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评价理论对中国政治外交语篇的态度意义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o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研究从中国外交部官方网站中选取了40篇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的内容,形成自建语料库,采用定性为主、定量为辅的方法,旨在揭示中国的政治外交语篇中态度意义的实现过程,以评价理论为理论基础,详细分析各种评价资源在中国政治外交语篇中的分布特点,研究各种资源的表现形式,探讨它们如何实现态度意义。
  【关键词】评价理论 中国政治外交语篇 态度意义 中国特色
  评价理论是对系统功能语法中人际意义研究的补充和完善,为研究语篇中的评价性资源提供了一个新方法:从词汇层面上开展人际意义研究。随着中国外交新战略的开展,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展示出中国外交的一系列新举措和新理念。所以对于中国外交语言策略的研究,可以让国内外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外交发展。所谓外交无小事,和其它语篇相比,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在答记者问时的回答具有其特殊性。发言人所说的话代表国家的立场,涉及国家形象和尊严,而与外国记者的对话更是牵涉到了两个国家。
  一、理论依据
  评价理论是以J.R.Martin为首的语言学家们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新的语言学理论。评价理论是对系统功能语法中人际意义研究的补充和完善,为研究语篇中的评价性资源提供了一个新方法:从词汇层面上开展人际意义研究。评价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更倾向于从词汇而不是从语法角度来研究评价性话语。评价系统包括三大次系统:态度、介入、级差。其中,态度系统又可以分为三个子系统:情感、判断和鉴赏。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以评价理论为理论框架,在中国外交部网站随机选取40篇2014年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的内容为语料,共计3,2397词,采用UAM corpus tool软件提取和人工筛选相结合的方式。本论文采取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的方式,依据语料检索结果,分析不同的语言策略在语料中的使用,分布和出现频率情况。
  三、态度资源在中国政治外交语篇的分布
  在评价系统中,态度系统可以分为三个子系统:情感,判断和鉴赏。情感资源是态度资源的核心,用来表现说话者对待事物的情感或反应。判断资源是指根据一定的社会规范对人的行为的评价。鉴赏资源指的是从美学角度对于现象作出鉴赏。
  从表1中可以看出,鉴赏资源频率最高,占49.91%(如例1),其次是情感资源占42.62%(如例2),判断资源频率最少,占7.47%(如例3)。由此可见,在中国政治外交语篇中的态度意义主要通过鉴赏资源表达,其次是情感意义。由此可知在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较为注重情感的表达及对客观世界的评价。这与外交上所谈论的话题有着很大的关系,国外记者一般针对世界最关注的事件向发言人提问。所以当涉及到对事件的评价时,发言人往往会使用较多鉴赏意义的评价性资源。同时中国在外交策略上一向提倡和谐发展,所以发言人在表达立场的同时,也会表情达意,和各国间建立良好关系。
  四、中国政治外交语篇中的中国特色元素
  对于外交语篇,不同国家的文化和历史也赋予了语篇不同的特色。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回答外国记者的提问时,经常引经据典,使用一些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达。这样的语言策略,不仅能彰显出说话者的知识渊博,善于向古人借智慧的素质,更能体现出中国在政治外交上,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在与他国建立和谐的外交关系的同时,要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之路。
  例1:美国人民也是恐怖主义的受害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家可以设想,如果类似的暴力恐怖案件发生在美国,别的国家也做出类似美国国务院那位副发言人那样的表态,美国人民会作何感想,美国政府又将作何反应。(摘自2014年1月2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举行的例行记者会)
  例2:日本领导人到底是执迷不悟、作茧自缚,还是真诚反省、改弦易辙,决定权在他自己手里。(摘自2014年1月10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举行的例行记者会)
  中国政治外交语篇中评价资源丰富,发挥着发布信息和表明立场的功能。通过研究分析得出,在中国政治外交语篇中评价理论的三个子系统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其中态度资源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介入和级差资源,在态度系统中,情感资源使用最多。通过情感、判断和鉴赏资源的使用,态度系统通过共有的情感反映、规范原则和美学评价,使外交部发言人与发问记者建立一致关系,使听众更容易接受中国的外交立场,达成联盟。除此之外,中国政治外交语篇中说话者经常引经据典,融入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元素,表达了中国在政治外交上,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在与他国建立和谐的外交关系的同时,要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之路。
  参考文献:
  [1]李战子.评价理论:在话语分析中的应用和问题[J].外语研究.2004(5):2-6.
  [2]刘世铸.评价理论在中国的发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 (5).33-37.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初中英语教学特点,本着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激活传统的初中英语课堂这一教学原则,阐述了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生活化内容。主要讨论了创造生活化情境并开展以生活化为中心的交际活动,结合教材内容,营造生活化气氛,应用生活化实践练习,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等。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 生活化 创新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教师们越来越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在初中英语教学过
【摘要】一直以来,课堂都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方式。但随着学生成长环境不断变化,如今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思路和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和适应当前学生学习英语的客观要求。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思路无法满足当前人才培养要求,变革旧模式,应用新理念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共识。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不断成熟,为学生学习英语搭建发展平台已经成为当前教学模式改革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为适应改革的必然趋势,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应结合当
【摘要】时至今日,全国已有百余所高校开办了MTI专业,意在为翻译市场提供更加专业化的人才。然而,其迅猛发展的同时备受质疑,多数高校培养设置模式与翻译行业的发展和要求很难有效衔接。且现阶段的翻译项目规模大、周期短、专业性强。如何在新的行业形势下高效高质地完成翻译任务成为翻译团队的首要任务,而高效的项目管理是确保翻译工作更加系统、有效进行的关键。而作为以职业化为导向的MTI学生一员,则需要尽早掌握这一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家主席习近平2015年新年贺词不同英文版例举,比较不同的表达方法,探讨翻译的理想境界问题。  【关键词】新年贺词 英文版本 翻译 理想境界  2014年最后一天,习近平发表了2015年新年贺词。习主席的新年贺词朴实,真切,耐读,可亲,具体,实在。海内外专家和媒体普遍认为习主席新年贺词贴近人民心理、回应人民关切,平实、朴素的风格让人耳目一新。中国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CCTV In
作为信息输入途径之一的英语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渠道。正所谓“得阅读者得天下”,由此可见,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传统的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明显存在一些不如人意的现象,诸如重词汇、语法讲解,轻文本感悟理解;重技巧指导,轻思维训练等,学生在课堂上更多的是机械的、记忆的训练。《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我们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
【摘要】虚假语用预设作为预设的一种超常操作手段,是发话者通过将非交际双方共有的或者至少对一方有争议的信息处理为预设信息从而达到其特殊交际目的而使用的一种手段,在外交场合中经常被用到。本文以会话含义理论为依据,以外交部就亚太地区问题答记者问为语料,分析我国发言人如何从容应对外交场合中的虚假语用预设现象。  【关键词】答记者问 虚假语用预设 语用应对策略  一、引言  预设又称作前提、前设和先设,一般
【摘要】听力是语言交流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英语听力更是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机构成,但因为听力话题范围广、难度大,好多听力内容让来自农村的学生听不懂,所以,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是我们农村英语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英语 农村 听力 培养 提高  美国外语教学法专家里弗斯认为,人们获取的信息75%来自听说,可见听力的重要,而目前,高考听力分数占有20分的比重,而这也是学生失分
【摘要】幼儿水墨画的研究和实践在我园已开展了好几个年头,虽有小成绩,但教学方法方面仍存有很多不足,导致幼儿作品呆板、缺乏创造。本文从解决这个问题出发,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总结出了少许解决的方法和策略。主要从注重技能、内容生成、组织形式和多元评价这几个方面展开。  【关键词】水墨画 创作能力  中国画具有简练、概括的特色,用毛笔蘸墨画画,可大可小,可粗可细,可干可湿,挥洒自如,变化天穷,痛快淋漓,很适
【摘要】翻译美学是一种将翻译视为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共同参与的一项自觉地的审美活动。翻译审美的客体即翻译原文。而翻译的审美主体即译者,一方面受制于审美客体的直观可译性,同时又要具备“情”、“知”、“才”、“志”等主观能动性,主客观的高度融合才能创作出与原文美学效果相近的译本。在众多翻译文本中,诗歌是典型的代表。  【关键词】翻译美学 英文诗歌 版本比对 审美体验  一、引言  翻译作为一种艺术活动与
【Abstract】Connie Chatterley,the heroine in D.H.Lawrence’s last master piece Lady Chatterley’s Lover,realizes her mental and physical rebirth through her choice between two men,who represent the indu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