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伊犁河谷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缺乏区域规划,龙头企业匮乏,产业链延伸不足,法规、政策急需完善,技术服务相对滞后等主要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伊犁河谷林下经济发展应遵循科学规划、完善政策扶持、强化服务意识、引导合作和示范带动的方针。
关键词 林下经济;对策;伊犁河谷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33.041
林下经济是指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现有的林木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在林下开展林、农、牧等多种项目的主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林、农、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林业模式。
伊犁河谷地处中纬度内陆,属大陆性温带气候,气候温和,昼夜温差大,降水较充沛,区域水系分布广,地下水资源极为丰富,土地资源类型丰富且质量较好。其独有的水土和气候,为林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本条件。截至目前,伊犁河谷周边6个县(市)根据不同造林区域自然生态特征,通过多年的努力,完成了近3万hm2
人工造林面积,主要是发展具有区域优势的苹果、树上干杏、樱桃李、葡萄等特色经济林。在发展林业的同时,大面积的林间空地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空间,林下经济已成为伊犁河谷林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林下经济发展不仅可以降低林业投入,也可大大提高林地管理质量。
1 林下经济主要模式
1.1 林草模式
伊犁河谷长期过牧造成草场严重退化,通过在林地间作苜蓿,即可解决畜牧养殖牧草短缺问题,为牲畜提供优质饲料,也可提高林地土壤肥力。
1.2 林农模式
此种模式在伊犁河谷林区广泛应用。由于这一区域光热水土条件相对优越,特别适宜各类作物的种植,特别是小麦、玉米、油葵、大豆、甘薯等农产品品质优良。
1.3 林经模式
主要是在林下种植适宜伊犁河谷地区的高附加值经济植物,如薰衣草、胡麻、红花等香料、油料植物,同时为城镇人群提供无公害蔬菜、瓜果等。
1.4 林药模式
在气候适宜的林地间种植油牡丹、白芍、贝母等中药材,药材生产可实行管理相对简单易操作的半野生化栽培方式。
1.5 林禽模式
在林下种植牧草或者保留自然生长的杂草,养殖柴鸡、鸭、鹅等家禽,林地是家禽的“天然氧吧”,林间放养通风降温、不易生病,利于生长。通过家禽在林间采食虫草排泄粪便,家禽与林木形成了良性循环。
2 存在的问题
2.1 区域规划缺乏
伊犁河谷林下经济发展普遍存在着我地我种、各自为政的现象,使得林下经济发展分布不合理。由于缺乏科学规划,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和种植品种往往盲目跟進、一哄而上,很难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2.2 龙头企业匮乏
林下种植、养殖普遍是一家一户经营,大户或企业化程度较低,难以形成规模优势,缺乏产业龙头,无法形成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由于缺少龙头企业带动和行业协会的协调,农户们各自经营,由于生产不规范,产品质量低下,导致产品销售困难、市场竞争力低。
2.3 产业链延伸不够
林下经济不仅提供林下直接产品,更为重要的是创新发展模式,增加其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由于存在资金、技术、生产、销售等问题,亟待解决林下种植、养殖产量的持续增加,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变直接产品为丰富的绿色健康产品。
2.4 法规、政策亟待完善
农户们对于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情很高,但由于手上缺乏资金,林下经济在发展初期就受到制约,加之得不到后续资金的支持,想做大规模、拉长产业链就更加困难,导致林下经济发展缺乏后劲。与林下经济发展的法规、政策滞后,缺乏成熟的政策、经验。
2.5 技术服务相对滞后
在林下种、养殖过程中,农户大多还是沿用传统生产方式,对科学的种植、养殖技术掌握不足,从而导致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差,不能适应当今市场需求。管理和科研部门对林下经济发展的指导和服务不到位,农户得不到全面的科技服务与技术培训,适宜林间种植、养殖的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和推广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未建立林下产品全产业链技术服务体系。
3 建议与对策
3.1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发展林下经济必须先作科学规划。首先,深入实地,搞清当地林情,了解农户意愿,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当地自然条件、林地资源现状、经济发展水平、市场供需情况等,科学制定出林下经济发展规划,争取将规划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其次,规划必须结合当地实际,突出地域特点,科学准确的规划出发展林下经济的规模与种类。
3.2 完善政策,积极扶持
通过争取政府财政补助,设立林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帮助农户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基础设施问题。采取政府投入、受益者投资、股权投入等多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争取当地金融机构支持,充分发挥财政贴息政策的带动和引导作用,积极开办林权抵押贷款、农民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民联保贷款等业务,解决农户发展林下经济融资难的问题。积极争取税务部门支持,比照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对林下经济产品免征增值税。有关林业发展资金和建设项目,也要加大对林下经济的支持力度。
3.3 加强服务,倡导合作
政府和林业科研部门应加强对林下经济工作的引导和服务,力争为农户提供全面的科技服务与技术培训。将培育出的新品种和好品种提供与农户用于林下种植、养殖,不断提升产品产量和质量,丰富的绿色健康的林产品回报社会。鼓励建立林业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户开展合作经营,提高林下经济的组织管理水平,抵抗风险能力和提升市场竞争力。建立起信息共享平台,完善各种沟通渠道,及时提供政策法律、市场信息等咨询服务,为农民发展林下经济创造良好条件。
3.4 树立典型,示范引领
要善于发现、认真总结,广泛宣传发展林下经济的先进典型,通过试点示范,及时推广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典型引领、示范带动的作用,推动林下经济健康发展。着力培育适宜当地的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重点培育出具有效益好、带动力强、示范效应好的典型大户和企业,形成社会共同参与林下经济发展新格局,通过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形成大龙头带大产业、大产业支持大龙头的发展态势,推进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经营。
(责任编辑:刘昀)
关键词 林下经济;对策;伊犁河谷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33.041
林下经济是指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现有的林木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在林下开展林、农、牧等多种项目的主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林、农、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林业模式。
伊犁河谷地处中纬度内陆,属大陆性温带气候,气候温和,昼夜温差大,降水较充沛,区域水系分布广,地下水资源极为丰富,土地资源类型丰富且质量较好。其独有的水土和气候,为林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本条件。截至目前,伊犁河谷周边6个县(市)根据不同造林区域自然生态特征,通过多年的努力,完成了近3万hm2
人工造林面积,主要是发展具有区域优势的苹果、树上干杏、樱桃李、葡萄等特色经济林。在发展林业的同时,大面积的林间空地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空间,林下经济已成为伊犁河谷林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林下经济发展不仅可以降低林业投入,也可大大提高林地管理质量。
1 林下经济主要模式
1.1 林草模式
伊犁河谷长期过牧造成草场严重退化,通过在林地间作苜蓿,即可解决畜牧养殖牧草短缺问题,为牲畜提供优质饲料,也可提高林地土壤肥力。
1.2 林农模式
此种模式在伊犁河谷林区广泛应用。由于这一区域光热水土条件相对优越,特别适宜各类作物的种植,特别是小麦、玉米、油葵、大豆、甘薯等农产品品质优良。
1.3 林经模式
主要是在林下种植适宜伊犁河谷地区的高附加值经济植物,如薰衣草、胡麻、红花等香料、油料植物,同时为城镇人群提供无公害蔬菜、瓜果等。
1.4 林药模式
在气候适宜的林地间种植油牡丹、白芍、贝母等中药材,药材生产可实行管理相对简单易操作的半野生化栽培方式。
1.5 林禽模式
在林下种植牧草或者保留自然生长的杂草,养殖柴鸡、鸭、鹅等家禽,林地是家禽的“天然氧吧”,林间放养通风降温、不易生病,利于生长。通过家禽在林间采食虫草排泄粪便,家禽与林木形成了良性循环。
2 存在的问题
2.1 区域规划缺乏
伊犁河谷林下经济发展普遍存在着我地我种、各自为政的现象,使得林下经济发展分布不合理。由于缺乏科学规划,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和种植品种往往盲目跟進、一哄而上,很难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2.2 龙头企业匮乏
林下种植、养殖普遍是一家一户经营,大户或企业化程度较低,难以形成规模优势,缺乏产业龙头,无法形成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由于缺少龙头企业带动和行业协会的协调,农户们各自经营,由于生产不规范,产品质量低下,导致产品销售困难、市场竞争力低。
2.3 产业链延伸不够
林下经济不仅提供林下直接产品,更为重要的是创新发展模式,增加其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由于存在资金、技术、生产、销售等问题,亟待解决林下种植、养殖产量的持续增加,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变直接产品为丰富的绿色健康产品。
2.4 法规、政策亟待完善
农户们对于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情很高,但由于手上缺乏资金,林下经济在发展初期就受到制约,加之得不到后续资金的支持,想做大规模、拉长产业链就更加困难,导致林下经济发展缺乏后劲。与林下经济发展的法规、政策滞后,缺乏成熟的政策、经验。
2.5 技术服务相对滞后
在林下种、养殖过程中,农户大多还是沿用传统生产方式,对科学的种植、养殖技术掌握不足,从而导致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差,不能适应当今市场需求。管理和科研部门对林下经济发展的指导和服务不到位,农户得不到全面的科技服务与技术培训,适宜林间种植、养殖的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和推广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未建立林下产品全产业链技术服务体系。
3 建议与对策
3.1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发展林下经济必须先作科学规划。首先,深入实地,搞清当地林情,了解农户意愿,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当地自然条件、林地资源现状、经济发展水平、市场供需情况等,科学制定出林下经济发展规划,争取将规划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其次,规划必须结合当地实际,突出地域特点,科学准确的规划出发展林下经济的规模与种类。
3.2 完善政策,积极扶持
通过争取政府财政补助,设立林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帮助农户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基础设施问题。采取政府投入、受益者投资、股权投入等多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争取当地金融机构支持,充分发挥财政贴息政策的带动和引导作用,积极开办林权抵押贷款、农民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民联保贷款等业务,解决农户发展林下经济融资难的问题。积极争取税务部门支持,比照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对林下经济产品免征增值税。有关林业发展资金和建设项目,也要加大对林下经济的支持力度。
3.3 加强服务,倡导合作
政府和林业科研部门应加强对林下经济工作的引导和服务,力争为农户提供全面的科技服务与技术培训。将培育出的新品种和好品种提供与农户用于林下种植、养殖,不断提升产品产量和质量,丰富的绿色健康的林产品回报社会。鼓励建立林业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户开展合作经营,提高林下经济的组织管理水平,抵抗风险能力和提升市场竞争力。建立起信息共享平台,完善各种沟通渠道,及时提供政策法律、市场信息等咨询服务,为农民发展林下经济创造良好条件。
3.4 树立典型,示范引领
要善于发现、认真总结,广泛宣传发展林下经济的先进典型,通过试点示范,及时推广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典型引领、示范带动的作用,推动林下经济健康发展。着力培育适宜当地的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重点培育出具有效益好、带动力强、示范效应好的典型大户和企业,形成社会共同参与林下经济发展新格局,通过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形成大龙头带大产业、大产业支持大龙头的发展态势,推进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经营。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