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七月的美国东部,凉爽宜人。从大西洋吹来的海风时不时地会带来一场雨水,冲刷一下热气腾腾的大地。
一到周末,我必是流连于华盛顿D.C的博物馆中。累了就在国会山旁的草地上看松鼠们自娱自乐。国家广场附近博物馆里,到处都是来这里参观的孩子,统一鲜艳的T恤衫,排列整齐的队伍,鲜活跳跃,也成了这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博物馆都是免费的,从世界各国搜罗来的珍品理当是孩子最好的教科书。
我不止在一家美国的儿童博物馆中看到过这句被他们推崇的名句:I hear and I forget,I see and I remember,I do and I understand。作为他们的教育哲学,其实这句话出自我们老祖宗荀子的《儒效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教育,目前是中国中产阶级最主要的消费。一方面大家都嚷嚷着教育费用太高,而另一方面大家又豪掷千金。从幼儿园开始,英文课、舞蹈课、旱冰课……到小学,挤进各级占坑班(北京为了上重点初中而在小学开始的一种课外辅导),再到中学的国际高中、SAT辅导班、大学的海外教育,这似乎是一条龙的成长模式了。
“别人都这样”是中国家长在孩子身上最大的消费,不过,显然攀比的成分大于思考,“恐惧别人有我没有”的心理大于对课程兴趣的引导。这种教育消费下,孩子学到的是焦虑和从众,而不是美国孩子所具有的对事物本身的兴趣。原因很简单,我们教育体制下的好孩子不需要兴趣,只需要高分。从而我们的学习过程不是孩子们自主驱动的,而是为了获得更好的需要强迫完成的。同时我们的教育体制下的竞争又是以记忆、应试为主要模式的,鲜有考试可以让你自由发挥思想。显然,孩子的自主思想在我们的教育体制下是不重要的。
就是这样一场战争,如果要深究其目的是什么,可能很多人都是模糊混沌的。从小的钢琴课、体育课,用孩子的欢笑换来的考级,是为了小学升初中的时候能进到好学校;大部分小学生的周末时间换来的是占坑班、奥数班,放弃亲近自然的时间,放弃体育运动、团队精神,目的就是进重点中学;升入重点中学的的目的呢,自然是升入重点大学。
近几年,中国的一流大学已经不再是这场竞争的目标了,美国的常春藤成为新的追逐动力,今年6月2日在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再次上演内地高中生“千军万马”赴港考SAT 的壮观景象。可人家美国也不傻,最近出现的高SAT低能力的中国留学生已经引起了美国学校的警惕,未来单靠SAT申请美国常春藤的事情会越来越少,而更重要的是领导力、社会贡献和学习的能力、独立的见解。从被动的如果考不上就如何如何到主动地寻找兴趣,这是我看到的很多在美国读中学的内地孩子的一个转变。而一旦孩子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即使能在美国名校毕业,在工作中也会因为缺少自主性,缺少对工作的兴趣而成为事业发展中的障碍。兴趣,是美国家长在孩子身上最大的消费。很多美国家长同样送孩子学钢琴、学体育,送到数学特训营,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通过兴趣驱动,把时间分配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在美国的教育体制中,家长和学校千方百计要完成一件事情,就是启发孩子的兴趣,同时接受每一个孩子的不同特点,找到并帮助孩子发扬自己的兴趣和优势。
每一笔消费都需要投资回报。而对孩子的教育则需要家长们的自信。你相信你的投资是真正的能得到回报的,这种回报不是孩子能否够过钢琴几级,而是孩子在音乐中得到的熏陶和情操的提升、手指练习了思维。在奥数班上的回报不是是否能通过成为班里的尖子生而被好初中录取,而是孩子真正能在数学的海洋中找到乐趣,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对生活,生命力最美好的追求,是学习的最终目的。然而,如果中国家长今天就为了孩子的兴趣而花大本钱,这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很多国内的家长肯定要说如果我注重了孩子的兴趣,可是上不了好学校,孩子的将来谁负责啊?我没有办法回答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太深刻。 我耳畔常常想起的是电影《非诚勿扰2》里孙红雷说的:“我就想让我的孩子虚度光阴,不干吗就不干吗。”
如果没有这个勇气,就当这儿一地鸡毛好了。
一到周末,我必是流连于华盛顿D.C的博物馆中。累了就在国会山旁的草地上看松鼠们自娱自乐。国家广场附近博物馆里,到处都是来这里参观的孩子,统一鲜艳的T恤衫,排列整齐的队伍,鲜活跳跃,也成了这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博物馆都是免费的,从世界各国搜罗来的珍品理当是孩子最好的教科书。
我不止在一家美国的儿童博物馆中看到过这句被他们推崇的名句:I hear and I forget,I see and I remember,I do and I understand。作为他们的教育哲学,其实这句话出自我们老祖宗荀子的《儒效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教育,目前是中国中产阶级最主要的消费。一方面大家都嚷嚷着教育费用太高,而另一方面大家又豪掷千金。从幼儿园开始,英文课、舞蹈课、旱冰课……到小学,挤进各级占坑班(北京为了上重点初中而在小学开始的一种课外辅导),再到中学的国际高中、SAT辅导班、大学的海外教育,这似乎是一条龙的成长模式了。
“别人都这样”是中国家长在孩子身上最大的消费,不过,显然攀比的成分大于思考,“恐惧别人有我没有”的心理大于对课程兴趣的引导。这种教育消费下,孩子学到的是焦虑和从众,而不是美国孩子所具有的对事物本身的兴趣。原因很简单,我们教育体制下的好孩子不需要兴趣,只需要高分。从而我们的学习过程不是孩子们自主驱动的,而是为了获得更好的需要强迫完成的。同时我们的教育体制下的竞争又是以记忆、应试为主要模式的,鲜有考试可以让你自由发挥思想。显然,孩子的自主思想在我们的教育体制下是不重要的。
就是这样一场战争,如果要深究其目的是什么,可能很多人都是模糊混沌的。从小的钢琴课、体育课,用孩子的欢笑换来的考级,是为了小学升初中的时候能进到好学校;大部分小学生的周末时间换来的是占坑班、奥数班,放弃亲近自然的时间,放弃体育运动、团队精神,目的就是进重点中学;升入重点中学的的目的呢,自然是升入重点大学。
近几年,中国的一流大学已经不再是这场竞争的目标了,美国的常春藤成为新的追逐动力,今年6月2日在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再次上演内地高中生“千军万马”赴港考SAT 的壮观景象。可人家美国也不傻,最近出现的高SAT低能力的中国留学生已经引起了美国学校的警惕,未来单靠SAT申请美国常春藤的事情会越来越少,而更重要的是领导力、社会贡献和学习的能力、独立的见解。从被动的如果考不上就如何如何到主动地寻找兴趣,这是我看到的很多在美国读中学的内地孩子的一个转变。而一旦孩子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即使能在美国名校毕业,在工作中也会因为缺少自主性,缺少对工作的兴趣而成为事业发展中的障碍。兴趣,是美国家长在孩子身上最大的消费。很多美国家长同样送孩子学钢琴、学体育,送到数学特训营,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通过兴趣驱动,把时间分配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在美国的教育体制中,家长和学校千方百计要完成一件事情,就是启发孩子的兴趣,同时接受每一个孩子的不同特点,找到并帮助孩子发扬自己的兴趣和优势。
每一笔消费都需要投资回报。而对孩子的教育则需要家长们的自信。你相信你的投资是真正的能得到回报的,这种回报不是孩子能否够过钢琴几级,而是孩子在音乐中得到的熏陶和情操的提升、手指练习了思维。在奥数班上的回报不是是否能通过成为班里的尖子生而被好初中录取,而是孩子真正能在数学的海洋中找到乐趣,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对生活,生命力最美好的追求,是学习的最终目的。然而,如果中国家长今天就为了孩子的兴趣而花大本钱,这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很多国内的家长肯定要说如果我注重了孩子的兴趣,可是上不了好学校,孩子的将来谁负责啊?我没有办法回答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太深刻。 我耳畔常常想起的是电影《非诚勿扰2》里孙红雷说的:“我就想让我的孩子虚度光阴,不干吗就不干吗。”
如果没有这个勇气,就当这儿一地鸡毛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