要是能做成,我用手掌心煎鱼给你吃!  这时候你应该怎么做?  ——别让他的“手掌心煎鱼”打倒你!  相信自己。不要怨天尤人,不要说自己没天份,不要说自己没条件……  想想林肯吧。  他住在荒野中一所黑洞洞的小木屋里,简陋得连窗户也没有。他的生活里,没有学校、教堂、铁路,没有报纸、书籍,更没有钱。他要在荒野中跋涉五十里
期刊
朋友远道而来,欣喜之情难以言表,老友相见别有一番滋味。畅谈之余时朋友突然惊叹:“呀!你的眉心间长出了川字纹”!我一听赶紧跑进洗手间仔细的照了照镜子,发现镜子里一张憔悴疲惫的脸,眼神迷茫,嘴角耷拉,而朋友说的川字纹明晃晃地刻在眉心间,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竟然不知道。  朋友跟了过来,倚在门口眼光犀利地看着我,“说吧,你最近是怎么回事?”  还能怎么回事!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老公的生意一败涂地,年底了要账
期刊
母亲是能饮二三两白酒的,父亲是个滴酒不沾的人。母亲起先自然也闻酒侧身,但后来连酒都凭票才能买到以后,母亲反倒开始饮酒了,因为若家中并无饮酒人口,酒票是不发给的。饮过几次酒的母亲,感受到了酒能浇愁,酒能解忧,结果有时也是“馋”酒的。故家中也每有一瓶廉价白酒,母亲实在苦绪成结时,便背着我们偷偷喝一口。对于那时的母亲,酒是药。  那些年,我经常想,等什么时候母亲单独和我生活在一起了,我一定要在家中常年备
期刊
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相继去世后,年仅三岁的宣统皇帝登基,成为了大清帝国第十二位皇帝。在随后的政治卡位战中,一群年轻的满洲亲贵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政治权力,掌握了大清帝国最后三年的政治命脉。  宣统皇帝的生父,26岁的醇亲王载沣担任了摄政王;两个亲叔叔,载涛和载洵都加封了郡王衔。不久,21岁的载涛掌管了禁卫军;22岁的载洵得到了海军大臣的职位。在此之前,40岁的镇国公载泽出任度支部尚书,控制了大清国的财政
期刊
长期以来,我一直觉得自己的平民生活枯燥无味,缺乏幽默的细胞和快乐的分子。可有时也发现,寻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竟然也很搞笑,我时常被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憋得肚子疼——如水的日子就在这嫣然一笑中悄然升华。  劝人向上。前些时同学聚会,遇到了我高中时的一位女同学。在我眼中她是一个勤奋的人——不到45岁却已经结了三次婚。每离一次婚,这位MM就站在大街上向全世界声讨:“我碰到的都是人渣!”这次同学聚会,她又在席
期刊
在那个干冷的寒假,我走进家门,你放下手中的活儿,把我安放在炕头,找来一个小薄被盖在我的脚上。  在你忙里忙外的时候,我恍然发现:妈妈,您的头上赫然有了白发!  它们伴随着时光潜滋暗长,青丝到白头,其间要经历怎样的辛劳!  妈妈闪闪的白发在这个瞬间慌乱了我的眼睛,灼痛了我的心神。  我坐不住了,拉过您的手,那粗糙的手上有一道道龟裂的口子,我端详着这双手,轻轻地把它们放进我的掌心。  此后的寒假,我都
期刊
一、离婚没离情  1996年夏季的一天,上海虹桥机场,31岁的钟小萍带着6岁的儿子霍尊等在到达厅的出闸口,拥挤的人流里,出现了一个高大魁梧的“大胡子”,小霍尊一见,立刻大喊起来:“爸爸!”  “大胡子”正是当时的歌坛红歌手火风。火风一个箭步奔过去,将儿子紧紧地揽在怀里:“尊尊,爸爸亲亲!”大胡子扎得小霍尊嘻笑着左闪右躲。一旁的钟小萍眼里一热,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钟小萍是上海轻音乐团的歌唱演员,
期刊
因双方父母都在外地,我请家政公司帮忙介绍一个保姆。  第二天,家政公司的人便把一个叫丁香的四川女孩带来了。小姑娘又瘦又小,看上去也就十五六岁的样子,穿着件宽大的旧衬衫,配上紧巴巴的裤子,一点也不合身。我看她老实,本想雇她,可又觉得她太小了。小姑娘看出我的心思,就说:“叔叔,您放心,我7岁就开始煮全家人的饭了,有不懂的您只要告诉我,叫我啷个做我就啷个做,保证听您的话!”我心一软,就是她了。  谁知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