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机的魔力,让我们把越来越多的时间用在了上面。无论是上课的时候,开会的时候,工作的时候,汽车站等车的时候,赶路的时候,坐公交的时候……只要是哪怕半分钟的闲暇时间,人们都习惯用手机填补这一段空白。对于我们手机的使用越来越多的现象,一种新的名词应运而生:手机依赖症。
对于手机依赖,现在的科学界并没有像药物依赖一样有比较公认的界定。一些学者仅仅视手机依赖为一种社会现象,认为并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另外一些学者却认为,手机依赖已经严重影响了使用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已然是一种威胁人们身心健康的心理疾病。
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手机是辅助工作学习的强有力工具,手机并没有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但是对于另一部分过度使用手机的人,手机严重影响生活工作,更有甚者,离开手机就会心悸、出汗。从轻度依赖到重度成瘾,就像一条线的两头,依赖这边更像是正常的社会现象,而另一边则是严重的心理疾病。
手机成瘾,不像酒精毒品等依赖物质的药物成瘾,确切的说,它是一种软瘾(soft addiction)——强迫性的习惯、行为或回复性的情绪。满足表面的情绪释放,忽视、阻塞内心的真正需要,太过正常,看似无关痛痒,实具诱惑,不断沉迷其中。
软瘾这个词,最先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Judith Wright提出,他说到:“这些习惯好像没什么危害,一旦我们过度沉溺其中,在获取短暂的快乐之后,它更多地是在榨取我们的时间、精力,麻痹真实的情感,使我们远离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软瘾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任何行为,Judith Wright认为,每个种族每个年龄段的人们都难逃软瘾的羁绊。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手机成瘾。主要有以下几种:
1.海量热乎的新信息。对于新异的刺激,人的注意更容易被吸引过去。手机上网可以轻松快捷的浏览到数不胜数让你感兴趣的信息:股市怎么样了?哪里有好吃的、好玩儿的?自己的偶像又在微博上暴露他现在什么心情了?自己喜欢的商品降价没……这些新鲜的信息都让我们的神经不断兴奋。或者,你只是为了放松。
现代社会是快节奏的社会,也是一个高压力的社会,工作压力、学习压力、生活压力等等方面都压得现代人透不过气来。沉重的心理压力不知不觉地让我们的坏情绪越来越多。而人的心理也具备趋利避害的倾向,为了不让个体被坏情绪搞垮,人们会寻找一些小的娱乐让自己忙里偷闲,让紧绷的情绪得到片刻的缓解,手机成为了很好的放松工具。
按照美国心理学泰斗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当个体的一个行为得到奖赏的强化后,个体便会增加这个行为的频率以期更多的奖赏。换句话说,“哥玩的不是手机,是寂寞”,手机让我们的坏情绪得到了缓解,人们更不愿回去枯燥的工作和学习中,结果手机上瘾便越陷越深。
2.群体的影响。还记得阿希经典的从众实验吗?还记得电梯里无辜地跟着面壁的乘客吗?面对群体的压力,人们会不自主的模仿和学习。当几乎全班的人都在那里低头玩手机,你还好意思认真听课吗?也许你真想抬头认真听课,但是面对这种情况,你的手早就不走脑子的拿起了手机。
3.人际交往的需要。同样是由于人们的社会性,人们都有一定程度的对于人际交往的诉求。短信、QQ、微信、漂流瓶……这些廉价、便捷的功能,给我们对人际交往的渴望狠狠地倒了一杯酒,让人们倍感满足。一方面是通过追求人际的满足,另一方面是对人际支持丧失的恐惧,担心如果没有频繁的联系,关系就会逐渐冷淡,而實际结果往往是过犹不及,把自己和其他人都紧紧地拴在了手机上。
不要以为软瘾就不要命,手机成瘾不会像毒品上瘾那样危害大。但一些学者已经发现,那些对于某种行为成瘾的人的大脑多巴胺受体中(人类的许多心理精神问题都和多巴胺有关),有和吸毒者差不多的变化。一些调查已经发现,手机成瘾的人有较高的焦虑水平,睡眠也不是很好。请你一定要记住,你是手机的主人,你是他的老大,你见哪个老大没事儿老粘着自己的小弟啊。你看刘备天天跟着诸葛亮混在一起,都惹两位义弟不高兴了!
如果你已经深陷手机之中,可以试试下面的方法解决自己的手机成瘾。如果你认为自己陷入不深,也可以试一下,因为所有深度上瘾者都是在“我想克服就能戒掉”的自我欺骗中过来的。
1.控制自己用手机的时间。软瘾中的先驱——网络成瘾,已经被世界公认为属于心理疾病。一些研究者可喜地发现,网络成瘾的人通过大幅减少上网时间,在一年时间里,上瘾情况得到了很好的自我控制。对于手机成瘾也可以这么做,制定严格的手机使用时间限制,逐渐地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一步到位的减少往往得不到好效果),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使用手机。在碎片闲暇时间不要要求自己必须做些什么,允许花一些时间放空自己。
2.及时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绪。寻找手机以外更积极的方式去排遣坏心情,比如去公园散散步,跑跑步打打球。让自己的身体动起来,不仅能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也会让我们的心情更舒畅。如果自己的困扰比较严重,可以找心理咨询师做咨询。但是放松方法的选择一定要注意一点,要选择积极有益的,有研究发现,行为上瘾的人经常从一个坏习惯跳进另一个坏习惯中。谁都不愿意你从一个手机控变成一个赌徒。
3.走到人群中去。让我们减少手机对手机的交流方式,试着回归面对面的交流,走到家人和朋友们中间,大家一起做一些开心的事情。通过周围人群带给你的人际支持给予你改变及维持改变的力量。这样做你会发现,十几分钟的面对面交流会比一个小时的Q聊更加充实。人际关系的维系不能只是单纯地堆砌量,我们更多地要提高它的质。走到人群中还要记住一点,别让从众心理牵着鼻子走。
当公交车上所有人都在玩手机的时候,你可以优雅地发会儿呆。我敢保证,那一刻,你会显得很萌很可爱。
对于手机依赖,现在的科学界并没有像药物依赖一样有比较公认的界定。一些学者仅仅视手机依赖为一种社会现象,认为并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另外一些学者却认为,手机依赖已经严重影响了使用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已然是一种威胁人们身心健康的心理疾病。
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手机是辅助工作学习的强有力工具,手机并没有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但是对于另一部分过度使用手机的人,手机严重影响生活工作,更有甚者,离开手机就会心悸、出汗。从轻度依赖到重度成瘾,就像一条线的两头,依赖这边更像是正常的社会现象,而另一边则是严重的心理疾病。
手机成瘾,不像酒精毒品等依赖物质的药物成瘾,确切的说,它是一种软瘾(soft addiction)——强迫性的习惯、行为或回复性的情绪。满足表面的情绪释放,忽视、阻塞内心的真正需要,太过正常,看似无关痛痒,实具诱惑,不断沉迷其中。
软瘾这个词,最先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Judith Wright提出,他说到:“这些习惯好像没什么危害,一旦我们过度沉溺其中,在获取短暂的快乐之后,它更多地是在榨取我们的时间、精力,麻痹真实的情感,使我们远离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软瘾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任何行为,Judith Wright认为,每个种族每个年龄段的人们都难逃软瘾的羁绊。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手机成瘾。主要有以下几种:
1.海量热乎的新信息。对于新异的刺激,人的注意更容易被吸引过去。手机上网可以轻松快捷的浏览到数不胜数让你感兴趣的信息:股市怎么样了?哪里有好吃的、好玩儿的?自己的偶像又在微博上暴露他现在什么心情了?自己喜欢的商品降价没……这些新鲜的信息都让我们的神经不断兴奋。或者,你只是为了放松。
现代社会是快节奏的社会,也是一个高压力的社会,工作压力、学习压力、生活压力等等方面都压得现代人透不过气来。沉重的心理压力不知不觉地让我们的坏情绪越来越多。而人的心理也具备趋利避害的倾向,为了不让个体被坏情绪搞垮,人们会寻找一些小的娱乐让自己忙里偷闲,让紧绷的情绪得到片刻的缓解,手机成为了很好的放松工具。
按照美国心理学泰斗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当个体的一个行为得到奖赏的强化后,个体便会增加这个行为的频率以期更多的奖赏。换句话说,“哥玩的不是手机,是寂寞”,手机让我们的坏情绪得到了缓解,人们更不愿回去枯燥的工作和学习中,结果手机上瘾便越陷越深。
2.群体的影响。还记得阿希经典的从众实验吗?还记得电梯里无辜地跟着面壁的乘客吗?面对群体的压力,人们会不自主的模仿和学习。当几乎全班的人都在那里低头玩手机,你还好意思认真听课吗?也许你真想抬头认真听课,但是面对这种情况,你的手早就不走脑子的拿起了手机。
3.人际交往的需要。同样是由于人们的社会性,人们都有一定程度的对于人际交往的诉求。短信、QQ、微信、漂流瓶……这些廉价、便捷的功能,给我们对人际交往的渴望狠狠地倒了一杯酒,让人们倍感满足。一方面是通过追求人际的满足,另一方面是对人际支持丧失的恐惧,担心如果没有频繁的联系,关系就会逐渐冷淡,而實际结果往往是过犹不及,把自己和其他人都紧紧地拴在了手机上。
不要以为软瘾就不要命,手机成瘾不会像毒品上瘾那样危害大。但一些学者已经发现,那些对于某种行为成瘾的人的大脑多巴胺受体中(人类的许多心理精神问题都和多巴胺有关),有和吸毒者差不多的变化。一些调查已经发现,手机成瘾的人有较高的焦虑水平,睡眠也不是很好。请你一定要记住,你是手机的主人,你是他的老大,你见哪个老大没事儿老粘着自己的小弟啊。你看刘备天天跟着诸葛亮混在一起,都惹两位义弟不高兴了!
如果你已经深陷手机之中,可以试试下面的方法解决自己的手机成瘾。如果你认为自己陷入不深,也可以试一下,因为所有深度上瘾者都是在“我想克服就能戒掉”的自我欺骗中过来的。
1.控制自己用手机的时间。软瘾中的先驱——网络成瘾,已经被世界公认为属于心理疾病。一些研究者可喜地发现,网络成瘾的人通过大幅减少上网时间,在一年时间里,上瘾情况得到了很好的自我控制。对于手机成瘾也可以这么做,制定严格的手机使用时间限制,逐渐地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一步到位的减少往往得不到好效果),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使用手机。在碎片闲暇时间不要要求自己必须做些什么,允许花一些时间放空自己。
2.及时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绪。寻找手机以外更积极的方式去排遣坏心情,比如去公园散散步,跑跑步打打球。让自己的身体动起来,不仅能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也会让我们的心情更舒畅。如果自己的困扰比较严重,可以找心理咨询师做咨询。但是放松方法的选择一定要注意一点,要选择积极有益的,有研究发现,行为上瘾的人经常从一个坏习惯跳进另一个坏习惯中。谁都不愿意你从一个手机控变成一个赌徒。
3.走到人群中去。让我们减少手机对手机的交流方式,试着回归面对面的交流,走到家人和朋友们中间,大家一起做一些开心的事情。通过周围人群带给你的人际支持给予你改变及维持改变的力量。这样做你会发现,十几分钟的面对面交流会比一个小时的Q聊更加充实。人际关系的维系不能只是单纯地堆砌量,我们更多地要提高它的质。走到人群中还要记住一点,别让从众心理牵着鼻子走。
当公交车上所有人都在玩手机的时候,你可以优雅地发会儿呆。我敢保证,那一刻,你会显得很萌很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