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人们对于建筑设计和建筑规划也越来越重视,建筑设计与建筑规划能够更好的体现出建筑的风格,同时增加建筑的使用效果,因此,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必然联系。而很多人对于建筑设计和建筑规划的概念容易发生混淆,本文详细说明了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并且通过对二者的分析详细阐述了建筑设计与建筑规划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做好建筑设计与建筑规划的策略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城乡规划;建筑设计;有效结合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大力推进城乡建设是我国当前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主要内容之一,它的规划主要是由政府进行统一的统筹管理,对城乡的经济建设以及发展方向进行统一的部署,在城乡规划中有明确的规定,务必要将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使其在改善人们生产生活环境上能够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从而促进城乡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在追求物质水平提升的同时在精神上也有了更高的需求。下面就针对我国在城乡建设规划中对生态建筑的设计来进行研究,并就其对我国城乡建设上的重要意义进行探讨。
一、将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应用到城乡建设中
在城市化建设以及现代化建设中,城乡规划是一项极为重要的项目工程,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对其进行建设规划的时候,必须要进行深入的考虑以及全面的统筹,在对其进行文化建设、经济建设以及政治建设等等促进社会发展的建设中,必须要全面的贯彻对全局进行统筹规划的思想,正确科学的处理好建设中各项环节之间的关系。在使我国城市的面貌得到改善以及使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同时也要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社会环境以及经济环境等的全面繁荣和发展,并且也要将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工作放入对城市文明进行建设的规划中,使城乡规划建设的内容更加丰富,促进城乡建设全面性的提高。同时,在城乡建设中,还必须要充分的将生态建筑设计这一理念进行深入的应用,与人们的精神追求以及物质文化追求紧密结合。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将建筑设计与自然环境相结合
所谓的生态建筑设计实际上是要求相关设计师在对城乡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要融入生态的理念,将当前的建筑建设与周围的环境和地区的整体风貌合理的融合,同时通过将其与专业的生态建筑知识相结合,在建筑的设计上进行创新,充分利用自然的调节能力对建筑进行生态的改造,这些改造包括了建筑的理念、建筑的风格以及建筑的材料等等多方面的创新,达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二)注重良好人文环境的营造
人文环境是涉及到人所身处的建筑以及自然环境带给人身心方面的体验内容,良好的人文环境能够带给人以健康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从而能够更好的融入到生活以及工作中。在城乡规划中,应该注重对这种人文环境的营造,利用现代化的建筑设计理念,更好的帮助现代人缓解压力,释放情绪,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从而保证和谐社会的进程。
二、建筑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协调性
不同的建筑物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在进行建筑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需要按照使用者来确定建筑的实际功能,同时还要将不同的功能用有效的方式表现出来,并且在设计的过程中加以实现。如果建筑规划和设计不能够满足使用者的需求,那么建筑就成了一个失败的作品,同时也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因此建筑设计和建筑规划的协调性必须要加以重视,作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影响因素来详细说明影响建筑设计与建筑规划协调性问题。
(一)建筑设计缺少建筑使用者参与
很多建筑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在建筑设计任务书的拟定时没有对建筑使用者的需求進行了解或者缺乏和建筑使用者的沟通,即使设计出了成型的作品也难以保证得到使用者的认同。这样就造成了在建筑施工后,建筑使用者对建筑设计的满意程度大打折扣,也直接影响了建筑建设的进行,建筑设计的工作也没有达到满意的效果。
(二)设计的内容缺新意
建筑设计在满足建筑使用者需求的同时,还要重视建筑的美观程度和整体的协调性,同时建筑也是一种美的体现,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体现出建筑自身的风格和特点,这样才是优秀的建筑作品。而很多设计者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往往千篇一律,表现效果和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但是随着人们对于建筑物要求的不断增加,这样的设计已经很难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建筑设计要不断的进行风格的创新,同时不断调整自身的建筑特色。
(三)建筑设计人员开展建筑规划工作
在开展建筑设计工作的时候,首先进行的就是规划设计工作,要求设计人员在进行初步设计的时候,就要明确建筑设计和建筑规划的不同,同时设计人员工作的重点一定要放在设计方面,而不是功能规划。除此之外,在进行设计的时候,没有充分和使用者进行交流,也是导致其设计成果不符合使用者要求的重要原因。
三、建筑设计和建筑规划协调发展的策略
(一)强化建筑规划的基础作用
在开展建筑规划工作的时候,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具备长远的眼光,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这样就要求,规划工作人员不仅要考虑目前的实际需求,还要对建筑物以后的使用功能进行考虑,留有相应的发展空间。在进行建筑规划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其功能具备相应的前瞻性与拓展性,预测可能发生的相应情况,之后进行相应的分析,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二)强化建筑设计的载体作用
在进行建筑设计与规划工作的时候,需要利用建筑物实体进行使用功能的体现,可以说建筑物实体就是建筑使用功能的载体。在建筑设计和建筑规划中,均包含了一定的布局设计。在布局设计中,无法对建筑物功能进行简单的规划,需要利用一些技术方法,进行相应的整合,使建筑物形体更加完善,得到一定的色彩渲染。
(三)建筑设计和建筑规划的交叉
建筑设计和建筑规划是无法分开的,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交叉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设计中进行互相渗透;另一方面,所需知识相互交叉渗透。在设计中互相渗透,主要就是对建筑问题予以解决,在进行实际设计的时候,必须按照相应的设计标准执行,符合建筑物的整体规划情况,实现建筑物整合的和谐性。
(四)强化对自然环境因素的利用与保护
在开展建筑设计和建筑规划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因素,在合理利用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保护,通过对实践工作的总结,实现建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在利用自然环境因素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对建筑设计和建筑规划的分析,实现两者的同步性与同生性,建设适合人类生活的环境,实现建筑设计和建筑规划的价值。
(五)建筑规划制定建筑设计
建筑规划大师沙里宁说过:“建筑设计工作要在一栋房间内,对房间环境进行规划,对周围环境进行规划。”这也就要求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对建筑物周边的环境进行综合考虑,实现建筑物和周边环境的有效结合,在充分发挥建筑物使用功能的情况下,保护周边的环境不被破坏。
结束语
建筑设计是一个城市或者地区文化的象征。建筑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城市发展的历史和沧桑。在城乡规划中,我们需要建设标志性的建筑用以引领地区经济与文化。城乡发展最主要的就是实现建筑的统一和蔓延。城乡规划在我国将处于长期的发展过程,将建筑理念与城乡规划结合,就是从根本上解决城乡规划中的重点难题,从经济、社会、人文方面综合考虑城乡发展问题重视建设设计的规律和原则,是城市规划健康有序发展的保证。
参考文献
[1]覃欣.城市与建筑之间的节奏协调———丽江古镇的建筑规划浅谈[J].中国住宅设施,2010(06).
[2]覃思鸣.简析建筑设计与建筑规划两者间的关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1).
[3]李宙英.浅谈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2)
关键词:城乡规划;建筑设计;有效结合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大力推进城乡建设是我国当前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主要内容之一,它的规划主要是由政府进行统一的统筹管理,对城乡的经济建设以及发展方向进行统一的部署,在城乡规划中有明确的规定,务必要将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使其在改善人们生产生活环境上能够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从而促进城乡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在追求物质水平提升的同时在精神上也有了更高的需求。下面就针对我国在城乡建设规划中对生态建筑的设计来进行研究,并就其对我国城乡建设上的重要意义进行探讨。
一、将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应用到城乡建设中
在城市化建设以及现代化建设中,城乡规划是一项极为重要的项目工程,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对其进行建设规划的时候,必须要进行深入的考虑以及全面的统筹,在对其进行文化建设、经济建设以及政治建设等等促进社会发展的建设中,必须要全面的贯彻对全局进行统筹规划的思想,正确科学的处理好建设中各项环节之间的关系。在使我国城市的面貌得到改善以及使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同时也要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社会环境以及经济环境等的全面繁荣和发展,并且也要将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工作放入对城市文明进行建设的规划中,使城乡规划建设的内容更加丰富,促进城乡建设全面性的提高。同时,在城乡建设中,还必须要充分的将生态建筑设计这一理念进行深入的应用,与人们的精神追求以及物质文化追求紧密结合。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将建筑设计与自然环境相结合
所谓的生态建筑设计实际上是要求相关设计师在对城乡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要融入生态的理念,将当前的建筑建设与周围的环境和地区的整体风貌合理的融合,同时通过将其与专业的生态建筑知识相结合,在建筑的设计上进行创新,充分利用自然的调节能力对建筑进行生态的改造,这些改造包括了建筑的理念、建筑的风格以及建筑的材料等等多方面的创新,达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二)注重良好人文环境的营造
人文环境是涉及到人所身处的建筑以及自然环境带给人身心方面的体验内容,良好的人文环境能够带给人以健康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从而能够更好的融入到生活以及工作中。在城乡规划中,应该注重对这种人文环境的营造,利用现代化的建筑设计理念,更好的帮助现代人缓解压力,释放情绪,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从而保证和谐社会的进程。
二、建筑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协调性
不同的建筑物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在进行建筑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需要按照使用者来确定建筑的实际功能,同时还要将不同的功能用有效的方式表现出来,并且在设计的过程中加以实现。如果建筑规划和设计不能够满足使用者的需求,那么建筑就成了一个失败的作品,同时也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因此建筑设计和建筑规划的协调性必须要加以重视,作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影响因素来详细说明影响建筑设计与建筑规划协调性问题。
(一)建筑设计缺少建筑使用者参与
很多建筑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在建筑设计任务书的拟定时没有对建筑使用者的需求進行了解或者缺乏和建筑使用者的沟通,即使设计出了成型的作品也难以保证得到使用者的认同。这样就造成了在建筑施工后,建筑使用者对建筑设计的满意程度大打折扣,也直接影响了建筑建设的进行,建筑设计的工作也没有达到满意的效果。
(二)设计的内容缺新意
建筑设计在满足建筑使用者需求的同时,还要重视建筑的美观程度和整体的协调性,同时建筑也是一种美的体现,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体现出建筑自身的风格和特点,这样才是优秀的建筑作品。而很多设计者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往往千篇一律,表现效果和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但是随着人们对于建筑物要求的不断增加,这样的设计已经很难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建筑设计要不断的进行风格的创新,同时不断调整自身的建筑特色。
(三)建筑设计人员开展建筑规划工作
在开展建筑设计工作的时候,首先进行的就是规划设计工作,要求设计人员在进行初步设计的时候,就要明确建筑设计和建筑规划的不同,同时设计人员工作的重点一定要放在设计方面,而不是功能规划。除此之外,在进行设计的时候,没有充分和使用者进行交流,也是导致其设计成果不符合使用者要求的重要原因。
三、建筑设计和建筑规划协调发展的策略
(一)强化建筑规划的基础作用
在开展建筑规划工作的时候,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具备长远的眼光,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这样就要求,规划工作人员不仅要考虑目前的实际需求,还要对建筑物以后的使用功能进行考虑,留有相应的发展空间。在进行建筑规划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其功能具备相应的前瞻性与拓展性,预测可能发生的相应情况,之后进行相应的分析,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二)强化建筑设计的载体作用
在进行建筑设计与规划工作的时候,需要利用建筑物实体进行使用功能的体现,可以说建筑物实体就是建筑使用功能的载体。在建筑设计和建筑规划中,均包含了一定的布局设计。在布局设计中,无法对建筑物功能进行简单的规划,需要利用一些技术方法,进行相应的整合,使建筑物形体更加完善,得到一定的色彩渲染。
(三)建筑设计和建筑规划的交叉
建筑设计和建筑规划是无法分开的,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交叉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设计中进行互相渗透;另一方面,所需知识相互交叉渗透。在设计中互相渗透,主要就是对建筑问题予以解决,在进行实际设计的时候,必须按照相应的设计标准执行,符合建筑物的整体规划情况,实现建筑物整合的和谐性。
(四)强化对自然环境因素的利用与保护
在开展建筑设计和建筑规划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因素,在合理利用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保护,通过对实践工作的总结,实现建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在利用自然环境因素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对建筑设计和建筑规划的分析,实现两者的同步性与同生性,建设适合人类生活的环境,实现建筑设计和建筑规划的价值。
(五)建筑规划制定建筑设计
建筑规划大师沙里宁说过:“建筑设计工作要在一栋房间内,对房间环境进行规划,对周围环境进行规划。”这也就要求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对建筑物周边的环境进行综合考虑,实现建筑物和周边环境的有效结合,在充分发挥建筑物使用功能的情况下,保护周边的环境不被破坏。
结束语
建筑设计是一个城市或者地区文化的象征。建筑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城市发展的历史和沧桑。在城乡规划中,我们需要建设标志性的建筑用以引领地区经济与文化。城乡发展最主要的就是实现建筑的统一和蔓延。城乡规划在我国将处于长期的发展过程,将建筑理念与城乡规划结合,就是从根本上解决城乡规划中的重点难题,从经济、社会、人文方面综合考虑城乡发展问题重视建设设计的规律和原则,是城市规划健康有序发展的保证。
参考文献
[1]覃欣.城市与建筑之间的节奏协调———丽江古镇的建筑规划浅谈[J].中国住宅设施,2010(06).
[2]覃思鸣.简析建筑设计与建筑规划两者间的关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1).
[3]李宙英.浅谈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