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凌叔华丰富而又独特的童年经验使她的文学创作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带给我们一种新颖、清丽、略带一丝感伤的艺术感受。文章论述了童年经验对凌叔华文学创作的影响:一、采用儿童视角,把童年经验作为创作的重要素材。二、如诗如画的意境。三、“母亲情结”及对广大女性命运的关注。四、忧郁、感伤的情调。
关键词:童年经验;凌叔华;影响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女作家“堪称是“现代评论派”、“新月派”、“京派”的重要作家。贯串先后接连出现的这三个文学流派,并且是每一个流派的代表”<1>她就是现代才女作家凌叔华。凌叔华成名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与当时的庐隐,冰心,冯沅君,陈衡哲,苏雪林齐名,著名美籍华人学者夏志清在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里断言“不过在创造才能上,这些人都比不上凌叔华。”在凌叔华身上表现出来的突出的创造才能,与其丰富的童年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
凌叔华出生于丹青世家,父亲凌福彭曾与康有为同榜进士,并点翰林,授一品顶戴,官至顺天府尹、直隶布政使,擅长词章书画。母亲李若兰亦通文墨,爱读诗书。外祖父系粤中画坛高手,家藏书画极为丰富。康有为、辜鸿铭、齐白石等社会名流是凌叔华家的常客。她的英语启蒙先生是辜鸿铭。凌叔华耳濡目染,幼年时便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六岁时,她在白粉墙上随意涂鸦,被宫廷画师王竹林看中,收为弟子,随后又拜郝漱玉、陈半丁、齐白石为师,并得到慈禧太后的御用画师缪素筠的指导。她在这种浓烈的艺术氛围中熏陶、成长。天资聪颖的凌叔华很快就因自己出众的艺术天赋受到父亲的重视并倍受关怀,她还凭借自己的聪慧,例外得到跟随家里私塾老师———贲先生学习古典诗词的机会。一生酷爱书法的父亲经常向她传授自己的书法经验,并把家族中珍藏的书法作品、祖父的绘画集拿给凌叔华描摹学习。独特而又丰富的童年经历成就了一代才女作家兼画家的凌叔华。
童年经验是指“一个人在童年(包括从幼年到少年)的生活经历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 ,包括童年时的各种感受、印象、记忆、情感、知识、意志等。”<2>虽然随着生活阅历和创作实践的不断丰富,童年时期的某些记忆会有所改变,但童年经验永远是作家创作的不竭源泉。康?巴乌斯托夫斯基在《金蔷薇》中指出:“写作,像一种精神状态,早在他还没有写满几令纸以前,就在他身上产生了,可以产生在童年时代……对生活,对我们周围一切的诗意的理解,是童年时代给我们的最伟大的馈赠。如果一个人在悠长而严肃的岁月中,没有失去这个馈赠,那他就是诗人或者作家。”<3>丰富独特的童年经验使凌叔华的文学创作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带给我们一种新颖、清丽、略带一丝感伤的艺术感受。
一、采用儿童视角,把童年经验作为创作的重要素材。
“童年视角”就是把儿童时代的情感注入到成年人的理性中去,用儿童新颖和惊奇的感受去鉴定我们几十年来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的事物表象。在凌叔华创作的45篇小说中,其中11篇是属于儿童题材的,还有一篇是童话,1935年,凌叔华结集出版了一本以儿童为题材的小说集《小哥儿俩》,在小说集《小哥儿俩》中除了《无聊》等少数篇目之外,其余均是采用儿童视角写的。她总是“怀恋着童年的美梦,对于一切儿童的喜乐与悲哀,都感到
兴味与同情”<4>在《小英》、《凤凰》、《搬家》、《弟弟》《一件喜事》等作品中,叙述者都是天真无邪的孩子,通过他们质朴无华的童心感受生活,表现生活。从这些作品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作者童年时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凌叔华描写儿童的作品,大多都是带有自传性质的,在小主人公身上有着作者自己童年生活的印记,表现的都是她自己在传统大家庭中的童年时光。在她的短篇小说《搬家》和《凤凰》中,小姑娘名字叫枝儿,《搬家》这篇作品后来收入她用英文写的自传中,凌叔华把枝儿改成了作者自己“我”。同样,在短篇小说《一件喜事》和《八月节》中的凤儿在自传中也被改成了“我”。从这些采用儿童视角进行创作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作者童年时的生活状况和思想状况,也可以从中发现作者内心深处对童年生活的依依留恋和难舍之情。
二、如诗如画的意境。
凌叔华出身书香世家,童年时的她对于绘画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我现在已经不记得当时画了多长时间,只记得白墙上画满了山水、动物和人。第二天,又去画另一面墙。打这以后,我天天都去画。”<5>她饱读诗书、多才多艺,父亲曾经聘请宫廷画师缪素筠教她绘画,也曾得到过花鸟画家王竹君、齐白石等的教诲指导。经过名师指导和自己不懈的努力,凌叔华成为一位在中国传统山水、花鸟画方面颇有造诣的画家,她的画平淡简约、秀韵天成,深得文人画的精髓。凌叔华曾自言生平用工夫较多的艺术是画。朱光潜也曾肯定凌叔华“绘画的眼光和手腕影响她的文学的作风”<6>他认为凌叔华写小说像她画画一样,轻描淡写,着墨不多,传出来的意味却很隽永。凌叔华把绘画上的技法用进了小说,“以画入文”。她将中国传统绘画技巧融入文学创作之中,用绘画的色彩感觉描写景物,笔下的自然景物充溢着如诗如画般的意境。凌叔华擅长描写,喜欢调动大量的色彩手段使她笔下的景物处处都点染着多姿的色彩,妙笔生花般地变化出不同的景象,使读者身临其境。在《登富士山》中,她将上山途中如诗如画般的景色真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抬起头一望,树顶上果然有云气,云的背后却有那座超尘绝俗的富士,披了铠白的羽衣,高高踞坐在重重朵云的上面。下面百尺多高的古杉都肃静的立正伺候着。山后是一片浅紫色的天幕,远处有两三颗淡黄的星儿,像大庙宇前面的长明灯迎风闪耀着。”<7>凌叔华通过色彩美逼真生动地描摹自然万物的奇形异状的同时,还烘托了自己的心境。在绘画中施以色彩,可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性、立体感,富有情趣韵味,凌叔华把它引进文学创作中,成为她描摹事物形貌,抒发个人情怀的重要手段。如《衡湘四日游》:“金澄澄的朝阳,撒在近处的松林上,美极了。清碧的溪流,常绕着绿阴阴的竹林,竹林左右,又常见竹篱茅舍。门前有红衣小儿嬉戏,雪白鸭子浮水,黑狗看家,牧童引着黄牛在青绿的山坡吃草。”<8>通过色彩的搭配,金色太阳、碧流、绿荫、红儿、白鸭、黑狗…通过带有特指的物象,色彩的搭配,传达作者出畅游长沙的喜悦之情,追求一种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古朴民风。凌叔华在创作中注重对物像的色彩写真,并使色彩的情感特征和心理暗示功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他俩的一日》中,“初秋的湖水比镜子还清,薄薄的染上一片紫丁香的彩色。远远地满生了杂树的西堤底下,淡淡的烘出一长道玫瑰色的晚霞来。此时寂静得很,只有几双海燕低低地飞来飞去,翅膀上剪子样的尾巴拖到水面,听得见轻轻的拍水声。”<9>这段景致描写深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同时也暗示了作品中男女主人公的淡淡愁绪和浓浓情爱。
三、“母亲情结”及对广大女性命运的关注
凌叔华是“五四”时期接受新思想,以新眼光关注中国传统女性内心世界的女作家,她写出了那些遭逢社会变革中的传统女性的命运起伏,作品中的女性充满着无奈与屈从,在她们身上,或多或少可以看到凌淑华母亲的影子。凌叔华的父亲凌福彭共有六位妻子,凌叔华的母亲李若兰是他的第四位夫人,在那个封建大家庭中,孩子们在大人面前争宠,妻妾则在丈夫面前争宠。李若兰是个善良的女人,她捐了许多钱给中国红十字会,帮助抚养孤儿,她得到了贫苦人们对她的喜爱,却没有得到丈夫对她的宠爱。在那个笼罩着浓厚封建氛围、受到重男轻女思想影响的的家庭中,生育四个女儿成为李若兰一生的遗憾和苦痛,1900年3月25日,在生下凌叔华时,痛苦而又失望的她哭着吩咐女仆:“别告诉他们我生了,他们会说,她又生了个女儿。”<10>李若兰发誓再也不生孩子了,她一直生活在低人一等的环境中,过着压抑、痛苦的日子,凌叔华从母亲的眼泪中领略了女人难言的辛酸,她从母亲痛苦的生活经历中选取素材,写出了旧式家庭中女性的不幸命运,表现广大女性内心世界的创伤和无奈。《女儿身世太凄凉》中的三姨娘身上有着李若兰的影子,作者通过她发出了不平的呼喊:“咳,做女人的真苦啊!我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脱离这苦海世界呢!”<11>,《资本家之圣诞》中的姨太太因为生了儿子得到老爷的百般宠爱,但她仍然摆脱不了内心的痛苦和无奈:“我好极也是姨太太,无论穿金戴银都是叫人家看低一格的,”<12>《八月节》几乎就是李若兰不幸命运的真实写照,作品中写了几房姨太太围绕着一个男人争宠,由于凤儿妈生了四个女儿,自然在家中地位就低人一等,这个在性别歧视下生存的妇人,她为自己生了几个女孩而充满自责与自卑,另外还受着别的姨太太的气, 但只能忍气吞声, 陪着笑脸。在《中秋晚》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逆来顺受的妇女形象。在夫妻新婚的第一个中秋节晚上,敬仁太太精心准备了一桌团圆宴,这桌团圆宴包含着她对婚姻生活的美好期待和祝福:“吃了团圆宴,一年不会分离。”<13>特别是那团鸭,一定要吃 ,否则就是恶兆。但丈夫还是因为去料理干姐姐的后事而没有吃上团鸭,为此他们吵闹失和,最终夫妻流离失所,对于这一切,敬仁太太却认为都是命中注定,那第一年的中秋晚就是一个不祥之兆。这位太太的不幸令人同情,但她的愚昧和麻木却又令人感到可笑和可悲。作品从敬仁太太的女性心态发掘入手,更多地揭示了女性对待自己命运的麻木、不觉悟,从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凌叔华正是通过对这些女性生存状况和精神状态的描写,揭示了传统封建道德对女性精神的摧残和戕害,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女性自我意识、自我价值追求在女性解放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女性解放的艰巨性、长期性。
四、忧郁、感伤的情调。
凌叔华出身于封建仕宦的大家庭,其家中共有十多个子女,凌叔华排行第十,家里的人都喊她小十,天资聪颖的凌叔华很快就因自己出众的艺术天赋受到父亲的重视并倍受关怀,然而,在这个充满嫉恨和争斗的环境中,她遭遇到其他人对她的冷遇和嘲讽,年幼的她感受到的是无尽的孤独和无奈。凌叔华的妹妹凌叔浩对自己的外孙女回忆姐姐童年时的往事时说:“从五岁起,她就整天都在写呀画的,她从不和我们嬉闹,不合群,就是那么安安静静的。”<14> “她不理睬别人,别人也不理睬她。”<15>凌叔华的女儿陈小滢在写给魏叔凌的信中说:“我越看我母亲写的信,越是悲哀。我觉得我一点儿也不理解她。她的家庭背景,她的姨娘们,还有所有小孩之间的妒忌一定使她很受伤害。”<16>生性内向的凌叔华怀着悲悯的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她们既不是完全封闭的旧式女子,也不是完全新思想化的新潮女子。她们大多陷入了自我内心无声的挣扎之中。传统的儒家伦理的“自律”观念,即强调压抑个性、自我约束的规范,已通过大家庭的耳濡目染和所受的封建文化教育,内化为自身内在的一种深层文化心理积淀,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自律力。然而随着新思潮的传播、涌入,半开放式的社交生活以及自身“思春”年纪带来的本性欲求又唤醒了内心沉睡的欲念。凌叔华在作品中流露了女性们自我压抑的郁闷及最终的失落、伤感,同时给读者也留下了淡淡的怅惘与惋惜。《绣枕》中的大小姐渴望爱却无法得到爱,更为可悲的是,她不理解两情相悦的婚姻的实质而为门当户对夫贵妻荣的婚姻的世俗形式所诱惑。她的不幸遭遇揭示了广大女性被宗法制的婚嫁方式摧残、践踏的共同命运。《女儿身世太凄凉》中的婉兰,生长于深闺之中,受封建传统意识的浸染极深。虽然她的表姐鼓励她追求自由平等,反对买卖式婚姻,她却无力反抗也不愿去抗争,最终顺从父母之命出嫁。凌叔华笔下塑造的大多是一群爱不敢爱,恨不敢恨的多愁善感的女性人物,在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交接处,各自表演着不同内容和形式的悲剧,充满了忧郁、感伤的情调。《吃茶》中的芳影,《茶会以后》中的阿英和阿珠,《春天》中的霄音等等,她们那无尽的愁苦与孤寂让我们难以忘怀,其实,她们也正是千千万万不幸女性的代表,作者怀着同情、惋惜、悲悯的心情表现了广大女性共同的悲哀,作品中流露出一种特有的愁怨与迷茫。凌叔华的小说融入了个体生命对人生和生活的感悟,淡淡的忧伤和隐隐的抑郁渗透在字里行间。
丰富而又独特的童年经验是凌叔华宝贵的精神财富。童年经验使得凌叔华在文本中成功地采用童年视角,表达自己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难舍,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作为一位杰出的画家,她在文学创作中不断追求画境画意的呈现,作为一个觉醒的知识女性,凌叔华深受五四新思想的影响,她用手中的笔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和生存价值,她怀着悲悯情怀诉说女性的自我,呼唤女性的成长,以她特有的艺术感觉和艺术悟性,升华出新颖、清丽、略带一丝感伤的艺术魅力。
注释:
<1>陈学勇.论凌淑华小说创作[J]中国文化研究,2006.01期.128.
<2>童庆炳,程正民.文艺心理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92.
<3>张佐邦.文艺心理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75转引自[苏]康·巴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39.
<4>转引自陈学勇.论凌淑华小说创作[J]中国文化研究,2006.01期.124(凌叔华.凌叔华文存(下).小哥儿俩.自序[M].四川:四川文艺出版社,1998).
<5>、凌叔华.古韵——凌叔华的文与画[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50.
<6>、朱光潜.论自然画与人物画.朱光潜全集.第九卷 [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215.
<7><8><9>凌叔华.凌叔华经典作品[M]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10,18,242.
<10>、凌叔华.古韵——凌叔华的文与画[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68.
<11><12><13>凌叔华.凌叔华经典作品[M]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112,118,162.
<14><15><16>(美)魏淑凌.家国梦影[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10,53,146.
关键词:童年经验;凌叔华;影响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女作家“堪称是“现代评论派”、“新月派”、“京派”的重要作家。贯串先后接连出现的这三个文学流派,并且是每一个流派的代表”<1>她就是现代才女作家凌叔华。凌叔华成名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与当时的庐隐,冰心,冯沅君,陈衡哲,苏雪林齐名,著名美籍华人学者夏志清在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里断言“不过在创造才能上,这些人都比不上凌叔华。”在凌叔华身上表现出来的突出的创造才能,与其丰富的童年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
凌叔华出生于丹青世家,父亲凌福彭曾与康有为同榜进士,并点翰林,授一品顶戴,官至顺天府尹、直隶布政使,擅长词章书画。母亲李若兰亦通文墨,爱读诗书。外祖父系粤中画坛高手,家藏书画极为丰富。康有为、辜鸿铭、齐白石等社会名流是凌叔华家的常客。她的英语启蒙先生是辜鸿铭。凌叔华耳濡目染,幼年时便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六岁时,她在白粉墙上随意涂鸦,被宫廷画师王竹林看中,收为弟子,随后又拜郝漱玉、陈半丁、齐白石为师,并得到慈禧太后的御用画师缪素筠的指导。她在这种浓烈的艺术氛围中熏陶、成长。天资聪颖的凌叔华很快就因自己出众的艺术天赋受到父亲的重视并倍受关怀,她还凭借自己的聪慧,例外得到跟随家里私塾老师———贲先生学习古典诗词的机会。一生酷爱书法的父亲经常向她传授自己的书法经验,并把家族中珍藏的书法作品、祖父的绘画集拿给凌叔华描摹学习。独特而又丰富的童年经历成就了一代才女作家兼画家的凌叔华。
童年经验是指“一个人在童年(包括从幼年到少年)的生活经历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 ,包括童年时的各种感受、印象、记忆、情感、知识、意志等。”<2>虽然随着生活阅历和创作实践的不断丰富,童年时期的某些记忆会有所改变,但童年经验永远是作家创作的不竭源泉。康?巴乌斯托夫斯基在《金蔷薇》中指出:“写作,像一种精神状态,早在他还没有写满几令纸以前,就在他身上产生了,可以产生在童年时代……对生活,对我们周围一切的诗意的理解,是童年时代给我们的最伟大的馈赠。如果一个人在悠长而严肃的岁月中,没有失去这个馈赠,那他就是诗人或者作家。”<3>丰富独特的童年经验使凌叔华的文学创作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带给我们一种新颖、清丽、略带一丝感伤的艺术感受。
一、采用儿童视角,把童年经验作为创作的重要素材。
“童年视角”就是把儿童时代的情感注入到成年人的理性中去,用儿童新颖和惊奇的感受去鉴定我们几十年来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的事物表象。在凌叔华创作的45篇小说中,其中11篇是属于儿童题材的,还有一篇是童话,1935年,凌叔华结集出版了一本以儿童为题材的小说集《小哥儿俩》,在小说集《小哥儿俩》中除了《无聊》等少数篇目之外,其余均是采用儿童视角写的。她总是“怀恋着童年的美梦,对于一切儿童的喜乐与悲哀,都感到
兴味与同情”<4>在《小英》、《凤凰》、《搬家》、《弟弟》《一件喜事》等作品中,叙述者都是天真无邪的孩子,通过他们质朴无华的童心感受生活,表现生活。从这些作品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作者童年时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凌叔华描写儿童的作品,大多都是带有自传性质的,在小主人公身上有着作者自己童年生活的印记,表现的都是她自己在传统大家庭中的童年时光。在她的短篇小说《搬家》和《凤凰》中,小姑娘名字叫枝儿,《搬家》这篇作品后来收入她用英文写的自传中,凌叔华把枝儿改成了作者自己“我”。同样,在短篇小说《一件喜事》和《八月节》中的凤儿在自传中也被改成了“我”。从这些采用儿童视角进行创作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作者童年时的生活状况和思想状况,也可以从中发现作者内心深处对童年生活的依依留恋和难舍之情。
二、如诗如画的意境。
凌叔华出身书香世家,童年时的她对于绘画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我现在已经不记得当时画了多长时间,只记得白墙上画满了山水、动物和人。第二天,又去画另一面墙。打这以后,我天天都去画。”<5>她饱读诗书、多才多艺,父亲曾经聘请宫廷画师缪素筠教她绘画,也曾得到过花鸟画家王竹君、齐白石等的教诲指导。经过名师指导和自己不懈的努力,凌叔华成为一位在中国传统山水、花鸟画方面颇有造诣的画家,她的画平淡简约、秀韵天成,深得文人画的精髓。凌叔华曾自言生平用工夫较多的艺术是画。朱光潜也曾肯定凌叔华“绘画的眼光和手腕影响她的文学的作风”<6>他认为凌叔华写小说像她画画一样,轻描淡写,着墨不多,传出来的意味却很隽永。凌叔华把绘画上的技法用进了小说,“以画入文”。她将中国传统绘画技巧融入文学创作之中,用绘画的色彩感觉描写景物,笔下的自然景物充溢着如诗如画般的意境。凌叔华擅长描写,喜欢调动大量的色彩手段使她笔下的景物处处都点染着多姿的色彩,妙笔生花般地变化出不同的景象,使读者身临其境。在《登富士山》中,她将上山途中如诗如画般的景色真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抬起头一望,树顶上果然有云气,云的背后却有那座超尘绝俗的富士,披了铠白的羽衣,高高踞坐在重重朵云的上面。下面百尺多高的古杉都肃静的立正伺候着。山后是一片浅紫色的天幕,远处有两三颗淡黄的星儿,像大庙宇前面的长明灯迎风闪耀着。”<7>凌叔华通过色彩美逼真生动地描摹自然万物的奇形异状的同时,还烘托了自己的心境。在绘画中施以色彩,可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性、立体感,富有情趣韵味,凌叔华把它引进文学创作中,成为她描摹事物形貌,抒发个人情怀的重要手段。如《衡湘四日游》:“金澄澄的朝阳,撒在近处的松林上,美极了。清碧的溪流,常绕着绿阴阴的竹林,竹林左右,又常见竹篱茅舍。门前有红衣小儿嬉戏,雪白鸭子浮水,黑狗看家,牧童引着黄牛在青绿的山坡吃草。”<8>通过色彩的搭配,金色太阳、碧流、绿荫、红儿、白鸭、黑狗…通过带有特指的物象,色彩的搭配,传达作者出畅游长沙的喜悦之情,追求一种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古朴民风。凌叔华在创作中注重对物像的色彩写真,并使色彩的情感特征和心理暗示功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他俩的一日》中,“初秋的湖水比镜子还清,薄薄的染上一片紫丁香的彩色。远远地满生了杂树的西堤底下,淡淡的烘出一长道玫瑰色的晚霞来。此时寂静得很,只有几双海燕低低地飞来飞去,翅膀上剪子样的尾巴拖到水面,听得见轻轻的拍水声。”<9>这段景致描写深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同时也暗示了作品中男女主人公的淡淡愁绪和浓浓情爱。
三、“母亲情结”及对广大女性命运的关注
凌叔华是“五四”时期接受新思想,以新眼光关注中国传统女性内心世界的女作家,她写出了那些遭逢社会变革中的传统女性的命运起伏,作品中的女性充满着无奈与屈从,在她们身上,或多或少可以看到凌淑华母亲的影子。凌叔华的父亲凌福彭共有六位妻子,凌叔华的母亲李若兰是他的第四位夫人,在那个封建大家庭中,孩子们在大人面前争宠,妻妾则在丈夫面前争宠。李若兰是个善良的女人,她捐了许多钱给中国红十字会,帮助抚养孤儿,她得到了贫苦人们对她的喜爱,却没有得到丈夫对她的宠爱。在那个笼罩着浓厚封建氛围、受到重男轻女思想影响的的家庭中,生育四个女儿成为李若兰一生的遗憾和苦痛,1900年3月25日,在生下凌叔华时,痛苦而又失望的她哭着吩咐女仆:“别告诉他们我生了,他们会说,她又生了个女儿。”<10>李若兰发誓再也不生孩子了,她一直生活在低人一等的环境中,过着压抑、痛苦的日子,凌叔华从母亲的眼泪中领略了女人难言的辛酸,她从母亲痛苦的生活经历中选取素材,写出了旧式家庭中女性的不幸命运,表现广大女性内心世界的创伤和无奈。《女儿身世太凄凉》中的三姨娘身上有着李若兰的影子,作者通过她发出了不平的呼喊:“咳,做女人的真苦啊!我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脱离这苦海世界呢!”<11>,《资本家之圣诞》中的姨太太因为生了儿子得到老爷的百般宠爱,但她仍然摆脱不了内心的痛苦和无奈:“我好极也是姨太太,无论穿金戴银都是叫人家看低一格的,”<12>《八月节》几乎就是李若兰不幸命运的真实写照,作品中写了几房姨太太围绕着一个男人争宠,由于凤儿妈生了四个女儿,自然在家中地位就低人一等,这个在性别歧视下生存的妇人,她为自己生了几个女孩而充满自责与自卑,另外还受着别的姨太太的气, 但只能忍气吞声, 陪着笑脸。在《中秋晚》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逆来顺受的妇女形象。在夫妻新婚的第一个中秋节晚上,敬仁太太精心准备了一桌团圆宴,这桌团圆宴包含着她对婚姻生活的美好期待和祝福:“吃了团圆宴,一年不会分离。”<13>特别是那团鸭,一定要吃 ,否则就是恶兆。但丈夫还是因为去料理干姐姐的后事而没有吃上团鸭,为此他们吵闹失和,最终夫妻流离失所,对于这一切,敬仁太太却认为都是命中注定,那第一年的中秋晚就是一个不祥之兆。这位太太的不幸令人同情,但她的愚昧和麻木却又令人感到可笑和可悲。作品从敬仁太太的女性心态发掘入手,更多地揭示了女性对待自己命运的麻木、不觉悟,从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凌叔华正是通过对这些女性生存状况和精神状态的描写,揭示了传统封建道德对女性精神的摧残和戕害,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女性自我意识、自我价值追求在女性解放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女性解放的艰巨性、长期性。
四、忧郁、感伤的情调。
凌叔华出身于封建仕宦的大家庭,其家中共有十多个子女,凌叔华排行第十,家里的人都喊她小十,天资聪颖的凌叔华很快就因自己出众的艺术天赋受到父亲的重视并倍受关怀,然而,在这个充满嫉恨和争斗的环境中,她遭遇到其他人对她的冷遇和嘲讽,年幼的她感受到的是无尽的孤独和无奈。凌叔华的妹妹凌叔浩对自己的外孙女回忆姐姐童年时的往事时说:“从五岁起,她就整天都在写呀画的,她从不和我们嬉闹,不合群,就是那么安安静静的。”<14> “她不理睬别人,别人也不理睬她。”<15>凌叔华的女儿陈小滢在写给魏叔凌的信中说:“我越看我母亲写的信,越是悲哀。我觉得我一点儿也不理解她。她的家庭背景,她的姨娘们,还有所有小孩之间的妒忌一定使她很受伤害。”<16>生性内向的凌叔华怀着悲悯的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她们既不是完全封闭的旧式女子,也不是完全新思想化的新潮女子。她们大多陷入了自我内心无声的挣扎之中。传统的儒家伦理的“自律”观念,即强调压抑个性、自我约束的规范,已通过大家庭的耳濡目染和所受的封建文化教育,内化为自身内在的一种深层文化心理积淀,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自律力。然而随着新思潮的传播、涌入,半开放式的社交生活以及自身“思春”年纪带来的本性欲求又唤醒了内心沉睡的欲念。凌叔华在作品中流露了女性们自我压抑的郁闷及最终的失落、伤感,同时给读者也留下了淡淡的怅惘与惋惜。《绣枕》中的大小姐渴望爱却无法得到爱,更为可悲的是,她不理解两情相悦的婚姻的实质而为门当户对夫贵妻荣的婚姻的世俗形式所诱惑。她的不幸遭遇揭示了广大女性被宗法制的婚嫁方式摧残、践踏的共同命运。《女儿身世太凄凉》中的婉兰,生长于深闺之中,受封建传统意识的浸染极深。虽然她的表姐鼓励她追求自由平等,反对买卖式婚姻,她却无力反抗也不愿去抗争,最终顺从父母之命出嫁。凌叔华笔下塑造的大多是一群爱不敢爱,恨不敢恨的多愁善感的女性人物,在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交接处,各自表演着不同内容和形式的悲剧,充满了忧郁、感伤的情调。《吃茶》中的芳影,《茶会以后》中的阿英和阿珠,《春天》中的霄音等等,她们那无尽的愁苦与孤寂让我们难以忘怀,其实,她们也正是千千万万不幸女性的代表,作者怀着同情、惋惜、悲悯的心情表现了广大女性共同的悲哀,作品中流露出一种特有的愁怨与迷茫。凌叔华的小说融入了个体生命对人生和生活的感悟,淡淡的忧伤和隐隐的抑郁渗透在字里行间。
丰富而又独特的童年经验是凌叔华宝贵的精神财富。童年经验使得凌叔华在文本中成功地采用童年视角,表达自己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难舍,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作为一位杰出的画家,她在文学创作中不断追求画境画意的呈现,作为一个觉醒的知识女性,凌叔华深受五四新思想的影响,她用手中的笔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和生存价值,她怀着悲悯情怀诉说女性的自我,呼唤女性的成长,以她特有的艺术感觉和艺术悟性,升华出新颖、清丽、略带一丝感伤的艺术魅力。
注释:
<1>陈学勇.论凌淑华小说创作[J]中国文化研究,2006.01期.128.
<2>童庆炳,程正民.文艺心理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92.
<3>张佐邦.文艺心理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75转引自[苏]康·巴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39.
<4>转引自陈学勇.论凌淑华小说创作[J]中国文化研究,2006.01期.124(凌叔华.凌叔华文存(下).小哥儿俩.自序[M].四川:四川文艺出版社,1998).
<5>、凌叔华.古韵——凌叔华的文与画[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50.
<6>、朱光潜.论自然画与人物画.朱光潜全集.第九卷 [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215.
<7><8><9>凌叔华.凌叔华经典作品[M]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10,18,242.
<10>、凌叔华.古韵——凌叔华的文与画[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68.
<11><12><13>凌叔华.凌叔华经典作品[M]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112,118,162.
<14><15><16>(美)魏淑凌.家国梦影[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10,5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