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职业指导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职业指导教师良好的道德品质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职业指导教师职业比其它职业有更强的示范性,对社会风气的影响比其它职业更为广泛、更深远。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对于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如何提高。职业指导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呢?笔者认为。职业指导教师职业道德主要体现在:坚定的职业信念、师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团结协作精神、教师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六个方面的品质。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只有在这六个方面做好了,才是一个高尚的教师。
1.坚定的职业信念
坚定的职业信念,是职业道德的基础。这一信念的确立有一个逐步确立、不断加深的过程,教师坚定的职业信念确立的过程,多方面的因素起着作用,主观的认识、态度和实际表现是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提高整个职业指导教师队伍的职业信念,应当鼓励每位职业指导教师加强学习,加强自我修养。通过积极投入教育事业,体验到自身工作不只是艰辛的事业,而且是阳光下最光辉事业,决心为其倾注自己的全部心血。
2.师爱
师爱是职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爱,它包含了对全体学生中每一个人的热爱、尊重、理解和期待,这是。职业指导教师的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师生之间的感情关系,把师爱视为教师的美德。孔子主张对学生施为“仁爱”,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见,师爱之重要。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师爱的作用更加重要,主要有如下作用:
2.1 师爱是激励职业指导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精神力量。职业指导教师只有对学生怀有真挚的情感,才会呕心沥血地为学生操劳。师爱越深,责任感就越强,办法就越多。
2.2 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是通往学生内心深处的桥梁。如果职业指导教师对学生怀有赤诚之心,那么学生对职业指导教师就会产生亲近感,就会敞开自己的心扉,乐意听从职业指导教师的教诲。反之,如果职业指导教师对学生缺乏感情,态度冷漠,甚至损伤学生的自尊,那么就会引起学生内心的厌恶和反抗。这种逆反心理一旦形成,就成为教育的一大障碍。这在“后进生”教育上特别明显。
2.3 师爱有助于培养学生友好待人、热爱集体等良好的社会情感和开朗乐观的个性。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热爱、同情、关怀学生能起示范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同学、热爱集体、积极参与和投入集体生活的愿望和要求,有利于良好的情感和性格的形成。
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以模范品行为榜样来教育和影响学生。这也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它职业的一个显著特点。但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上,教师“为人师表”从哪里做起呢?主要从以下方面做起:
3.1 要突出职业指导教师的行为表现,职业指导教师应从自身的行为规范做起,处处严以律已,当学生的表率。我国儿童教育家孙敬修说得好:“职业指导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是很有影响的。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录下来的信号装在‘电子计算机’里储存起来,然后指导他的行动。所以,职业指导老师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言行要符合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用美的语言、美的行为、美的心灵来影响教育孩子。”也就是说“身教重于言教”。
3.2 职业指导老师为人师表,要从自己的外部表现深入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在思想境界、道德情操A、文化修养诸方面真正成为青少年儿童的表率,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孔子说得好“言必信,行必果”。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诚实、正直、富有正义感的学生。
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职业指导教师道德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品质之一,它作为一种教师美德,在我国具有悠久历史传统,一直流传至今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4.1 如今,正处在知识科技信息日益发展的时期,出现了所谓“知识激增”的现象,同时随着现代的大众传播手段的普及,学生的信息来源不断扩大,他们的视野开阔,思想活跃。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职业指导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吸取新知识的营养,不断丰富更新自身知识,才能适应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教学需要。
4.2 由于教育学生是一个长期的点滴积累的过程,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其间还会出现各种曲折和反复。因此,要求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具有执着的精神,怀着对学生的一片赤诚之心,孜孜不倦,循循善诱,方可达到预定的效果。
4.3 职业指导教师要具有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觉悟,对学生热爱和任劳任怨的崇高精神,并且掌握教育艺术,善于将自己的知识、思想和能力转化为学生的财富,培养新时代的合格人才。
5.团结协作精神
职业指导教师之间、职业指导教师和上级领导之间、职业指导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支持、团结协作的职业道德在实际教育教学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5.1 学生的成长,有赖于各学科教师集体之间作长期的共同努力。因此,要求每位职业指导教师都要善于处理好这些矛盾,求大同,存小异,注意互相尊重,虚心学习对方的长处,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工作中互相支持,相互配合,做到在学生面前保持教育要求的一致,从大局出发,共同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5.2 协调好上下级关系。在学校环境中,任何教师,无论是领导还是同仁之间,有不满的意见,决不能不顾场合地随便议论。尤其严格禁止在教学过程中,在学生的面前不负责任地议论,指责别的教师或者轻率地顶撞领导,给学生带来严重影响。
5.3 职业指导教师还应主动争取家长的配合,与家长建立密切的关系,真诚地爱护、关怀学生的成长,主动帮助家长确立正确的教育观点,向家长提出各种切实可行的教育建议,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培养学生。
6.批评与自我批评
道德修养中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相对而言,自我批评更为关键。要想做好自我批评,严于剖析自己就要对自己的思想品德提出高标准、严要求,这是修养中的“立志”问题。正确认识自己。所谓正确认识自己,是说要有“自知之明”。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自我认识之外还必须很好的听取别人的意见。要善于控制自己或“战胜自我”。在道德修养的过程中,要以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战胜、克服自己身上的缺、弱点、不良习惯等。
总之,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积善成德,使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适应新形势,获得新发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
1.坚定的职业信念
坚定的职业信念,是职业道德的基础。这一信念的确立有一个逐步确立、不断加深的过程,教师坚定的职业信念确立的过程,多方面的因素起着作用,主观的认识、态度和实际表现是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提高整个职业指导教师队伍的职业信念,应当鼓励每位职业指导教师加强学习,加强自我修养。通过积极投入教育事业,体验到自身工作不只是艰辛的事业,而且是阳光下最光辉事业,决心为其倾注自己的全部心血。
2.师爱
师爱是职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爱,它包含了对全体学生中每一个人的热爱、尊重、理解和期待,这是。职业指导教师的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师生之间的感情关系,把师爱视为教师的美德。孔子主张对学生施为“仁爱”,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见,师爱之重要。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师爱的作用更加重要,主要有如下作用:
2.1 师爱是激励职业指导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精神力量。职业指导教师只有对学生怀有真挚的情感,才会呕心沥血地为学生操劳。师爱越深,责任感就越强,办法就越多。
2.2 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是通往学生内心深处的桥梁。如果职业指导教师对学生怀有赤诚之心,那么学生对职业指导教师就会产生亲近感,就会敞开自己的心扉,乐意听从职业指导教师的教诲。反之,如果职业指导教师对学生缺乏感情,态度冷漠,甚至损伤学生的自尊,那么就会引起学生内心的厌恶和反抗。这种逆反心理一旦形成,就成为教育的一大障碍。这在“后进生”教育上特别明显。
2.3 师爱有助于培养学生友好待人、热爱集体等良好的社会情感和开朗乐观的个性。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热爱、同情、关怀学生能起示范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同学、热爱集体、积极参与和投入集体生活的愿望和要求,有利于良好的情感和性格的形成。
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以模范品行为榜样来教育和影响学生。这也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它职业的一个显著特点。但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上,教师“为人师表”从哪里做起呢?主要从以下方面做起:
3.1 要突出职业指导教师的行为表现,职业指导教师应从自身的行为规范做起,处处严以律已,当学生的表率。我国儿童教育家孙敬修说得好:“职业指导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是很有影响的。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录下来的信号装在‘电子计算机’里储存起来,然后指导他的行动。所以,职业指导老师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言行要符合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用美的语言、美的行为、美的心灵来影响教育孩子。”也就是说“身教重于言教”。
3.2 职业指导老师为人师表,要从自己的外部表现深入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在思想境界、道德情操A、文化修养诸方面真正成为青少年儿童的表率,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孔子说得好“言必信,行必果”。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诚实、正直、富有正义感的学生。
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职业指导教师道德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品质之一,它作为一种教师美德,在我国具有悠久历史传统,一直流传至今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4.1 如今,正处在知识科技信息日益发展的时期,出现了所谓“知识激增”的现象,同时随着现代的大众传播手段的普及,学生的信息来源不断扩大,他们的视野开阔,思想活跃。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职业指导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吸取新知识的营养,不断丰富更新自身知识,才能适应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教学需要。
4.2 由于教育学生是一个长期的点滴积累的过程,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其间还会出现各种曲折和反复。因此,要求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具有执着的精神,怀着对学生的一片赤诚之心,孜孜不倦,循循善诱,方可达到预定的效果。
4.3 职业指导教师要具有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觉悟,对学生热爱和任劳任怨的崇高精神,并且掌握教育艺术,善于将自己的知识、思想和能力转化为学生的财富,培养新时代的合格人才。
5.团结协作精神
职业指导教师之间、职业指导教师和上级领导之间、职业指导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支持、团结协作的职业道德在实际教育教学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5.1 学生的成长,有赖于各学科教师集体之间作长期的共同努力。因此,要求每位职业指导教师都要善于处理好这些矛盾,求大同,存小异,注意互相尊重,虚心学习对方的长处,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工作中互相支持,相互配合,做到在学生面前保持教育要求的一致,从大局出发,共同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5.2 协调好上下级关系。在学校环境中,任何教师,无论是领导还是同仁之间,有不满的意见,决不能不顾场合地随便议论。尤其严格禁止在教学过程中,在学生的面前不负责任地议论,指责别的教师或者轻率地顶撞领导,给学生带来严重影响。
5.3 职业指导教师还应主动争取家长的配合,与家长建立密切的关系,真诚地爱护、关怀学生的成长,主动帮助家长确立正确的教育观点,向家长提出各种切实可行的教育建议,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培养学生。
6.批评与自我批评
道德修养中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相对而言,自我批评更为关键。要想做好自我批评,严于剖析自己就要对自己的思想品德提出高标准、严要求,这是修养中的“立志”问题。正确认识自己。所谓正确认识自己,是说要有“自知之明”。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自我认识之外还必须很好的听取别人的意见。要善于控制自己或“战胜自我”。在道德修养的过程中,要以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战胜、克服自己身上的缺、弱点、不良习惯等。
总之,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积善成德,使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适应新形势,获得新发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