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多数高职学生的人生态度是健康向上的,但还有部分学生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享乐主义、家庭责任意识淡薄等问题。高职院校应引导学生学习孔子孝道观,让其跳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圈子,并培养其感恩意识,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从而端正学生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高职学生;孔子孝道观;人生态度
大多数高职学生的人生态度是端正的,他们怀揣着学好专业技能、找到好工作、实现人生价值、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报效国家的美好梦想。但是,仍有少数学生对于“人生是什么?我的人生该往何处去?”等根本问题,心存疑惑,以至于人生态度不端正,学习生活没有动力,甚至迷失了方向。学习孔子的孝道观,将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
一、高职生人生态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自我中心倾向突出
目前,高职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在全家人以“自己”为中心的环境中长大,逐渐形成了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其突出表现是我行我素,听不得逆耳之言,不能尊重人与宽容人,难以与他人团结合作、和谐相处。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工作中越发需要团队协作,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将严重影响工作质量;不能接受他人的合理化意见,跳不出“自我”的圈子,不能虚心向别人学习,将影响自身技能的提高和德行修养的提升;过分地以自我为中心易在生活上进行攀比。
2.享乐主义作风盛行
享乐主义的典型表现就是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许多家长自己省吃俭用,给子女提供最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导致有的学生养成了大手大脚的习惯。部分学生吃好的、穿名牌,用的都是高档商品,认为花的是自家的钱无可厚非。这种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的行为,易消磨人的意志,使人变得懒惰。这是部分高职生在校不认真学习,毕业后不愿意找工作、不想做事,而成为“啃老族”的重要原因之一。
3.家庭责任意识淡薄
少数高职学生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家庭的责任,心中只有家庭对自己的责任。比如,理所当然地认为家里应该给他提供好的学习、生活条件。一旦不能满足其要求,他们甚至以辍学为要挟。这与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因为,有的父母从来没有要求过子女对家庭尽一份责任,包括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当然,这也与学校忽视对学生进行责任意识教育有关。一个连家庭责任意识都没有的学生,将来很难有社会责任意识。这样的学生,会给社会带来什么?恐怕只会向社会索取,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二、学习孔子孝道观引导高职生端正人生态度
1.学习孔子孝道观,增强孝心意识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认为,孝顺父母是为仁的根本,是一切德行修养的基础和起点。连父母都不孝顺的人,谈不上尊敬长者与他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孔子认为,孝顺父母不但要养亲,而且要敬亲、安亲。也就是说,除了从物质上满足父母生活的需要,还要对父母和颜悦色,从内心深处尊敬父母,让父母精神上快乐。可见,学习孔子孝道观,能让学生懂得尊敬父母、体贴父母,跳出自我中心的圈子,将个人价值观由自我中心提升到人我互动。
2.学习孔子孝道观,培养感恩意识
“养育之恩大于天”,父母的养育之恩是子女一辈子都难以报答的。因此,学习孔子孝道观,能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学生有了感恩意识后,教师还要引导其进行感恩行动,比如,从言行上尊敬、关心父母,体谅父母的辛苦,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等等。这样,能帮助学生改变享乐主义的生活作风。
3.学习孔子孝道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孝顺父母就要让父母省心。学生要专心学业,遵守纪律。“立业扬名、以显父母”,在今天仍能对人产生激励作用。高职学生要掌握一技之长,将来才能体面生活,创造事业,为社会发展尽一份力,为父母争得荣耀。这体现着子女对家庭的责任感,应该说也是大多数人所追求的人生目标。学生一旦有了家庭责任感,学习生活就有了方向和目标,人生态度自然就端正了。孔子倡导孝,还强调在家庭“孝亲”的基础上拓展开来,进而“泛爱众”,树立社会责任感。在學生有了家庭责任感的基础上,教师再加以引导,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水到渠成。
作者简介:文小兵,男,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人文教育与应用写作。
关键词:高职学生;孔子孝道观;人生态度
大多数高职学生的人生态度是端正的,他们怀揣着学好专业技能、找到好工作、实现人生价值、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报效国家的美好梦想。但是,仍有少数学生对于“人生是什么?我的人生该往何处去?”等根本问题,心存疑惑,以至于人生态度不端正,学习生活没有动力,甚至迷失了方向。学习孔子的孝道观,将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
一、高职生人生态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自我中心倾向突出
目前,高职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在全家人以“自己”为中心的环境中长大,逐渐形成了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其突出表现是我行我素,听不得逆耳之言,不能尊重人与宽容人,难以与他人团结合作、和谐相处。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工作中越发需要团队协作,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将严重影响工作质量;不能接受他人的合理化意见,跳不出“自我”的圈子,不能虚心向别人学习,将影响自身技能的提高和德行修养的提升;过分地以自我为中心易在生活上进行攀比。
2.享乐主义作风盛行
享乐主义的典型表现就是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许多家长自己省吃俭用,给子女提供最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导致有的学生养成了大手大脚的习惯。部分学生吃好的、穿名牌,用的都是高档商品,认为花的是自家的钱无可厚非。这种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的行为,易消磨人的意志,使人变得懒惰。这是部分高职生在校不认真学习,毕业后不愿意找工作、不想做事,而成为“啃老族”的重要原因之一。
3.家庭责任意识淡薄
少数高职学生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家庭的责任,心中只有家庭对自己的责任。比如,理所当然地认为家里应该给他提供好的学习、生活条件。一旦不能满足其要求,他们甚至以辍学为要挟。这与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因为,有的父母从来没有要求过子女对家庭尽一份责任,包括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当然,这也与学校忽视对学生进行责任意识教育有关。一个连家庭责任意识都没有的学生,将来很难有社会责任意识。这样的学生,会给社会带来什么?恐怕只会向社会索取,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二、学习孔子孝道观引导高职生端正人生态度
1.学习孔子孝道观,增强孝心意识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认为,孝顺父母是为仁的根本,是一切德行修养的基础和起点。连父母都不孝顺的人,谈不上尊敬长者与他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孔子认为,孝顺父母不但要养亲,而且要敬亲、安亲。也就是说,除了从物质上满足父母生活的需要,还要对父母和颜悦色,从内心深处尊敬父母,让父母精神上快乐。可见,学习孔子孝道观,能让学生懂得尊敬父母、体贴父母,跳出自我中心的圈子,将个人价值观由自我中心提升到人我互动。
2.学习孔子孝道观,培养感恩意识
“养育之恩大于天”,父母的养育之恩是子女一辈子都难以报答的。因此,学习孔子孝道观,能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学生有了感恩意识后,教师还要引导其进行感恩行动,比如,从言行上尊敬、关心父母,体谅父母的辛苦,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等等。这样,能帮助学生改变享乐主义的生活作风。
3.学习孔子孝道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孝顺父母就要让父母省心。学生要专心学业,遵守纪律。“立业扬名、以显父母”,在今天仍能对人产生激励作用。高职学生要掌握一技之长,将来才能体面生活,创造事业,为社会发展尽一份力,为父母争得荣耀。这体现着子女对家庭的责任感,应该说也是大多数人所追求的人生目标。学生一旦有了家庭责任感,学习生活就有了方向和目标,人生态度自然就端正了。孔子倡导孝,还强调在家庭“孝亲”的基础上拓展开来,进而“泛爱众”,树立社会责任感。在學生有了家庭责任感的基础上,教师再加以引导,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水到渠成。
作者简介:文小兵,男,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人文教育与应用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