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总复习的薄弱环节及对策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eng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数学总复习是初中三年学习的冲刺阶段,是对三年数学知识的综合回顾、分析、整理,目的是使学生在系统、完整地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薄弱环节
  从学生的认知结构、行为结构、学习机制三方面的因素出发进行考察,我们不难发现总复习存在的薄弱环节.
  1.认知结构上的缺陷.当代心理学专家认为认知结构包括知识系统与操作系统两部分.知识系统不受教师、学生的限制,是相对固定的体系,然而由于受“应该观”的影响,加之总复习不像新授课内容那么具体,于是大家走不出权威过关题、复习资料.教师还煞费苦心地找题想题,让学生不厌其烦地原地打滚.这样不仅忽略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观点,最重要的是耽搁了时间,浪费了精力,结果总效果不佳.老师大都忽略了数学知识间相互联系的教学,较少挖掘甚至不挖掘数学思想工作的教学.
  2.行为结构上的缺陷.行为结构是外部实物操作和外部符号(主要是语言)的统一体,强调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对学生两方面的真善美,即学习操作与言语表达的真善美.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老师受升学率的长期影响过深,很少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表现在注重练习量,忽略对学生各种言语的表达与使用的训练,从而导致教法单一,课堂沉闷,久而久之,学生感到疲倦、乏味.
  3.学习机制上的缺陷.影响学习机制的因素包括多方面,如教学内容本身、学生的思维心理过程、教学监控与评价、教学情境等,学习机制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教学始终.复习中,老师往往只注重单元、章节的过关,注重培优,注重对可考内容的复习,结果导致大部分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造成大面积质量下降.另外,受复习时间的影响,大家只顾研究题型和解题,极少研究学生的思维心理过程,忽略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
  二、对策
  针对以上分析,笔者以为复习中可选用如下一些方法进行教学,这些方法可单独运用,但更重要的是灵活、统一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
  1.语言能力的培养.作为思维外壳的语言是对客观世界一系列抽象和概括的材料,如果离开了数学语言,实际上要表达思维是不可能的.语言能力的培养应是数学教学最基础也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复习教学中,应着重强调以下三点:数学言语的转换、数学模型的建立、数学内容的总结.
  2.例题、习题要有典型性.由于总复习时无具体资料,又因老师水平不同,极易导致例、习题无典型性,好的例、习题应具备以下五个特点:包含易忘、重要、疑难的知识点;基础题,但易发挥、拓广;能利用多种方法求解;综合性强;注重应用与研究.复习教学中可采用如下方法精选例、习题:加强集体备课研讨;加强信息联络;开展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维心理研究活动,依学生现在发展水平配备例、习题.
  3.加强知识间联系的教学.复习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牢固掌握知识,使学生站在高处解题,另外还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逻辑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现提出几点供教学中参考:①让学生阅读课文,以章节为单位,梳理知识的结构图表;②例题讲解渗透相互联系的知识;③适当加强题组式复习.
  4.加强中差生的辅导.总复习中要加强中差生的辅导,这对稳定学生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无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它对落实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学生质量也很有作用.在实际教学中,以下方法可供使用:①采取因材施教、分层互助的方法进行教学;②加强师生交往,努力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激励智力因素;③研究中差生特长,加强特长教育.
  5.优选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优选还应在应用时突出“变”.教学过程中应强调“多种教法并轨”.以下三种方法是较适用的:①单元循环教学法,包括:基本原理阶段、基本方法阶段、解法分析阶段、系统总结阶段、综合提高阶段;②问题教学法,包括:启发设问、分析矛盾、揭示规律;③读读、议议、讲讲、练习教学法,包括: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读书,了解教材基本内容;教师作画龙点睛式的重点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在课堂上做必要的练习,基本做到当堂理解、消化、巩固.
  6.合理安排时间,逐步弥补知识的缺陷.可以利用一些课余时间给学生补上相关的知识.
  7.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提高审题能力.
  数学问题一般含有已知条件和结论两部分,审题就是要求学生对条件和结论进行全面认识,具体地说就是要分清问题中所给的条件和要求,弄清问题中所涉及的概念、术语和符号的真实含义,哪些是已知的、未知的、所求的、隐含的,它们之间有无逻辑关系,哪些数学模型、数学思想方法与之可联系上.对于较复杂的综合题,要帮助学生掌握题目的数形特点,有些问题需要将条件或所求问题转换为较简单易解或有典型思想方法的问题.因此,提高学生审题能力,主要是指提高学生分析、发现已知条件和隐含条件以及转化条件和结论的能力.
  (责任编辑:罗 艳)
其他文献
结合微机防误闭锁装置系统的使用方法和使用现状,重点对JOYO-J型微机防误闭锁装置的设备特性、使用维护、闭锁结构形式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提出了其存在的弊端及改进建
细胞自噬是细胞依赖溶酶体的分解代谢过程,能降解受损蛋白、衰老或损伤的细胞器等细胞结构,来维持细胞内稳态。众所周知,线粒体调节异常是许多疾病的发病机制。本文主要探讨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增殖和新生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106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EpoR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Ⅷ因子相关抗原多克隆抗体(FⅧ-R Ag)标记血管内皮细胞法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106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均表达EpoR,表达于乳腺癌细胞的胞质和胞膜。与高、中分化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比较,低分化组和
为解决发电厂灰库现场卸灰环境差,人力浪费的难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组合式设计方案,将发电厂灰库的手动卸料改为PLC系统卸料,同时与闭路电视视频监控相结合,形成一个协同作业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10页旁栏有以下思考题:从数学角度分析,9∶3∶3∶1与3∶1能否建立数学联系,这对理解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有什么启示?  從数学角度来看,(3∶1)2的展开式为9∶3∶3∶1,即9∶3∶3∶1的比例可以表示为两个3∶1的乘积.对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如果对每一对性状进行单独分析,如单纯考虑圆和皱或黄和绿一对相对性遗传时,其性状的数量比是3∶1.即每对性状的遗传都遵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类问题是中学化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题型.这类题可以涉及化学中各部分知识.要解答好这类题应:1.理解好质量守恒定律,并能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2.能根据化學方程式计算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利用物质质量或质量比及相对分子质量求其他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3.能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纯物质的计算,不纯物或与体积有关的计算.以示意图(如产品标签)、函数图像、数据表格、天平平衡等为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