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爷爷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个世界上,我最最想念的人就是我的爷爷。可我最不敢去想的人也是爷爷,因为每当我想起他,我的眼泪和哀伤就会止不住地流淌出来。
  我的爷爷石连启已于2017年的正月初九离开了我们,享年83岁。他走的那天,天空忽然变得好美,我知道,那一定是他怕我伤心,为了安慰我,才会让我看见那么动人的景色。
  我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奶奶病逝后,看着爷爷一天天变老,我知道,有一天,他也终将会离我而去。每当我想到这里时,我就拍照片,拍下我所有不想忘记的,深深眷恋的。我没有学习过摄影,所有的照片只是凭着感觉去拍,照片对于我来说就是日记。我有太多隐喻和细密的感情,每当这些感情涌上心头的时候,我都会因为回忆起当时那种细微美好的情感质地而感到患得患失。我想揉碎时间,把一切记忆用照片拼接回去,这样我就可以再一次回到我亲爱的人身边去……我想拍那样的照片,那种看了就会让人想亲吻和拥抱照片里的人,仿佛那就是自己最至亲至爱的人。我们会在照片里永恒。
  七年来,是相机和胶片帮我保留了我和爷爷最最珍贵的回忆,也填补了爷爷离开的空白。我用眼泪和想念把他们编织成怀念爷爷的篇章。用照片讲诉我和爷爷的故事。
  爱会延续,在记忆里。都会有开始和结束,存在即永恒。重要的是曾来过,只要那些快乐的记忆还在,所有的想念就是活着。
  那些从未曾开口对你说出的话,我把它们放进了照片里。
  亲爱的爷爷,后来我们都会变成星星,去照亮我们曾经深爱过的人。直到永远……






  评委点评:
  直面衰老和死亡,绝对是摄影生生不息且永不停止的主题,因为摄影本身就是“死亡的艺术”,所有的现在一旦留驻于二维的照片中就已“死亡”成为过去。雷吉斯·德布雷(Regis Debray)在《图像的生与死》中阐释了图像起源于死亡:“图像的诞生有一部分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古老的图像之所以从墓冢里冒出来,正是为了拒绝虚无、延续生命。塑造形体就是驾驭恐惧。”英文中的“巫术”(magie)和“图像”(image)是由相同的字母组成的,而摄影术显然可以被视为工业时代之后的“巫术”,从它被发明开始,就频频被拿来用作驾驭恐惧,延续生命的工具。比如和达盖尔同时代发明摄影术却不受重视的希波利特·巴耶尔(Hippolyte Bayard)在1840年摆拍了一组溺水自杀的自拍照,可算是最早关于死亡的摄影,虽然他是用生身之躯扮演成尸体,但却因为摄影的“巫术”而使自己的身体获得了“永生”。
  从未专业学过摄影的石勐尧,在奶奶病逝后,自发自觉地把握住摄影这一“巫术”的特异功能,决定用拍照这个行为来陪伴爷爷的余生,也想用这个“巫术”让爷爷返老还童,快乐地度过最后的时光。拍摄至亲的衰老死亡,是很多摄影家的必选题,例如日本的石内都(Miyako Ishiuchi)近距离地拍摄外婆和母亲的身体局部,以及她们的遗物细节;荒木经惟用日记体的快照方式记录妻子阳子罹患癌症后弥留之际的《冬之旅》;美国的萨莉·曼(Sally Mann)用大画幅玻璃湿版摄影拍摄丈夫患有肌肉萎缩症而日益病坏的躯体;而近年令人印象深刻的黎朗的《30219天》则是在其拍摄的父亲的身体和遗物照片上写满父亲在世的30219天的日期数字……这些大师前辈们的作品大都是伤感、静穆、沉重的,而舞蹈演员出身的年轻的石勐尧并没有选择这样的影像风格来拍摄日愈老去的爷爷,她让爷爷和她一起在镜头前一起讲述属于他们爷孙俩之间的快乐与忧伤、美好与痛苦、爱与秘密。在这些照片里,除了一些真实生活的记录外,还有许多表演式的亲密合照,她有时扮演成朋友的角色与爷爷嬉戏玩闹;有時扮演成恋人的角色让爷爷回忆着青春的美好;有时扮演成母亲的角色将爷爷像孩子一样拥入怀抱……这7年时间拍摄的照片让爷爷就像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里的主角一样倒逆生长,在爷爷临走的前一夜,她在病床前握着他的手,贴着他的耳朵,轻轻抚慰说:“爷爷别怕。”照片虽然虚焦了,但那份情感和生命的图像却无比真实清晰。
  虽然没学过摄影,但石勐尧并没有用当下最轻易方便的手机拍照,而是选用了并不熟练的胶片相机,她说她不想随意拍下,因为这样的摄影是“平淡生活中的一种仪式感”,一种“珍贵的纪念”。这种青春少女和垂暮老人的亲密影像,在一些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似乎有些不敬,但我却觉得这才是最美好和纯净的情感质地,人越老就越像孩子,难道我们就不应该像对待孩子甚至是婴儿一样去呵护温暖他们吗?感谢石勐尧这些看似业余粗糙的黑白影像,她唤醒了我们本应拥有,却又最容易丢失的爱。
  —曾 翰







其他文献
长久地游荡在湖山之间是我的日常,我也因此窥见了杭州的恒常,见识到了它的前世今生。在山道边、摩崖上、水穷处隐藏着数量众多的佛造像。这些始于五代,跨越千年的佛像,守护着这座城市古老的秘密。  有很多人信仰庄严的佛世界,偏爱佛造像的完美。而我却遭遇了这一路的伤悲,经历了衰老的脸面上痛苦的皱纹。断臂残头是佛的遭遇,也是人间的现实。也许,我只能去爱这“倍受摧残的容颜了”。  湖山岁月久,有大批的佛造像掩映在
期刊
“哈佛对作为艺术的摄影没有兴趣。”这是美国摄影史研究的开创者与奠基者之一博蒙特·纽霍尔在回忆其在哈佛读本科时的学科状况时给出的直截了当的指控。  1926年入学哈佛的纽霍尔对于摄影与电影深感兴趣,但当他向新生顾问、人类学教授阿尔弗雷德·M·托哲咨询时,托哲教授告诉他,哈佛没有这方面的课程。不过他建议纽霍尔不妨选修艺术史的课程。他说了一句不免令人有点气馁的话:“反正,绘画就是图片嘛。”无奈之下,纽霍
期刊
我很荣幸今年能以观察员的身份参与到TOP20·2017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下简称“新锐展”)的评选中。真的是不到现场,不“围观”作为评委的学者专家的投票和讨论,就無法真的体会从501组的稿件库,到少于100组的初筛,到后来激烈PK的三四十组,再到对外公布的TOP20,这个选拔的过程有多么艰难。新锐展到今年是第四届,不到十年的时间,它已经成长为全国范围内最重要、也是最受关注的选拔性摄影展之一。仅就今
期刊
这件视频作品的创作灵感源自一场梦,这场梦粗砺而混乱,人焦灼着,在虚拟时空中与周遭一切相互影响,互相操控。  不断被我生产出的自我“日常历史”、不断变更着的生活、表达方式和展示途径,以及自我在数字环境中对身份的疑惑与焦虑,汇聚并压缩在我粗暴构建起的专属于我的景观与时空之中,重构着我的真实与存在。  我的真实与存在、我与当下的关系因网络而延伸着、不断被重新定义着,同时,我存在的痕迹也因网络而被随时消费
期刊
“宽泛摄影”这一词汇来自英文“Expanded Photography”,在英国,有一位策展人、作家露西·苏特 (Lucy Soutter)对这个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在我对这一领域资料收集的过程中,这个词汇的表述在露西·苏特的《为什么是艺术摄影》(Why Art Photography,2013年由英国罗德里奇出版社出版)一书的最后一章“摄影之外”(beyond photography)有提到并且讲
期刊
作为此次”TOP20·2017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评选的观察员,本人感触颇深。我与这个平台的渊源可追溯到2011年第一届展览开幕,可以说有幸和平臺的组织者、评委会、推委会、入展作者们一同见证了“TOP20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的诞生。当时的我还是一名学生,作为专家评委的助手之一,参与并学习了评审的全部过程,故而对“何为当代”“何为新锐”产生了初次思考。  如今,作为独立的艺术创作者,二次观看这个奖项
期刊
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和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中国摄影》杂志社、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承办的“TOP20·2017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评选于2017年10月24日结束。此次活动共收到509份数字文件的投稿,符合征集规范的投稿501份,其中有40份作品包含了纸质图像。  评委会经过初评和终评两个阶段的斟酌和讨论,最终评出“TOP20·2017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入选摄影师20
期刊
本刊记者:你曾说,三影堂活到今天是一个奇迹。这当然是指作为民间摄影机构的三影堂这些年经历过许多困难。过去的访谈里,你对三影堂这些遇到的困难基本上都是一些抽象的、诗意的描述。但是,我想很多人与我一样很好奇,请问具体是什么样的困难能够让三影堂的存在成为“奇迹”呢?  荣荣:其实最困难的就是三影堂2007年刚开馆的那段时期,做什么事都没有什么经验。我和映里创办了三影堂。我们来自不同国家,因为摄影而结缘,
期刊
《觸》是一个探索当代摄影边界和新可能性的多章节项目,它试图摆脱传统摄影中的“看”,把“触”作为主要策略与思考方式,从多个角度共同建构起一种新的影像的生成及观看方式。目前完成了第一章《一本精神分析辞典》,正在进行第二章《一种摄影前的摄影》的创作。这两个章节分别对应“作为精神分析对象和统治的意识形态的身体”和“作为拍摄对象的和影像中被凝视的身体”。  《一本精神分析辞典》从弗洛伊德式心理构型的偏颇出发
期刊
《沉寂的追寻》讲述了我与兄弟姐妹同母异父的家庭关系,这是我成长过程中一直想要隐藏和逃避的心理负担。面对复杂的家庭关系,我总是不够坚强,无法给予纯粹的亲情与爱,亦无法得到。直到有一天,我准备好了去直面我所逃避的问题,正视我与家人之间的关系,逐步与自己和解,与家人和解。于是我拍摄了这些家庭影像,这些我家人生活的缩影。  评委点评:  摄影是记忆的载体,在大多数人接触摄影的经验中,家庭合影是最早且最长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