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融合的实践研究

来源 :高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olan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体育课程是中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更重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品质。体育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并借助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培养,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法,从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融合的现状出发,探寻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效融合的策略与方法,分析有效融合的效果,为促进中学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发展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
  关键词:德体结合;中学生体育教学;德育教育;实践研究
  一、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融合研究的依据
  中学时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时期,课程是保证立德树人思想得以贯彻的关键渠道。《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全过程。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各学科要高度重视德育工作,转变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将德育融于各类学科中。因此,将德育教育融入学校课程体系是中小学校的重要责任。体育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各项体育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深厚的体育理论知识,更应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爱生如子的品格。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教授学生知识技术的同时,教师运用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并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全方位得到发展。在体育教学中,融合德育教育,探索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融合的对策,使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功效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中学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融合的现状分析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身体的健康成长,而且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在体育教学中,融合德育能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依据相关法律精神,在中小学校应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将德育内容与各学科紧密结合,实现学科融合发展。中学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不仅是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
  体育学科有别于其他课程,有其独特性。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改善生活方式,同时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据调查,在当前体育课教学中,教师的德育教育内容少之又少,大部分停留在说教层面,对学生德育方面的培养作用不是很大。如果体育教师能根据学生的思想、情感等规律,抓住每一次机会将德育灌输在教学的各个环境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发展理念,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良好的精神品质。那么,教学效果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德育教育的方法,将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进行有效融合。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三、中学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效融合策略
  (一)体育课堂常规融合德育教育
  俗语言:“无规矩不成方圆”。体育课堂常规是体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的基本保障。在进行体育教学之前,教师应向学生明确基本的课堂常规,如不得迟到早退,不追逐打闹,不无辜旷课,不私自离开教师指定的活动区域,身着运动装运动鞋上课。在学习各技术动作时,做到课堂上注意力集中,认真听教师讲解动作要领,观察教师示范动作,领悟动作要领,严格遵守各项技术动作的规范要求,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课堂常规可以有效的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使学生精神饱满积极的投入到各种技能的学习和练习中。有利于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同时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体育教学内容融合德育教育
  中学体育课堂内容丰富多彩。学生会学习各种球类、体操、田径、武术等等各种运动项目。课堂上如何在不同体育项目中发展学生的德育品质是值得深思的。众所周知,大球类项目和小球的双打以及混双等项目中,非常注重团队的协调配合,没有默契的配合,队员很难取得胜利。那么,在球类项目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置小组合作以及小组比赛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机灵果断、团结友爱,勇敢拼搏的思想品质。如此,学生既掌握运动技术和运动技能,又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高尚品质。
  田径项目是一项相对比较枯燥的运动项目。长期重复练习某项技术动作,学生往往产生厌练、厌学的思想。在体育教学中,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田径教学的深层内涵,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在长跑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自然地形跑,音樂节奏跑,游戏等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坚持完成任务。在接力跑中,教师强调交接棒的配合,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在短跑教学中,教师可以训练学生集中注意力,准确的判断力。在跳跃项目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各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同时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武术作为中华传统体育项目,有浓厚的氛围和武术基础。武术也是中学体育课程开展的重要项目。学习武术,需要学生具有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中学生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在中学开展武术教学,不仅能达到学生强身健体的效果,更能传承中华武术精神。因此,在武术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武术项目的特点,实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总之,教师要立足于教材,明确教学目标,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德育教育的目标,将德育教育与教学过程有效融合在一起,深挖学生各方面的优秀品质。
  (三)体育教学组织融合德育教育
  体育运动的又一魅力之处在于,在规则规定的范围内,以合理的方式进行活动甚至取得比赛的胜利。在教学中通过合理运用竞赛手段,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使学生在提高运动能力水平的同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在教学中通过设置游戏,小组合作等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集体荣誉感,激发练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思想、团结协作、奋勇拼搏的精神。
  (四)教师以身作则,融合德育教育
  德才兼备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教师的言谈举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在教学中教师生动形象、严谨风趣的语言往往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以德服人,加强自身师德修养,为人师表,更应严于律己。行为方面,身教大于说教,教师举止优雅、动作精炼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体育教师,不仅要靠深厚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体育技能吸引学生,更要用崇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和高尚的精神品质、人格魅力征服学生。体育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言行举止,有着比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可以积极地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形成。为人师表,当从课堂的点滴做好榜样。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形成良好的品质。
  (五)结合突发事件的处理进行教育
  体育课分为理论课与实践课,主要以室外实践课为主。室外课学生活动的空间范围比较大,教师对学生的管理难度随即增大,生活泼好动,课堂氛围相对比较活跃,学生时有开小差,难免产生意外。如:学生意外扭伤、肌肉拉伤、上课打闹等。此时教师要宽严相济,用表扬、鼓励与严厉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教育,适时地利用突发事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其全身心积极地投入练习之中。同时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不断提高学生自己解决困难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六)建立完善的中学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评价体系
  学校在制定德育评价指标时必须遵循德育的发展规律,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学生的差异性,多用激励,赞美的语言评价学生。要想在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中体现渗透德育的要求,必须建立多元化评价方法,即激励性评价、自人评价和师生互评相结合、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结合应用,公平公正的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既保证了评价结果公平性,又能调动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实践证明通过体育教学和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精神,可以使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尊重规则,有集体观念,还可以培养学生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品质。学校的德育工作不应流于形式,而应得到全体教师的高度重视。古有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可见,学校德育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我们应将德育教育寓于体育教学中,这也是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目标。
  (七)定期开展体育研讨与交流活动
  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目的,通过身体的反复练习达到掌握运动技能的学科。但体育又不仅仅局限于身体的练习,还包括人的思想品格和意志品质的培养。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应忽视学生思想的发展,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定期开展体育理论课、研讨与交流活动,向学生传递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规则意识,从而使学生习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结论与建议
  体育教学环境与德育教育融合的氛围尚不明显,采取有效的实践方法构建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的环境,促进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共同发展。本文从体育课堂常规、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组织、体育教师自身建设、渗透德育教育、结合偶发事件处理、以及建立完善的中学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评价体系和定期开展体育研讨和交流活动等方面分别进行了闡述,旨在为有效融合提出自己的建议。作为一线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深入探寻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融合的途径,提升德体教学的效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金振敏.中小学体育与其他学科教育融合和德育渗透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5):82-83.
  [2]马钊.德育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分析[J].才智,2019(34):162.
  本文系苏州市中小学幼儿园“十三五”德育科研课题2018年度立项课题《中学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效融合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探索垂直平分线性质的应用案例,从学会对比,寻找联系和实践操作这几个角度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  关键词:中学数学;几何直观;学会对比;寻找联系;实践操作;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发现,由于青少年缺乏直接经验,加之数学知识大都是远离实际生活的,很多学生在课堂上的直观感知,仅仅停留在正确地、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不能很好由感
期刊
摘 要: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之中,对现有的一些教学策略进行拓展和丰富,选择一些更能活跃课堂氛围,激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踊跃性的手段来进行授课,能够有效的改变高中生物学科教学枯燥无趣的局面,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育和提升。鉴于此,教师在开展高中生物学科教学工作当中,就需要对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育予以关注和重视。既要借助自主学习法来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从而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一定的生命观
期刊
摘 要:比较、分析现行各版本教材中对于“功、动能和动能定理”相关知识的编排、引入等,并根据实际存在的问题结合物理学史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功;动能;动能定理;物理学史  “能量”是物理学基本概念,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物理学的基本原理,能量观念是高中物理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物理观念,无论是从宏观上把握物理学科的整体结构,还是局部的求解一个具体的物理问题,都不可或缺。  而“功”是学生学习“功
期刊
摘 要:在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进入到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关注学生文化自信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尤其在很多高中生文化信仰意识缺乏,文化认知浅层次的背景,更应该在高中政治课程中做好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工作。据此,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需要关注文化自信的培育问题,认为需要做好如下几点:界定清楚文化自信的教学目标;实现文化自信教学内容的优化;拓展文化自信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师素质与完善课堂评价机制等。  关键
期刊
摘 要: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空间向量是数学必修4“平面向量”在空间的推广,又是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的延续,努力使学生将运用空间向量解决有关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问题,体会向量方法在研究几何图形中的作用,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直观能力。立体几何在高考解答题中位于第二大题的位置,是学生必须掌握与突破的一个数学问题,但在求第二问的时候,学生总是迷茫,传统法无法入手,然而空间向量做的话,对于某一
期刊
摘 要:落实核心素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重要要求。高中数学教学中要认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内容,寻找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契合点,采取针对性措施,将核心素养落实到各教学环节中,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核心素养得以针对性的提升。本文以“三角函数的概念”教学为例,探讨核心素养的具体落实,以达到优化数学课堂的目的。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概念  三角函数
期刊
摘 要:体育教学中,对分组教学模式进行应用的时候,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从而为学生的分层次学习、合作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全体学生都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文章对分组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价值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体育教学中运用分组教学模式时学生科学分组的方法,并提出了分组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思路。  关键词:体育;教学;分组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实施,当前我国教育领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体育的全球化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我国也越来越重视体育教学,尤其重视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国足走出国门,增强了国人发展体育的信心。基于此,校园足球也越来越被重视。本文将探讨高中学校推进足球教学策略及方法分析。  关键词:高中学校;足球教学;高中生;体育  引言:足球教育应该从小抓起,高中是培养学生足球特长的一个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培养效果最好的时期。因为高中阶段是学生兴趣学
期刊
摘 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明确了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以核心素养引领课堂,落实课堂,反思教学是当前课程改革至关重要的任务,目的是使高中政治课成为学生知识获得,价值形成,思维锻炼,人格完善和素质提升的课堂。本文选取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节课第一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为课例,通过叙述2019年国家勋章获得者的故事,进而阐述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精神、伟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其也越来越受到教育行业的重视。作为语文学科,人文性是其本身所固有的特征,因此,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人文精神的渗透,让学生对人文精神的理解更加深刻,使得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得以提升,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教学;人文精神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高中语文的教学应突出其人文特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