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变迁和文化认同视角下少数民族教育现状分析

来源 :锦绣·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unqiang6455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如今社会不断变迁的背景下,文化认同感下的少数民族教育问题是引起了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对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感下的教育现状分析,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感现状,剖析原因,以及少数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变迁。同时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促进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更新民族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感。当然,在平等创新的氛围,带动民族发展,实现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注意民族文化的自我丧失。
  关键词:社会变迁;文化认同;少数民族;教育分析
  一、目前少数民族教育现状
  建国以来国家一直努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支持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并通过多种政策推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然而,由于受历史、环境、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教育依然存在基础相对薄弱、教育成本过高、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随着社会变迁,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新问题也不断产生。一些少数民族居住区域基本上地处偏僻地带,交通条件差,信息闭塞,经济落后,生活和工作环境艰苦。由于地域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民族地区的发展速度缓慢,教育发展相对落后,面临基础差、教育观念淡薄等问题。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与发达地区的教育相比,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发展速度呈现着负增长。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和内地民族班、学校的教育课程结构与汉族大体上相似,脱离了西方教育系统的概念,包括各个方面的教育体系。
  二、要点因素对少数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现状分析
  (一)社会变迁
  从大的社会背景来看,中国处于社会结构转换的过程中,人们的传统观念和价值观暂时处于了困惑和选择性的两难境界。社会变迁存在着影响少数民族教育体制的各种倾向。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在网络时代,不管是少数民族还是汉族,都有把舆论和各种思想文化传播的“麦克风”,使得在统一教育体系方面存在困难。网络的日益强大,使得不同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和风俗在网络上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融合,在网络的世界里,人们更容易理解世界另一方面发生的事情,这样就可以获得原本的文化认同感会受到外来文化的直接冲击,需要我们对教育问题有深度、准确、要有全面的认识,才能在社会变迁中的浪潮中不乱阵脚,稳步前行。
  (二)文化认同
  影响文化认同感的重要脊梁是民族语言。在少数民族地区,人们是否使用民族语言,是否因此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和工作,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少数民族的语言是一种在长期人际关系和活动中形成共识的语言体系,通过民族成员之间拥有的独特交流方式直接表达了民族文化的认可,从心理上可以得到肯定,在与其他民族文化发生冲突时,民族语言可以作为基石解决问题。因此,会说民族语言的人会使得大家更加有归属感,相反不会说民族语言的人会使人产生防御心理,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在没有民族语言的少数民族地区,一些民族文化只能通过民族语言来实现。在教育体系中,掌握民族语言,必然会对民族文化加深理解,加深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因此,在如今的教育体系中,必须重视民族语言的发展;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在使用汉语,国际语言的同时,也要注重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
  在文化认同方面,性别因素也是值得一提的重要因素。在探讨少数民族教育方面的问题,性别因素常常被提及。自五四以来,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们心中,新思想提倡男女地位平等,百年的宣传,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也开始重视“男女平等”等观念问题,开始意识到轻视的陈腐观念。但事實上,少数民族对男人的偏爱并没有被彻底消除,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大部分地区出现女性比男性更受欢迎的现象。他们认为这不仅接受了自己的传统文化教育,注重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和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从教育体制方面出发,这是需要解决的必要问题,不否认“少数民族文化”,但对于其产生不利影响的文化,需要及时制止和改善。
  三、改善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下教育现状对策与建议
  (一)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方针,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文化包括各民族的文化,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核心是一体的,也是各种文化多元化的并存。通过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提炼,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方针,体会到各民族文化之间所共存的勤劳勇敢,团结等特征,以这样的民族精神来发扬尊老爱幼,诚实友善,和谐统一的文化理念。要想形成新的社会思潮和社会共识,需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宝物,需要世界文化遗产的“百花齐放”,坚持“中性地”的方针,展示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伟大成就。让少数民族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少数民族自身的民族文化,实现百花齐放,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新社会文化,形成高度的文化觉悟和自信感,形成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感;同时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与教育融合事业的建设,加强对社会发展主流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认同,实现各民族全面前行。
  (二)开展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进行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需要与少数民族学生多交流,交流可以消除误解,能够更加深入的去了解各文化之间的不同类型,可以通过借助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让学生去了解本民族文化,以其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教育,和少数民族中的高中学生进行对话,通过与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行语境的转换,才能够设立符合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模式。
  四、结语
  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存在典型的“同化文化”现象,这种背景下的教育体制是肯定存在问题的。在改善管理体制中指出:以“中华文化”为主体,通过对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同化和融合,使得各民族全面发展。这是“同化文化”中国教育面临多民族文化的基本态度。这也是一种温和值得肯定的同化态度。虽然近几年中国的少数民族教育改革非常重视各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但实际上我们的教育内容本质上没有表现出不同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和统一性。因此,我们必须深刻理解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实地考察,深入到少数民族的问题根源所在,实现各民族全面发展的目标,使得各民族文化“百花齐放”。
  参考文献
  [1][加]埃里克·麦克卢汉 ,弗兰克 ·泰格龙.麦克卢汉精粹 [M].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88.
  [2]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4).
  (石家庄市第二十四中学  050051)
其他文献
摘要:蒙古族素有“马背上的民族”之称,蒙古族马文化形成于其数千年的草原游牧生活,并渗透到了蒙古族从精神信仰到文化艺术的方方面面中,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形象。舞蹈作为蒙古族艺术文明中的一个瑰宝,其也体现出了极高的“马文化”特性。  一、前言:  “马”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一直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马是农耕运输中使用的主要畜牧,象征着速度、生产力;马是征战中的“利器”,象征着权利和力量;马是我国古
期刊
摘要:文旅的融合是指文化建设的精品项目以及与旅游市场的精准融合。在新形势的来临下,文化和旅游业的完美融合势必会成为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趋势。文化馆也需要伴随着文旅融合的发展进行更新和适应。  关键词:文旅融合;文化馆;创新发展  引言:  文旅融合时代背景的来临让文化馆拥有了最新的使命。文化馆是大众传播文化艺术和文化精神的一种载体,无论是文化馆的服务人员或是技术人员都需要将文旅融合这一概念作为中心然
期刊
摘要:加强和完善现代建筑企业项目管理中的信息管理建设,将有助于建筑企业客观地把握工程总体,防范风险,可以有效改善政府行政部门和有关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 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使我国的项目工程管理信息管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关键词: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建设管理  1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内涵与意义  1.1.项目工程管理的信息资源  咱们的项目工程办理中的信息化一般为指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
期刊
摘要:贝雕是中国重要的文化传承之一,在传承的过程中,贝雕也在创新发展,受到了世界上更多人的关注,在传承中,贝雕的产品得到了加工上的延申,制作过程中技术的提升,产品的多样化;沿海地区在贝雕创新发展中寻求新的出路,从根本上考量贝雕工艺的重振之路;立足于贝雕艺术价值,展望贝雕未来创新与发展,梳理贝雕发展路线,总结贝雕艺术特征,对于贝雕文创产品的创新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贝雕;文创产品;产业;创新
期刊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逐渐随着城市化的进展而变成了热门研究话题,发挥着重要作用。工程项目中主体建设施工阶段是建设中的主要过程,在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着些许问题,工程质量问题,建设程序上的排序问题等等。施工阶段管理的质量高低,直接关乎着人民的正常日常生活。本文就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效策略  在当前国家发展阶段,建筑工程的发展大力
期刊
摘要:近些年,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忘对民族文化瑰宝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并致力于强化非遗项目的建设体系,把国家的传统技艺和文化留存下去,让更多的子孙后代有机会见识到这些优秀的文化结晶。因此,基于这样的一种现实情况,本文就以传承人口述史为视角,围绕四川省通江石雕项目的传承与保护来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通江石雕技艺;传承与保护;口述视角  1.通江石雕技艺的特点  通江石雕在2009年被列入第二批
期刊
摘要:在流动人员就业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日趋复杂的今天,如果结合区域性的各类人员就业需求来不断构建和建设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管理,就可以为更多的未就业或者灵活就业人群的稳定生活和促进区域社会和谐发展做贡献。在践行和谐社会建设提高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工作创新性机制的大前提下,只有坚持人本服务,效能为先才可以让流动人员的档案管理得到核心优化和升级,从而为更多的大学生、灵活就业人员、退休人员提供优质服务,
期刊
摘要:文章主要通过两个部分,对王昌龄以男性身份书写宫怨诗的原因和情感进行详细探讨,结果主要发现:王昌龄的宫怨诗是在继承以往宫怨诗作品的基础上,结合盛唐时期独特的社会背景和自身曲折坎坷的生活经历创作而成,勾勒了宫女的悲惨生活,同时含蓄的表达了自己因屡遭挫折而焦虑痛苦的心情。  关键词:宫怨诗 ;王昌龄;自我情感  盛唐是我国古诗发展的巅峰时期,在短短五十年内,创造了“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1”的诗坛
期刊
摘要:小学美术教学中欣赏评述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美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绘画课与手工课是培养审美情趣的基础,欣赏正是把平时所学的审美能力进行内化、升华,在欣赏中,学生在形象、感受、理解中学习,从中升华出各种能力,更让学生懂得了很多道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能力。  关键词:美术欣赏;评
期刊
摘要: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现代平面设计过程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元素,不仅可以促进平面设计发展,还能够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本文从平面设计的相关概述入手,分析了平面设计的发展现状及平面设计与传统文化關系,探讨了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更好地应用于现代平面设计,以此来达到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元素在平面设计中价值的目的。  关键词:传统文化元素;平面设计;应用探讨  经过数千年的积累,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