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载环境下基于光纤通道的DVI信号传输技术研究

来源 :航空计算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航空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数字视频接口DVI电信号传输方式已无法满足复杂航空电子环境下高速、高可靠、远距离图像传输要求.面向新一代航电系统中图像传输设计需求,提出基于光纤通道的DVI信号远程传输系统架构及相关实现技术,结合FC协议及视频标准制定了基于光纤域的图像映射方法,说明了收发端口各功能单元的设计要素并对信号收发处理进行了阐述,构建了基于光纤通道的DVI信号传输系统.测试和验证结果表明图像传输与显示满足设计要求,为DVI信号基于光纤通道的实时转换与远距离传输提供了解决方案.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应用于高血压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40例高血压患者,搜集时间:2021.1-2021.3,抽签法划分甲组与乙组,均20例,甲组基本护理,乙组人性化护理,对比患者血压指标与依从性.结果:护理后,甲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指标均高于乙组,甲组依从性70%,低于乙组依从性95%,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护理期间,人性化护理应用效果理想,可以降低血压指标,提高患者依从性,护理效果理想.
装备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的动车组在运营中由ATP控制自动过分相.对装备300H型ATP的动车组在多种场景下发生的过分相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ATP车载设备在C2/C3等级下控制自动过分相的工作原理;从ATP逻辑处理角度,对可能出现的带电过分相及执行假分相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研究;对后续如何避免该问题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
设计和实现了多台监控机车在同一区段作业时进路安全防护的方案.此方案最大创新点是使用双端队列管理一个区段上的多台作业机车,确定各机车在区段上的相对位置,从而避免了人工误动作而造成的安全隐患,同时节省了调车作业时间,提高了调车作业效率.
多数腹部外科手术患者由于术中麻醉、牵拉以及术后卧床等因素,因此导致患者在术后出现多种并发症,包含创口感染、肠胃功能紊乱、下肢深静脉血栓、尿潴留等,对患者治疗效果产生较大影响,严重时,还会引起患者出现应激反应以及多种心理问题.通过引导患者术后尽早下床活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多种术后并发症,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对此,应当在术前及术后对患者本人及家属进行多种健康宣教,引导患者进行下床活动,有助于患者尽早康复.
针对某信号系统要设备简单实用、维修维护少、运输效率与线路匹配的特殊需求,提出利用北斗卫星定位及其短报文功能构建新型列控系统.阐述了新型列控系统的技术特点及架构;对列车定位、接近区段确定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对北斗短报文时延、长度与控车需求的匹配措施进行了描述.
针对嵌入式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易受雷电、静电等过电压影响而使设备通讯接口等功能造成损坏问题,提出了一种嵌入式计算机三级防过电压设计方法,包括嵌入式计算机壳体屏蔽设计、高压去能电路设计和低压箝位电路设计,重点讨论了壳体屏蔽中导电密封条导电、屏蔽效果和安装要求,分析了高压去能电路和低压箝位电路中器件的选取和设计方法,并对三级防过电压设计中每一级的防护效果进行了分析.经实际应用证明,方法满足某系统防护要求、效果良好,具备工程上的可行性.
以高速公路建筑为例对暖通设计展开分析探讨,并阐述节能型技术和材料在高速公路暖通设计中应用的作用,以改善高速公路建筑的服务质量.
目的 研究对于心肺复苏患者治疗期间选择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20例心肺复苏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提供常规护理(对照组,10例)、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观察组,10例),对比两种护理方式达到的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昏迷评分高,PaO2比对照组高,PaCO2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在对心肺复苏患者进行治疗期间予以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能够有效地提升患者生存机率,降低并发症对患者机体造成的伤害,对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改
集中式25 Hz相敏轨道电路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站内轨道电路制式,设备集中室内设置,实现了集中调压/调相,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以及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本文采用四端网络理论,建立集中式25 Hz相敏轨道电路调整态的基本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软件中的GUI设计,生成参数仿真结果及系统调整表,以此作为该系统调整及维护的理论依据.
为了解决各信号系统间潜在的安全隐患,急需开展安全信息监督相关技术的研究.为此,通过对各信号系统间结合部数据的监督分析,对系统间数据采样时间可能不同步的场景,利用动态时间规整技术,以规整后的源头和终点数据为边界,重点监督分析几类影响列车安全运行的场景,及时发现系统结合部信息不一致的异常情况,对潜在的隐患进行预警,从而助力高铁行车更安全,调度指挥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