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研究从中国外交部官方网站中选取了40篇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的内容,形成自建语料库,采用定性为主、定量为辅的方法,旨在揭示中国的政治外交语篇中态度意义的实现过程,以评价理论为理论基础,详细分析各种评价资源在中国政治外交语篇中的分布特点,研究各种资源的表现形式,探讨它们如何实现态度意义。
【关键词】评价理论 中国政治外交语篇 态度意义 中国特色
评价理论是对系统功能语法中人际意义研究的补充和完善,为研究语篇中的评价性资源提供了一个新方法:从词汇层面上开展人际意义研究。随着中国外交新战略的开展,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展示出中国外交的一系列新举措和新理念。所以对于中国外交语言策略的研究,可以让国内外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外交发展。所谓外交无小事,和其它语篇相比,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在答记者问时的回答具有其特殊性。发言人所说的话代表国家的立场,涉及国家形象和尊严,而与外国记者的对话更是牵涉到了两个国家。
一、理论依据
评价理论是以J.R.Martin为首的语言学家们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新的语言学理论。评价理论是对系统功能语法中人际意义研究的补充和完善,为研究语篇中的评价性资源提供了一个新方法:从词汇层面上开展人际意义研究。评价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更倾向于从词汇而不是从语法角度来研究评价性话语。评价系统包括三大次系统:态度、介入、级差。其中,态度系统又可以分为三个子系统:情感、判断和鉴赏。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以评价理论为理论框架,在中国外交部网站随机选取40篇2014年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的内容为语料,共计3,2397词,采用UAM corpus tool软件提取和人工筛选相结合的方式。本论文采取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的方式,依据语料检索结果,分析不同的语言策略在语料中的使用,分布和出现频率情况。
三、态度资源在中国政治外交语篇的分布
在评价系统中,态度系统可以分为三个子系统:情感,判断和鉴赏。情感资源是态度资源的核心,用来表现说话者对待事物的情感或反应。判断资源是指根据一定的社会规范对人的行为的评价。鉴赏资源指的是从美学角度对于现象作出鉴赏。
从表1中可以看出,鉴赏资源频率最高,占49.91%(如例1),其次是情感资源占42.62%(如例2),判断资源频率最少,占7.47%(如例3)。由此可见,在中国政治外交语篇中的态度意义主要通过鉴赏资源表达,其次是情感意义。由此可知在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较为注重情感的表达及对客观世界的评价。这与外交上所谈论的话题有着很大的关系,国外记者一般针对世界最关注的事件向发言人提问。所以当涉及到对事件的评价时,发言人往往会使用较多鉴赏意义的评价性资源。同时中国在外交策略上一向提倡和谐发展,所以发言人在表达立场的同时,也会表情达意,和各国间建立良好关系。
四、中国政治外交语篇中的中国特色元素
对于外交语篇,不同国家的文化和历史也赋予了语篇不同的特色。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回答外国记者的提问时,经常引经据典,使用一些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达。这样的语言策略,不仅能彰显出说话者的知识渊博,善于向古人借智慧的素质,更能体现出中国在政治外交上,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在与他国建立和谐的外交关系的同时,要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之路。
例1:美国人民也是恐怖主义的受害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家可以设想,如果类似的暴力恐怖案件发生在美国,别的国家也做出类似美国国务院那位副发言人那样的表态,美国人民会作何感想,美国政府又将作何反应。(摘自2014年1月2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举行的例行记者会)
例2:日本领导人到底是执迷不悟、作茧自缚,还是真诚反省、改弦易辙,决定权在他自己手里。(摘自2014年1月10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举行的例行记者会)
中国政治外交语篇中评价资源丰富,发挥着发布信息和表明立场的功能。通过研究分析得出,在中国政治外交语篇中评价理论的三个子系统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其中态度资源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介入和级差资源,在态度系统中,情感资源使用最多。通过情感、判断和鉴赏资源的使用,态度系统通过共有的情感反映、规范原则和美学评价,使外交部发言人与发问记者建立一致关系,使听众更容易接受中国的外交立场,达成联盟。除此之外,中国政治外交语篇中说话者经常引经据典,融入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元素,表达了中国在政治外交上,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在与他国建立和谐的外交关系的同时,要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之路。
参考文献:
[1]李战子.评价理论:在话语分析中的应用和问题[J].外语研究.2004(5):2-6.
[2]刘世铸.评价理论在中国的发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 (5).33-37.
【关键词】评价理论 中国政治外交语篇 态度意义 中国特色
评价理论是对系统功能语法中人际意义研究的补充和完善,为研究语篇中的评价性资源提供了一个新方法:从词汇层面上开展人际意义研究。随着中国外交新战略的开展,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展示出中国外交的一系列新举措和新理念。所以对于中国外交语言策略的研究,可以让国内外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外交发展。所谓外交无小事,和其它语篇相比,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在答记者问时的回答具有其特殊性。发言人所说的话代表国家的立场,涉及国家形象和尊严,而与外国记者的对话更是牵涉到了两个国家。
一、理论依据
评价理论是以J.R.Martin为首的语言学家们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新的语言学理论。评价理论是对系统功能语法中人际意义研究的补充和完善,为研究语篇中的评价性资源提供了一个新方法:从词汇层面上开展人际意义研究。评价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更倾向于从词汇而不是从语法角度来研究评价性话语。评价系统包括三大次系统:态度、介入、级差。其中,态度系统又可以分为三个子系统:情感、判断和鉴赏。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以评价理论为理论框架,在中国外交部网站随机选取40篇2014年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的内容为语料,共计3,2397词,采用UAM corpus tool软件提取和人工筛选相结合的方式。本论文采取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的方式,依据语料检索结果,分析不同的语言策略在语料中的使用,分布和出现频率情况。
三、态度资源在中国政治外交语篇的分布
在评价系统中,态度系统可以分为三个子系统:情感,判断和鉴赏。情感资源是态度资源的核心,用来表现说话者对待事物的情感或反应。判断资源是指根据一定的社会规范对人的行为的评价。鉴赏资源指的是从美学角度对于现象作出鉴赏。
从表1中可以看出,鉴赏资源频率最高,占49.91%(如例1),其次是情感资源占42.62%(如例2),判断资源频率最少,占7.47%(如例3)。由此可见,在中国政治外交语篇中的态度意义主要通过鉴赏资源表达,其次是情感意义。由此可知在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较为注重情感的表达及对客观世界的评价。这与外交上所谈论的话题有着很大的关系,国外记者一般针对世界最关注的事件向发言人提问。所以当涉及到对事件的评价时,发言人往往会使用较多鉴赏意义的评价性资源。同时中国在外交策略上一向提倡和谐发展,所以发言人在表达立场的同时,也会表情达意,和各国间建立良好关系。
四、中国政治外交语篇中的中国特色元素
对于外交语篇,不同国家的文化和历史也赋予了语篇不同的特色。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回答外国记者的提问时,经常引经据典,使用一些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达。这样的语言策略,不仅能彰显出说话者的知识渊博,善于向古人借智慧的素质,更能体现出中国在政治外交上,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在与他国建立和谐的外交关系的同时,要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之路。
例1:美国人民也是恐怖主义的受害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家可以设想,如果类似的暴力恐怖案件发生在美国,别的国家也做出类似美国国务院那位副发言人那样的表态,美国人民会作何感想,美国政府又将作何反应。(摘自2014年1月2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举行的例行记者会)
例2:日本领导人到底是执迷不悟、作茧自缚,还是真诚反省、改弦易辙,决定权在他自己手里。(摘自2014年1月10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举行的例行记者会)
中国政治外交语篇中评价资源丰富,发挥着发布信息和表明立场的功能。通过研究分析得出,在中国政治外交语篇中评价理论的三个子系统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其中态度资源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介入和级差资源,在态度系统中,情感资源使用最多。通过情感、判断和鉴赏资源的使用,态度系统通过共有的情感反映、规范原则和美学评价,使外交部发言人与发问记者建立一致关系,使听众更容易接受中国的外交立场,达成联盟。除此之外,中国政治外交语篇中说话者经常引经据典,融入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元素,表达了中国在政治外交上,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在与他国建立和谐的外交关系的同时,要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之路。
参考文献:
[1]李战子.评价理论:在话语分析中的应用和问题[J].外语研究.2004(5):2-6.
[2]刘世铸.评价理论在中国的发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 (5).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