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以地理学和规划学为主干学科,其核心知识体系涵盖了地理学、数学与信息学、规划学、管理学和环境科学等多学科内容。作为一个极具生命力和市场普适性的新专业,如何吸收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成功经验,以更好地实现与社会经济发展对该专业人才迫切需要的对接,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时代意义
1.应对当前复杂人地关系矛盾的客观需要
当前,我国正面临经济高速增长下日趋明显的资源稀缺、环境污染问题。各种资源、环境问题层出不穷,人地关系矛盾加剧,经济增长所形成的巨大利润正逐步被高额的稀缺资源购买成本和环境治理成本所消耗。21世纪的中国,必须实现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战略,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而要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适应人地关系协调发展要求、实施可持续理念与行动计划的人才队伍。“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基础理论。让受教育者树立起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地观,是人文地理教育的重大使命。因此,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发展及其课程体系的构建,对于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快速城市化及城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涌现了诸如城镇化人口质量不高、城镇空间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适应、城镇体系发展不协调、土地利用粗放等一系列共性问题。对于快速发展阶段的中小城市(镇),如何着手城市交通、住房、工程管线布局等城市实体空间规划问题的解决,成为当务之急;而对于那些已经走向城市化成熟阶段的大城市、特大城市,在解决城市实体空间规划的同时,频频关注起“人地和谐”关系建设、区域协调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和人文关怀等问题。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具备了从城市实体空间规划到“人地关系”人文哲学的多层次素质,拥有从宏观、中观城乡规划,高起点做好城市(镇)规划设计、构建和谐宜居的城市环境,到微观项目规划(策划)的综合能力,能较好地满足我国现阶段快速城市化、城镇化发展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要。
3.现代地理科学发展的必然需要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经过长期建设和发展,形成了一套成熟而完整的课程体系,与此同时,地理学科又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具有社会实践性和区域性的时代特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应用性强的学科特性,要求它在服务于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同时,更应在丰富和发展地理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此外,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能够与硕士、博士“人文地理学”专业进行较好对接,避免了原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对口不清晰,专业学科、知识体系不连贯等问题,对现代地理科学向更高层次、更深领域的发展有着积极推动意义。
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能力要求
1.通用技能要求
通用技能是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所有专业大学生教育阶段均应具备的共性技能,包括资料收集与信息捕获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计算机软件和外语应用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2.专业基本技能要求
专业基本技能是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必须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基础性技能,是对本专业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提升的基本要求。包括地理野外考察与综合分析能力、熟练掌握城乡规划基本规范的能力、计算机专题地图编制的能力、遥感技术运用及分析处理能力和GIS软件应用能力等。
3.专业创新技能要求
专业创新技能是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利用专业知识、通用技能和专业基本技能综合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创新实践的能力。包括城乡规划实务与图件综合设计与实践能力、科学研究、创新意识与协同攻关能力、撰写毕业设计(论文)的能力等。
三、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1.课程体系设置基本原则
厚实理论基础的原则。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既应充分体现地理学的理论与前沿发展,又同时体现相近专业如城市规划、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在人文地理、城乡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技术,如遥感、遥测、GIS技术,以及高等数学、计算机等基本知识与应用技能等方面有所体现。在专业理论基础的构建上应以人文地理学“人地关系”理论为基础平台,充分融合规划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相关学科的有关理论,并及时将各相关专业领域的最新知识增添到理论课程体系当中。
拓宽实践口径的原则。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更注重于实践应用,因此,在其课程体系构建中,应根据本专业目录对学生通用技能、专业基本技能和创新技能的要求,相应开设课堂实验、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实践环节设计的社会关联性,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相结合,共同建立起课内实践环节、校内实训平台和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的实践课程体系,达到培养和增强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之目的,为社会输送具有一定操作能力和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型人才。
凸显地方特色的原则。与原有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相比,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口径由宽变窄,实现了与硕士、博士阶段人文地理学专业的有机衔接。作为地理学科一个崭新的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必须在培养目标和特色方向定位上发挥其多学科综合的专业优势,解决原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面太宽,专业特色不鲜明的问题。应尽量规避其发散缺陷,注重向更深入、更收敛的方向发展,突出其综合性专业特点。在课程开设中,应避免地理科学、环境科学、规划科学、管理科学等相关专业主干课程的简单叠加,过于追求全面,导致课程门类多、衔接不当等问题。应顺应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充分利用相关学科的优势资源和各院校教学科研条件,遴选出凸显地方特色的培养方向。
2.课程体系设置案例分析
广东韶关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在教育部2012年新专业目录出台后,将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与新专业目录归口对接的结果,其课程体系的设置既充分考虑了国家教育部2012年新专业目录的基本要求,又汲取了同类院校已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成功经验和相应教训,也结合了本校、本学院的实际情况。
专业课程设置必须解决的问题。根据国内教育教学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式,结合学校实际,本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必须解决三个主要问题:一是专业培养目标与特色方向定位问题。重新确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目标和特色方向定位,是本专业课程体系设置首要解决的问题。二是课程体系的重新调整问题。完成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以及相应学分的重新设定与进一步优化,是本专业课程体系设置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三是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问题。如何整合校内外资源,在校内完成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验室、校内实践实训基地建设,以及在校外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实习实践基地,是本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在课程体系平台的构建上,立足于“厚实理论基础、拓宽实践口径、凸显地方特色”原则,构建起基于“平台 模块”的“211”课程体系。即在大一、大二阶段,安排全校性公共课和专业必修课平台课程,不分专业方向,进行通识教育。自大三开始,根据学科背景和专业应用方向开设专业方向模块(专业选修课)课程,根据社会需求、办学条件和学生兴趣,实行专业方向分流。大四阶段,除继续完成各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外,重点开设一些专业创新课程,如创新能力训练、毕业设计(论文)撰写等,并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愿望,将学生进一步分流为参加工作、考研等不同方向,给予相应培养。在实践教学内容(环节)安排上,通过将课程分散实践教学与专业综合集中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将课堂实验(上机练习)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城市与区域规划综合实习,以及毕业实习(设计)等不同层次的实践内容串联起来,实现在大一、二阶段以认知与体验型实践为主,以社会调查、城市与区域综合实习为主要内容,大三、大四以研究与创造型实践为主,以专业综合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为主要内容的全过程参与式实践教学模式。
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时代意义
1.应对当前复杂人地关系矛盾的客观需要
当前,我国正面临经济高速增长下日趋明显的资源稀缺、环境污染问题。各种资源、环境问题层出不穷,人地关系矛盾加剧,经济增长所形成的巨大利润正逐步被高额的稀缺资源购买成本和环境治理成本所消耗。21世纪的中国,必须实现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战略,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而要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适应人地关系协调发展要求、实施可持续理念与行动计划的人才队伍。“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基础理论。让受教育者树立起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地观,是人文地理教育的重大使命。因此,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发展及其课程体系的构建,对于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快速城市化及城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涌现了诸如城镇化人口质量不高、城镇空间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适应、城镇体系发展不协调、土地利用粗放等一系列共性问题。对于快速发展阶段的中小城市(镇),如何着手城市交通、住房、工程管线布局等城市实体空间规划问题的解决,成为当务之急;而对于那些已经走向城市化成熟阶段的大城市、特大城市,在解决城市实体空间规划的同时,频频关注起“人地和谐”关系建设、区域协调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和人文关怀等问题。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具备了从城市实体空间规划到“人地关系”人文哲学的多层次素质,拥有从宏观、中观城乡规划,高起点做好城市(镇)规划设计、构建和谐宜居的城市环境,到微观项目规划(策划)的综合能力,能较好地满足我国现阶段快速城市化、城镇化发展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要。
3.现代地理科学发展的必然需要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经过长期建设和发展,形成了一套成熟而完整的课程体系,与此同时,地理学科又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具有社会实践性和区域性的时代特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应用性强的学科特性,要求它在服务于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同时,更应在丰富和发展地理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此外,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能够与硕士、博士“人文地理学”专业进行较好对接,避免了原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对口不清晰,专业学科、知识体系不连贯等问题,对现代地理科学向更高层次、更深领域的发展有着积极推动意义。
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能力要求
1.通用技能要求
通用技能是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所有专业大学生教育阶段均应具备的共性技能,包括资料收集与信息捕获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计算机软件和外语应用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2.专业基本技能要求
专业基本技能是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必须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基础性技能,是对本专业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提升的基本要求。包括地理野外考察与综合分析能力、熟练掌握城乡规划基本规范的能力、计算机专题地图编制的能力、遥感技术运用及分析处理能力和GIS软件应用能力等。
3.专业创新技能要求
专业创新技能是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利用专业知识、通用技能和专业基本技能综合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创新实践的能力。包括城乡规划实务与图件综合设计与实践能力、科学研究、创新意识与协同攻关能力、撰写毕业设计(论文)的能力等。
三、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1.课程体系设置基本原则
厚实理论基础的原则。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既应充分体现地理学的理论与前沿发展,又同时体现相近专业如城市规划、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在人文地理、城乡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技术,如遥感、遥测、GIS技术,以及高等数学、计算机等基本知识与应用技能等方面有所体现。在专业理论基础的构建上应以人文地理学“人地关系”理论为基础平台,充分融合规划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相关学科的有关理论,并及时将各相关专业领域的最新知识增添到理论课程体系当中。
拓宽实践口径的原则。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更注重于实践应用,因此,在其课程体系构建中,应根据本专业目录对学生通用技能、专业基本技能和创新技能的要求,相应开设课堂实验、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实践环节设计的社会关联性,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相结合,共同建立起课内实践环节、校内实训平台和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的实践课程体系,达到培养和增强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之目的,为社会输送具有一定操作能力和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型人才。
凸显地方特色的原则。与原有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相比,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口径由宽变窄,实现了与硕士、博士阶段人文地理学专业的有机衔接。作为地理学科一个崭新的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必须在培养目标和特色方向定位上发挥其多学科综合的专业优势,解决原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面太宽,专业特色不鲜明的问题。应尽量规避其发散缺陷,注重向更深入、更收敛的方向发展,突出其综合性专业特点。在课程开设中,应避免地理科学、环境科学、规划科学、管理科学等相关专业主干课程的简单叠加,过于追求全面,导致课程门类多、衔接不当等问题。应顺应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充分利用相关学科的优势资源和各院校教学科研条件,遴选出凸显地方特色的培养方向。
2.课程体系设置案例分析
广东韶关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在教育部2012年新专业目录出台后,将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与新专业目录归口对接的结果,其课程体系的设置既充分考虑了国家教育部2012年新专业目录的基本要求,又汲取了同类院校已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成功经验和相应教训,也结合了本校、本学院的实际情况。
专业课程设置必须解决的问题。根据国内教育教学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式,结合学校实际,本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必须解决三个主要问题:一是专业培养目标与特色方向定位问题。重新确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目标和特色方向定位,是本专业课程体系设置首要解决的问题。二是课程体系的重新调整问题。完成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以及相应学分的重新设定与进一步优化,是本专业课程体系设置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三是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问题。如何整合校内外资源,在校内完成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验室、校内实践实训基地建设,以及在校外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实习实践基地,是本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在课程体系平台的构建上,立足于“厚实理论基础、拓宽实践口径、凸显地方特色”原则,构建起基于“平台 模块”的“211”课程体系。即在大一、大二阶段,安排全校性公共课和专业必修课平台课程,不分专业方向,进行通识教育。自大三开始,根据学科背景和专业应用方向开设专业方向模块(专业选修课)课程,根据社会需求、办学条件和学生兴趣,实行专业方向分流。大四阶段,除继续完成各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外,重点开设一些专业创新课程,如创新能力训练、毕业设计(论文)撰写等,并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愿望,将学生进一步分流为参加工作、考研等不同方向,给予相应培养。在实践教学内容(环节)安排上,通过将课程分散实践教学与专业综合集中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将课堂实验(上机练习)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城市与区域规划综合实习,以及毕业实习(设计)等不同层次的实践内容串联起来,实现在大一、二阶段以认知与体验型实践为主,以社会调查、城市与区域综合实习为主要内容,大三、大四以研究与创造型实践为主,以专业综合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为主要内容的全过程参与式实践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