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消防安全一直以来是我们国家备受关注的话题,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办法以加强消防安全工作。对于大中型医院而言,随着建设规模的日益增大,医疗设施配备、医疗人员数量显著增加,为给患者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就医环境,医院必须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本文对目前大中型医院后勤维保工作消防安全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并结合实际经验提出了针对性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推动大中型医院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大中型医院 后勤维保工作 消防安全 现状 措施
提高大中型医院后勤维保工作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是推动医疗卫生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良好的医患关系的重要保障。消防安全直接关系着医院患者和医疗技术人员的安危,如果不注重消防安全,发生安全火灾事故,就会危及患者和医务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甚至引发社会矛盾和动乱,因此必须做好大中型医院后勤维保工作消防安全保障,制定针对性解决措施和管理制度,从而降低火灾事故发生的概率。
一、加强大中型医院后勤维保工作消防安全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医疗卫生意识的提升,加上环境不断恶化和居民不良饮食习惯的影响,大中型医院每日就医看病人数始终保持高增长势头,医院门诊巡诊看病人数多、住院部床位也非常紧张,大中型医院的良好口碑和先进的医疗卫生管理条件吸引越来越多的患者向这里倾斜来这里看病,远远超过了医院本身基础设施建设的承载量标准,作为公众就医部门,必须结合现实情况加强后勤保障维稳消防安全工作,才能更好地推动医疗卫生管理机构长远发展。
一是,加强后勤维保工作消防安全,能够保障消防安全管理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地。后勤保障部门职责较多,医院的水、点、汽以及各种设备维修、各种设施改造和工程建设等工作都包含在内,因此做好后勤维保工作消防安全管理,能够全面提升医院的后勤保障安全管理水平,从而严格贯彻落实各项制度。
二是,加强后勤维保工作消防安全,为推动医院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可以看到医院后勤保障部门在医院日常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后勤维保工作消防水平提升,为医院患者和医疗工作者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稳定、和谐的医患环境,从而保障医院平稳运行和安全发展。
二、大中型医院后勤维保工作消防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消防管理,大中型医院是重要的社会消防力量,必须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要求,针对性提高医院自身整体消防水平。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不仅仅是安全保卫部门的事情,需要各个部门通力合作、紧密配合,其中后勤保障管理部门的角色也非常重要。大中型医院本身建设年代比较久远,设施老化严重,消防安全设施配套跟不上等,导致出现各种消防安全问题。具体存在的安全问题有:
1.动火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医院是一个特殊的机构,如果发现消防事故后果非常严重,因此医院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消防管理制度,很多医院的消防安全制度中对动火施工做出明确规定,必须符合消防安全管理手续、办理完成各种证件之后才能进行施工,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消防主管部门把关不严、监督不力,造成未办证就先施工的情况。
2.施工现场管理不达标。大中型医院由于建设年代久远,为了适应现代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就必须完善各项配套设施,增加病房建筑等,后勤维保部门作为后勤保障工作的总指挥,就必须加大施工现场监管,实际上后勤保障部门内容职责繁多,一定程度上对施工现场管理不严格,对医疗卫生垃圾和建筑垃圾乱堆乱放的情况监督考核力度不强,所以可能引发消防安全事故。另外医院在扩建过程中往往会改变医院建筑原有的建筑结构,所以在进行打孔或者管道安装过程中如果破坏了原有的防火层,就有可能导致引发消防事故。
3.医院现有的装修材料及住院物资配备存在安全隐患。很多医院进行装修时使用木质材料、高分子材料,在进行住院物资配备时多选用纤维制品,这些如果监督使用不规范,就可能引发易燃易爆物体发生爆炸,进而增加消防安全隐患。
4.用电管理不规范等。患者在住院期间往往不按照医院要求规定,违规使用各种违禁电器,如果违禁电器质量不达标或者电器使用不当,超过使用负荷等,就会引发火灾,对于后前保障部门而言必须加强用电管理规范,发现问题及时制止,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
三、提高大中型医院后勤维保工作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后勤维保工作是医院重要的基础管理工作,加强大中型医院后勤维保工作消防安全管理,就必须结合医院实际,针对可能引发的消防安全隐患点逐一排查,制定针对性解决对策,具体方法有:
1.加强对建筑施工单位的资格审查监督力度。后勤保障部门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后勤保障管理制度,重点加强对施工管理外单位的检查监督力度,在对施工单位资格检查时要严格按照国家工程建设相关要求检查营业执照、资质、项目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各种作业证、资格证、上岗证等,从而保证建筑施工安全,另外要对建筑施工单位施工期间及项目建成后整体情况进行安全等级检查,确保符合国家建筑施工企业建筑管理规范等,从而为消防安全管理提供基础保障。
2.健全施工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后勤保障部门要加强动火管理,这就必须对医院建筑施工单位、消防管理部门、工程改造部门等加强消防安全制度贯彻执行力度和检查力度。虽然医院的消防主管部门负有全院消防安全管理主体责任,但是由于他们职责比较单一,必须和后勤保障管理部门进行全面配合,掌握医院整体消防设施建设情况等,这就要求医院后勤保障部门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消防管理规程、流程,确保将每一个消防安全点位考虑在内,并严格按照流程开展工作。一方面要在方案设计时期加强消防监管,明确提出消防安全设计规范,另一方面在工程招标和施工阶段,要加强施工企业消防安全动火许可证、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设施配套情况等,另外在工程竣工验收时后前保障管理部门也要参与其中,配合消防管理部门对照施工图纸进行消防配套设施建设情况检查,对耐火等级等进行考核时甚至可以运用材料破坏性试验检查手段,后勤维保部门要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施工单位的防火设计方案进行逐一审查,发现竣工验收不达标行为必须坚决提出并严令整改,直到符合规范要求。
3.后勤维保部门要做好消防安全培训,加强宣传,提高全员消防安全意识。要定期组织开展消防安全知識讲座或者培训课程,既要加强对外来施工单位和病区使用人员的安全培训,也要加强全院各部门的安全消防知识培训,因为消防安全人人头上有指标,人人都要讲消防安全,这样才能保证在具体运行过程中正确用电、懂得消防器材的使用办法,明确消防责任落实和具体职责内容,从而保证消防安全到全员。
4.加强医院消防信息化管理。医院消防管理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各个部门,因此在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后勤管理部门必须加强消防信息化管理水平,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打造医院消防信息化管理平台,将每日监督检查情况、消防设备日常维护保养情况等建立动态信息档案,从而保证责任落实到位、动态监督到位,进一步降低消防安全隐患发生的概率。
总之大中型医院后勤维保工作消防安全至关重要,必须从制度建设与监督、宣传培训、流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等多方面入手查漏补缺和全面贯彻执行,才能为医院营造更加有序安定健康的就医环境。
参考文献:
[1]张红兰. 医院后勤维保管理现状及对策[J]. 当代医学,2013,(26):26-27.
[2]牛少军,解学洲. 浅析建筑消防设施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09):139-143.
[3]冯小山. 大型综合性医院消防安全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综述)[J]. 现代医院,2011,(05):1-4.
[4]朱忆寒,沈崇德. 医院后勤品质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0,(03):84-86.
关键词:大中型医院 后勤维保工作 消防安全 现状 措施
提高大中型医院后勤维保工作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是推动医疗卫生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良好的医患关系的重要保障。消防安全直接关系着医院患者和医疗技术人员的安危,如果不注重消防安全,发生安全火灾事故,就会危及患者和医务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甚至引发社会矛盾和动乱,因此必须做好大中型医院后勤维保工作消防安全保障,制定针对性解决措施和管理制度,从而降低火灾事故发生的概率。
一、加强大中型医院后勤维保工作消防安全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医疗卫生意识的提升,加上环境不断恶化和居民不良饮食习惯的影响,大中型医院每日就医看病人数始终保持高增长势头,医院门诊巡诊看病人数多、住院部床位也非常紧张,大中型医院的良好口碑和先进的医疗卫生管理条件吸引越来越多的患者向这里倾斜来这里看病,远远超过了医院本身基础设施建设的承载量标准,作为公众就医部门,必须结合现实情况加强后勤保障维稳消防安全工作,才能更好地推动医疗卫生管理机构长远发展。
一是,加强后勤维保工作消防安全,能够保障消防安全管理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地。后勤保障部门职责较多,医院的水、点、汽以及各种设备维修、各种设施改造和工程建设等工作都包含在内,因此做好后勤维保工作消防安全管理,能够全面提升医院的后勤保障安全管理水平,从而严格贯彻落实各项制度。
二是,加强后勤维保工作消防安全,为推动医院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可以看到医院后勤保障部门在医院日常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后勤维保工作消防水平提升,为医院患者和医疗工作者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稳定、和谐的医患环境,从而保障医院平稳运行和安全发展。
二、大中型医院后勤维保工作消防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消防管理,大中型医院是重要的社会消防力量,必须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要求,针对性提高医院自身整体消防水平。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不仅仅是安全保卫部门的事情,需要各个部门通力合作、紧密配合,其中后勤保障管理部门的角色也非常重要。大中型医院本身建设年代比较久远,设施老化严重,消防安全设施配套跟不上等,导致出现各种消防安全问题。具体存在的安全问题有:
1.动火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医院是一个特殊的机构,如果发现消防事故后果非常严重,因此医院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消防管理制度,很多医院的消防安全制度中对动火施工做出明确规定,必须符合消防安全管理手续、办理完成各种证件之后才能进行施工,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消防主管部门把关不严、监督不力,造成未办证就先施工的情况。
2.施工现场管理不达标。大中型医院由于建设年代久远,为了适应现代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就必须完善各项配套设施,增加病房建筑等,后勤维保部门作为后勤保障工作的总指挥,就必须加大施工现场监管,实际上后勤保障部门内容职责繁多,一定程度上对施工现场管理不严格,对医疗卫生垃圾和建筑垃圾乱堆乱放的情况监督考核力度不强,所以可能引发消防安全事故。另外医院在扩建过程中往往会改变医院建筑原有的建筑结构,所以在进行打孔或者管道安装过程中如果破坏了原有的防火层,就有可能导致引发消防事故。
3.医院现有的装修材料及住院物资配备存在安全隐患。很多医院进行装修时使用木质材料、高分子材料,在进行住院物资配备时多选用纤维制品,这些如果监督使用不规范,就可能引发易燃易爆物体发生爆炸,进而增加消防安全隐患。
4.用电管理不规范等。患者在住院期间往往不按照医院要求规定,违规使用各种违禁电器,如果违禁电器质量不达标或者电器使用不当,超过使用负荷等,就会引发火灾,对于后前保障部门而言必须加强用电管理规范,发现问题及时制止,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
三、提高大中型医院后勤维保工作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后勤维保工作是医院重要的基础管理工作,加强大中型医院后勤维保工作消防安全管理,就必须结合医院实际,针对可能引发的消防安全隐患点逐一排查,制定针对性解决对策,具体方法有:
1.加强对建筑施工单位的资格审查监督力度。后勤保障部门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后勤保障管理制度,重点加强对施工管理外单位的检查监督力度,在对施工单位资格检查时要严格按照国家工程建设相关要求检查营业执照、资质、项目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各种作业证、资格证、上岗证等,从而保证建筑施工安全,另外要对建筑施工单位施工期间及项目建成后整体情况进行安全等级检查,确保符合国家建筑施工企业建筑管理规范等,从而为消防安全管理提供基础保障。
2.健全施工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后勤保障部门要加强动火管理,这就必须对医院建筑施工单位、消防管理部门、工程改造部门等加强消防安全制度贯彻执行力度和检查力度。虽然医院的消防主管部门负有全院消防安全管理主体责任,但是由于他们职责比较单一,必须和后勤保障管理部门进行全面配合,掌握医院整体消防设施建设情况等,这就要求医院后勤保障部门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消防管理规程、流程,确保将每一个消防安全点位考虑在内,并严格按照流程开展工作。一方面要在方案设计时期加强消防监管,明确提出消防安全设计规范,另一方面在工程招标和施工阶段,要加强施工企业消防安全动火许可证、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设施配套情况等,另外在工程竣工验收时后前保障管理部门也要参与其中,配合消防管理部门对照施工图纸进行消防配套设施建设情况检查,对耐火等级等进行考核时甚至可以运用材料破坏性试验检查手段,后勤维保部门要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施工单位的防火设计方案进行逐一审查,发现竣工验收不达标行为必须坚决提出并严令整改,直到符合规范要求。
3.后勤维保部门要做好消防安全培训,加强宣传,提高全员消防安全意识。要定期组织开展消防安全知識讲座或者培训课程,既要加强对外来施工单位和病区使用人员的安全培训,也要加强全院各部门的安全消防知识培训,因为消防安全人人头上有指标,人人都要讲消防安全,这样才能保证在具体运行过程中正确用电、懂得消防器材的使用办法,明确消防责任落实和具体职责内容,从而保证消防安全到全员。
4.加强医院消防信息化管理。医院消防管理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各个部门,因此在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后勤管理部门必须加强消防信息化管理水平,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打造医院消防信息化管理平台,将每日监督检查情况、消防设备日常维护保养情况等建立动态信息档案,从而保证责任落实到位、动态监督到位,进一步降低消防安全隐患发生的概率。
总之大中型医院后勤维保工作消防安全至关重要,必须从制度建设与监督、宣传培训、流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等多方面入手查漏补缺和全面贯彻执行,才能为医院营造更加有序安定健康的就医环境。
参考文献:
[1]张红兰. 医院后勤维保管理现状及对策[J]. 当代医学,2013,(26):26-27.
[2]牛少军,解学洲. 浅析建筑消防设施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09):139-143.
[3]冯小山. 大型综合性医院消防安全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综述)[J]. 现代医院,2011,(05):1-4.
[4]朱忆寒,沈崇德. 医院后勤品质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0,(03):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