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升,围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中心的课堂已经打开,而小学骨干教师队伍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力量,对于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针对当前小学骨干教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研讨,进一步提出如何加强小学骨干教师的培养与提高策略,旨在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和研究人员提供一些新的启发和思路。
◆关键词:小学骨干教师;教师;三强三力
针对当前小学骨干教师发展的整体情况来看,大批骨干教师专业素质过硬,但是在师德、理论创新、实践教学等方面有待提升。为此,如何通过师德激发教师们成长的内驱力,如何引导教师掀起学习教育理论热潮,用理论指导实践提高执行力,如何引导教师们具有集体荣誉感,心甘情愿跟同事们一起合作,最终促进学校的提升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一、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主动性不强
许多学校的骨干教师已经接受到新兴教育思想的影响,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但是还有1/3的教师不愿意终身学习,只是迫于升学压力和上级命令的指示,以及为了获得称号。显然,从根本上来讲,这部分老师的学习动机,学习目的已经出现了偏差,所以必然会影响他的行为,会导致其学习动机不强,学习行为非连续化。其次,还有部分骨干教师,错误地将骨干教师进行定位,所以在教学的他逐渐从教学的道路上走向了行政的道路,无疑增加了其行政工作量,从侧面降低了其教学兴趣和热情,同样受到日益繁重的工作的影响,这部分教师学习兴趣自然也会得到降低。最后,骨干教师作为学校的中流砥柱,无疑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如此有部分教师处于高压时期时就会缺乏规划行动或没有行动,不愿意学习。
(二)学习方式有待创新
就目前骨干教师的教学质量而言,由于其自身专业素质过硬,所以会去接受新颖的教育教学思想。但是大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落后,教学方法不够灵活。而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由于教师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进行结合,教师自身年龄的影响,教学模式的固定化,所以不能够有效地实现知识和模式的更新,这无疑是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面对此种现象,是由于教师学习方式存在偏颇,只会将理论知识照搬到课堂上来,未能真正实现教学方式、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融合。
二、加强小学骨干教师的培养与提高策略
(一)通过师德激发教师们成长的内驱力
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人,而教师的素质、教师的品德作为学校的重要精神标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为此学校应该要引起充分地重视,从原则上培养教师师德素养,激发教师们成长的内驱力。首先,学校应该加大对教师的师德教育,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只有骨干教师对于自己采取了正确的定位,才会以科学发展的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是教师愿意进步的基础。其次,要培养教师的理想信念和敬业精神,为教师的学习营造浓厚的氛围,让骨干教师沉浸在乐于奉献、乐于学习的环境中努力学习,不断进步。其三,为了改变教师只是迫于外在压力而学习的现状,学校应该革新对教师的管理机制,采取相应的机制激励教师,逐渐化外在诱因为内在动力。比如学校可以采取反思激励法,让教师在反思的过程当中了解自我行为表现,并根据自己的行为表现制定改正计划,进而不断提高自我教育水平和素养,反思作为教师对于自身的实践和认识的思考,会使教师在不断认识问题过程中能够形成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理念。
(二)引导教师掀起学习教育学理论热潮
教育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创新对于推动教育发展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而教师作为教学的一线人员,其丰富的经验与理论知识的有效融合是促进教育学理论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此学校应该要对教师开展教育学理论学习予以高度重视。首先,将原本的机械化培训机制变为适合教师发展的自主学习培训方式,改变原来的重形式轻效果、以考代训的形式,倡导骨干教师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在岗位上,基于教学实践活动的思考来进行考核,这是一种提高教师自我觉醒水平,促进教师学习积极性提高的一种有效的培训方式。其次,相关学校应该革新培训的内容。根据骨干教师类型和基本情況,学校应该开展分阶段、分层次、分科目以及分主题的培训,促使教师的理论水平实现进一步提升。比如,对于普通话水平较低的教师可以参加专业普通话培训班,为科研工作能力较差的教师开设论文科研培训等,力求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水平,提升教师的素质。
(三)引导教师们培养集体荣誉感
教师集体荣誉感对于教师专业发展以及优秀教师队伍的建设而言都具有积极作用,在加强小学骨干教师培养的过程中,引导教师们培养集体荣誉感是提高教师素养的重要路径。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学校可以定期组织相关的团体活动,针对团体的综合表现进行最终的评价和打分,使得教师们能够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实现其集体荣誉感的形成和培养。另外,学校可以设置相应的激励机制,奖励那些能够在学术方面有成就,能够对其他教师提供实质性帮助,或者为学校创造实实在在价值的教师,使得他们能够在无形之中实现一切从学生和学校角度出发,为整体的利益考虑。此外,学校要深刻地意识到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的首要前提在于团结,而这种团结在于学校同事之间以及上下级之间的团结,这就需要同事之间在相处的过程中要保持友好的姿态,温和的态度,相互尊重,同时上下级之间要保持良好的相处关系,上级要确保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下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部分学校的骨干教师管理机制都存在极其严重的问题,比如骨干教师的选拔以及骨干教师的管理等各个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小学骨干教师的进一步培养和提高。为此,相关学校应该要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将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视为一个永恒的主题,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充分地激发教师们的成长内驱力,引导教师掀起教育学理论的热潮,实现教育学理论的创新创造,同时要培养教师的集体荣誉感,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而努力。最后骨干教师也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努力提升自己为教育事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叶发省.小学骨干教师科研能力发展与专业成长问题的探讨[J].当代家庭教育,2020(06):32.
[2]袁羽.基于PDCA理论的“国培计划”小学骨干教师混合式培训模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0.
◆关键词:小学骨干教师;教师;三强三力
针对当前小学骨干教师发展的整体情况来看,大批骨干教师专业素质过硬,但是在师德、理论创新、实践教学等方面有待提升。为此,如何通过师德激发教师们成长的内驱力,如何引导教师掀起学习教育理论热潮,用理论指导实践提高执行力,如何引导教师们具有集体荣誉感,心甘情愿跟同事们一起合作,最终促进学校的提升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一、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主动性不强
许多学校的骨干教师已经接受到新兴教育思想的影响,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但是还有1/3的教师不愿意终身学习,只是迫于升学压力和上级命令的指示,以及为了获得称号。显然,从根本上来讲,这部分老师的学习动机,学习目的已经出现了偏差,所以必然会影响他的行为,会导致其学习动机不强,学习行为非连续化。其次,还有部分骨干教师,错误地将骨干教师进行定位,所以在教学的他逐渐从教学的道路上走向了行政的道路,无疑增加了其行政工作量,从侧面降低了其教学兴趣和热情,同样受到日益繁重的工作的影响,这部分教师学习兴趣自然也会得到降低。最后,骨干教师作为学校的中流砥柱,无疑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如此有部分教师处于高压时期时就会缺乏规划行动或没有行动,不愿意学习。
(二)学习方式有待创新
就目前骨干教师的教学质量而言,由于其自身专业素质过硬,所以会去接受新颖的教育教学思想。但是大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落后,教学方法不够灵活。而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由于教师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进行结合,教师自身年龄的影响,教学模式的固定化,所以不能够有效地实现知识和模式的更新,这无疑是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面对此种现象,是由于教师学习方式存在偏颇,只会将理论知识照搬到课堂上来,未能真正实现教学方式、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融合。
二、加强小学骨干教师的培养与提高策略
(一)通过师德激发教师们成长的内驱力
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人,而教师的素质、教师的品德作为学校的重要精神标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为此学校应该要引起充分地重视,从原则上培养教师师德素养,激发教师们成长的内驱力。首先,学校应该加大对教师的师德教育,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只有骨干教师对于自己采取了正确的定位,才会以科学发展的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是教师愿意进步的基础。其次,要培养教师的理想信念和敬业精神,为教师的学习营造浓厚的氛围,让骨干教师沉浸在乐于奉献、乐于学习的环境中努力学习,不断进步。其三,为了改变教师只是迫于外在压力而学习的现状,学校应该革新对教师的管理机制,采取相应的机制激励教师,逐渐化外在诱因为内在动力。比如学校可以采取反思激励法,让教师在反思的过程当中了解自我行为表现,并根据自己的行为表现制定改正计划,进而不断提高自我教育水平和素养,反思作为教师对于自身的实践和认识的思考,会使教师在不断认识问题过程中能够形成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理念。
(二)引导教师掀起学习教育学理论热潮
教育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创新对于推动教育发展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而教师作为教学的一线人员,其丰富的经验与理论知识的有效融合是促进教育学理论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此学校应该要对教师开展教育学理论学习予以高度重视。首先,将原本的机械化培训机制变为适合教师发展的自主学习培训方式,改变原来的重形式轻效果、以考代训的形式,倡导骨干教师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在岗位上,基于教学实践活动的思考来进行考核,这是一种提高教师自我觉醒水平,促进教师学习积极性提高的一种有效的培训方式。其次,相关学校应该革新培训的内容。根据骨干教师类型和基本情況,学校应该开展分阶段、分层次、分科目以及分主题的培训,促使教师的理论水平实现进一步提升。比如,对于普通话水平较低的教师可以参加专业普通话培训班,为科研工作能力较差的教师开设论文科研培训等,力求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水平,提升教师的素质。
(三)引导教师们培养集体荣誉感
教师集体荣誉感对于教师专业发展以及优秀教师队伍的建设而言都具有积极作用,在加强小学骨干教师培养的过程中,引导教师们培养集体荣誉感是提高教师素养的重要路径。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学校可以定期组织相关的团体活动,针对团体的综合表现进行最终的评价和打分,使得教师们能够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实现其集体荣誉感的形成和培养。另外,学校可以设置相应的激励机制,奖励那些能够在学术方面有成就,能够对其他教师提供实质性帮助,或者为学校创造实实在在价值的教师,使得他们能够在无形之中实现一切从学生和学校角度出发,为整体的利益考虑。此外,学校要深刻地意识到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的首要前提在于团结,而这种团结在于学校同事之间以及上下级之间的团结,这就需要同事之间在相处的过程中要保持友好的姿态,温和的态度,相互尊重,同时上下级之间要保持良好的相处关系,上级要确保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下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部分学校的骨干教师管理机制都存在极其严重的问题,比如骨干教师的选拔以及骨干教师的管理等各个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小学骨干教师的进一步培养和提高。为此,相关学校应该要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将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视为一个永恒的主题,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充分地激发教师们的成长内驱力,引导教师掀起教育学理论的热潮,实现教育学理论的创新创造,同时要培养教师的集体荣誉感,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而努力。最后骨干教师也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努力提升自己为教育事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叶发省.小学骨干教师科研能力发展与专业成长问题的探讨[J].当代家庭教育,2020(06):32.
[2]袁羽.基于PDCA理论的“国培计划”小学骨干教师混合式培训模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