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个世界上,我最最想念的人就是我的爷爷。可我最不敢去想的人也是爷爷,因为每当我想起他,我的眼泪和哀伤就会止不住地流淌出来。
我的爷爷石连启已于2017年的正月初九离开了我们,享年83岁。他走的那天,天空忽然变得好美,我知道,那一定是他怕我伤心,为了安慰我,才会让我看见那么动人的景色。
我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奶奶病逝后,看着爷爷一天天变老,我知道,有一天,他也终将会离我而去。每当我想到这里时,我就拍照片,拍下我所有不想忘记的,深深眷恋的。我没有学习过摄影,所有的照片只是凭着感觉去拍,照片对于我来说就是日记。我有太多隐喻和细密的感情,每当这些感情涌上心头的时候,我都会因为回忆起当时那种细微美好的情感质地而感到患得患失。我想揉碎时间,把一切记忆用照片拼接回去,这样我就可以再一次回到我亲爱的人身边去……我想拍那样的照片,那种看了就会让人想亲吻和拥抱照片里的人,仿佛那就是自己最至亲至爱的人。我们会在照片里永恒。
七年来,是相机和胶片帮我保留了我和爷爷最最珍贵的回忆,也填补了爷爷离开的空白。我用眼泪和想念把他们编织成怀念爷爷的篇章。用照片讲诉我和爷爷的故事。
爱会延续,在记忆里。都会有开始和结束,存在即永恒。重要的是曾来过,只要那些快乐的记忆还在,所有的想念就是活着。
那些从未曾开口对你说出的话,我把它们放进了照片里。
亲爱的爷爷,后来我们都会变成星星,去照亮我们曾经深爱过的人。直到永远……
评委点评:
直面衰老和死亡,绝对是摄影生生不息且永不停止的主题,因为摄影本身就是“死亡的艺术”,所有的现在一旦留驻于二维的照片中就已“死亡”成为过去。雷吉斯·德布雷(Regis Debray)在《图像的生与死》中阐释了图像起源于死亡:“图像的诞生有一部分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古老的图像之所以从墓冢里冒出来,正是为了拒绝虚无、延续生命。塑造形体就是驾驭恐惧。”英文中的“巫术”(magie)和“图像”(image)是由相同的字母组成的,而摄影术显然可以被视为工业时代之后的“巫术”,从它被发明开始,就频频被拿来用作驾驭恐惧,延续生命的工具。比如和达盖尔同时代发明摄影术却不受重视的希波利特·巴耶尔(Hippolyte Bayard)在1840年摆拍了一组溺水自杀的自拍照,可算是最早关于死亡的摄影,虽然他是用生身之躯扮演成尸体,但却因为摄影的“巫术”而使自己的身体获得了“永生”。
从未专业学过摄影的石勐尧,在奶奶病逝后,自发自觉地把握住摄影这一“巫术”的特异功能,决定用拍照这个行为来陪伴爷爷的余生,也想用这个“巫术”让爷爷返老还童,快乐地度过最后的时光。拍摄至亲的衰老死亡,是很多摄影家的必选题,例如日本的石内都(Miyako Ishiuchi)近距离地拍摄外婆和母亲的身体局部,以及她们的遗物细节;荒木经惟用日记体的快照方式记录妻子阳子罹患癌症后弥留之际的《冬之旅》;美国的萨莉·曼(Sally Mann)用大画幅玻璃湿版摄影拍摄丈夫患有肌肉萎缩症而日益病坏的躯体;而近年令人印象深刻的黎朗的《30219天》则是在其拍摄的父亲的身体和遗物照片上写满父亲在世的30219天的日期数字……这些大师前辈们的作品大都是伤感、静穆、沉重的,而舞蹈演员出身的年轻的石勐尧并没有选择这样的影像风格来拍摄日愈老去的爷爷,她让爷爷和她一起在镜头前一起讲述属于他们爷孙俩之间的快乐与忧伤、美好与痛苦、爱与秘密。在这些照片里,除了一些真实生活的记录外,还有许多表演式的亲密合照,她有时扮演成朋友的角色与爷爷嬉戏玩闹;有時扮演成恋人的角色让爷爷回忆着青春的美好;有时扮演成母亲的角色将爷爷像孩子一样拥入怀抱……这7年时间拍摄的照片让爷爷就像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里的主角一样倒逆生长,在爷爷临走的前一夜,她在病床前握着他的手,贴着他的耳朵,轻轻抚慰说:“爷爷别怕。”照片虽然虚焦了,但那份情感和生命的图像却无比真实清晰。
虽然没学过摄影,但石勐尧并没有用当下最轻易方便的手机拍照,而是选用了并不熟练的胶片相机,她说她不想随意拍下,因为这样的摄影是“平淡生活中的一种仪式感”,一种“珍贵的纪念”。这种青春少女和垂暮老人的亲密影像,在一些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似乎有些不敬,但我却觉得这才是最美好和纯净的情感质地,人越老就越像孩子,难道我们就不应该像对待孩子甚至是婴儿一样去呵护温暖他们吗?感谢石勐尧这些看似业余粗糙的黑白影像,她唤醒了我们本应拥有,却又最容易丢失的爱。
—曾 翰
我的爷爷石连启已于2017年的正月初九离开了我们,享年83岁。他走的那天,天空忽然变得好美,我知道,那一定是他怕我伤心,为了安慰我,才会让我看见那么动人的景色。
我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奶奶病逝后,看着爷爷一天天变老,我知道,有一天,他也终将会离我而去。每当我想到这里时,我就拍照片,拍下我所有不想忘记的,深深眷恋的。我没有学习过摄影,所有的照片只是凭着感觉去拍,照片对于我来说就是日记。我有太多隐喻和细密的感情,每当这些感情涌上心头的时候,我都会因为回忆起当时那种细微美好的情感质地而感到患得患失。我想揉碎时间,把一切记忆用照片拼接回去,这样我就可以再一次回到我亲爱的人身边去……我想拍那样的照片,那种看了就会让人想亲吻和拥抱照片里的人,仿佛那就是自己最至亲至爱的人。我们会在照片里永恒。
七年来,是相机和胶片帮我保留了我和爷爷最最珍贵的回忆,也填补了爷爷离开的空白。我用眼泪和想念把他们编织成怀念爷爷的篇章。用照片讲诉我和爷爷的故事。
爱会延续,在记忆里。都会有开始和结束,存在即永恒。重要的是曾来过,只要那些快乐的记忆还在,所有的想念就是活着。
那些从未曾开口对你说出的话,我把它们放进了照片里。
亲爱的爷爷,后来我们都会变成星星,去照亮我们曾经深爱过的人。直到永远……
评委点评:
直面衰老和死亡,绝对是摄影生生不息且永不停止的主题,因为摄影本身就是“死亡的艺术”,所有的现在一旦留驻于二维的照片中就已“死亡”成为过去。雷吉斯·德布雷(Regis Debray)在《图像的生与死》中阐释了图像起源于死亡:“图像的诞生有一部分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古老的图像之所以从墓冢里冒出来,正是为了拒绝虚无、延续生命。塑造形体就是驾驭恐惧。”英文中的“巫术”(magie)和“图像”(image)是由相同的字母组成的,而摄影术显然可以被视为工业时代之后的“巫术”,从它被发明开始,就频频被拿来用作驾驭恐惧,延续生命的工具。比如和达盖尔同时代发明摄影术却不受重视的希波利特·巴耶尔(Hippolyte Bayard)在1840年摆拍了一组溺水自杀的自拍照,可算是最早关于死亡的摄影,虽然他是用生身之躯扮演成尸体,但却因为摄影的“巫术”而使自己的身体获得了“永生”。
从未专业学过摄影的石勐尧,在奶奶病逝后,自发自觉地把握住摄影这一“巫术”的特异功能,决定用拍照这个行为来陪伴爷爷的余生,也想用这个“巫术”让爷爷返老还童,快乐地度过最后的时光。拍摄至亲的衰老死亡,是很多摄影家的必选题,例如日本的石内都(Miyako Ishiuchi)近距离地拍摄外婆和母亲的身体局部,以及她们的遗物细节;荒木经惟用日记体的快照方式记录妻子阳子罹患癌症后弥留之际的《冬之旅》;美国的萨莉·曼(Sally Mann)用大画幅玻璃湿版摄影拍摄丈夫患有肌肉萎缩症而日益病坏的躯体;而近年令人印象深刻的黎朗的《30219天》则是在其拍摄的父亲的身体和遗物照片上写满父亲在世的30219天的日期数字……这些大师前辈们的作品大都是伤感、静穆、沉重的,而舞蹈演员出身的年轻的石勐尧并没有选择这样的影像风格来拍摄日愈老去的爷爷,她让爷爷和她一起在镜头前一起讲述属于他们爷孙俩之间的快乐与忧伤、美好与痛苦、爱与秘密。在这些照片里,除了一些真实生活的记录外,还有许多表演式的亲密合照,她有时扮演成朋友的角色与爷爷嬉戏玩闹;有時扮演成恋人的角色让爷爷回忆着青春的美好;有时扮演成母亲的角色将爷爷像孩子一样拥入怀抱……这7年时间拍摄的照片让爷爷就像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里的主角一样倒逆生长,在爷爷临走的前一夜,她在病床前握着他的手,贴着他的耳朵,轻轻抚慰说:“爷爷别怕。”照片虽然虚焦了,但那份情感和生命的图像却无比真实清晰。
虽然没学过摄影,但石勐尧并没有用当下最轻易方便的手机拍照,而是选用了并不熟练的胶片相机,她说她不想随意拍下,因为这样的摄影是“平淡生活中的一种仪式感”,一种“珍贵的纪念”。这种青春少女和垂暮老人的亲密影像,在一些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似乎有些不敬,但我却觉得这才是最美好和纯净的情感质地,人越老就越像孩子,难道我们就不应该像对待孩子甚至是婴儿一样去呵护温暖他们吗?感谢石勐尧这些看似业余粗糙的黑白影像,她唤醒了我们本应拥有,却又最容易丢失的爱。
—曾 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