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日本,无论是有名的山水庭院,还是普通人家的后花园,一年四季都能欣赏到姿态各异的美丽花卉,也能看到怡然自得的鸟兽虫鱼,让人不禁感慨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能促使日本人如此珍惜和爱护自然呢。本文将尝试分析日本人的自然观及其形成过程,并且进一步观察日本人的自然观在文学艺术以及传统习俗等各方面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自然; 和谐; 文学; 习俗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2-158-001
但凡日语学习者,想必都曾听老师讲过:“日本是一个非常重视自然环境的国家,日本人会将身边的一花一草一木都视为有生命有灵魂的事物。”那么日本人的自然观究竟是怎样的呢?
一、日语中“自然”一词的来源
日语中“自然”一词最早出现在《古事记》中卷“崇神天皇”之“三轮山传说”中。记载内容如下:「活玉依昆売という美女がいて、彼女の許に容姿威儀たぐいなき美男が夜半に電光の如き早さでやって来る。二人が相愛し、まぐはひをしているうちに姫は子をはらんでお腹が大きくなった。父母が怪しんで娘に「お前は夫がないのになぜ妊娠したか」と“未婚の母”の不始末を問いつめると「麗わしき美男子がいてその姓名も知らないんだけど、夜毎に来ていっしょに寝ている間に自然懐妊したのよ」とアッサリ告白する。」(活玉依毗卖命,容姿端丽。有一个男子,仪表非凡,每于半夜倏忽而来,两人相爱之下便成亲共住,不久之后,这位美人就怀孕了。她的父母对她怀孕一事很是奇怪,便问女儿说:“你一定是怀孕了!没有丈夫怎么能怀孕呢?”女儿答道:“有个漂亮男子,不知道他的姓名,每天夜里来,我们同居之间,自然就怀孕了。”)很显然此处的“自然”并不是“自然环境(Nature)”,而是理解为“自然而然”的意思。
早期的日本文化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老子的《道德经》一书中有记载:「人は地に法り地は天に法り 天は道に法り道は自然に法り」(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说:“人们依据于大地而生活劳作,繁衍生息;大地依据于上天而寒暑交替,化育万物;上天依据于大“道”而运行变化,排列时序;大“道”则依据自然之性,顺其自然而成其所以然。”这里的“自然”指的是万物、万有、造化、森罗万象,其意思已经接近“天地自然”。
日语的俳句和短歌中自古以来就有很多是歌颂“自然”的,但其主要描述花草树木、鸟兽虫鱼、日月星辰、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等,并未特意用到“自然”一词。
明治开国以后,伴随着自然科学方面知识的传入,“Nature”一词也从西方国家传入日本,最初多使用“天然”这一说法或是合起来称作“天然自然”。
随着明治三十三年德富芦花的著作《自然和人生》一书的出版,才算是“自然”一词真正意义上的诞生。
二、日本人自然观的形成过程
不同于西方国家“支配自然、征服自然”的观念,日本人认为“人类应该融入自然,人类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日本原本并没有征服自然的思想。这一自然观的形成可以说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宗教观念密不可分。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南北狭长的岛国, 自然环境变化多端,灾难频繁,导致了日本人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对自然的敬畏。古日本人认为一切自然事物里都存在神灵,于是产生了万物有灵论。从而形成了日本人崇尚自然、热爱自然、服从自然的态度。
然而随着战后20世纪50年代日本经济的高速成长,日本自恃经济大国进而开始轻视自然、破坏自然,也曾一度遭受到自然的严重回击,也正是经此一役,日本人重新审视了自然的重要性,并且意识到离开了自然人类将无法生存这一真理。
三、日本人自然观的体现
日本人的自然观在各个方面各个领域都有所体现,首先,日本人认为自然界的万物都是有生命的。无论植物还是动物甚至是自然现象,都是像神灵一样神圣的,拥有灵魂的,因此日本人非常珍惜自然。作为日本的奇特的风俗习惯之一的“蜘蛛大战”便能很好的说明这一点。参加蜘蛛大战的选手如获至宝般地细心抚养着从自然界获取的蜘蛛,如同家人一般地生活在一起,之后再让它参加比赛,比赛结束后又以一种感恩的心态小心翼翼地把它送回大自然母亲的怀抱。通过这一过程,我们对于日本人对自然生物的热爱之情可见一斑。另外,日本国宝级大师宫崎骏的动画作品,如《幽灵公主》《风之谷》等作品中,也让我们看到了自然界的万物都是有生命的,人类一旦触怒了自然,必将受到自然的惩罚,这些作品同时描绘了日本人在尝尽破坏自然的恶果后,经过反省,不断努力慢慢摸索出一条保护自然的道路。
其次,日本人认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密切相关的。人类、生物、自然现象等都有其相应的联系。这在日本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中常有体现。在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万叶集》中,就有多首歌颂自然的诗歌。读过之后,不难发现日本人自古以来就长于借景抒情,喜欢借助于自然界的生物、景色等来抒发诗人内心的情感。如:
1.「春の野に霞たなびき、うら悲しこの夕影にうぐかす鳴くも」(春日的原野上雾霭缭绕,如此夕影听莺鸣,无端生悲情)
此诗便是借由傍晚雾霭缭绕的春日原野上黄莺的鸣叫声,来表达作者孤寂的内心。
2.「うらうらに照れる春日に云雀あがり、情悲しも独りしおもへば」(春日艳阳天,云雀欢唱如云端,我却独悲伤)
面对阳光晴朗,云雀鸣唱的春末夏初的美好景色,作者心情并不愉快。春光明媚的大自然,这时在他的眼睛里,则是花鸟带愁,山川含恨,满腔愁绪,孤寂断魂。这自然是对客观景物的主观化感受,由于政治斗争的形势严峻,一切景物都显得伤心惨目。
参考文献:
[1]荒川秀雄.花と緑のことば,講談社,1984
[2]次田真幸.古事記,講談社,1980
[3]中西進.万葉集,講談社,1980
[4]路邈.日本自然观浅析,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5]杨月枝,刘烨.从宫崎峻的动画片看日本人的自然观,电影评介,2007年第19期
[6]王华.分析日本人的自然观,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年第9期
关键词:自然; 和谐; 文学; 习俗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2-158-001
但凡日语学习者,想必都曾听老师讲过:“日本是一个非常重视自然环境的国家,日本人会将身边的一花一草一木都视为有生命有灵魂的事物。”那么日本人的自然观究竟是怎样的呢?
一、日语中“自然”一词的来源
日语中“自然”一词最早出现在《古事记》中卷“崇神天皇”之“三轮山传说”中。记载内容如下:「活玉依昆売という美女がいて、彼女の許に容姿威儀たぐいなき美男が夜半に電光の如き早さでやって来る。二人が相愛し、まぐはひをしているうちに姫は子をはらんでお腹が大きくなった。父母が怪しんで娘に「お前は夫がないのになぜ妊娠したか」と“未婚の母”の不始末を問いつめると「麗わしき美男子がいてその姓名も知らないんだけど、夜毎に来ていっしょに寝ている間に自然懐妊したのよ」とアッサリ告白する。」(活玉依毗卖命,容姿端丽。有一个男子,仪表非凡,每于半夜倏忽而来,两人相爱之下便成亲共住,不久之后,这位美人就怀孕了。她的父母对她怀孕一事很是奇怪,便问女儿说:“你一定是怀孕了!没有丈夫怎么能怀孕呢?”女儿答道:“有个漂亮男子,不知道他的姓名,每天夜里来,我们同居之间,自然就怀孕了。”)很显然此处的“自然”并不是“自然环境(Nature)”,而是理解为“自然而然”的意思。
早期的日本文化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老子的《道德经》一书中有记载:「人は地に法り地は天に法り 天は道に法り道は自然に法り」(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说:“人们依据于大地而生活劳作,繁衍生息;大地依据于上天而寒暑交替,化育万物;上天依据于大“道”而运行变化,排列时序;大“道”则依据自然之性,顺其自然而成其所以然。”这里的“自然”指的是万物、万有、造化、森罗万象,其意思已经接近“天地自然”。
日语的俳句和短歌中自古以来就有很多是歌颂“自然”的,但其主要描述花草树木、鸟兽虫鱼、日月星辰、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等,并未特意用到“自然”一词。
明治开国以后,伴随着自然科学方面知识的传入,“Nature”一词也从西方国家传入日本,最初多使用“天然”这一说法或是合起来称作“天然自然”。
随着明治三十三年德富芦花的著作《自然和人生》一书的出版,才算是“自然”一词真正意义上的诞生。
二、日本人自然观的形成过程
不同于西方国家“支配自然、征服自然”的观念,日本人认为“人类应该融入自然,人类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日本原本并没有征服自然的思想。这一自然观的形成可以说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宗教观念密不可分。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南北狭长的岛国, 自然环境变化多端,灾难频繁,导致了日本人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对自然的敬畏。古日本人认为一切自然事物里都存在神灵,于是产生了万物有灵论。从而形成了日本人崇尚自然、热爱自然、服从自然的态度。
然而随着战后20世纪50年代日本经济的高速成长,日本自恃经济大国进而开始轻视自然、破坏自然,也曾一度遭受到自然的严重回击,也正是经此一役,日本人重新审视了自然的重要性,并且意识到离开了自然人类将无法生存这一真理。
三、日本人自然观的体现
日本人的自然观在各个方面各个领域都有所体现,首先,日本人认为自然界的万物都是有生命的。无论植物还是动物甚至是自然现象,都是像神灵一样神圣的,拥有灵魂的,因此日本人非常珍惜自然。作为日本的奇特的风俗习惯之一的“蜘蛛大战”便能很好的说明这一点。参加蜘蛛大战的选手如获至宝般地细心抚养着从自然界获取的蜘蛛,如同家人一般地生活在一起,之后再让它参加比赛,比赛结束后又以一种感恩的心态小心翼翼地把它送回大自然母亲的怀抱。通过这一过程,我们对于日本人对自然生物的热爱之情可见一斑。另外,日本国宝级大师宫崎骏的动画作品,如《幽灵公主》《风之谷》等作品中,也让我们看到了自然界的万物都是有生命的,人类一旦触怒了自然,必将受到自然的惩罚,这些作品同时描绘了日本人在尝尽破坏自然的恶果后,经过反省,不断努力慢慢摸索出一条保护自然的道路。
其次,日本人认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密切相关的。人类、生物、自然现象等都有其相应的联系。这在日本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中常有体现。在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万叶集》中,就有多首歌颂自然的诗歌。读过之后,不难发现日本人自古以来就长于借景抒情,喜欢借助于自然界的生物、景色等来抒发诗人内心的情感。如:
1.「春の野に霞たなびき、うら悲しこの夕影にうぐかす鳴くも」(春日的原野上雾霭缭绕,如此夕影听莺鸣,无端生悲情)
此诗便是借由傍晚雾霭缭绕的春日原野上黄莺的鸣叫声,来表达作者孤寂的内心。
2.「うらうらに照れる春日に云雀あがり、情悲しも独りしおもへば」(春日艳阳天,云雀欢唱如云端,我却独悲伤)
面对阳光晴朗,云雀鸣唱的春末夏初的美好景色,作者心情并不愉快。春光明媚的大自然,这时在他的眼睛里,则是花鸟带愁,山川含恨,满腔愁绪,孤寂断魂。这自然是对客观景物的主观化感受,由于政治斗争的形势严峻,一切景物都显得伤心惨目。
参考文献:
[1]荒川秀雄.花と緑のことば,講談社,1984
[2]次田真幸.古事記,講談社,1980
[3]中西進.万葉集,講談社,1980
[4]路邈.日本自然观浅析,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5]杨月枝,刘烨.从宫崎峻的动画片看日本人的自然观,电影评介,2007年第19期
[6]王华.分析日本人的自然观,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