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古人是最具艺术细胞的,他们竟会想到把眼之所见描绘下来,并形成用于交流的文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天真的执著。
自从鲁迅说过后,“人生识字糊涂始”成了名言,这句话总是让我想到小时候的描红簿,我很怀疑描红簿的意义,本来汉字是美好的,世界上现存唯一的表意文字,但过去我们除了“永字八法”的条框规则外,好像学不到别的,除了知道王献之学书法污染了一池水,也无从知晓更多的书法界往事。
想来也有很多人同我一样,用上Office2000以后才对那些汉字的不同形态及其学名产生兴趣。但是,大部分书法形态的辨别是无法从电脑里学到的,早期的篆书是圆角,保留了许多象形的痕迹;后来篆书往隶书发展,破圆为方,汉字也开始从龟甲向竹简动迁,所以要讲究规矩,要横平竖直,就好像从树上下来、洞里出来的人,需要老老实实、有章有法地盖房子一样。汉字的大厦就是这么建造起来的,甚至可以说,汉字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是“书法”,一种独立的艺术,这与字母文字先天就适合装饰相比,况味大相径庭。
所以尽管蒋勋先生在《汉字书法之美》里说:“汉字基本功能在传达与沟通,实用在先,审美在后”,我依然认为中国的古人是最具有艺术细胞的,他们竟会想到把眼之所见描绘下来,并形成用于交流的文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天真的执著!
西方人早早地分离开了文字和绘画,文字只管注音,“命名玩物”,绘画则追求逼肖。中国人的字与画却是不分的:一帧画轴的空白处总是龙飞凤舞地写满了字,记述背景,炫耀文采,把自己当画的一部分,而正经作画时却可以凭空想象,像写字一样架构对象,所谓“写意”是也——称这种文化独步天下,又有何不可?
张大春写了本书叫《认得几个字》,讲了很多教孩子认汉字的悲欢。他把“识字”的行为同中国人的生活真正糅合到了一处:汉字塑造中国人的性格和思维,认字则浓缩了这种性格的形成过程。我一直觉得,汉字是有表情的:“展”是个裙裾飘飘的职业舞者,而“晨”就是个头戴方巾踱着步的优雅书生;“刁”的脸上挂着邪气,而“习”则面带善意,含笑微微……从小认字时产生的敏感,铸成了此后纷繁不息的想象。
读字犹如看画,这是莫大的幸福,汉字是让人幸福的文字。
蒋勋也说到小时候学写字时的“规矩”,“后来逐渐发现,并不完全是写字的‘规矩’,而是做人处事的‘规矩’。”因为孩子需要“借着写字来领悟天地之美,领悟万物生长的艰难,领悟空间与时间的辽阔无限,使知识转化升华为智慧”。如果这些目的都能达到,何愁华夏文明不兴?
自从鲁迅说过后,“人生识字糊涂始”成了名言,这句话总是让我想到小时候的描红簿,我很怀疑描红簿的意义,本来汉字是美好的,世界上现存唯一的表意文字,但过去我们除了“永字八法”的条框规则外,好像学不到别的,除了知道王献之学书法污染了一池水,也无从知晓更多的书法界往事。
想来也有很多人同我一样,用上Office2000以后才对那些汉字的不同形态及其学名产生兴趣。但是,大部分书法形态的辨别是无法从电脑里学到的,早期的篆书是圆角,保留了许多象形的痕迹;后来篆书往隶书发展,破圆为方,汉字也开始从龟甲向竹简动迁,所以要讲究规矩,要横平竖直,就好像从树上下来、洞里出来的人,需要老老实实、有章有法地盖房子一样。汉字的大厦就是这么建造起来的,甚至可以说,汉字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是“书法”,一种独立的艺术,这与字母文字先天就适合装饰相比,况味大相径庭。
所以尽管蒋勋先生在《汉字书法之美》里说:“汉字基本功能在传达与沟通,实用在先,审美在后”,我依然认为中国的古人是最具有艺术细胞的,他们竟会想到把眼之所见描绘下来,并形成用于交流的文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天真的执著!
西方人早早地分离开了文字和绘画,文字只管注音,“命名玩物”,绘画则追求逼肖。中国人的字与画却是不分的:一帧画轴的空白处总是龙飞凤舞地写满了字,记述背景,炫耀文采,把自己当画的一部分,而正经作画时却可以凭空想象,像写字一样架构对象,所谓“写意”是也——称这种文化独步天下,又有何不可?
张大春写了本书叫《认得几个字》,讲了很多教孩子认汉字的悲欢。他把“识字”的行为同中国人的生活真正糅合到了一处:汉字塑造中国人的性格和思维,认字则浓缩了这种性格的形成过程。我一直觉得,汉字是有表情的:“展”是个裙裾飘飘的职业舞者,而“晨”就是个头戴方巾踱着步的优雅书生;“刁”的脸上挂着邪气,而“习”则面带善意,含笑微微……从小认字时产生的敏感,铸成了此后纷繁不息的想象。
读字犹如看画,这是莫大的幸福,汉字是让人幸福的文字。
蒋勋也说到小时候学写字时的“规矩”,“后来逐渐发现,并不完全是写字的‘规矩’,而是做人处事的‘规矩’。”因为孩子需要“借着写字来领悟天地之美,领悟万物生长的艰难,领悟空间与时间的辽阔无限,使知识转化升华为智慧”。如果这些目的都能达到,何愁华夏文明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