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佩香袋 感冒可预防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juan09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儿时每年到端午节,家中大人总要给我们这些毛孩子脖子上挂些小香袋,它们当中有用蚕茧做的老虎、雄鸡等动物形状袋,有用丝绸或布料做的三角粽、如意袋等。挂在脖子上的这些小玩意儿,散发出芳香宜人的气味,自己闻着,嗅着,真是沁人心脾。听大人们说,那香味有祛邪辟秽、健身防病的功效,还可以使蛇虫远而避之,不敢来侵扰云云。
  随身佩挂香袋其实是中医“外治法”中的一种,称为佩香疗法,是我国中医学伟大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值得我们今天继承与发扬。
  小儿机体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抵抗力较低,容易感染疾病,这其中以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佩挂香袋对其有积极的预防作用。有人对香袋的这种预防作用做过观察与研究,在感冒流行时,他们将健康人群分成两组,一组佩挂香袋,另一组不佩挂香袋(作为对照组),结果发现,挂香袋那组的人感冒发生率为20.2%,而未挂香袋那组的人感冒发生率为71.9%,两组感冒发生率差异显著。
  研究还表明,香袋中的药物并无直接杀死病毒和细菌的作用,那么,香袋为什么还能够预防感冒呢?原来香袋中药物散发出芳香的气味,能刺激人体上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粘膜,产生分泌型免疫球蛋白 A(SIgA),使这种抗体的含量增高,SIgA对病毒、细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使这些微生物在上呼吸道粘膜上不能生长繁殖,患感冒的机会也就大大减少了。
  给儿童佩挂香袋的做法,在我国民间已沿袭多年,值得继承和推广应用,家长可以按以下配方制作:〔方1〕丁香、冰片各3克,高良姜2克,桂枝、佩兰各5克。〔方2〕山奈、丁香、雄黄各3克,冰片、薄荷脑各2.5克,砂仁、蔻仁各5克。
  以上可任选一方,药料用量可根据人数、装袋数按比例增加,共研细末并过筛,装入小布袋,每袋10~15克,给孩子佩挂在脖子上,或用别针固定于衣襟,香袋距鼻孔越近效果越佳,布袋中药末每10天更换一次,以保持药效。
  这种防感冒香袋,孩子在冬春感冒好发季节佩挂,一定受益匪浅,请君不妨一试。
其他文献
《民法典》第388条规定了“其他具有担保功能的合同”的概念,学说作出了不同的解说,使意定担保物权不只局限于《民法典》的物权编,也扩展到合同编规定的所有权保留、融资租赁
摘 要: 新兴技术风险是伴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澎湃发展而日渐显现的陌生风险。此类风险有着比传统风险更高的渐进性、隐藏性、耦合性和高度的不确定性等特征。传统的风险治理体系在思维模式、管理体制、治理机制与方法乃至治理文化氛围上都不太适应新兴技术风险带来的新变化与新挑战。有必要推动公共管理部门的风险治理转型,积极开展新兴技术风险的适应性治理,坚持主动性、前瞻性和包容性原则,在结构可塑性、制度匹配性、机制
债权让与制度的产生源自债权非人格化而非债权物权化,债权让与在性质上应采处分行为说.《民法典》第546条在解释论上可采分离原则与让与主义.抽象原则在证券化债权中得到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