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演员李雪健,在演艺界跌打滚爬三十多年来,塑造最多的人物便是一系列优秀劳动者的形象。宋大成、焦裕禄、哑巴孙立、农民作家赵树理,他们或淳朴憨厚,或忠诚勇敢,或无私奉献,或催人泪下。李雪健以栩栩如生的表演,奠定了一个实力派演员的地位。
演一个自己的“冯敬尧”
曹:雪健老师,您好!
李:您好!
曹:很多年没见您了。
李:我老见你。
曹:有一年你们《老顽固》到上海来,专门找你们剧组一块聊了一下,特别有意思。
李:那是最近的了。再远还有好几回。
曹:对对对。前不久我在网上看到一个网友评论你们四个男演员,挺有意思的。他把你跟李保田、姜文、葛优称为中国四大演技派的高手。当然你们四个人又都不同,说姜文比较有霸气。保田呢?比较怪气,在家没事,老刻那木刻。说葛优呢?是比较喜气。而您呢?说是特别憨气。您听了这个评价,怎么想?
李:挺高兴的。
曹:把你们四个人基本的特点都概括出来了。
李:谢谢他。
曹:您在《新上海滩》中演的这个冯敬尧啊,确实有这种不怒自威、阴险狡诈,有这么一点中国教父的味道,这种肃杀之气,还是让人望而生畏的。我觉得整个戏当中,你就像是一个定海神针。如果这个戏没有你的这个冯敬尧的话,就有可能会有点飘。你当时在准备这个角色的时候是怎么想?
李:谢谢你夸奖,我看完我还是挺遗憾的,一开始想得挺好。
曹:当时怎么想的?
李:当时想弄一把,戏里头有个口号,把上海滩从香港搬回来,搬到上海来,拍一部中国式的《教父》,那种感觉。但是原来那个戏,影响太深了,可能编得也不错,周润发那个角色演得啊也……最后种种原因,也可能不自信,一拍下来又学人家了。包括人物,包括情节都模仿人家周润发,和最初想的还是有距离。
曹:我觉得你的那个冯敬尧和周润发版的那个冯敬尧差别还是挺大的。
李:要没差别还真是不想演了。要拍就拍我们自己的东西,说得挺好的,最后拍起来就……包括有些观众说我,说这个角色还少一点霸气,但我想怎么弄那霸气啊,他霸气太多了,你说革命小青年他能在我手下干?三次绑架我闺女,我有霸气他能绑吗?所以我说因为我是配角嘛,为了保整个戏,为了保主角,你有的时候还必须付出点代价。你说嗓子,你想刻画点人物,嗓子有点沙哑,人家朋友会说我病态,说我身体不行,这个我也挺失望的。没看出我的创作来,其实我那是处理,不是身体的嗓子沙哑。还有影视是个遗憾的艺术,最后听说上海还要谁死?谁不死?我们那个结尾,当时拍的时候就是一个,就有一个结尾。
曹:你喜欢这个结尾么?
李:当时没有第二个结尾可以挑剔,老大啊,冯爷啊,一枪不是把那个刘明给打死了么?看在女儿的面子,枪下留情,把许文强给撵跑了,把他轰跑,轰到香港,最后啊,女儿偷偷地不知道从哪儿知道消息,跑到香港去看他了,让日本人发现了,我都不知道,日本人发现以后,日本人派杀手,把许文强一家杀了。临了,还栽赃在冯爷身上,说是冯敬尧派我们来杀的,他要真是冯敬尧派去的,他会说吗?是不是?
曹:其实我以前看一个好莱坞的片子,是个黑手党的片子,这个黑手党是杀人如麻,在看一个歌剧,看得是泪流满面,特别地难受,很动感情。其实人有不同的侧面,是一个人不同的、分裂的这种性格,所以即便像冯敬尧这样的黑手党,他也有很温情的一面,他也有他善的一面。
李:你刚才这么一说这个画面,你觉着咱们啊就想知道他以前是怎么当的这杀手,对吧?
曹:对。
李:他对女儿这个关系,有父亲善的关系。我就顺着你刚才说的,我就想让观众知道他为什么对女儿是这样。他可以追忆到以前没当黑老大之前,他内心的柔弱。丁力就是他的过去。他过去也是个穷孩子,跑到上海滩来。他凭自己一步一步上来的,上来以后他也有一个文化的局限,他不是还想走白道吗?过去一步一步走过来,天生也不是一个黑道,他也要走白道。
曹:就像你刚才说的,其中很多台词的处理啊,我都很喜欢。里边有几句词,你可以念得很肤浅,但是我觉得你念的就很有内涵,比如说“我心里边不痛快,我得让他活不过今天”,其实它可以有各种表演的方法,而你的这种方法很凝重,给人的威慑力更大,不是说你张牙舞爪这个东西才吓人,往往这种慈眉善目的,咬着牙一字一字吐出来的那才糁人。
李:对。当老大,他不是打手,他要是个打手,他可能执行不了了,他先把人家镇住,你才能。你不把人家镇住,最后打起来,还不一定谁打得过谁呢。这老大,就像你坐这儿,你不到处去跑,底下有人去跑,你就坐这,节目就得了。再张罗去,就没有精力去做这种事情了。对吧,分工不同,他是那个家族的老大,他不用那么张扬,他可能过去年轻的时候张扬。到这份上了,再张扬就是一个打手,就是一个土匪流氓了。
曹:我听说你儿子,过去总是埋怨你拍戏是跟一些老演员拍,这次跟孙俪、黄晓明这样的年轻偶像拍戏,你儿子喜欢他们吗?
李:嗯,孩子他们可能。
曹:那你在拍戏的过程中,和晓明啊,孙俪啊,如何去交流呢?
李:互相探讨,这个互补。一个组难得碰在一起,五湖四海,走到一块,所以我们都很珍惜这种合作的机会。
曹:我看到这个黄海波,丁力的扮演者在跟记者说的时候,说过去就知道怎么演戏,可跟您合作,就知道另外一个演戏。不是戏里的戏,是仔细的细,是说怎么把这个角色给掰碎了,消化了,再把他演出来。你经常跟年轻人也交流这些?怎么去磨一个角色?
李:这个可能和年龄有关系,和经历有关系,就说我是比孩子们要有点优势,我多活几年,就有多几年的经历。多几年的经历,有时候可能这么一个事,有一种处理,那么在多活了几年,见得多了,可能就有两种处理,或者三种处理,再加上高希希导演,也要求这个戏要细,要细腻,这几个孩子都特用功。
曹:孙俪怎么样?她是我们上海丫头。
李:孙俪非常好,这个孩子做人很好,很厚道。她也很用功,也很真。有,我就有,没有,我不装模作样。其实表演最后走走走,越走越要真。戏里头她三次被绑架怎么演?没法演,又不能改,我看也就她,拿下来了。
把“焦裕禄”作为父亲来演
曹:其实我觉得冯敬尧这种角色在你的演艺生涯当中,是一个另类。这种反角儿演得特别少,从这个《焦裕禄》当中的焦裕禄,《渴望》中的宋大成,到《搭错车》里头的哑巴孙力,都是好人,而且观众觉得你演的那些好人可信。可是我觉得好人不怎么好演,而且每个好人得演得不一样,不能说把所有人都演成一个人了,这就麻烦了。
李:这是一个职业。不管演什么人,你不能把他表演得很概念,分成他是这个,分成他是那个,你首先前期工作要掌握很多,他是怎么回事?但是表演起来脑子里可不能有一个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你必须把他当成一个活人,有血有肉的人去塑造。
曹:我当时看《焦裕禄》的时候,有一场戏我很喜欢,说那个技术员要走,怎么挽留都不行,然后你去追那火车,结果后来发现这个技术员在你后头,眼泪唰的一下就下来了,这场戏气息特别贯通。我对你这个眼神,一直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像那种在贫瘠地区,那种饥饿的眼神。
李:《焦裕禄》啊,也是。我就生在那个地方,我在农村11年,焦裕禄比我父亲大几岁,那就是伯伯、叔叔,他是县委书记,我们在公社的下边,一提那个环境,我都不用体验生活,我体验了11年的生活,我在那儿,真是把他作为父亲来演。黄河故道,水、旱灾、盐碱地,有时候没吃的,天灾人祸、要饭、饿死人,真是这样。逃荒、走,都亲眼见过。自己也曾经饿过。但是有时候这个表演也是怪,你要说演饥饿感,有时候也很难演,也不好演,恰恰那时候是《渴望》刚结束,我演完宋大成,还有点胖乎乎的。但是王冀邢导演让我演的时候,说我胖了,要减肥。结果猛减肥,减了一个月,掉了20来斤。就饿到什么份上,饿到不能看人家吃饭,每天给我一碗白菜汤,最后给我买点瓜子搁兜里,让我嗑点瓜子。到那会儿你再看,孩子要扔窝头,甭演,那个眼神,那就有饿,糟践粮食。
另类的“宋江”和“秦始皇”
曹:您过去还演过两个角色,我们也是记忆犹新的,就是宋江跟《荆轲刺秦》当中的秦始皇这两个角色,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是颠覆了人们记忆当中的,或者说是印象当中的两个历史人物。当然我们今天的人,都不可能见过宋江,也不可能见过秦始皇,就像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一样,好像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秦始皇,有一个宋江,但是看到你演的这个宋江和秦始皇,是有点另类的。能不能说说你当时去准备这两个角色时的一些想法?
李:秦始皇有不同的版本,那么可能更多的观众认可那种约定俗成的东西,高高大大、霸气十足的人,但也有一种史料上说他矮个儿、鸡胸、声音狼嚎、很丑、私生子、不是血统的皇帝,不是世袭的,所以他一直想做一番事业,向天下人证明,我能当皇上。他在赵国做人质,放马、人家打他、看不起他,受欺负,确实有一些小孩很天真,对他很好,比方说像赵姬这样的来自于那种故事。至于这个剧本,导演决定了让我来演,那肯定就是要破那个约定俗成的东西,要塑造另类的这么一个形象。宋江有点不一样,我和宋江是老乡,也真是老乡,距离很近,我在山东也属于个不高的,宋江也是属于个不高的。观众呢?说是演到70集上了梁山就算了,你还演,再演,往下,往下就是他把弟兄们带到沟里去了。气得山东老乡说:你他妈的敢回来,揍死你!你把我们山东人弄成什么模样了?很生气。其实我演戏有时候还觉得他光是上了梁山以后,把他的招安拿掉,还没意思了。
曹:不立体了。
李:你怎么可能让他像现在一样做人呢?500年前,一个大地主,小地主家出生的,他上梁山之前才是个科级干部么,小巡捕,最后他成大哥了,还不容易。他成大哥了,他就有责任感啦,他说我怎么能带着弟兄们当草寇、土匪、流氓,你们被后人说草寇、流氓也罢,你们的子孙后代都被说成是流氓、草寇、土匪,落下这么一个骂名,宋江于心也不忍。那个年代,500年以前招安,那还是走正道,他还是传统的那种说法。那叫走正道,咱们现在不能接受了。
认认真真演戏,
清清白白做人
曹:我听到过你的经历,我很感动,就是说你当时在拍戏的过程中发现得病了,可是你还是坚持把这个戏拍完,上午去看病,然后下午接着回来拍戏,我觉得你当时有这样一个决定,特别不容易,要是换了我的话很难会做出这样一个决定,你是不是也怕耽误剧组的整个的拍摄过程?
李:生病的事我没考虑,我不考虑这事,那是我爱人她们考虑的事,我考虑的是我不能让人家,就像宋江似的,别落骂名,就是得拍完,怎么都得拍完,拍到什么程度?拍到你能接了,你没法接,我都得给你拍了。现在咱要说回来,就那一个多月啊,现在我想起来,对我可能治病,还有好处呢!没准它还是良药呢!它让我感觉到我自个儿挺牛,说,我还能够这样。咦?还有这样的一面,当然高兴啊,愉快啊,感觉到自身的价值啊!所以呢,一愉快啊!血液循环好啊,中医说了么,你血液循环,气血良好,就怕不循环,血液堵在哪儿了,长期堵在那儿了,这水啊,就臭了。臭完了以后就坏了,就出病了。我觉得我还能做到这一点,自个心里还很得意呢!有时候回过头来这种奋斗也帮助了我。
曹:其实我觉得当时对你来说,不仅是一个身体上,要遭受一个病魔的折磨,还有一种精神上的压力,我觉得那个时候大报小报有很多的流言蜚语,我觉得这种流言蜚语是特别不负责任的,对一个病人来说,是特别受伤害的,所以我有的时候设身处地想,我要是你的话 我就特别气愤,当时你看到那样一些杂七杂八的这种讯息的时候,心里边是不是特别窝火?
李:我就打个比方,我以前没说过,我的老父亲,因为血管的问题住院,我得病不能让他知道。年龄大了,他一知道,坏了。年轻人能挺,老年人说不好就出大问题了。有时候你就得封锁消息,我们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老人。最后还是让亲戚从网上看到告诉他了,那我们就得做大量的工作。
曹:你那时候会觉得特别沮丧吗?雪上加霜!
李:没雪上加霜,就是对这种风气生气。
曹:我知道在你整个生病的过程当中,您太太给予你很多精神上、生活上的照顾,让您能够度过这个难关。其实您太太比您出名早,她演戏出名的时候,您还跑龙套呢!
李:对,你都知道。她不让我说。
曹:你太太好像说过,你在家里其实什么事也不管,油瓶倒了也不会去扶一下的。
李:我在家里头是个低调的人,在外头是一个高调的人,出头露面在外都是我,我爱人在家里头是一个很高调的人,在外头是一个很低调的人。在家里头什么事都是她,在外头你见不着她。
曹:北京有一个乡土作家叫汪曾祺,他曾经写过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我特别喜欢,题目叫做《多年父子成兄弟》,我觉得这是一对父子之间最好的状态,您觉得您跟你们家儿子有没有那么样一种感觉?父子就跟哥俩似的。
李:他从小养成一个习惯,他愿意让我给他挠背,现在都没有那个老人乐,没那个了,他睡懒觉的时候,我有时候开门趴着偷偷看他醒了没有?他只要见那门缝一开:“挠背。”这是从小,从打小挠。现在1米80了,还挠,其实他也不痒。
曹:他享受父亲对他的这种爱。
李:父亲的一种人物感觉,父子关系,父亲给他挠了挠背,他才是儿子的感觉。
曹:我们刚才说你下围棋,其实你除了喜欢围棋之外,还喜欢拳击,很有意思的。一静一动。
李:我觉得都很刺激,围棋是静中有动,两人不哼不哈的,又喝茶又抽烟的,完了,棋在那儿,但是你看看这两人的内心,你看看平静的棋盘上,从布局到中盘到收官,一场大战争。说小点,意寓着人生。拳击和围棋正好相反,动中有静,狠中有柔,敌中有我,是吧,那种仇恨的东西,但是最后有亲情的拥抱,它是一种体育,它是一种运动,它也是一种精神,我常拿这些东西来看一个人生。
曹:你现在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龄,一直还在坚持每年拍两部戏,你觉得支撑你的信念是什么?
李:这事有点大。我是吃这碗饭的,我不干这个,没饭吃,这是实话。你想吃好点你得干好点,你干不好你不会过好日子。再一个这是一个职业,我这个职业是演戏,我就认认真真演戏,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曹:好的,谢谢雪健老师,谢谢您。
李:谢谢你的采访。
演一个自己的“冯敬尧”
曹:雪健老师,您好!
李:您好!
曹:很多年没见您了。
李:我老见你。
曹:有一年你们《老顽固》到上海来,专门找你们剧组一块聊了一下,特别有意思。
李:那是最近的了。再远还有好几回。
曹:对对对。前不久我在网上看到一个网友评论你们四个男演员,挺有意思的。他把你跟李保田、姜文、葛优称为中国四大演技派的高手。当然你们四个人又都不同,说姜文比较有霸气。保田呢?比较怪气,在家没事,老刻那木刻。说葛优呢?是比较喜气。而您呢?说是特别憨气。您听了这个评价,怎么想?
李:挺高兴的。
曹:把你们四个人基本的特点都概括出来了。
李:谢谢他。
曹:您在《新上海滩》中演的这个冯敬尧啊,确实有这种不怒自威、阴险狡诈,有这么一点中国教父的味道,这种肃杀之气,还是让人望而生畏的。我觉得整个戏当中,你就像是一个定海神针。如果这个戏没有你的这个冯敬尧的话,就有可能会有点飘。你当时在准备这个角色的时候是怎么想?
李:谢谢你夸奖,我看完我还是挺遗憾的,一开始想得挺好。
曹:当时怎么想的?
李:当时想弄一把,戏里头有个口号,把上海滩从香港搬回来,搬到上海来,拍一部中国式的《教父》,那种感觉。但是原来那个戏,影响太深了,可能编得也不错,周润发那个角色演得啊也……最后种种原因,也可能不自信,一拍下来又学人家了。包括人物,包括情节都模仿人家周润发,和最初想的还是有距离。
曹:我觉得你的那个冯敬尧和周润发版的那个冯敬尧差别还是挺大的。
李:要没差别还真是不想演了。要拍就拍我们自己的东西,说得挺好的,最后拍起来就……包括有些观众说我,说这个角色还少一点霸气,但我想怎么弄那霸气啊,他霸气太多了,你说革命小青年他能在我手下干?三次绑架我闺女,我有霸气他能绑吗?所以我说因为我是配角嘛,为了保整个戏,为了保主角,你有的时候还必须付出点代价。你说嗓子,你想刻画点人物,嗓子有点沙哑,人家朋友会说我病态,说我身体不行,这个我也挺失望的。没看出我的创作来,其实我那是处理,不是身体的嗓子沙哑。还有影视是个遗憾的艺术,最后听说上海还要谁死?谁不死?我们那个结尾,当时拍的时候就是一个,就有一个结尾。
曹:你喜欢这个结尾么?
李:当时没有第二个结尾可以挑剔,老大啊,冯爷啊,一枪不是把那个刘明给打死了么?看在女儿的面子,枪下留情,把许文强给撵跑了,把他轰跑,轰到香港,最后啊,女儿偷偷地不知道从哪儿知道消息,跑到香港去看他了,让日本人发现了,我都不知道,日本人发现以后,日本人派杀手,把许文强一家杀了。临了,还栽赃在冯爷身上,说是冯敬尧派我们来杀的,他要真是冯敬尧派去的,他会说吗?是不是?
曹:其实我以前看一个好莱坞的片子,是个黑手党的片子,这个黑手党是杀人如麻,在看一个歌剧,看得是泪流满面,特别地难受,很动感情。其实人有不同的侧面,是一个人不同的、分裂的这种性格,所以即便像冯敬尧这样的黑手党,他也有很温情的一面,他也有他善的一面。
李:你刚才这么一说这个画面,你觉着咱们啊就想知道他以前是怎么当的这杀手,对吧?
曹:对。
李:他对女儿这个关系,有父亲善的关系。我就顺着你刚才说的,我就想让观众知道他为什么对女儿是这样。他可以追忆到以前没当黑老大之前,他内心的柔弱。丁力就是他的过去。他过去也是个穷孩子,跑到上海滩来。他凭自己一步一步上来的,上来以后他也有一个文化的局限,他不是还想走白道吗?过去一步一步走过来,天生也不是一个黑道,他也要走白道。
曹:就像你刚才说的,其中很多台词的处理啊,我都很喜欢。里边有几句词,你可以念得很肤浅,但是我觉得你念的就很有内涵,比如说“我心里边不痛快,我得让他活不过今天”,其实它可以有各种表演的方法,而你的这种方法很凝重,给人的威慑力更大,不是说你张牙舞爪这个东西才吓人,往往这种慈眉善目的,咬着牙一字一字吐出来的那才糁人。
李:对。当老大,他不是打手,他要是个打手,他可能执行不了了,他先把人家镇住,你才能。你不把人家镇住,最后打起来,还不一定谁打得过谁呢。这老大,就像你坐这儿,你不到处去跑,底下有人去跑,你就坐这,节目就得了。再张罗去,就没有精力去做这种事情了。对吧,分工不同,他是那个家族的老大,他不用那么张扬,他可能过去年轻的时候张扬。到这份上了,再张扬就是一个打手,就是一个土匪流氓了。
曹:我听说你儿子,过去总是埋怨你拍戏是跟一些老演员拍,这次跟孙俪、黄晓明这样的年轻偶像拍戏,你儿子喜欢他们吗?
李:嗯,孩子他们可能。
曹:那你在拍戏的过程中,和晓明啊,孙俪啊,如何去交流呢?
李:互相探讨,这个互补。一个组难得碰在一起,五湖四海,走到一块,所以我们都很珍惜这种合作的机会。
曹:我看到这个黄海波,丁力的扮演者在跟记者说的时候,说过去就知道怎么演戏,可跟您合作,就知道另外一个演戏。不是戏里的戏,是仔细的细,是说怎么把这个角色给掰碎了,消化了,再把他演出来。你经常跟年轻人也交流这些?怎么去磨一个角色?
李:这个可能和年龄有关系,和经历有关系,就说我是比孩子们要有点优势,我多活几年,就有多几年的经历。多几年的经历,有时候可能这么一个事,有一种处理,那么在多活了几年,见得多了,可能就有两种处理,或者三种处理,再加上高希希导演,也要求这个戏要细,要细腻,这几个孩子都特用功。
曹:孙俪怎么样?她是我们上海丫头。
李:孙俪非常好,这个孩子做人很好,很厚道。她也很用功,也很真。有,我就有,没有,我不装模作样。其实表演最后走走走,越走越要真。戏里头她三次被绑架怎么演?没法演,又不能改,我看也就她,拿下来了。
把“焦裕禄”作为父亲来演
曹:其实我觉得冯敬尧这种角色在你的演艺生涯当中,是一个另类。这种反角儿演得特别少,从这个《焦裕禄》当中的焦裕禄,《渴望》中的宋大成,到《搭错车》里头的哑巴孙力,都是好人,而且观众觉得你演的那些好人可信。可是我觉得好人不怎么好演,而且每个好人得演得不一样,不能说把所有人都演成一个人了,这就麻烦了。
李:这是一个职业。不管演什么人,你不能把他表演得很概念,分成他是这个,分成他是那个,你首先前期工作要掌握很多,他是怎么回事?但是表演起来脑子里可不能有一个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你必须把他当成一个活人,有血有肉的人去塑造。
曹:我当时看《焦裕禄》的时候,有一场戏我很喜欢,说那个技术员要走,怎么挽留都不行,然后你去追那火车,结果后来发现这个技术员在你后头,眼泪唰的一下就下来了,这场戏气息特别贯通。我对你这个眼神,一直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像那种在贫瘠地区,那种饥饿的眼神。
李:《焦裕禄》啊,也是。我就生在那个地方,我在农村11年,焦裕禄比我父亲大几岁,那就是伯伯、叔叔,他是县委书记,我们在公社的下边,一提那个环境,我都不用体验生活,我体验了11年的生活,我在那儿,真是把他作为父亲来演。黄河故道,水、旱灾、盐碱地,有时候没吃的,天灾人祸、要饭、饿死人,真是这样。逃荒、走,都亲眼见过。自己也曾经饿过。但是有时候这个表演也是怪,你要说演饥饿感,有时候也很难演,也不好演,恰恰那时候是《渴望》刚结束,我演完宋大成,还有点胖乎乎的。但是王冀邢导演让我演的时候,说我胖了,要减肥。结果猛减肥,减了一个月,掉了20来斤。就饿到什么份上,饿到不能看人家吃饭,每天给我一碗白菜汤,最后给我买点瓜子搁兜里,让我嗑点瓜子。到那会儿你再看,孩子要扔窝头,甭演,那个眼神,那就有饿,糟践粮食。
另类的“宋江”和“秦始皇”
曹:您过去还演过两个角色,我们也是记忆犹新的,就是宋江跟《荆轲刺秦》当中的秦始皇这两个角色,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是颠覆了人们记忆当中的,或者说是印象当中的两个历史人物。当然我们今天的人,都不可能见过宋江,也不可能见过秦始皇,就像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一样,好像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秦始皇,有一个宋江,但是看到你演的这个宋江和秦始皇,是有点另类的。能不能说说你当时去准备这两个角色时的一些想法?
李:秦始皇有不同的版本,那么可能更多的观众认可那种约定俗成的东西,高高大大、霸气十足的人,但也有一种史料上说他矮个儿、鸡胸、声音狼嚎、很丑、私生子、不是血统的皇帝,不是世袭的,所以他一直想做一番事业,向天下人证明,我能当皇上。他在赵国做人质,放马、人家打他、看不起他,受欺负,确实有一些小孩很天真,对他很好,比方说像赵姬这样的来自于那种故事。至于这个剧本,导演决定了让我来演,那肯定就是要破那个约定俗成的东西,要塑造另类的这么一个形象。宋江有点不一样,我和宋江是老乡,也真是老乡,距离很近,我在山东也属于个不高的,宋江也是属于个不高的。观众呢?说是演到70集上了梁山就算了,你还演,再演,往下,往下就是他把弟兄们带到沟里去了。气得山东老乡说:你他妈的敢回来,揍死你!你把我们山东人弄成什么模样了?很生气。其实我演戏有时候还觉得他光是上了梁山以后,把他的招安拿掉,还没意思了。
曹:不立体了。
李:你怎么可能让他像现在一样做人呢?500年前,一个大地主,小地主家出生的,他上梁山之前才是个科级干部么,小巡捕,最后他成大哥了,还不容易。他成大哥了,他就有责任感啦,他说我怎么能带着弟兄们当草寇、土匪、流氓,你们被后人说草寇、流氓也罢,你们的子孙后代都被说成是流氓、草寇、土匪,落下这么一个骂名,宋江于心也不忍。那个年代,500年以前招安,那还是走正道,他还是传统的那种说法。那叫走正道,咱们现在不能接受了。
认认真真演戏,
清清白白做人
曹:我听到过你的经历,我很感动,就是说你当时在拍戏的过程中发现得病了,可是你还是坚持把这个戏拍完,上午去看病,然后下午接着回来拍戏,我觉得你当时有这样一个决定,特别不容易,要是换了我的话很难会做出这样一个决定,你是不是也怕耽误剧组的整个的拍摄过程?
李:生病的事我没考虑,我不考虑这事,那是我爱人她们考虑的事,我考虑的是我不能让人家,就像宋江似的,别落骂名,就是得拍完,怎么都得拍完,拍到什么程度?拍到你能接了,你没法接,我都得给你拍了。现在咱要说回来,就那一个多月啊,现在我想起来,对我可能治病,还有好处呢!没准它还是良药呢!它让我感觉到我自个儿挺牛,说,我还能够这样。咦?还有这样的一面,当然高兴啊,愉快啊,感觉到自身的价值啊!所以呢,一愉快啊!血液循环好啊,中医说了么,你血液循环,气血良好,就怕不循环,血液堵在哪儿了,长期堵在那儿了,这水啊,就臭了。臭完了以后就坏了,就出病了。我觉得我还能做到这一点,自个心里还很得意呢!有时候回过头来这种奋斗也帮助了我。
曹:其实我觉得当时对你来说,不仅是一个身体上,要遭受一个病魔的折磨,还有一种精神上的压力,我觉得那个时候大报小报有很多的流言蜚语,我觉得这种流言蜚语是特别不负责任的,对一个病人来说,是特别受伤害的,所以我有的时候设身处地想,我要是你的话 我就特别气愤,当时你看到那样一些杂七杂八的这种讯息的时候,心里边是不是特别窝火?
李:我就打个比方,我以前没说过,我的老父亲,因为血管的问题住院,我得病不能让他知道。年龄大了,他一知道,坏了。年轻人能挺,老年人说不好就出大问题了。有时候你就得封锁消息,我们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老人。最后还是让亲戚从网上看到告诉他了,那我们就得做大量的工作。
曹:你那时候会觉得特别沮丧吗?雪上加霜!
李:没雪上加霜,就是对这种风气生气。
曹:我知道在你整个生病的过程当中,您太太给予你很多精神上、生活上的照顾,让您能够度过这个难关。其实您太太比您出名早,她演戏出名的时候,您还跑龙套呢!
李:对,你都知道。她不让我说。
曹:你太太好像说过,你在家里其实什么事也不管,油瓶倒了也不会去扶一下的。
李:我在家里头是个低调的人,在外头是一个高调的人,出头露面在外都是我,我爱人在家里头是一个很高调的人,在外头是一个很低调的人。在家里头什么事都是她,在外头你见不着她。
曹:北京有一个乡土作家叫汪曾祺,他曾经写过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我特别喜欢,题目叫做《多年父子成兄弟》,我觉得这是一对父子之间最好的状态,您觉得您跟你们家儿子有没有那么样一种感觉?父子就跟哥俩似的。
李:他从小养成一个习惯,他愿意让我给他挠背,现在都没有那个老人乐,没那个了,他睡懒觉的时候,我有时候开门趴着偷偷看他醒了没有?他只要见那门缝一开:“挠背。”这是从小,从打小挠。现在1米80了,还挠,其实他也不痒。
曹:他享受父亲对他的这种爱。
李:父亲的一种人物感觉,父子关系,父亲给他挠了挠背,他才是儿子的感觉。
曹:我们刚才说你下围棋,其实你除了喜欢围棋之外,还喜欢拳击,很有意思的。一静一动。
李:我觉得都很刺激,围棋是静中有动,两人不哼不哈的,又喝茶又抽烟的,完了,棋在那儿,但是你看看这两人的内心,你看看平静的棋盘上,从布局到中盘到收官,一场大战争。说小点,意寓着人生。拳击和围棋正好相反,动中有静,狠中有柔,敌中有我,是吧,那种仇恨的东西,但是最后有亲情的拥抱,它是一种体育,它是一种运动,它也是一种精神,我常拿这些东西来看一个人生。
曹:你现在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龄,一直还在坚持每年拍两部戏,你觉得支撑你的信念是什么?
李:这事有点大。我是吃这碗饭的,我不干这个,没饭吃,这是实话。你想吃好点你得干好点,你干不好你不会过好日子。再一个这是一个职业,我这个职业是演戏,我就认认真真演戏,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曹:好的,谢谢雪健老师,谢谢您。
李:谢谢你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