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抑制资产泡沫,除了加强监管、严格限制市场上违规违法的行为以及加大供给规模、增加直接融资的比重之外,目前更直接的举措就是,将货币政策保持在稳健中性的状态,通过货币政策适度引导资产价格回归合理水平
抑制资产泡沫,除了加强监管、严格限制市场上违规违法的行为以及加大供给规模、增加直接融资的比重之外,目前更直接的举措就是,将货币政策保持在稳健中性的状态,通过货币政策适度引导资产价格回归合理水平。
10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
这样的高层会议,为什么要强调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呢?
其实,政治局会议首提“抑制资产泡沫”,是在2016年7月。当时,会议将“抑制资产价格泡沫”放在“降成本”部分,提出“降成本”的重点是增加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抑制资产泡沫和降低宏观税负。而此次会议,将“抑制资产价格泡沫”放在了“货币政策”部分,强调要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的前提下,注重抑制资产泡沫。
这说明,在前期稳健偏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下,资产价格上涨速度过快,已经对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产生了一定的威胁。因此,要特别强调对资产泡沫的抑制,以防范在经济金融领域产生的风险。今后货币政策的趋势转向稳健中性的预期加大,进一步放宽流动性(如降息、降准)的可能性大大下降。
那么,该如何抑制资产泡沫呢?抑制资产泡沫,除了加强监管、严格限制市场上违规违法的行为以及加大供给规模、增加直接融资的比重之外,目前更直接的举措就是,将货币政策保持在稳健中性的状态,通过货币政策适度引导资产价格回归合理水平。当下,在国内经济出现企稳迹象的时候,央行货币政策重心应逐渐从稳增长转向调结构和防风险上来,通过窗口指导、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适度调节市场流动性,防止货币政策滑向过度宽松,以免进一步刺激房地产等资产市场。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也是当前金融去杠杆、楼市控泡沫以及汇率保稳定的必然选择。
当然,经济稳增长压力犹存,地方债务置换正在推进,保持资金面适度宽松确有必要。预计央行将继续通过公开市场操作、MLF操作等灵活开展调控,维持流动性处于合理充裕状态。总量政策总是以一定微观结构为基础的,并通过微观结构发挥作用。对商业银行而言,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要强化信贷结构调整,实现信贷投放的均衡性和可持续性。信贷结构的调整,有赖于货币政策的引导,有赖于金融改革,同时更有赖于经济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促进民间投资增长的各项政策出台与落实。下一步,应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信贷总量适度增长,加大定向调控力度,支持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小微企业。要加强对信贷政策的分类指导,做到有扶有控:支持先进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进一步改善续贷管理,对暂时有困难但市场前景好的企业提供必要资金支持。
我们注意到,SHIBOR隔夜利率从10月12日开始一直上扬,这应该与央行近期密集采取的公开市场操作进行引导不无关系。未来一段时间,央行可能还将采用更多公开市场操作对流动性进行调节。
应该说,近年来,公开市场操作正在逐渐成为货币政策操作的最重要工具。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对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再贴现及SLO、SLF等流动性工具的不断创新组合与频繁使用,央行在调节市场短期性、缓和关键时点流动性紧张和货币市场利率波动方面的能力将愈加增强。
那么,问题又来了:货币政策还要继续强调支持经济增长么?
要深入贯彻政治局会议精神,就要更加注重货币政策多重目标的平衡。未来货币政策需要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需求管理,将货币政策调控与深化改革紧密结合起来,为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度中性的货币金融环境。这要求在运用货币调控工具和疏通货币传导机制时,一方面需要为市场提供适度合理的流动性,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增强金融运行效率;另一方面又需要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下,防范流动性大幅扩张而导致资产泡沫的产生,将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控制在合理增长的区间内,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新时期,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最终要实现“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四大目标的齐头并进。
当然,货币政策不是万能的。抑制泡沫防范风险,除了货币政策还要做些什么?在我国现阶段,抑制资产泡沫,主要是抑制房地产市场的泡沫。近期部分一二线城市房价快速上涨,带动个人住房贷款迅速增长。要防止房价过快上涨,维护房地产市场稳定,当下除了采取“限购”“限贷”临时性措施之外,还应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同时,商业银行要实施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有保有压,继续支持居民首套和改善型住房需求,对投资性、投机性的购买需求进行抑制。
从长远看,我国应适时推出房地产税。房地产税将提高房产保有环节的成本,降低房产投资属性,抑制房地产投资性需求。在“营改增”的背景下,房地产税的推出,给长期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一个稳定的收入渠道,将使各地的土地政策趋于合理。而土地政策,是影响整个房地产市场尤其是房产价格的关键因素。(感谢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供稿,本文作者董希淼,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近著《有趣的金融》。)
抑制资产泡沫,除了加强监管、严格限制市场上违规违法的行为以及加大供给规模、增加直接融资的比重之外,目前更直接的举措就是,将货币政策保持在稳健中性的状态,通过货币政策适度引导资产价格回归合理水平。
10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
这样的高层会议,为什么要强调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呢?
其实,政治局会议首提“抑制资产泡沫”,是在2016年7月。当时,会议将“抑制资产价格泡沫”放在“降成本”部分,提出“降成本”的重点是增加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抑制资产泡沫和降低宏观税负。而此次会议,将“抑制资产价格泡沫”放在了“货币政策”部分,强调要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的前提下,注重抑制资产泡沫。
这说明,在前期稳健偏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下,资产价格上涨速度过快,已经对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产生了一定的威胁。因此,要特别强调对资产泡沫的抑制,以防范在经济金融领域产生的风险。今后货币政策的趋势转向稳健中性的预期加大,进一步放宽流动性(如降息、降准)的可能性大大下降。
那么,该如何抑制资产泡沫呢?抑制资产泡沫,除了加强监管、严格限制市场上违规违法的行为以及加大供给规模、增加直接融资的比重之外,目前更直接的举措就是,将货币政策保持在稳健中性的状态,通过货币政策适度引导资产价格回归合理水平。当下,在国内经济出现企稳迹象的时候,央行货币政策重心应逐渐从稳增长转向调结构和防风险上来,通过窗口指导、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适度调节市场流动性,防止货币政策滑向过度宽松,以免进一步刺激房地产等资产市场。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也是当前金融去杠杆、楼市控泡沫以及汇率保稳定的必然选择。
当然,经济稳增长压力犹存,地方债务置换正在推进,保持资金面适度宽松确有必要。预计央行将继续通过公开市场操作、MLF操作等灵活开展调控,维持流动性处于合理充裕状态。总量政策总是以一定微观结构为基础的,并通过微观结构发挥作用。对商业银行而言,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要强化信贷结构调整,实现信贷投放的均衡性和可持续性。信贷结构的调整,有赖于货币政策的引导,有赖于金融改革,同时更有赖于经济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促进民间投资增长的各项政策出台与落实。下一步,应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信贷总量适度增长,加大定向调控力度,支持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小微企业。要加强对信贷政策的分类指导,做到有扶有控:支持先进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进一步改善续贷管理,对暂时有困难但市场前景好的企业提供必要资金支持。
我们注意到,SHIBOR隔夜利率从10月12日开始一直上扬,这应该与央行近期密集采取的公开市场操作进行引导不无关系。未来一段时间,央行可能还将采用更多公开市场操作对流动性进行调节。
应该说,近年来,公开市场操作正在逐渐成为货币政策操作的最重要工具。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对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再贴现及SLO、SLF等流动性工具的不断创新组合与频繁使用,央行在调节市场短期性、缓和关键时点流动性紧张和货币市场利率波动方面的能力将愈加增强。
那么,问题又来了:货币政策还要继续强调支持经济增长么?
要深入贯彻政治局会议精神,就要更加注重货币政策多重目标的平衡。未来货币政策需要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需求管理,将货币政策调控与深化改革紧密结合起来,为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度中性的货币金融环境。这要求在运用货币调控工具和疏通货币传导机制时,一方面需要为市场提供适度合理的流动性,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增强金融运行效率;另一方面又需要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下,防范流动性大幅扩张而导致资产泡沫的产生,将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控制在合理增长的区间内,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新时期,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最终要实现“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四大目标的齐头并进。
当然,货币政策不是万能的。抑制泡沫防范风险,除了货币政策还要做些什么?在我国现阶段,抑制资产泡沫,主要是抑制房地产市场的泡沫。近期部分一二线城市房价快速上涨,带动个人住房贷款迅速增长。要防止房价过快上涨,维护房地产市场稳定,当下除了采取“限购”“限贷”临时性措施之外,还应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同时,商业银行要实施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有保有压,继续支持居民首套和改善型住房需求,对投资性、投机性的购买需求进行抑制。
从长远看,我国应适时推出房地产税。房地产税将提高房产保有环节的成本,降低房产投资属性,抑制房地产投资性需求。在“营改增”的背景下,房地产税的推出,给长期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一个稳定的收入渠道,将使各地的土地政策趋于合理。而土地政策,是影响整个房地产市场尤其是房产价格的关键因素。(感谢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供稿,本文作者董希淼,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近著《有趣的金融》。)