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养猪业巨头,温氏股份一直稳坐生猪年出栏量头把交椅,如今竟然也开始抢仔猪了。近期社交媒体上流传一张温氏股份的内部文件,内容是对猪苗外购给予5元/头的奖励。温氏股份董秘解释称,温氏在种苗不平衡的区域,鼓励下属公司外购部分猪苗,主要有“弥补自身产能不足、盘活公司合作农户资源、增加出栏量”等三方面的考虑。行业人士称,当前非洲猪瘟疫情一波未平,新冠肺炎疫情一波又起,让整个养猪业始料不及。疫情的双碰头,加速了中小养殖户退出的态势,养殖结构、产业链正在重塑。尤其重要的是,今年猪价可能会创历史新高。随着近期猪肉价格上涨,未来生猪养殖头均盈利预期增加,由温氏引发的“抢”猪大战一触即发。
猪价上涨引发“抢”猪大战
进入2020年以来,猪价就在持续上涨,养殖利润也在反弹上升。基于对未来猪价的强烈看好预期,今年谁手上有猪,谁就将拥有让人咂舌的丰厚利润。
根据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和山东卓创资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卓创资讯”)联合监测的数据显示,16省(直辖市)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总指数的周平均值,在2020年第7周(2月10日-2月14日)为每公斤51.22元,与2020年第1周(2019年12月30日-2020年1月3日)的每公斤45.48元相比已经上涨了12.6%。
2月12日,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卓创资讯联合发布的2020年2月第2周(2月10日-2月14日)全国猪料、鸡料及蛋料比价情况显示,按目前价格及成本推算,未来生猪养殖头均盈利预期为每头2354.00元。
2019年12月6日,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要求像抓粮食生产一样抓生猪生产,并且提出“确保2020年年底前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常年的水平,2021年恢复正常”的目标。同样的提法也出现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并将“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单列。
2月20日,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市场拉动和政策激励下,养殖场户增养补栏信心不断增强,生猪基础产能持续恢复。根据对全国400个定点监测县数据汇总,1月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1.2%,连续4个月环比增长,与去年9月份相比增长8%。
但是,新年以来最大的黑天鹅就是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导致封村封路等现象出现。由于人员流动减少,人跟车都减少了交叉感染的可能性,这样也减缓了冬季非洲猪瘟疫情的传播,国内的养猪场反倒因祸得福,尽管此前面临“断料”危机。正是在这样的行业大背景下,由温氏引发的“抢”猪大战拉开了序幕,温氏的奖励从2月1日起,截止日期为12月31日。
行业分析称,按育肥需要时长计算,温氏至少对2021年上半年的行情都是看好的。2020年1月6日,温氏股份发布2019年度业绩预告。在生猪市场迎来新一轮高景气度的背景下,预计2019年度实现净利润138.5亿元-143亿元,同比增长249.97%-261.35%。
布瑞克·农产品集购网研究总监林国发认为,温氏是全国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但是牧原标准繁育优势逐步凸显,特别是2019年四季度其后备母猪数据大增,加上原有母猪存栏高,产能有望大幅扩张,挑战温氏的老大地位。
生猪产能有效恢复需要较长时间
能繁母猪是生猪生产的源头,是反映基础产能趋势变化的核心指标。虽然官方口径是能繁母猪存栏连续4个月环比增长,但当前缺猪形势依然严峻,尤其是二元能繁母猪。
非洲猪瘟以来,中国生猪产能大幅下降。在二元母猪严重缺乏的背景下,高企的猪价导致很多企业选择“肉转种”。如今的能繁母猪,既包括二元母猪,也包括本该肉用却不得不拿来当种用的三元母猪。谋易咨询首席顾问官、中加融达投资公司董事长王中对此表示,正是去年第四季度三元母猪留种,推高了当前的能繁母猪存栏环比;而且“肉转种”的三元母猪的产后综合征情况比较严重,生产性能会下降超过10%-20%,如今很多企业已经开始淘汰这种母猪。
林国发称,生猪供应主要看绝对值,环比更多只是表现行业状态。当前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并有望恢复加快,但2019年四季度较低的能繁母猪产能基数,加上母猪繁育及肉猪育成的时间特点,生猪产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有效恢复。比如,2019年8月份,养殖户及企业大量使用肉用猪转后备母猪,有利于加快生猪产能恢复;但繁育/育成至少需要11个月,这使得2020年之前的市场可供应大猪难以显著增加;而进入今年三季度以后,大猪供应情况会较二季度有所好转。
市场缺猪正是当前大企业持续加码养猪的重要驱动力。据了解,双胞胎集团在年前就内部制定了“四抢”(抢仔豬、抢母猪、抢猪栏、抢猪场)战略。再比如,一家排名前10强的养猪企业已经把外售仔猪的价格上调到2100-2200元/头。猪价强势预期是各家企业外购小猪的主要推动力量,希望加快扩张产能,增厚利润。另外,当前非洲猪瘟趋于稳定,降低养殖风险也是重要因素。
值得关注的是,非洲猪瘟和新冠肺炎两场疫情的碰头,给整个养猪业结构带来巨大的变化。行业将呈现“马太效应”,大企业受到的支持越来越多,中小养殖户则加速退出。
猪价上涨引发“抢”猪大战
进入2020年以来,猪价就在持续上涨,养殖利润也在反弹上升。基于对未来猪价的强烈看好预期,今年谁手上有猪,谁就将拥有让人咂舌的丰厚利润。
根据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和山东卓创资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卓创资讯”)联合监测的数据显示,16省(直辖市)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总指数的周平均值,在2020年第7周(2月10日-2月14日)为每公斤51.22元,与2020年第1周(2019年12月30日-2020年1月3日)的每公斤45.48元相比已经上涨了12.6%。
2月12日,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卓创资讯联合发布的2020年2月第2周(2月10日-2月14日)全国猪料、鸡料及蛋料比价情况显示,按目前价格及成本推算,未来生猪养殖头均盈利预期为每头2354.00元。
2019年12月6日,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要求像抓粮食生产一样抓生猪生产,并且提出“确保2020年年底前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常年的水平,2021年恢复正常”的目标。同样的提法也出现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并将“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单列。
2月20日,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市场拉动和政策激励下,养殖场户增养补栏信心不断增强,生猪基础产能持续恢复。根据对全国400个定点监测县数据汇总,1月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1.2%,连续4个月环比增长,与去年9月份相比增长8%。
但是,新年以来最大的黑天鹅就是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导致封村封路等现象出现。由于人员流动减少,人跟车都减少了交叉感染的可能性,这样也减缓了冬季非洲猪瘟疫情的传播,国内的养猪场反倒因祸得福,尽管此前面临“断料”危机。正是在这样的行业大背景下,由温氏引发的“抢”猪大战拉开了序幕,温氏的奖励从2月1日起,截止日期为12月31日。
行业分析称,按育肥需要时长计算,温氏至少对2021年上半年的行情都是看好的。2020年1月6日,温氏股份发布2019年度业绩预告。在生猪市场迎来新一轮高景气度的背景下,预计2019年度实现净利润138.5亿元-143亿元,同比增长249.97%-261.35%。
布瑞克·农产品集购网研究总监林国发认为,温氏是全国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但是牧原标准繁育优势逐步凸显,特别是2019年四季度其后备母猪数据大增,加上原有母猪存栏高,产能有望大幅扩张,挑战温氏的老大地位。
生猪产能有效恢复需要较长时间
能繁母猪是生猪生产的源头,是反映基础产能趋势变化的核心指标。虽然官方口径是能繁母猪存栏连续4个月环比增长,但当前缺猪形势依然严峻,尤其是二元能繁母猪。
非洲猪瘟以来,中国生猪产能大幅下降。在二元母猪严重缺乏的背景下,高企的猪价导致很多企业选择“肉转种”。如今的能繁母猪,既包括二元母猪,也包括本该肉用却不得不拿来当种用的三元母猪。谋易咨询首席顾问官、中加融达投资公司董事长王中对此表示,正是去年第四季度三元母猪留种,推高了当前的能繁母猪存栏环比;而且“肉转种”的三元母猪的产后综合征情况比较严重,生产性能会下降超过10%-20%,如今很多企业已经开始淘汰这种母猪。
林国发称,生猪供应主要看绝对值,环比更多只是表现行业状态。当前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并有望恢复加快,但2019年四季度较低的能繁母猪产能基数,加上母猪繁育及肉猪育成的时间特点,生猪产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有效恢复。比如,2019年8月份,养殖户及企业大量使用肉用猪转后备母猪,有利于加快生猪产能恢复;但繁育/育成至少需要11个月,这使得2020年之前的市场可供应大猪难以显著增加;而进入今年三季度以后,大猪供应情况会较二季度有所好转。
市场缺猪正是当前大企业持续加码养猪的重要驱动力。据了解,双胞胎集团在年前就内部制定了“四抢”(抢仔豬、抢母猪、抢猪栏、抢猪场)战略。再比如,一家排名前10强的养猪企业已经把外售仔猪的价格上调到2100-2200元/头。猪价强势预期是各家企业外购小猪的主要推动力量,希望加快扩张产能,增厚利润。另外,当前非洲猪瘟趋于稳定,降低养殖风险也是重要因素。
值得关注的是,非洲猪瘟和新冠肺炎两场疫情的碰头,给整个养猪业结构带来巨大的变化。行业将呈现“马太效应”,大企业受到的支持越来越多,中小养殖户则加速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