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教育分类是对当前错综复杂的高等教育系统进行高校分类指导、特色发展的理论前提。随着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发展,区域间的竞争压力持续加剧,且省级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作用愈发明显,以省级政府主导的统筹高水平大学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陆续推出。广东省政府明确本省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不足,启动了“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通过高校分类体系及相应的定位政策实行分类调控,并对部分高校的建设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考核,发现存在的问题,探究发展思路,引导高校分类发展,推动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建设。
【关键词】高等教育分类 广东省 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9-0022-02
理工科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理工类学科专业质量和发展水平比较逊色。在我国理工科高校群体中,学术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表现出色的理工科高校只占小部分,绝大部分理工类高校的整体实力较弱。那么,在当前及未来的一段时期内,政府和高校如何结合我国提出了一系列科技强国的战略部署,抓住机遇和挑战,积极主动改革传统的高等教育系统的格局,加快进度建设具有区域特色及中国特色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呢?不难看出,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这策略能以高等教育分类作为理论基础,让我们从高等教育分类的视角逐步改变或者完善当前政府政策引导、高校特色定位等行为。本文拟从高等教育分类的角度对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进行研究分析,以期协助政府完善政策引导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关于高等教育分类
我国教育家潘懋元先生认为,“高等教育分类”是指人们为了更好地认识、研究和引导高等教育发展,将高等教育系统划分成不同的类型和层次,从而确定高等教育系统中各子系统及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种属关系、并列关系、层次关系)的过程。
高等教育分类作为高等教育结构研究中的一子课题,是整个世界都关注的难题,同时也对高等院校的定位、发展等关键性问题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更是如今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难题。由于当前我们面对的是正在发展的错综复杂的高等教育系统,其中也存在着多样化的高等学校模式。若要使我国所有的高校都能够定位准确,自身发展的方向明确,继而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就要按照一定划分标准分别归类。但倘若分类不清晰,则必然导致各高校不准确的定位,错位的目标以及不合理的发展规划。当前,我国正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应该如何引导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积极指导我国高等院校的分类,解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与单一化的发展目标的矛盾,都需要高等教育分类的相关理论借鉴。
二、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的背景
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肇始于20世紀80年代,基于特定国情的历史选择,先后经历了“重中之重”高校建设、国家重点学科建设、“211工程”、“985工程”、“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以及当前的“双一流”建设等政策。上述重点建设政策体现了国家政策为主导,采取“效率先行”、“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的重点支持的方式的行为,集中资源,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提高我国高等院校的综合实力与竞争力。但政策也加剧了高等教育系统分层,国家有选择性地增加一部分高校的投入投资或补助,从而进一步拉大了重点建设高校与非重点建设高校之间的差距,最后形成“马太效应”。而且大部分高校为了迎合国家意志,放弃其原有的高校发展定位与方向,盲目地追求综合性大学,最终导致千校一面,办学多样性严重受损。因此,脱离高等教育分类理论下制定的重点建设政策已经难以适应当前复杂交错的高等教育系统。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发展,区域间的竞争压力持续加剧,且省级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作用愈发明显,以省级政府主导的统筹高水平大学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陆续推出,极大改变了中国高等教育传统上由中央政府主导资源配置的格局。方案以提升区域整体的高等教育质量为终目的,继而强化高等教育“三大功能”中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服务功能。
以广东省为例,21世纪以来,广东省的经济总量在全国名列前茅甚至占据第一,广东省高等院校的办学规模、质量也有大幅度提升,但广东高等教育系统仍有较明显的短板,即理工科大学和理工类学科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据截止201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广东理工科高校只有33所,占全省高校总数的23.4%,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35%;理工类学生占全省学生总数33.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0%。全省高校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中,理工类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这一情况不符合广东省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现实水平,更难以满足广东省由“制造大省”向“智造强省”发展的要求。因此,2016年1月,广东省政府在广州市召开了广东省理工科大学和理工类学科建设暨高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推进会议,紧接着出台了《关于加强理工科大学和理工类学科建设服务创新发展的意见》(粤发〔2016〕1号),提出要提升广东省理工类大学生的比重,并向我国的先进省市看齐,力争到2025年建成一批综合实力与竞争力都居于我国同类理工科院校或学科中处于前列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和理工类学科,它们应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并且能够有力支撑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2015年9月正式启动“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方案,陆续与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东莞理工学院、五邑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等七所省内大学签订了协议,商议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由政府与大学携手共同建设。此项重点建设项目,借助高校分类体系理论为依据,对广东省内的高校实行分类管理,实行高校转型发展试点,推动理工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除优先重点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理工类学科之外,也重点建设省内各类型高校理工类学科,全面增强我省高等院校理工类学科竞争力;实施南粤重点学科提升计划,向国际一流水平看齐,打造若干个理工类龙头学科;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共建一批高水平理工类学科等。不难看出,“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与高水平大学的综合性、基础性、研究型特点有一定的区别,体现出具有地方性、创新性、应用型等鲜明特征。 三、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
(一)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存在的问题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考核办法(试行)>及开展2016年度考核的通知》(粤教高函〔2017〕112号)安排,省教育厅组织专家组对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南方科技大学、东莞理工学院三所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2016年度各项建设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考核,形成了分校考核意见,并予以公示。公示结果,可归纳总结出当前存在的问题。第一,学科和科研基础薄弱。与国际国内一流理工类学科与学校相比,学校现有的学科平台及其影响力均不高,省级和国家级科研平台不多,甚至缺乏。新技术、新产品产品开发能力弱,成果转化水平及获奖率不高。第二,师资队伍实力较弱。三所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在2016年都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但由于学科平台对高层次人才制约仍较明显,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的引领作用尚未凸显,高校对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的培养需大力加强。第三,人才培养工作模糊。学校对工科人才通识教育重视不足,科研和教学间互动较少,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够深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尚无实质性进展,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不高,对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关注不够。
(二)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的发展思路
第一,明确办学目标,科学的分类发展。根据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需求,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应给自身的发展有科学的定位,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发展道路。从人才培养目标看,应着力培养具有應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优秀人才,即培养学生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也有相当宽阔的专业知识面,而且具备足够强和灵活的科技使用、迁移、转换能力。在师资队伍构建方面,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建设需要一批不仅掌握高深专业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又具有行业背景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支撑着。从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应顺应社会趋势,踏上“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将学科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与学生实践应用与开发研究的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在学术研究方面,发挥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以行业市场为引导,重点关注科研成果为社会经济建设和行业建设而应用和转化。
第二,改进学科结构,建设特色的学科群。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在了解自身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实力较强的特色学科建设独具特色的学科群,而且能够将新增的学科与校内原有的特色学科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具有创新性、应用型的专业人才。至于校内那些难以与原有特色学科相结合,而且实力较弱,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的专业,应开展整改甚至考虑是否应停办。同时,尽力争取建立省级和国家级科研平台支撑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支持地方产业发展。
第三,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应用型人才。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应着重通识课(公共课、专业课)教学平台的构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方面,可以通过综合设置学科间的通识教育课程,确保课程结构合理,层次规范,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知识转换和迁移的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下夯实基础;另一方面,应从经济建设和行业市场实际需要来培养应用型人才,并适当增加复合类课程的比例,有目的地规划各类型的课程模块比重,增强学生的适应性,从而逐渐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潘懋元,陈厚丰.高等教育分类的方法论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3):8-13.
[2]潘懋元,吴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3,1(3):5-9.
[3][7]成洪波.高水平理工科大学:背景需求、功能定位与建设路径——基于东莞理工学院的实践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5):96-100.
[4][6]路平.我省加强理工科大学和理工类学科建设[N].广东科技报,2016-1-8(003).
[5]吴少敏.2020年粤理工类大学生占比达47%[N].南方日报,2016-01-06(A03).
作者简介:
卢樱颖,女,1993年6月,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在读研究生,高等教育管理,广东广州。
【关键词】高等教育分类 广东省 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9-0022-02
理工科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理工类学科专业质量和发展水平比较逊色。在我国理工科高校群体中,学术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表现出色的理工科高校只占小部分,绝大部分理工类高校的整体实力较弱。那么,在当前及未来的一段时期内,政府和高校如何结合我国提出了一系列科技强国的战略部署,抓住机遇和挑战,积极主动改革传统的高等教育系统的格局,加快进度建设具有区域特色及中国特色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呢?不难看出,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这策略能以高等教育分类作为理论基础,让我们从高等教育分类的视角逐步改变或者完善当前政府政策引导、高校特色定位等行为。本文拟从高等教育分类的角度对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进行研究分析,以期协助政府完善政策引导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关于高等教育分类
我国教育家潘懋元先生认为,“高等教育分类”是指人们为了更好地认识、研究和引导高等教育发展,将高等教育系统划分成不同的类型和层次,从而确定高等教育系统中各子系统及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种属关系、并列关系、层次关系)的过程。
高等教育分类作为高等教育结构研究中的一子课题,是整个世界都关注的难题,同时也对高等院校的定位、发展等关键性问题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更是如今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难题。由于当前我们面对的是正在发展的错综复杂的高等教育系统,其中也存在着多样化的高等学校模式。若要使我国所有的高校都能够定位准确,自身发展的方向明确,继而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就要按照一定划分标准分别归类。但倘若分类不清晰,则必然导致各高校不准确的定位,错位的目标以及不合理的发展规划。当前,我国正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应该如何引导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积极指导我国高等院校的分类,解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与单一化的发展目标的矛盾,都需要高等教育分类的相关理论借鉴。
二、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的背景
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肇始于20世紀80年代,基于特定国情的历史选择,先后经历了“重中之重”高校建设、国家重点学科建设、“211工程”、“985工程”、“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以及当前的“双一流”建设等政策。上述重点建设政策体现了国家政策为主导,采取“效率先行”、“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的重点支持的方式的行为,集中资源,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提高我国高等院校的综合实力与竞争力。但政策也加剧了高等教育系统分层,国家有选择性地增加一部分高校的投入投资或补助,从而进一步拉大了重点建设高校与非重点建设高校之间的差距,最后形成“马太效应”。而且大部分高校为了迎合国家意志,放弃其原有的高校发展定位与方向,盲目地追求综合性大学,最终导致千校一面,办学多样性严重受损。因此,脱离高等教育分类理论下制定的重点建设政策已经难以适应当前复杂交错的高等教育系统。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发展,区域间的竞争压力持续加剧,且省级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作用愈发明显,以省级政府主导的统筹高水平大学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陆续推出,极大改变了中国高等教育传统上由中央政府主导资源配置的格局。方案以提升区域整体的高等教育质量为终目的,继而强化高等教育“三大功能”中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服务功能。
以广东省为例,21世纪以来,广东省的经济总量在全国名列前茅甚至占据第一,广东省高等院校的办学规模、质量也有大幅度提升,但广东高等教育系统仍有较明显的短板,即理工科大学和理工类学科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据截止201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广东理工科高校只有33所,占全省高校总数的23.4%,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35%;理工类学生占全省学生总数33.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0%。全省高校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中,理工类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这一情况不符合广东省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现实水平,更难以满足广东省由“制造大省”向“智造强省”发展的要求。因此,2016年1月,广东省政府在广州市召开了广东省理工科大学和理工类学科建设暨高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推进会议,紧接着出台了《关于加强理工科大学和理工类学科建设服务创新发展的意见》(粤发〔2016〕1号),提出要提升广东省理工类大学生的比重,并向我国的先进省市看齐,力争到2025年建成一批综合实力与竞争力都居于我国同类理工科院校或学科中处于前列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和理工类学科,它们应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并且能够有力支撑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2015年9月正式启动“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方案,陆续与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东莞理工学院、五邑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等七所省内大学签订了协议,商议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由政府与大学携手共同建设。此项重点建设项目,借助高校分类体系理论为依据,对广东省内的高校实行分类管理,实行高校转型发展试点,推动理工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除优先重点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理工类学科之外,也重点建设省内各类型高校理工类学科,全面增强我省高等院校理工类学科竞争力;实施南粤重点学科提升计划,向国际一流水平看齐,打造若干个理工类龙头学科;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共建一批高水平理工类学科等。不难看出,“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与高水平大学的综合性、基础性、研究型特点有一定的区别,体现出具有地方性、创新性、应用型等鲜明特征。 三、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
(一)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存在的问题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考核办法(试行)>及开展2016年度考核的通知》(粤教高函〔2017〕112号)安排,省教育厅组织专家组对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南方科技大学、东莞理工学院三所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2016年度各项建设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考核,形成了分校考核意见,并予以公示。公示结果,可归纳总结出当前存在的问题。第一,学科和科研基础薄弱。与国际国内一流理工类学科与学校相比,学校现有的学科平台及其影响力均不高,省级和国家级科研平台不多,甚至缺乏。新技术、新产品产品开发能力弱,成果转化水平及获奖率不高。第二,师资队伍实力较弱。三所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在2016年都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但由于学科平台对高层次人才制约仍较明显,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的引领作用尚未凸显,高校对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的培养需大力加强。第三,人才培养工作模糊。学校对工科人才通识教育重视不足,科研和教学间互动较少,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够深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尚无实质性进展,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不高,对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关注不够。
(二)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的发展思路
第一,明确办学目标,科学的分类发展。根据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需求,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应给自身的发展有科学的定位,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发展道路。从人才培养目标看,应着力培养具有應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优秀人才,即培养学生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也有相当宽阔的专业知识面,而且具备足够强和灵活的科技使用、迁移、转换能力。在师资队伍构建方面,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建设需要一批不仅掌握高深专业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又具有行业背景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支撑着。从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应顺应社会趋势,踏上“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将学科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与学生实践应用与开发研究的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在学术研究方面,发挥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以行业市场为引导,重点关注科研成果为社会经济建设和行业建设而应用和转化。
第二,改进学科结构,建设特色的学科群。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在了解自身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实力较强的特色学科建设独具特色的学科群,而且能够将新增的学科与校内原有的特色学科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具有创新性、应用型的专业人才。至于校内那些难以与原有特色学科相结合,而且实力较弱,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的专业,应开展整改甚至考虑是否应停办。同时,尽力争取建立省级和国家级科研平台支撑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支持地方产业发展。
第三,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应用型人才。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应着重通识课(公共课、专业课)教学平台的构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方面,可以通过综合设置学科间的通识教育课程,确保课程结构合理,层次规范,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知识转换和迁移的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下夯实基础;另一方面,应从经济建设和行业市场实际需要来培养应用型人才,并适当增加复合类课程的比例,有目的地规划各类型的课程模块比重,增强学生的适应性,从而逐渐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潘懋元,陈厚丰.高等教育分类的方法论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3):8-13.
[2]潘懋元,吴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3,1(3):5-9.
[3][7]成洪波.高水平理工科大学:背景需求、功能定位与建设路径——基于东莞理工学院的实践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5):96-100.
[4][6]路平.我省加强理工科大学和理工类学科建设[N].广东科技报,2016-1-8(003).
[5]吴少敏.2020年粤理工类大学生占比达47%[N].南方日报,2016-01-06(A03).
作者简介:
卢樱颖,女,1993年6月,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在读研究生,高等教育管理,广东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