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喜欢找一个多云或者有些阴沉的冬日去逛798,我觉得这样的天气与798以前和现在的形象都很符合。
很多人都说喜欢找一个秋日的一个好天气去798,原因是当秋日的阳光透过枝叶光影斑驳地投在厂房的红墙上,加上蓝天、秋风、鸟鸣和咖啡的香气。让人恍然感觉如身处一幅绚丽的油画中。记忆里在那个“赶英超美”年代中像798这样的工厂的烟囱里都应该冒着浓烟,而在新时代蜕变为艺术区的798又多了艺术家们忧郁的气质。其实更主要的是太强烈明媚的阳光会让人心因为欢快而变得躁动,阴沉的天气并不代表阴郁的心情,反而这样的天气会使人变得平和安静,让人可以把心沉下来专注于作品的本身,静静地用心去欣赏和感受艺术的本质。
现在的798工厂早已被包围在一片商品住宅中,高大的塔楼和匆匆出入的出租车让798的大门看起来就像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区的入口。北京的发展速度就是这么让人难以想象,无论以前是多么荒凉的地方都能变得车水马龙。如果不是门口巨大醒目的红色“798”三个字,你很可能混在熙来攘往的人流中,与这个炙手可热的艺术区擦肩而过。只是进门后一块有着所有画廊、艺术书店和工作室的指路牌提醒你已经进入了一个艺术区。
一路上很多画廊和工作室的大门紧闭着,谁说艺术区就不会沉浸在过年的气氛中呢,当然艺术家也需要过年。我习惯先去几个艺术书店转转,因为没有特殊情况那里一般是不会关门的。走到自由交流书店的门脸儿跟前,你能感到一股强烈的文青气息,窗户上是《东邪西毒》、《猜火车》等电影的海报,店里反复在播放左小诅咒的《乌兰巴托的夜》。这里的书基本上是文艺爱好者会感兴趣的内容,大多数都是与电影有关,当然也有些一般书店不容易买到的,诸如罗兰-巴特和苏珊·桑塔格。最吸引人的是这里能找到很多老电影《野草莓》、《公民凯恩》或者小津安二郎和黑泽明的电影专辑。散落在角落的一些旧杂志里,还能看到87年的某一期《世界文学》和过期的中文“生活”。但是如果你想找设计类的书,那最好去罐子书屋看看。
杏黄的外墙上几个生僻字让人一下子就能记住这家店,虽然至今我还不知道写的是什么。店里相当宽敞,有一个两层楼高占满整面墙的书架,设计类的图书和各种画册一应俱全,有时候这里也会利用宽阔的地势举办小型画展。
“百年印象摄影画廊”是我每次必去的地方,这里经常会有我喜欢的摄影名家的作品展览,偶尔也会展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年轻摄影师的作品。画廊是一间德国包豪斯式巨大厂房的一角,用极简的设计风格将其改造成的一个现代的艺术空间,四周的玻璃墙面让人一眼就看到里面的展览,门窗、楼梯、展台和桌椅都以冰冷的金属制成,让人可以不会被繁杂的装饰所打扰而专心于摄影作品的本身。尤其是两扇厚重的铁门,推门而入,让人忽然产生了一种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感觉,仿佛从一个纷乱的世界进入了一个纯粹的净地。入口两侧的书架上依然摆满了摄影名家的画册,280平米的展厅里没有别的参观者,看来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这是属于我一个人的画廊了,你可以尽情的独自享受放大到两米的摄影作品。
紧挨着百年印象摄影画廊的是去年11月才落成开馆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巨大的展出空间、完备的设施和收藏了众多当代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一时间成为798话题的中心。但不凑巧的是《85新潮:中国第一次当代艺术运动》的展览刚刚结束,85年到90年是中国当代艺术的飞速成长的年代,却也是像798这样的工厂从辉煌走向衰败的年代。我在想,奇怪的是那个年代的成长与衰败并不是最终的结果,若干年后在798中又交织在一起了。
我眼中的798永远充满了矛盾,布尔乔亚气氛浓烈的咖啡馆的玻璃上倒映出的是对面破旧的厂房和锈迹斑斑冒着白烟的工业管道;单调红色的“文革”标语下面绘满了带给人强烈感官冲击的五彩涂鸦:抽象的雕塑和高耸的烟囱静静伫立在同一块天空下:机器刺耳的轰鸣声与柔软舒缓的音乐只有一墙之隔,公告栏里求租和出租厂房的告示一同出现,有人想进来也有人想出去。有人说这里是当代艺术的集散地,这里的艺术家是英雄。也有人不喜欢这里的咖啡馆、酒吧和餐厅,认为这儿的商业气息远比艺术气息浓厚,尽管如此,每天还是有很多人慕名前来,拿着相机拍个不停。这样的矛盾自从2002年美国人罗伯特租下了这里120平方米的回民食堂,改造成前店后公司后就一直存在了,也是因为这样的矛盾“798“艺术家群体的“雪球”才这样滚了起来。可是在798这样一个艺术区这些矛盾并不会让人感到尖锐,反倒是显得和谐统一,是否艺术就应该在矛盾中产生的呢。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我也加紧归家的脚步。路上疾驰而过出租车扬起一阵尘土,片刻一切又归于平静。只有环卫工人不紧不慢地扫着马路,其实我们都是这里的匆匆过客,他们才是生活在艺术中又最接近艺术的人,可是我们想进来,他们却想出去。
很多人都说喜欢找一个秋日的一个好天气去798,原因是当秋日的阳光透过枝叶光影斑驳地投在厂房的红墙上,加上蓝天、秋风、鸟鸣和咖啡的香气。让人恍然感觉如身处一幅绚丽的油画中。记忆里在那个“赶英超美”年代中像798这样的工厂的烟囱里都应该冒着浓烟,而在新时代蜕变为艺术区的798又多了艺术家们忧郁的气质。其实更主要的是太强烈明媚的阳光会让人心因为欢快而变得躁动,阴沉的天气并不代表阴郁的心情,反而这样的天气会使人变得平和安静,让人可以把心沉下来专注于作品的本身,静静地用心去欣赏和感受艺术的本质。
现在的798工厂早已被包围在一片商品住宅中,高大的塔楼和匆匆出入的出租车让798的大门看起来就像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区的入口。北京的发展速度就是这么让人难以想象,无论以前是多么荒凉的地方都能变得车水马龙。如果不是门口巨大醒目的红色“798”三个字,你很可能混在熙来攘往的人流中,与这个炙手可热的艺术区擦肩而过。只是进门后一块有着所有画廊、艺术书店和工作室的指路牌提醒你已经进入了一个艺术区。
一路上很多画廊和工作室的大门紧闭着,谁说艺术区就不会沉浸在过年的气氛中呢,当然艺术家也需要过年。我习惯先去几个艺术书店转转,因为没有特殊情况那里一般是不会关门的。走到自由交流书店的门脸儿跟前,你能感到一股强烈的文青气息,窗户上是《东邪西毒》、《猜火车》等电影的海报,店里反复在播放左小诅咒的《乌兰巴托的夜》。这里的书基本上是文艺爱好者会感兴趣的内容,大多数都是与电影有关,当然也有些一般书店不容易买到的,诸如罗兰-巴特和苏珊·桑塔格。最吸引人的是这里能找到很多老电影《野草莓》、《公民凯恩》或者小津安二郎和黑泽明的电影专辑。散落在角落的一些旧杂志里,还能看到87年的某一期《世界文学》和过期的中文“生活”。但是如果你想找设计类的书,那最好去罐子书屋看看。
杏黄的外墙上几个生僻字让人一下子就能记住这家店,虽然至今我还不知道写的是什么。店里相当宽敞,有一个两层楼高占满整面墙的书架,设计类的图书和各种画册一应俱全,有时候这里也会利用宽阔的地势举办小型画展。
“百年印象摄影画廊”是我每次必去的地方,这里经常会有我喜欢的摄影名家的作品展览,偶尔也会展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年轻摄影师的作品。画廊是一间德国包豪斯式巨大厂房的一角,用极简的设计风格将其改造成的一个现代的艺术空间,四周的玻璃墙面让人一眼就看到里面的展览,门窗、楼梯、展台和桌椅都以冰冷的金属制成,让人可以不会被繁杂的装饰所打扰而专心于摄影作品的本身。尤其是两扇厚重的铁门,推门而入,让人忽然产生了一种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感觉,仿佛从一个纷乱的世界进入了一个纯粹的净地。入口两侧的书架上依然摆满了摄影名家的画册,280平米的展厅里没有别的参观者,看来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这是属于我一个人的画廊了,你可以尽情的独自享受放大到两米的摄影作品。
紧挨着百年印象摄影画廊的是去年11月才落成开馆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巨大的展出空间、完备的设施和收藏了众多当代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一时间成为798话题的中心。但不凑巧的是《85新潮:中国第一次当代艺术运动》的展览刚刚结束,85年到90年是中国当代艺术的飞速成长的年代,却也是像798这样的工厂从辉煌走向衰败的年代。我在想,奇怪的是那个年代的成长与衰败并不是最终的结果,若干年后在798中又交织在一起了。
我眼中的798永远充满了矛盾,布尔乔亚气氛浓烈的咖啡馆的玻璃上倒映出的是对面破旧的厂房和锈迹斑斑冒着白烟的工业管道;单调红色的“文革”标语下面绘满了带给人强烈感官冲击的五彩涂鸦:抽象的雕塑和高耸的烟囱静静伫立在同一块天空下:机器刺耳的轰鸣声与柔软舒缓的音乐只有一墙之隔,公告栏里求租和出租厂房的告示一同出现,有人想进来也有人想出去。有人说这里是当代艺术的集散地,这里的艺术家是英雄。也有人不喜欢这里的咖啡馆、酒吧和餐厅,认为这儿的商业气息远比艺术气息浓厚,尽管如此,每天还是有很多人慕名前来,拿着相机拍个不停。这样的矛盾自从2002年美国人罗伯特租下了这里120平方米的回民食堂,改造成前店后公司后就一直存在了,也是因为这样的矛盾“798“艺术家群体的“雪球”才这样滚了起来。可是在798这样一个艺术区这些矛盾并不会让人感到尖锐,反倒是显得和谐统一,是否艺术就应该在矛盾中产生的呢。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我也加紧归家的脚步。路上疾驰而过出租车扬起一阵尘土,片刻一切又归于平静。只有环卫工人不紧不慢地扫着马路,其实我们都是这里的匆匆过客,他们才是生活在艺术中又最接近艺术的人,可是我们想进来,他们却想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