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打开方式”,科普可以更“打动人心”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jie12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等技术的迅速发展,科学界与其他学科、与社会的交流范围显著拓宽,科普领域也涌现出许多新的理念和形式。在此,笔者仅以自己有限的科普实践经验,以参与的一些案例为例,分享自己对新理念、新条件下的“新科普”的体会和想法。
  “六有两还原”——第三代科普场馆的理念
  科普场馆作为专门的科普场所,是除校园之外的最重要的科学传播阵地。笔者粗糙地将科普场馆的建设划分为三代:早期的第一代科普场馆是简单的知识点罗列和实验装置的“堆砌”。这是个从0到1的阶段,科普场馆承担基本的传播科学知识、展示科学原理的功能,但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场馆的环境建设、对展项本身的内容挖掘,以及主题和系统性的规划都较为薄弱。目前国内的科普场馆除了少数小规模或早期建设的之外,大多数已跨越第一代,进入了第二代。
  第二代科普场馆的特点是展项制作精良、科学环境壮观,在主题规划和“讲故事”方面下了许多功夫,做到了兼具“知识性、趣味性、震撼力、吸引力”。但同时也遇到了很多瓶颈,如展项同质化日趋严重、展项之间难以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和脉络、展项对知识内涵和知识间的横向联系挖掘不足等。在这些瓶颈的限制下,进入科普场馆的公众普遍处于“走马观花”的状态,没能很好地通过科普场馆获得科学知识,更遑论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同时,科普场馆对民众的黏着力较低,多数公众缺乏反复进入科普场馆深入体验和探究的动力。
  笔者作为科学总监和科学顾问参与制作《能量密室》《飞跃中轴线》《万能科学接班人》《科学大爆炸》等科学实验舞台剧时注意到,如“液氮蘑菇云”“热消色墨水”等早已被“玩腻了”的科普小实验,在和场景、故事、剧情结合起来之后,让人耳目一新。比起直接展示实验现象再解释原理,观众对剧情中实验现象的兴趣和希望了解原理的热情明显高得多,并且在不同场景、故事和剧情中,相同的实验也有了不同的趣味,观众的“审美疲劳”明显缓解。
  受到舞台剧实践的启发,结合自身参与科普场馆建设工作的体会,笔者逐渐形成了第三代科普场馆的理念:在新展项开发周期长、经典知识点展项“同质化”难以避免的现实情况下,综合运用多种交互手段,把抽象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知识,还原到人类对其的认知过程中去,还原到其在现实的应用场景中去,内容上有文化、有艺术,形式上有故事、有温度,交互上有场景、有体验。用“六有两还原”的基本理念将现有场馆资源重新排列组合,以形成各有特色的主题公园式的科普场馆。
  例如西安交通大学光学探索馆,以探秘解谜的故事线探究光的波粒子二象性,从身边的油灯、汽灯、电灯出发,挑起光的话题,把光的反射、折射、散射、双折射、衍射、干涉、偏振、发射和吸收等特性还原回现实生活的场景里,通过探案式地收集这些线索,沿着线索重新经历人类对光的认知过程,最终了解“波粒二象性”的含义。同时,在探索过程中穿插重要的实验和历史事件、相关科学家趣闻逸事、光学现象的艺术化呈现、科学史与文化的关联等方面内容。在基本实验内容大同小异的基础上,该实验室初步做出了新的尝试。
  进一步,“有场景、有体验”的交互方式不限于场馆内,而应建立科普场馆线下物理空间和线上虚拟空间的联动,通过互动活动、游戏等方式,建立虚拟社区和相应的“荣誉系统”。这样一来,一方面,能够更好地“黏着”受众;另一方面,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更好地将馆内展项的科学内涵、背后的故事等传递给受众。
  “大实验”和“小视频”——可视化是科普的重要突破口
  较之“声色犬马”,相对理性、抽象的科学对普通人的吸引力天然是弱的。以物理为例,相信大多数人说起物理都会觉得重要,可人们对物理的隔阂感也是明显的。网络上流传着一副对联,上联是“游西湖,提锡壶,锡壶坠西湖,惜乎锡壶”,下联是“学物理,如雾里,雾里看物理,勿理物理”。这种“雾里看物理,勿理物理”的状态是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实。
  可人类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笔者去小学讲科学课时,要担心孩子们太热情而造成拥挤和踩踏。可到了初中、高中、大学,似乎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就越来越低。自然科学是研究我们所处花花世界中各种奇妙现象的,可很多人觉得它冰冷和遥远,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打开方式”不对。
  以物理为例,大多数人接触物理的方式是对着书本上的公式、计算、推导、证明等。就像学习盖房子时,一上来就拿到一套详细的图纸,却从来都没有见过砖头瓦块、钢筋水泥,也从来没看过墙怎么砌、顶怎么盖。不论教授的老师如何学养深厚、深入浅出,除了个别天纵英才的人中龙凤,有几个人能从图纸中看出房子的样子呢?可是反过来,一个普通人,只要有足够的施工经验,不用图纸也能盖起不太复杂的房子,辅以图纸时就会成为一个出色的工程师。
  就科普而言,我们可以借鉴这样的思路,不要着急讲那么多道理,先把精彩奇妙的自然现象用可视化的实验方式展现给公众,让大家建立起对自然现象、自然规律的感性认识,迈出“打动人心”的第一步。
  2016年,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加油!向未来》节目为代表,用平时人们难以做到、难以见到的大型装置和大型实验开展科普的电视节目在国内开始出现。此前同类型的“硬核”科学内容只能在欧美等国制作的节目中看到,虽然科学内容本身很好,但是毕竟受到语言、文化背景方面的限制,在大众中传播范围有限。而国产实验类科普节目的出现,一改以往以讲述为主的科普方式,用我们熟悉的语言和容易接受的形式把“帕斯卡实验”“真空自由落体”“冻结闪电”“法拉第屏蔽笼”等经典现象及“张培萌与歼-10战斗机赛跑”“坦克穿甲弹实验”等难得一见的精彩实验展现在观众面前,迅速在国内卷起科学的风潮,让数千万青少年喜欢上了实验,喜欢上了科学。
  另外,短视频作为公众注意力资源吸引能力最强的“漩涡”,也是一块科普必须抢占的阵地。笔者便在短视频平台上进行了一些科普尝试。在摸索中发现,笔者发布的一些讲物理的小视频,虽然自我感觉还算有点内容,但往往只有几万的播放量;而一条临睡前拍的小視频,用小锤、绳子、筷子和一瓶水搭建一个简单的平衡现象展示,播放量却逾千万,粉丝数也增加了十几万。这条视频本身其实输出的知识非常有限,但在激发公众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热情的方面,效果却非常可观。
  笔者在摸索中还发现一个小技巧: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每个人的注意力都非常有限。比如短视频平台上,超过一半的公众给一段科普视频的时间大约只有3-5秒,如果内容在3-5秒内不能打动人,就会被“滑”走,失去传播的机会。因此,做科普视频,特别是科学实验、自然现象类的内容,不能像我们讲课那样铺平垫稳、娓娓道来,而一定要在开篇展现亮点,引起观众的兴趣,然后抽丝剥茧拆解话题,这样才能较有效地实现内容传播。
  人类认识世界,最直接的还是通过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去感知世界的“色声香味触法”,只有先通过视觉、听觉、体感等方式建立起感性体验,理想的认知才有前提。用科学实验展示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的美妙神奇,用这块“敲门砖”敲开公众的心扉,科学传播的效率将大大提高。
  (作者系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教师、“典赞·2019科普中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物之一)
  责任编辑:周丽
其他文献
运动是促进儿童早期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同时也易受环境、场地、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为了保障幼儿在有限运动空间、恶劣天气和特殊环境条件下同样能
本文研究在新工科理念下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嵌入无人机综合实践平台的创新模式下培养满足无人机组装与调试、无人机通信、无人机驾驶员、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等岗位的需求的
通过对烟台市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现状的梳理,指出了当前登记工作中存在录入信息与纸质材料不一致、登记后的监管问题、登记信息共享机制缺乏技术平台支撑、品种展示工作不
著名的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法治教育从来都不是孤立在生活之外的,法律与生活的关系极为密切。也正是因为法律中有生活,生活中有法律的这样实际,让我们看到了生活视角下的法治教育契机。深挖生活事件背后的法律关联,深入分析其中蕴含的法治教育契合点,让真实的生活助力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  青少年法治教育以“学生可能经历的现实”作为学习的切入点,其教学内容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指导学生从真实的生活案例中了解
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等论著中,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屈原及其作品作了科学的评论,一方面充分肯定屈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