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来源 :学习与科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yitian1046906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需要得到我们足够的重视。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秉持开放的教育心理,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展开深入的分析,使学生掌握满足自身终身发展所需的能力。下面,我将结合自身实际的教学经验,针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展开一番叙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核心素养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阅读教学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创造性思维和独特个性。语文核心素养可以具体划分为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四个方面,而要实现这四个方面的培养,我们必须以阅读教学为途径,深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使学生获得更加深刻、全面的阅读体验。
  一、培养学生良好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激活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产生主动阅读的冲动,我们必须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导展开教学,从而实现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从多个角度观察初中学生的特点,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结合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创设情境,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
  比如,在学习《变色龙》这一篇课文时,我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了从纪录片《动物世界》中节选出来的一段视频,让学生看到动物世界当中的伪装高手——变色龙是怎样生存、保护自己的,从而引起学生对变色龙这种生物的兴趣,接着再引出教学内容,让学生去了解人类世界中的“变色龙”;再比如,在学习《枣儿》这一篇课文时,我使用了谜语导入的方式,谜题是“小时绷着青脸皮,老来皱起红脸皮,生的熟吃惹人笑,熟的生吃不稀奇”,谜底为“枣”。这样,通过一些满足初中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更自然地融入到阅读教学中来,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
  二、加强读写之间的联系
  写作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个难题。语文是一门集人文性和工具性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具体就表现在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密切联系上。但是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忽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使用读写区分的教学方式,导致了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为了落实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教师应当加强读写之间的联系,实现语文学科人工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比如,在学习《故乡》这一节内容时,我们可以发现文章中使用了很多的省略号,如“他?……他景况也很不如意…..”等,给读者留出了很大的空白,这就可以成为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对文章中的省略号进行补充,将自己的想法添加进去,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助于学生语言的建构与运用等核心素养的发展;再比如,在学习《鱼我所欲也》这一篇课文时,在学生充分的阅读了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以写作的方式浅谈自己对于生死、正义与生命、善恶羞耻等观念的看法,让学生以文学性的加工方式记录自己的感悟,有助于升华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促进学生文化理解与传承等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合理地开展阅读活动
  初中学生正处于思维敏捷的年龄阶段,不仅具有良好的学习欲望,同时也具有很强的表达自我的欲望。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特征,开展有效的阅读活动,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阅读想法,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展示自我的机会,有助于升华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
  比如,在学习《海燕》这一篇课文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朗诵比赛,让学生以更加充沛的情感去誦读这篇课文,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审美能力;再比如,在学习《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篇课文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堂实践任务,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出课文中描写的场景,这样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体会到课文中各个人物角色的特点,形成良好的情感体会,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本文针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展开了一番叙述。丰富的语言积累、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深厚的文化素养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形成的基础,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加强阅读与写作之间的有效联系,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阅读活动,丰富学生的阅读学习体验,升华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获得满足自身与社会长远发展所需的必备品格。
  参考文献
  [1]余登燕. 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策略研究[D].伊犁师范学院,2018.
  [2]赵莹莹. 语文核心素养与初中语文教学改进[D].青海师范大学,2017.
其他文献
摘要:课前准备活动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有一些教师采取传统的热身方式,如跑圈、活动关节等,帮助学生做好上课准备。如此单一的准备方式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基于此情况,我把握新课改时机,对如何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进行了探究,在此过程中发现开展健美操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在本文中,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利用健美操教学进行课前准备活动进行详细说明
期刊
摘要: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中主要的技术支持,在课堂教学中将多媒体、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教学内容有机整合起来,利用信息化平台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模式创新。此种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知识和能力,培养发散性、创造性、主动性思维。因此,本文以高中英语为例,分析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中英语;应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技术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在基础教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历史教学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建设高效课堂成为教师的广泛追求。历史作为初中的基础性学科,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应该受到重视。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首先分析了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建设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高校课堂;建设策略  历史是初中的基础性学科,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习
期刊
摘要: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教育受到重视。在小学时期,数学教学是课程组成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做好数学教学对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等,都有重要作用。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当前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作出研究调查,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问题及有效措施  本篇主要针对小学四年级数学当前课堂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根据对众多四年级数学课堂的旁听,以及总结分析其存在
期刊
摘要: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教学的精髓,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在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其需要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部分采取多样的方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在本文中,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如何依托教学内容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教学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策略  众所周知,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提炼,其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阅读与写作单元的紧密结合,为读写结合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充分条件。本文基于小学中高段语文教学,结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读写结合资源,对具体几个方面的指导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立意;选材;结构  阅读是为写作提供方法、灵感和方向的源泉,而写作则是实现在阅读中所获能力的迁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将二者进行充分结合,在阅读中寻找和学习写作方法,在写作中深化阅读能
期刊
摘要:足球,是一项能够全面调动学生身体素质,优化学生器官發育,锻炼学生心智的重要运动,随着快乐体育、阳光足球等运动理念的发展,已经正式成为小学体育学科教学的基本内容。因此,为了切实提高小学体育足球教学的现实效率,优化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小学体育教师则要积极组织趣味性教学改革,全面激发小学生的足球运动兴趣,促使小学生自主参与足球训练。本文将从设计足球游戏、模拟足球比赛、引入多媒体资源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
期刊
摘要:小学生数学的学习与成年人、中学生不同。中学生成年人的理解能力和沟通能力要远远高于小学生。而数学这门学科尤其需要的是数学思维,在刚刚开始学习阶段,小学生没有建立自己的数学核心素养,因此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建立自己的數学核心素养。但小学生阶段对于和老师的沟通能力也比较弱,同时数学的抽象化和严谨性增加了小学生的学习困难。但小学阶段又是数学启蒙阶段,在这个阶段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质是现阶段教育界是跟
期刊
摘要:课堂的导入犹如加歌曲的前奏一般,其不仅可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还可以将听众带入到具体的情境之中。有效的课堂导入亦是如此,其不仅可以点燃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还可以使其以积极的情绪参与到知识探究活动之中,为有效参与新知教学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既然课堂导入如此重要,那么,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我们要如何导入新课,提高课堂导入质量呢?这是本文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导入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设置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态度和认知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基于此,本文以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探究建构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高效课堂;四年级  就目前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而言,问题重重:小学阶段的学生容易受到外来事物的影响,尤其是外来不良行为和习惯的影响,给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