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秀的学校文化,能够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潜移默化的对教师学生进行影响教育,从而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同样,优秀的班级文化,也会对班级建设、学生素质发展和提高、教师授课水平的提升等方面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那么,什么是班级文化。我们通常所说的“班风”,就是班级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好的班风使班级里的学生具有亲切、和睦与互助的关系;使学生养成勤奋进取、文明礼貌的习惯;使学生能够遵守班集体的行为规范和维护班集体的荣誉。班风好的班级,往往表现出学生听课认真、作业做得好并且上交及时、学生纪律好、教师上课舒心、在各方面都想争先等现象,班风差的班级则与之相反。优秀的班级文化将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一种有效的动力和压力。
班主任是自己所在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设计者和实施者,切实有效地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职责。根据本人多年担任班主任的经验和实践,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班级文化要有特色
1.班级口号要有自己的特色,体现出班级精神。班级的口号、班规、班训等,要贴在教室的前方,让学生时时看到,时时感受体会。班级口号要响亮。有的班级提出了“有一必争,逢冠必夺”的口号,班级所开展的一切活动都围绕这句口号设计,增强了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教室布置要有特色,在文化氛围建设上要有班级特有的风格。教室是一个学生主要活动场所,优美良好的环境才能带给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在布置教室时,要注意室内各种设施颜色的搭配,使教室呈现出一种自然、平静、整洁的气氛,体现一种和谐美。发挥每一位学生的创造力,积极参与班级布置并定期更换,让每一堵墙都“说话 ”。发动学生参与教室的布置,能在无形中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有的班主任把教室墙壁划块分割,分别承包给不同的学习小组去完成,有的班主任确定布置的主题在班里征集具体的方案,从设计采购到制作张贴都发动学生广泛参与,使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团队意识得以加强,这都是些很好的工作方法。
3.班级制度要有特色。在班级制度上,要尊重学生,既要让他们认识到制定各种规范的目的不是管住他们,又要让学生参与制定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充分体现民主原则。在制定班级制度前,要先组织全班学生学习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并引导学生从本班实际出发,找出本班的特点、长处、不足,让学生尽情讨论,充分发扬民主,通过讨论制定出符合班级实际,体现班级个性特色的规章制度。制度制定的过程,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良好方法,自己制定的规则,肯定记得牢,实行起来也不会有逆反心理。在良好的秩序中进行公平竞争,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效率。
二、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实现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
作为班主任要有目的、有计划、创造性地开展突出班级特色建设的集体性活动,为学生搭建各式舞台,创设张扬个性的天地,让每个学生置身于适合自身发展的氛围之中,尽显风采,通过活动加强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安排的集体活动。学校安排的集体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演出、七一演讲比赛、广播体操比赛等,公益活动班级必须认真组织开展,积极参加。因为这些活动最能体现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团结精神,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2.班级主题活动。根据本班的特色文化建设主题,联系学生实际,挖掘教育资源,定期、定内容、保质保量地开展有特色的主题活动,能够把握班级舆论目标,提升学生素质,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强化对学生的心灵教育,促进特色班级文化的形成。如“我的班级我管理,名言激励我成长,找找身边的雷锋”等,都可以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
3.开展有益有趣、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的文化活动。如和老师一起游戏、班级古诗文背诵比赛、智力游戏等,可以放松学生心情,舒缓学习压力,增进师生感情,也能从中发现学生特长和闪光点,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满足学生心理要求。
4.针对学生校外生活,开展相关活动。如寻找身边的名人、看看家乡三十年的变化、走进社区开展实践活动等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合理利用课余时间,正确认识社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
三、开展班级活动,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不断创新。班主任在开展活动过程中,要举一反三,灵活多变,不断推陈出新,让学生真正做活动的主人,从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学生终身受益。
2.组织分工,群体参与。建立相应的活动组织,分工负责,明确职责,避免出现班主任或少数班干部一手包办的情况,要动员全体同学积极参与到活动的组织开展中来,这样才能达到活动的教育目的。同时,只有全体同学参与了,才能保证活动过程的顺利开展。
3.及时总结,认真反思。一项班级活动从形式上结束了,班主任要及时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活动的总结和反思能够进一步提高班主任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而且还可以组织本次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进行总结反思,从而通过活动达到锻炼学生的目的。
最后,我们还要注意一个问题,班级文化建设更加注重的是对学生心灵的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要求我们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做长期细致耐心的工作。
那么,什么是班级文化。我们通常所说的“班风”,就是班级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好的班风使班级里的学生具有亲切、和睦与互助的关系;使学生养成勤奋进取、文明礼貌的习惯;使学生能够遵守班集体的行为规范和维护班集体的荣誉。班风好的班级,往往表现出学生听课认真、作业做得好并且上交及时、学生纪律好、教师上课舒心、在各方面都想争先等现象,班风差的班级则与之相反。优秀的班级文化将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一种有效的动力和压力。
班主任是自己所在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设计者和实施者,切实有效地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职责。根据本人多年担任班主任的经验和实践,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班级文化要有特色
1.班级口号要有自己的特色,体现出班级精神。班级的口号、班规、班训等,要贴在教室的前方,让学生时时看到,时时感受体会。班级口号要响亮。有的班级提出了“有一必争,逢冠必夺”的口号,班级所开展的一切活动都围绕这句口号设计,增强了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教室布置要有特色,在文化氛围建设上要有班级特有的风格。教室是一个学生主要活动场所,优美良好的环境才能带给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在布置教室时,要注意室内各种设施颜色的搭配,使教室呈现出一种自然、平静、整洁的气氛,体现一种和谐美。发挥每一位学生的创造力,积极参与班级布置并定期更换,让每一堵墙都“说话 ”。发动学生参与教室的布置,能在无形中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有的班主任把教室墙壁划块分割,分别承包给不同的学习小组去完成,有的班主任确定布置的主题在班里征集具体的方案,从设计采购到制作张贴都发动学生广泛参与,使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团队意识得以加强,这都是些很好的工作方法。
3.班级制度要有特色。在班级制度上,要尊重学生,既要让他们认识到制定各种规范的目的不是管住他们,又要让学生参与制定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充分体现民主原则。在制定班级制度前,要先组织全班学生学习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并引导学生从本班实际出发,找出本班的特点、长处、不足,让学生尽情讨论,充分发扬民主,通过讨论制定出符合班级实际,体现班级个性特色的规章制度。制度制定的过程,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良好方法,自己制定的规则,肯定记得牢,实行起来也不会有逆反心理。在良好的秩序中进行公平竞争,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效率。
二、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实现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
作为班主任要有目的、有计划、创造性地开展突出班级特色建设的集体性活动,为学生搭建各式舞台,创设张扬个性的天地,让每个学生置身于适合自身发展的氛围之中,尽显风采,通过活动加强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安排的集体活动。学校安排的集体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演出、七一演讲比赛、广播体操比赛等,公益活动班级必须认真组织开展,积极参加。因为这些活动最能体现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团结精神,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2.班级主题活动。根据本班的特色文化建设主题,联系学生实际,挖掘教育资源,定期、定内容、保质保量地开展有特色的主题活动,能够把握班级舆论目标,提升学生素质,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强化对学生的心灵教育,促进特色班级文化的形成。如“我的班级我管理,名言激励我成长,找找身边的雷锋”等,都可以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
3.开展有益有趣、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的文化活动。如和老师一起游戏、班级古诗文背诵比赛、智力游戏等,可以放松学生心情,舒缓学习压力,增进师生感情,也能从中发现学生特长和闪光点,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满足学生心理要求。
4.针对学生校外生活,开展相关活动。如寻找身边的名人、看看家乡三十年的变化、走进社区开展实践活动等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合理利用课余时间,正确认识社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
三、开展班级活动,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不断创新。班主任在开展活动过程中,要举一反三,灵活多变,不断推陈出新,让学生真正做活动的主人,从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学生终身受益。
2.组织分工,群体参与。建立相应的活动组织,分工负责,明确职责,避免出现班主任或少数班干部一手包办的情况,要动员全体同学积极参与到活动的组织开展中来,这样才能达到活动的教育目的。同时,只有全体同学参与了,才能保证活动过程的顺利开展。
3.及时总结,认真反思。一项班级活动从形式上结束了,班主任要及时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活动的总结和反思能够进一步提高班主任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而且还可以组织本次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进行总结反思,从而通过活动达到锻炼学生的目的。
最后,我们还要注意一个问题,班级文化建设更加注重的是对学生心灵的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要求我们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做长期细致耐心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