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美术教育是学前儿童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引导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并创造美的特殊艺术活动,是从小培养幼儿审美情感;陶冶幼儿美的情操;引导幼儿身心、意志、情感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纲要》中指出,幼儿美术教育是幼儿的一种体验表达活动,提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然、真切地表现内心的感受和体验”。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园的美术活动特点,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提高幼儿的美术素养。
一、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提高幼儿绘画创作的兴趣。
幼儿绘画创造力的提高主要应依靠诱发幼儿内在的潜力。只有使幼儿体验到绘画的乐趣,才能激发幼儿表现创造的兴趣。如果幼儿对美术活动无动于衷,不能从表现创造中得到乐趣,那么幼儿对绘画活动不会有热情。故老师对幼儿的发展特点要有所了解,有助于发挥幼儿对绘画创造性的热情。某幼儿在纸上画了一个蝌蚪人,又在蝌蚪人边上画一个圆,他将这幅画解释为自己在拍皮球,了解幼儿发展特点的老师会认识到这个解释对于处于绘画象征期的儿童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新体验,她会与这个幼儿共同分享新创造的快乐。若教师的态度和行为,特别是教师对幼儿表现创造性的特点,不从幼儿的绘画经验出发,只是从自己对美术表现的理解出发,去纠正幼儿画中的“错误”,那么幼儿就会对画画变得兴趣索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我们培养幼儿的绘画创造应从兴趣着手,激发幼儿内在的绘画潜力。根据幼儿不同的能力激发幼儿各种联想,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从而使他们对绘画从“不迷”到“迷”,“迷”能生“悟”、“悟”能到“爱”。
二、尊重幼儿,明确幼儿的发展方向。
教师首先应尊重幼儿,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依据,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及学习特点来设计教育活动,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尊重幼儿的意愿,为幼儿提供有利于其发展欣赏美、创造美的环境。
1.根据幼儿实际水平定位目标。教师应首先考虑幼儿已有的学习经验、幼儿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及时对目标做必要的调整。
2.要有可操作性,制定要具体。如在美术活动中:“发展幼儿创造性”这一目标就较笼统,放在各个活动中都合适,应指向该活动,使目标具体化。
3.尊重幼儿意愿,表述要统一。一般来说,目标包括三个方面,即情感、知识、能力。以前我们从教师“教”的角度来提,比如“引导幼儿把常见的水果、蔬菜拼接成各种造型。”其主语是“教师”,而不是幼儿;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应以幼儿为主体,可将目标改为“能尝试把常见的水果、蔬菜拼接成各种造型”;而且三个目标都应以幼儿为“主语”进行表述,以体现新的教育观念。
4.目标要指向全体幼儿。《纲要》中的原则之一就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幼儿。一个活动的具体目标,必须是绝大多数幼儿能够达到的。这样的目标才是科学的。
5.环境的创设要依据活动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给幼儿提供有利于与其互动的教育环境。材料的提供要选择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的材料,还要多元化尊重幼儿的经验。
6.活动过程设计要本着幼儿是学习的主人的宗旨,请幼儿为自己主动构建知识付出努力,从而体验快乐,感受美。
7.教师的指导要适时、适度、适当,不要代替幼儿的学习,尊重其学习的差异性。
三、体验生活,感悟快乐。
法国雕塑艺术家罗丹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而言,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观察在美术创作中有着重要作用。所以,教师或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进行审美观察,可以从被观察物的形体、色彩开始,建立清晰的表象,并引导幼儿说出相关感受。教师还应引导幼儿在生活中有目的地观察,也可让幼儿围绕着某个主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思考怎样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从而使自己体会到要画的、要表现的内容就在自己的生活中。这些就是古人说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教师还应鼓励幼儿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不用担心画得是否好看,只要能画出来就是最棒的。承认他们稚拙的思考与表现,就能使每名幼儿获得自信,投入创作。把这些虽不完善但能大胆表现的作品当作范例,能进一步引导美术创作,成为幼儿美术创作内容取之不尽的源泉。
四、注重个性美术评价,促进幼儿各方面发展。
在美术活动中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评价时要注重个性化的评价每个幼儿,无偿使用“赏识教育”,将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成人评价等各种评价机制有机结合,使幼儿在一次次自我肯定、同伴和教师的赞美声中不断提高自信心、进一步增强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为培养幼儿的各种素质奠定基础。
幼儿美术活动,不仅能激发美感、陶冶性情,而且涉及到幼儿兴趣、态度、意志、智能、知识及身体发育诸方面,所以任何一个美术活动都应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出发,重视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力求使对幼儿终生有益的多种因素得到发展,使整个活动过程成为幼儿不断探索发现、不断创造的过程,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独立性,使他们逐步地成长为一个有能力、有信心、有意志的人。因为幼儿园的美术教育不是为了专门去培养未来的画家、美术家,而是作为树人的一种手段、一种载体,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包含着多学科的元素,教育者必须重视创设一个能容纳多种空间、让多种“智力”都有机会展现的、充满选择性的环境,使幼儿在这种氛围中熏陶多重艺术知识。教师在培养幼儿自信中开启创造的空间,积极为孩子创造一个轻松自由的绘画环境,丰实幼儿绘画的经验,让他们在绚丽多彩的童话世界中成长,让绘画为他们的心智插上翅膀在新的时空飞翔。
一、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提高幼儿绘画创作的兴趣。
幼儿绘画创造力的提高主要应依靠诱发幼儿内在的潜力。只有使幼儿体验到绘画的乐趣,才能激发幼儿表现创造的兴趣。如果幼儿对美术活动无动于衷,不能从表现创造中得到乐趣,那么幼儿对绘画活动不会有热情。故老师对幼儿的发展特点要有所了解,有助于发挥幼儿对绘画创造性的热情。某幼儿在纸上画了一个蝌蚪人,又在蝌蚪人边上画一个圆,他将这幅画解释为自己在拍皮球,了解幼儿发展特点的老师会认识到这个解释对于处于绘画象征期的儿童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新体验,她会与这个幼儿共同分享新创造的快乐。若教师的态度和行为,特别是教师对幼儿表现创造性的特点,不从幼儿的绘画经验出发,只是从自己对美术表现的理解出发,去纠正幼儿画中的“错误”,那么幼儿就会对画画变得兴趣索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我们培养幼儿的绘画创造应从兴趣着手,激发幼儿内在的绘画潜力。根据幼儿不同的能力激发幼儿各种联想,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从而使他们对绘画从“不迷”到“迷”,“迷”能生“悟”、“悟”能到“爱”。
二、尊重幼儿,明确幼儿的发展方向。
教师首先应尊重幼儿,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依据,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及学习特点来设计教育活动,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尊重幼儿的意愿,为幼儿提供有利于其发展欣赏美、创造美的环境。
1.根据幼儿实际水平定位目标。教师应首先考虑幼儿已有的学习经验、幼儿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及时对目标做必要的调整。
2.要有可操作性,制定要具体。如在美术活动中:“发展幼儿创造性”这一目标就较笼统,放在各个活动中都合适,应指向该活动,使目标具体化。
3.尊重幼儿意愿,表述要统一。一般来说,目标包括三个方面,即情感、知识、能力。以前我们从教师“教”的角度来提,比如“引导幼儿把常见的水果、蔬菜拼接成各种造型。”其主语是“教师”,而不是幼儿;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应以幼儿为主体,可将目标改为“能尝试把常见的水果、蔬菜拼接成各种造型”;而且三个目标都应以幼儿为“主语”进行表述,以体现新的教育观念。
4.目标要指向全体幼儿。《纲要》中的原则之一就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幼儿。一个活动的具体目标,必须是绝大多数幼儿能够达到的。这样的目标才是科学的。
5.环境的创设要依据活动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给幼儿提供有利于与其互动的教育环境。材料的提供要选择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的材料,还要多元化尊重幼儿的经验。
6.活动过程设计要本着幼儿是学习的主人的宗旨,请幼儿为自己主动构建知识付出努力,从而体验快乐,感受美。
7.教师的指导要适时、适度、适当,不要代替幼儿的学习,尊重其学习的差异性。
三、体验生活,感悟快乐。
法国雕塑艺术家罗丹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而言,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观察在美术创作中有着重要作用。所以,教师或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进行审美观察,可以从被观察物的形体、色彩开始,建立清晰的表象,并引导幼儿说出相关感受。教师还应引导幼儿在生活中有目的地观察,也可让幼儿围绕着某个主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思考怎样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从而使自己体会到要画的、要表现的内容就在自己的生活中。这些就是古人说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教师还应鼓励幼儿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不用担心画得是否好看,只要能画出来就是最棒的。承认他们稚拙的思考与表现,就能使每名幼儿获得自信,投入创作。把这些虽不完善但能大胆表现的作品当作范例,能进一步引导美术创作,成为幼儿美术创作内容取之不尽的源泉。
四、注重个性美术评价,促进幼儿各方面发展。
在美术活动中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评价时要注重个性化的评价每个幼儿,无偿使用“赏识教育”,将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成人评价等各种评价机制有机结合,使幼儿在一次次自我肯定、同伴和教师的赞美声中不断提高自信心、进一步增强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为培养幼儿的各种素质奠定基础。
幼儿美术活动,不仅能激发美感、陶冶性情,而且涉及到幼儿兴趣、态度、意志、智能、知识及身体发育诸方面,所以任何一个美术活动都应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出发,重视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力求使对幼儿终生有益的多种因素得到发展,使整个活动过程成为幼儿不断探索发现、不断创造的过程,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独立性,使他们逐步地成长为一个有能力、有信心、有意志的人。因为幼儿园的美术教育不是为了专门去培养未来的画家、美术家,而是作为树人的一种手段、一种载体,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包含着多学科的元素,教育者必须重视创设一个能容纳多种空间、让多种“智力”都有机会展现的、充满选择性的环境,使幼儿在这种氛围中熏陶多重艺术知识。教师在培养幼儿自信中开启创造的空间,积极为孩子创造一个轻松自由的绘画环境,丰实幼儿绘画的经验,让他们在绚丽多彩的童话世界中成长,让绘画为他们的心智插上翅膀在新的时空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