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智障儿童本身受智力所限,思维发展缓慢,认识水平较低,运用能力较差,同时受其他因素所影响,发音不准、吐词不清,语言表达不连贯、不完整,这些缺陷造成了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优化教学策略,尽力使智障学生的缺陷得到矫正和补偿,使严重的智力落后状况能得到好转。
【关键词】教学策略 智障学生 生活化 教学效果
在提倡全纳性教育的今天,如何根据智障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从某种生活实际和身心发展需要出发,开展实用性,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已经成为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学生语文教学发展的目标。智障学生注意力差,认识水平较低,运用能力较差,同时容易受其他因素所影响,发音不准、吐词不清,语言表达不连贯、不完整,思维迟钝,容易遗忘,有的甚至连生活自理都不会,这无疑给教师的教学带来极大困难。在对这类学生教学的实践中,我们想方设法把生活自理训练和语文教学结合起来,确立了以生活为主题的教学内容,希望能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我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进行探索,總结几种教学策略。与大家共同探讨:
1、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策略,唤起学生主动学习。
形象直观的教学可充分调动智障儿童的多种感官协同作用,有效激发起智障儿童的学习兴趣。教材中编写的内容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中最需要的东西。因此,老师可充分利用直观教学,从实物到图片到字词,然后再回到实物。如:我在教“楼梯”一课是这样教的:先带学生走一走,认一认学校的楼梯;然后在课堂上出示楼梯图片,接着认读“楼”和“梯”,进行图词配对;在认识字词的基础上,再带学生到学校的楼梯旁,让学生找楼梯旁牌子上的字词,最后让一个学生上楼,其他同学说句:“XXX同学上楼。”“XXX扶着楼梯”用同样的方法,反复多次,让学生掌握,这样可以把课文中的内容直接和生活中的实物对应起来,有利于学生形成牢固的概念。
2、注重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
智障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特别差,如何将课堂知识转化成生活以实现特殊教育的最终目标呢?通过实践,感到将课堂所学知识转回到生活中去,将语文生活化。因为社会是个大家庭,毕竟学生学好本领还要回到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分子。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学习的机会,组织学生到银行,到超市,到医院等一切可以去的场所,培养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适应自我,适应家庭,适应学校,适应社会,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在传统教学中我们常采用教学情景来模拟教学场景。比如设计一个买菜的场景,一个同学演小贩,另一个同学演买菜的人,练习买菜的全过程,学生的表演只是单纯的模仿,为了达到真正的效果,体验生活,我要求孩子们走出课堂,到生活中去实践,比如在学完《买菜》一课,老师带领同学到菜市场,真正体验买菜的全过程,从学生与小商贩讨价还价中,他们即收获了与人沟通的能力,又体验到妈妈的辛苦,同时学生的能力不断提升。
3、挖掘教育资源,培养学生能力
我们应该以人为本,从智障学生生活环境出发,充分挖掘有效的教育资源,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挖掘教育资源,因为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生活,引导学生抓住身边的人和事,训练听、说、读、写能力。如学校经常开运动会,校园艺术节等活动,让学生把观察到的情况说出来写下来。挖掘家庭资源,家庭是儿童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家庭资源,根据家庭教育资源巧妙的设计教育案例,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有的学生来自农村,让学生介绍一些农作物的生長情况,有的孩子父母是商人,就让学生介绍父母经营的产品的性能,由简单的陈述,变成完整通顺的话语,即让他们相互了解又使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挖掘社会资源,让学生通过在车上的所见所闻,从社区及周围环境的变化等方面谈感受,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发展为主,针对学生的特点,注重潜能的开发。
4、整体教学与个别训练相结合
整体教学和个别教学相统一,是实现每个学生都成功的有效教学形式。智障儿童存在着明显的“个体间差异”,个别化教学就是以智障儿童存在个别差异为前提,以满足不同学生在自身条件下得到最大的发展,适应班级教学中的不同学生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在注重整体教学的同时,顾及个体发展,注意分层教学与个别矫正相结合,保证在同一节课内既有“面向全体的“合”,又有兼顾各层次学生的“分”的环节,实现整体教学与个别化教学的统一。在学生做作业的时候多巡视,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予以帮助,特别是对写字困难的学生。我一直是手把手地教,我还利用中午或放学时间进行辅导。“功不负有心人”,辛勤的汗水也得到了一点汇报,我班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有了很大进步,有的同学从原来写一个笔画都困难现在已经学会好多字了。
总之,培智学校的语文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认识能力及表达能力,使智障学生的缺陷得到矫正和补偿,使严重的智力落后状况能得到好转。使轻度学生能够学到一定的知识,使之成为一名独立生活、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关键词】教学策略 智障学生 生活化 教学效果
在提倡全纳性教育的今天,如何根据智障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从某种生活实际和身心发展需要出发,开展实用性,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已经成为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学生语文教学发展的目标。智障学生注意力差,认识水平较低,运用能力较差,同时容易受其他因素所影响,发音不准、吐词不清,语言表达不连贯、不完整,思维迟钝,容易遗忘,有的甚至连生活自理都不会,这无疑给教师的教学带来极大困难。在对这类学生教学的实践中,我们想方设法把生活自理训练和语文教学结合起来,确立了以生活为主题的教学内容,希望能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我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进行探索,總结几种教学策略。与大家共同探讨:
1、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策略,唤起学生主动学习。
形象直观的教学可充分调动智障儿童的多种感官协同作用,有效激发起智障儿童的学习兴趣。教材中编写的内容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中最需要的东西。因此,老师可充分利用直观教学,从实物到图片到字词,然后再回到实物。如:我在教“楼梯”一课是这样教的:先带学生走一走,认一认学校的楼梯;然后在课堂上出示楼梯图片,接着认读“楼”和“梯”,进行图词配对;在认识字词的基础上,再带学生到学校的楼梯旁,让学生找楼梯旁牌子上的字词,最后让一个学生上楼,其他同学说句:“XXX同学上楼。”“XXX扶着楼梯”用同样的方法,反复多次,让学生掌握,这样可以把课文中的内容直接和生活中的实物对应起来,有利于学生形成牢固的概念。
2、注重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
智障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特别差,如何将课堂知识转化成生活以实现特殊教育的最终目标呢?通过实践,感到将课堂所学知识转回到生活中去,将语文生活化。因为社会是个大家庭,毕竟学生学好本领还要回到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分子。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学习的机会,组织学生到银行,到超市,到医院等一切可以去的场所,培养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适应自我,适应家庭,适应学校,适应社会,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在传统教学中我们常采用教学情景来模拟教学场景。比如设计一个买菜的场景,一个同学演小贩,另一个同学演买菜的人,练习买菜的全过程,学生的表演只是单纯的模仿,为了达到真正的效果,体验生活,我要求孩子们走出课堂,到生活中去实践,比如在学完《买菜》一课,老师带领同学到菜市场,真正体验买菜的全过程,从学生与小商贩讨价还价中,他们即收获了与人沟通的能力,又体验到妈妈的辛苦,同时学生的能力不断提升。
3、挖掘教育资源,培养学生能力
我们应该以人为本,从智障学生生活环境出发,充分挖掘有效的教育资源,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挖掘教育资源,因为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生活,引导学生抓住身边的人和事,训练听、说、读、写能力。如学校经常开运动会,校园艺术节等活动,让学生把观察到的情况说出来写下来。挖掘家庭资源,家庭是儿童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家庭资源,根据家庭教育资源巧妙的设计教育案例,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有的学生来自农村,让学生介绍一些农作物的生長情况,有的孩子父母是商人,就让学生介绍父母经营的产品的性能,由简单的陈述,变成完整通顺的话语,即让他们相互了解又使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挖掘社会资源,让学生通过在车上的所见所闻,从社区及周围环境的变化等方面谈感受,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发展为主,针对学生的特点,注重潜能的开发。
4、整体教学与个别训练相结合
整体教学和个别教学相统一,是实现每个学生都成功的有效教学形式。智障儿童存在着明显的“个体间差异”,个别化教学就是以智障儿童存在个别差异为前提,以满足不同学生在自身条件下得到最大的发展,适应班级教学中的不同学生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在注重整体教学的同时,顾及个体发展,注意分层教学与个别矫正相结合,保证在同一节课内既有“面向全体的“合”,又有兼顾各层次学生的“分”的环节,实现整体教学与个别化教学的统一。在学生做作业的时候多巡视,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予以帮助,特别是对写字困难的学生。我一直是手把手地教,我还利用中午或放学时间进行辅导。“功不负有心人”,辛勤的汗水也得到了一点汇报,我班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有了很大进步,有的同学从原来写一个笔画都困难现在已经学会好多字了。
总之,培智学校的语文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认识能力及表达能力,使智障学生的缺陷得到矫正和补偿,使严重的智力落后状况能得到好转。使轻度学生能够学到一定的知识,使之成为一名独立生活、自食其力的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