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联合BRAFV600E突变检测及声像图特征在评估经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pz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US-FNA)联合BRAF V600E突变检测与经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为临床对患者进行术前病情评估提供可靠的分子学依据。

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于甘肃省人民医院就诊的TI-RADS≥4a级、US-FNA高度可疑PTC、行双侧甲状腺切除术及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并获得术后病理结果为经典型PTC及颈部中央区淋巴结病理结果的患者93例,穿刺所得标本部分应用HE染色,进行细胞学诊断,部分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进行BRAF V600E基因突变检测。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经典型PTC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为女性(χ2=10.303,P=0.002)、BRAF V600E基因突变(χ2=31.204,P=0.000)和被膜侵犯(χ2=12.848,P=0.000)。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BRAF V600E基因突变(OR=13.324,95%CI=4.058~43.744,P=0.000)、被膜侵犯(OR=5.738,95%CI=1.766~18.643,P=0.004)为经典型PTC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而与女性(OR=0.385,95%CI=0.112~1.324,P=0.130)无相关性。

结论

US-FNA联合BRAF V600E基因突变检测阳性与被膜侵犯是经典型PTC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有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者应行预防性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其他文献
转钴胺素I(transcobalamin 1,TCN1)属于R-结合蛋白家族,TCN1蛋白在体内多处均有分布,如血清、粒细胞、食管、胃肠、唾液腺等部位。TCN1在人体中主要的生理功能是参与VB12的转运,促进甲硫氨酸循环等,以维持人体各种生理功能需求。作为逐渐受到研究者重视的肿瘤标记物,TCN1已被发现在多种肿瘤性疾病中表达异常,如粒细胞白血病、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等。现将TCN1基因及其蛋白在
循环肿瘤细胞作为一种新兴的肿瘤标志物,已在多种实体恶性肿瘤中证明其价值。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完善,其在甲状腺癌的诊断、预后评估、监测复发等方面逐渐显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近些年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方法的进展及其在甲状腺癌诊治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内耳畸形是导致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的主要病因之一。伴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大量内耳畸形被发现,而不同内耳畸形进行人工耳蜗植入的术后效果明显存在差异。本文重点对内耳畸形的分类及内耳畸形与人工耳蜗植入的相关问题做一综述。
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MR)技术是虚拟现实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该技术通过在虚拟环境中引入现实场景信息,在虚拟世界、现实世界和用户之间搭建一个交互反馈的信息回路,以增强用户体验的真实感。本研究探索了MR技术在耳内镜手术中的应用及价值。本研究选取中耳胆脂瘤拟行耳内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后,使用颞骨CT获取临床数据信息,利用在线编辑平台构建3D模型,配合VR头盔现实环境中观看3D数
目前对鼻内镜手术前后通气功能的评估障碍缺乏客观、统一的标准和量化指标,导致临床上常会出现术前、术后检查结果与患者对鼻塞程度的主观评价不一致。鼻声反射测量、鼻阻力测量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客观评价鼻腔通气状况的方法,可明确鼻腔形态,确定鼻腔最狭窄部位。因此,本文就鼻阻力测定及鼻声反射评估鼻内镜手术前后通气功能做一综述,明确该项检查在鼻腔手术的评估中体现出的价值性,及是否可为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探讨纵向强回声大界面(LSEBI)发生彩色血流镜像伪差(MACBF)的发生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于主肺动脉旁及(或)左肺动脉旁出现MACBF的50例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MACBF的图像特点,应用多普勒成像原理探讨存在LSEBI形成MACBF的发生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50例MACBF者中,单纯主肺动脉左侧旁36
期刊
目的探讨临界肺高压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10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617例门诊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数据,根据估测的平均肺动脉压(mPAP)分为正常组(mPAP<19 mmHg)、临界组(19 mmHg≤mPAP<25 mmHg)和升高组(mPAP≥25 mmHg),分析比较各组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结果①与正常组相比,临界组和升高组患者的年龄较大[(39.2±10.1)岁对(
目的建立正常胎儿脑沟深度的Z-评分模型。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8月于湘雅二医院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487例,胎儿(18~38周)发育均正常,测量其大脑外侧裂、顶枕沟、距状沟深度,并将其作为因变量,将孕周、顶径及股骨长作为自变量,统计分析后得到具体参数及其标准差的最佳拟合方程,并根据拟合方程得出Z-评分,建立Z-评分模型。两名观察者间隔2 h随机测量50例受试孕妇胎儿的脑沟深度以进行重复性检验。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为超声医学中文期刊,英文摘要是扩大期刊读者群体,期刊走向国际化数据库平台的窗口,规范的英文摘要写作尤为重要,本文针对本刊作者稿件中英文摘要撰写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和举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