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叙述 提升史感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s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素养如何落地生根?这是当前历史教学中无法回避的问题。综合实践活动相较于分科教学而言,综合多元智能,强调实践运用,往往可以暴露纸笔测试所不能发现的潜在性问题。既然如此,能否从综合实践的过程与结果中,一窥常规教学在核心素养培养中的各种问题呢?
  2016到2017年,我校历史科组围绕历史写作开展了一系列学科活動,两年来,既涌现出了一批全国青少年历史写作大赛二三等奖的获得者,也暴露出了一些常规教学中的新问题,而这些新问题,又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一、从常识缺位回归叙事传统
  好的历史故事离不开好的立意。在两年多的家史竞赛中,我们经常收到这样的选题:《桥》、《故乡的路》、《爷爷家的房子》、《三代家居》等作品。这些作品乍从名字上看,可以算得上“小切口、大纵深”——由一个老物件说起一段老故事,颇有几分社会生活史的味道。然而,仔细读下来,看到的却是不同时代生活环境的罗列,所涉及的变迁原因,往往又是政治、经济、文化等时代背景的汇总。至于推动情节的主人公(历史人物),支离破碎、扑朔迷离甚至若有若无,更遑论关键处的细节与情节。
  人物、故事、时间、空间是历史叙述的基础,也是历史学的常识。然而,积数年历史学习之功,仍有不少学生史学常识缺位。此情此景,让人细思极恐。仔细想来,学生的问题似乎情有可原:多数学生对历史与历史学的了解,主要来自于中学课堂;现行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多以传递史识为主要目的[1],在书写风格上重概念轻事件、重分析轻叙事,似乎思辨有余而叙述不足,学生浸淫既久,难免落入旧窠。另一方面,在常规教学中,作为教学伦理和旗帜的公民教育、理念启蒙、批判性思维等提法,又有陈义过高的嫌疑,也同样值得商榷:
  历史学是人文学科的母体,史学的魅力不在于概念的分析和范式的搭建,而在于近乎真实而丰富的历史故事;历史教育也不应是对“公民常识”的普及与“启蒙”,因为德性之知并非闻见之知,只有渗进血液、亲身体悟的东西,方有生死以之的可能;历史教学更不必是批判性思维的跑马场,因为先验的、应然的假设与推理,既因过于抽象而对学生显得生硬,也容易经由诡辩、矮化为逻辑的游戏。
  历史学的精髓与生命,不在于“历史规律”(即史识)的传递,也不在于对“育人情怀”的坚守,而在于首先应该根植于学生兴趣、根植于史学的魅力之中——而这两点的交融处,就在历史学的叙事传统。
  实际上,在史学的叙事传统中,历史应有的育人价值,并未得到淡化:血肉鲜明的古人,跌宕起伏的故事,配合以情境的渲染和语言的锻炼,学生怎能不神入其中?主人公的语默出处、世事的得失成败,配合以个人的沉浮与时代的击荡、时局的嘈杂与历史的纵深,在功败垂成、在荣辱得失之际,学生又怎么不会屏息凝神、翘首凝思一番?时过境迁,烟消云散,但当时的感动抑或可在心底留着一丝温存,在人生的困顿处、在生命的彷徨处,可以绵绵不绝、用之不尽。这种凝聚于血肉、受益于终生的馈赠,难道不是家国情怀与人生智慧的功效?勾陈史书疏漏、品味作者的笔法,在田野与文本之间反思咀嚼,历史理解与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又怎能不落地生根?
  当然,倡导叙事传统,并不意味着对思辨史学的放弃。叙述与分析是史学的双翼,唯有兼收并蓄,有活力、有生命的历史教学或可有望,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抑或可落地生根、发芽开花。
  二、从工具理性回归史感培养
  好的历史写作总会有精彩的文笔与独到的见解,文笔所及,阅读的流畅与快意总会如约而至。然而在近两年的历史写作辅导中,除了略显生涩的文笔外,更多的吐槽点,却是面对访谈调查而来的访谈稿与实物资料无从下手。
  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的核心素养之一,也是当下历史课堂的新常态;格调之高、指导之全,在史学的能力培养中,几乎无出其右。面对堪称周详的多重史料,学生的反应,似乎在提示着什么——历史课堂的常规教学中,是不是漏掉了什么东西?历史感不容忽视。
  历史感是个体生命在叩问历史过程中的原始体验和理性感悟[2],它是知、情、意的有机统一,也是直觉与洞见的交荡共鸣。相较于史料实证的工具性、碎片化,历史感更强调系统性、综合性,也更具有学科底蕴(相对而言,史料实证更像是近代科学的实证精神在历史学中的延伸);史料的丰沛无法保障文章的可读性,而史感淋漓的文章更有史论结合的光辉充实之美。
  人生总是避免不了选择,而有些选择的确没有对错之分,至于后悔或是遗憾,这是个人的事,自己要为之负责,有些在外人看来是无比正确的选择,却有可能让自己一辈子深深处于愧疚之中——从漫漫历史长河来看,每一次社会的伟大变革一定是有位敢于做自己认为对的事的人,虽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伟人,但我只是觉得人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顺应自己的本心,便没有遗憾。[3]
  这段话选自王江奎同学《无悔的抉择——农民爷爷的教书史》一文,作者的爷爷是一个终生系情于教书最终却不得不放弃教书的老人。在复活自己爷爷历史的过程中,作者联想到了人类社会、联想到了个人命运,联想到了大大小小千千万万的困惑与选择,人生的选择,何以无悔?在穿越时空的对话中,作者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当然,这样深切感悟的背后,同样有文字、实物等多重史料做为史实的支撑,同样离不开史料与实证的水乳交融。
  回顾我们的课堂,史料实证的落实固不可少,史感的渗透和培养,同样不容忽视。当然,针对历史感的培养,前人的探索已较为清楚,此处不做赘述。[4]
  三、在体验与拓展中推动学生的发展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体验;生命,是学生自己的探索。
  在自己的体验中,往往会有前所未有的收获,李千辰同学创作《那代人手中的红旗》的过程,就是最好的例证。
  作者的奶奶是国家和省级三八红旗手,也是附近村子乃至县城远近闻名的人物。然而老人辞世甚早,家人的记忆也只是残篇断章;为重建对奶奶的记忆,作者不得不奔走于奶奶曾经生活、战斗过的各个地方,访谈、实证、搜集资料。从搜集奶奶的日记与荣誉证书,到对爸爸、姑姑乃至鲁文敏老人进行访谈,从实地考察西关、金凤山等奶奶战斗过的地方,到查阅《商州市志》、《西关村史》,经过不懈的努力,一个身影模糊的老人,逐渐被作者勾勒清楚起来。这篇文章最终获得了第六届全国青少年历史写作大赛二等奖。当然,比起荣誉,更有价值的是作者内心对亲情的感受、对历史学的思考:   正如百度百科对‘历史’的解释,‘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刻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通过一件事反映一个时代,通过一个人去反映一个时代。同时,也可以由一个时代去了解一件事,由一个时代去了解一个人。
  我多希望奶奶依旧在世,能在一个午后,捧着一杯热茶,给我讲那些她工作时的事情、她劳动时的事情,即使是当时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她可以享受着窗外暖暖的阳光,望着她已经长大的孙子,用依旧温柔的声音叙述自己的往事。
  我望向窗外,想象着那把藤椅,那束阳光,久久不能释怀。[5]
  当然,一次写作体验带来的收获,我们不宜夸大;历史写作也仅仅是对学生历史学科基本能力能动的测评,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滋润,还应该置身于更广阔的视野、更深厚的学养之中。
  第一,在阅读中固本培元。朱永新提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何为历史?何谓史学?历史的“真实”又该如何寻找——如何在史籍、文学与田野中追寻可靠而近乎真实的过去?有料又有趣的时代作品,或许更容易起到示范引领的效用。在师生精读的情况下,李开元的《秦崩》、鲁西奇的《何草不黄》、顾颉刚的《孟姜女故事研究》,这些作品会给学生最基本的史学认识。而这些共识,奠定了历史延伸阅读的基础:在许倬云、黄仁宇大历史观中培养学生的视野,在纪实文学、在历史小说的基础上补充学生的历史想象……
  第二,在田野中追问历史。田野是历史发生的场所,是一手史料,更是历史现场感的重要源泉。以笔者所在的商洛地区为例,此地北依秦岭、南临丹江,为商於旧地、武关所在。汉唐关隘,宋金疆界,明清的船帮、郧西的流民……无不是课程开发的资源。当然,中学生的田野走访,或许本身并不会创造出学术价值,但参与本身所带来的体验,对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意义却不容低估。
  核心素养不仅是一种教育主张,也是一种教育话语;不仅兼有应试的功利,也根植于人文的情怀;而这,正是核心素养的魅力之所在。但是如何兼顾应试与人文?如何处理公共史学与专业常识的问题?这个未竟的话题,似乎同样值得我们思考。
  【注释】
  这几点上,人教版教材表现得尤为突出。以人教版必修三为例,该教材在《前言》中明確指出,其目的是“通过了解中外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即相关人物,可以进一步从思想文化层面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详参: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历史·必修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前言》部分。
  雷戈:《论历史感与历史学》,《学术月刊》1998年第4期。从历史哲学范畴讨论历史感的定义,国内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有陈洪进的《什么是历史感》、雷戈的《论历史感与历史学》、《再谈我的历史观与历史感——答周祥森先生》、《历史感思辨》及彭刚的《历史理性与历史感》。陈文中的历史感,更接近于历史使命感。彭文与雷文对于历史感的描述较为接近,其中彭文对历史感的表现有生动的叙述,但对于历史观与历史感缺乏严格的区分;相较而下,雷文对历史感的表述较为系统,故定义以雷文为准。
  王江奎:《无悔的抉择》,第六届全国青少年历史写作大赛三等奖作品,未出版。
  李惠军老师的课例,即以富有历史感著称;此外,纯技术性的讨论,较有代表性的有:莫宏雨:《试论中学生的历史感的培养》,《历史教学问题》2007年第5期;具惠兰:《试论高中历史教学学生历史感的培养》,《教育导刊》2013年第2期。
  李千辰:《那代人手中的红旗》,第六届全国青少年历史写作大赛二等奖作品,未出版。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课程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有效落实,需要澄清四个基本问题:第一,价值定位要坚持以知识教学为基础和媒介,实现课程育人目标;第二,课程结构要以国家课程为基础、以地方课程为关键、以校本课程为特色,在相对统一和尊重差异之间寻求平衡;第三,课程实施方式要尊重学生认知发展、道德发展和价值观发展规律,在不同学段具体平衡独立实施和融合实施之间的张力;第四,课程评价要以学生学习的效果为中心,将评价
《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将于11月1日起正式实施。  《规范》将口罩的防护级别由低到高分为四级:D级、C级、B级、A级,分别对应国家空气质量标准中空气质量类别设置和空气污染情况——D级适应于中(PM2.5浓度≤150微克每立方米)及以下污染,C级适应于重度(PM2.5浓度≤250微克每立方米)及以下污染,B级适应于严重污染(PM2.5浓度≤350微克每立方米),A级在PM2.5浓度达500微克每
一、2008年高考文/理科基础物理试题分析    1.考查主干知识,注重基础知识。  考查的是学科主干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文,理科基础的物理试题均没有偏题、怪题,题目难度不大;突出能力源于基础、能力的提高以课本知识积累为基础的特点,大部分题目均可以在教材中找到原型。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悉尼歌剧院自1973年落成后,一直是世界顶级音乐人和舞蹈家的盘桓之地。这座位于贝内农岬的宏大建筑像一朵凝固的浪花,那贝壳般的流线造型,衬以蔚蓝色的大海和优雅的海港大桥,令人宛如置身仙境。  悉尼歌剧院的辉煌使澳洲进入世界舞台,它被称为“20世纪的奇迹”,然而,它的设计者并非澳洲人,而是一名丹麦设计师;它的建造历时十六年,耗资一亿多澳元,其过程波澜迭起,和悉尼歌剧院本身一样,令人叹为观止。  在这座
尽管近年高考命题都有力避趋赶热点的倾向,不想让高考作文背负着沉重的道德说教与政治传声筒的使命,但当这样的材料一旦出现,而且又蕴涵着宏大而广远的命意时,就应当从“小”处着眼,从细微部位入手。所谓“小”,就是从给出的材料中抽取某一点材料。然后逐渐膨胀、放大。而所谓的细微部位,就是关注某一细节或截取某个横断面,从而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以一花一草去展现春天的万紫千红,以一滴去映射大海的波澜壮阔。这样才能真
2009年高考已结束,2010年备考正在进行,通过分析2009年高考三角函数解答题的特点,提高2010年备考的针对性,预测2010年高考三角函数的命题方向,加强2010年备考的实效性.  2009年高考三角函数试题在全国各省市试题中基本上都是“一小一大”,“小”是指选择题或填空题,“大”是指解答题,大约占18分,同省市文、理科试题的解题思想方法基本相同,只是理科试题的“外衣”稍微复杂一点,在整份试
这可能是世界上最长的爱情路——贵州興义市七舍区委书记的千金邵天英,为兑现爱的诺言,替心爱的人尽孝,23年间竟然在城市与深山间走了50万里山路,相当于绕地球走了6圈,走了20次长征。即使因此失去第二次婚姻也从未想过放弃,用柔弱的双肩替心爱的人挑起了一家人的生活重担,让两位老人安度晚年,抒写了如杜鹃般啼血绽放的爱情传奇……  杜鹃花般最美初恋陨落在白龙山上  白龙山是贵州兴义市西部被喻为“黔西南西藏”
古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通枢纽。十六世纪早期,它已沦为奥斯曼帝国的属地。及至近代,又成为英、法争夺的目标,一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922年获得独立。  1805年,穆罕默德·阿里开始了对埃及的统治。阿里统治初期,审时度势,在国内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学习资产阶级文化和科学技术,加强了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力量,拉开了埃及早期工业化的序幕。但是,阿里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富国强兵,对外扩张
河北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全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根据意见,外地人在环首都、环雄安购房须提供一定年限的社保或纳税证明。  意见指出,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在一定時期内,要制定和执行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限购措施。原则上对已拥有1套住房的当地户籍居民家庭、能够提供当地一定年限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
2008年11月,湖南郴州一家物流公司老总李子杰意外邂逅了30岁的少妇胡月琴,两人发展成情人关系,李子杰将她招到自己的公司做财务管理。可令李子杰没有料到的是,就在公司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胡月琴竟瞒着他挪用了公司一笔30万元的救命巨款,将这些钱拿去救治其患癌的前夫!   胡月琴为何如此倾力救前夫?李子杰和胡月琴的矛盾又会如何走向?2013年6月16日,郴州一出租房内的命案给了我们一个惨烈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