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下介入治疗椎间盘源性坐骨神经痛

来源 :实用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f4545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CT引导下介入治疗椎间盘源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4例有坐骨神经痛临床症状和体征并经CT确诊有相应椎间盘病变的病例54例,进行CT引导下在病变椎间盘区硬膜外及其神经根周围注射药物,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完成穿刺治疗80例次,成功率100%,无手术并发症,随访1~18个月。效果好37例(68.5%),较好11例(20.4%),差6例(11.1%),总有效率为88.9%。结论:CT引导下介入治疗椎间盘源性坐骨神经痛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航空事业进步与发展,在全国各地新建或扩建了大量大型航站楼,与此同时各机场引进许多先进的行李处理系统。本文针对双流机场引进的进港行李系统,在对其吸收和消化后
以对叔丁基苯胺为原料,在低温条件下合成出对叔丁基苯基五唑(p-tBPP)。用低温动态核磁分析技术研究了p-tBPP的分解动力学,确定了p-tBPP的分解反应为一级反应;获得了p-tBPP的半
目的探讨半椎板与全椎板显微入路手术治疗椎管内肿瘤的疗效及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行锥管内肿瘤切除术的138例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9例。观察
自己的第一个博士生即将毕业,作为老师想对她说几句话,这也是对全体学生的寄语。继续学习。毕业尽管是学校系统学习的结束,但却是自我继续学习的开始。博士尽管已经是最高学
期刊
肿瘤病人普遍存在血液高凝状态,这种血液条件增加了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维护的难度。目前随着肿瘤治疗的日益规范化,综合疗法被临床大量采用。化疗作为肿瘤治疗
基于量子成像技术和衍射现象设计了验证量子非定域衍射实验.使用LabVIEW程序控制桶探测器和CCD相机同时拍照,使用Matlab程序对桶探测器拍的图像和CCD相机拍的图像求和运算,得
<正>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繁荣美术创作、推动美术创新,褒奖一批长期扎根生活、情系民生、为人民造像并取得艺术成就的当代美术家典范
马尾松(Pinus,Massoniana)、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刨花楠(Machiluspauhoi)、闽楠(Phoebebournei)和木荷(Schimasuperba)是福建省常见树种,选取基径(D)、株高(H)、冠幅宽度(C)及复合变
本文通过展开调研,在大量的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系统的研究新疆工科类院校少数民族就业去向,剖析了新疆工科类院校少数民族同学在选择就业问题上所遇到的问题,总结新疆少数民族同学
本文简要介绍了工作于太赫兹(THz)波段的量子级联激光器、量子阱探测器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器件在THz成像方面的实验研究,包括被动成像技术和扫描透射成像技术,其中扫描透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